APP下载

柞水木耳:写就脱贫“大文章”

2024-04-29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文章柞水柞水县

陕西省柞水县立足资源禀赋,把木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县上下同念“木耳经”,全力打造柞水木耳品牌,全面推进木耳产业发展壮大,让小小木耳成为“如何脱贫”这篇“大文章”的破题关键,一路发展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产业”。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因境内盛产柞树(耳树)而得名,因柞水木耳而闻名华夏。柞水木耳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柞水就开始了木耳生产。近年来,柞水县依托品牌建设,持续做优品质,做靓品牌,全县年发展木耳1 亿袋、产出干木耳5000 吨,实现产值3 亿元,带动6944 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户均增收5000 元,现有木耳经营主体67家。获得有机、绿色食品认证11 个、良好农业规范2 个,先后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十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创新模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柞水创新“两借两还”模式和“产业+就业+三变”模式,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针对部分群众缺乏产业启动资金的难题,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签订借贷合同,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借袋还耳,借棚还耳”协议,村集体经济免费提供木耳大棚和菌袋,木耳采摘结束后,农户将成品耳上交村集体统一销售,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销售资金扣除借袋成本后返还群众,群众无须资金就能参与木耳产业发展。

此外,不断探索村企联手共建、政府定点帮扶、群众积极参与等产业发展模式,清算盘活农村土地、山林等资源资产,积极吸纳各类资金,推进木耳产业区域化布局和合作化发展。通过“两借两还”“六型联结”等模式,将70%以上的贫困户“镶嵌”到木耳产业链上,带动贫困人员2.45万人,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 元以上。

品种培优强化标准推广应用

柞水县基于秦岭文化IP 优势和“秦岭柞木”菌材,培育“秦岭柞木”为核心的柞水木耳。引进科研团队,搭建了李玉院士工作站、木耳技术研发中心两个科技平台,加大柞水耳种研发力度,先后培育了柞水1 号至柞水5 号5 个柞水特有木耳菌种,夯实了柞水木耳品质,为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为提升柞水木耳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颁布陕西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柞水木耳》,建立部门联村包抓、企业示范种植和产业全程技术服务机制,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明白卡等,下发所有生产主体和经营组织,标准知晓率、入户率双双达到100%,推动柞水木耳从传统经验生产转为现代标准化生产,全县建成木耳标准化示范园区2 个、示范基地30 个,带动全县木耳标准化生产实现全覆盖,为柞水木耳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化为媒讲好品牌扶贫故事

柞水县举办木耳文化节、编排《木耳花开》渔鼓情景剧,编写《柞水木耳赋》《木耳之歌》《小木耳大产业》歌曲,制作专题宣传片等,以文化为桥梁让柞水木耳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木耳品牌。组织属地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东盟博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成功举办了柞水“小木耳·大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介,深入宣传木耳产业扶贫带贫能力。一年一度的木耳文化节以“弘扬文化、促进发展、振兴乡村”为主题,通过直播展销、种植采摘、非遗互动、品尝木耳菜肴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木耳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柞水木耳品牌的影响力,使柞水木耳走出陕西、走向全国,带动木耳产业成为全国各地耳熟能详的扶贫好产业。

柞水县深度挖掘木耳饮食、药用、历史等文化,拓展柞水木耳与观光采摘、科普宣传、健康养生等有机结合。在木耳生产核心区推行“木耳+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提升西川木耳博物馆、主题公园、特色小镇和金米田园综合体,创新推出“赏木耳景、看木耳戏、听木耳歌、吃木耳宴、品木耳情”系列体验活动,多种形式讲好柞水木耳品牌故事,全方位展示木耳产业链条增收致富潜力。

在品牌的引领下,柞水县走出特色化木耳产业脱贫致富之路,培育“秦岭柞木”为核心的柞水木耳,加快品种培优,探索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木耳产业区域化布局和合作化发展,深度挖掘木耳饮食、药用、历史等文化,加快推动与观光采摘、健康养生等产业有机结合,努力打造柞水木耳三产融合产业高地,稳步实现由脱贫向致富的跨越。

猜你喜欢

大文章柞水柞水县
商洛16 个黑木耳品种栽培表现比较试验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发展新农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陕西省柞水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柞水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
柞水县文化馆:柞水非遗保护传承又出新招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从社会实践议发展之策:举社会之力促精准扶贫
柞水用“三项机制”跑出加速度
29个小村庄做篇“大文章”
以创新为抓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