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04-29郑芝何淋徐思思
郑芝 何淋 徐思思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三痹汤加减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水平、肩关节功能、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部酸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四肢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 肩周炎;中医定向透药;三痹汤加减;关节功能;炎症水平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5-0138-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274.31
肩周炎属于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體,可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减弱患者上肢活动能力,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1-2]。中医将该病归属于“肩痹”“肩凝”等范畴,病因在于肩部经络痹阻,气血不畅,枢机不利,造成关节、肌肉疼痛。中医定向透药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的特点。该疗法在中药包湿热敷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产生热敷与药效渗透双重作用,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症状[3]。单一疗法在改善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有限,不利于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三痹汤加减为传统汤剂,内含独活、秦艽、防风、当归等多种药材,具有补益气血、除湿通痹、培补肝肾等多种功效[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5.63±4.2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8 kg/m2,平均BMI(24.36±1.57)kg/m2;发病部位,24例左侧,26例右侧;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89±1.12)个月。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5.61±4.23)岁;BMI 19~
28 kg/m2,平均BMI(24.41±1.59)kg/m2;发病部位,23例左侧,27例右侧;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85±1.09)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外科学》[5]中肩周炎诊断;中医符合《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6]中气滞血瘀证;精神状态正常。
排除标准:肝肾衰竭;合并恶性肿瘤;伴有感染性疾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选择温经通络散进行透药,方剂组成为艾叶6 g、桂枝6 g、伸筋草9 g、独活6 g、海桐皮6 g、白芷6 g、五加皮6 g、紫苏叶6 g、花椒3 g、枳壳6 g。将上述药材装入棉布袋封包焖煮10 min后保温备用。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将患侧肩关节露出,铺上治疗单后将中药包置于患处,需保持温度39~42 ℃。红外线治疗仪预热后对准患处照射,需保持5~15 cm距离,定时40 min。注意观察患者情况,1次/d。
观察组加用三痹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为独活10 g、秦艽10 g、防风10 g、细辛3 g、当归15 g、白芍15 g、川芎10 g、熟地15 g、党参20 g、茯苓12 g、黄芪20 g、白术15 g、炙甘草6 g、牛膝10 g、杜仲10 g。将上述药材加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10 d为1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肩痛等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肌力恢复正常为显效;肩痛等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肌力有所改善为有效;肩痛及肩关节活动、肌力均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3.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2组均采用4级评分法评价肩部酸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四肢乏力等症状,每项0~3分,分别对应无、轻、中、重度,得分越高表示越严重。
1.3.3 炎症水平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集2组5 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以双抗夹心免疫酶法测定IL-10、TNF-α、5-HT水平。
1.3.4 肩关节功能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2组均以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量表包括疼痛(15分)、日常活动(20分)、关节活动范围(40分)和肌力(25分)
4个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1.3.5 心理状态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2组均以自我评定焦虑状态-特质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价心理状态。量表包括S-AI和T-AI,每部分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得分与焦虑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炎症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IL-10、TNF-α、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肩关节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心理状态
治疗后观察组S-AI评分、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肩周炎病因复杂。西医认为该病是由滑膜炎和关节囊纤维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软组织退行性变化、长期过度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滑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
症,刺激滑膜及其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疼痛症状[7-8]。同时,病理进展过程中,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组织可出现纤维化改变,降低软组织弹性,并减小盂肱关节内有效容积,进而出现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情况,影响患者日常活动。中医认为,肩周炎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两部分。内因主要为肝肾不足、经血亏损,则易形成气滞血瘀,使得筋膜失于濡养;外因则在于风寒湿邪侵袭,客于脉络之中,使得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9-10]。因此,中医在治疗方面需重视活血行气、补益肝肾、祛寒除湿。
单一疗法在病情改善方面难以达到满意效果,仍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中医定向透药属于外治之法,将中药包放置于病灶部位,再以红外线照射,能够加快药物吸收并调节局部循环,使得中药的功效更好经皮渗透,达到防治疾病的目
的[11]。本研究中选取温经通络散作为透药方剂,方内艾叶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伸筋草能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独活能通痹止痛、祛风胜湿,海桐皮能祛风湿、舒筋通络,白芷能活血止痛、排脓生肌,五加皮能补肝肾、活血脉、强筋骨,紫苏叶能解表散寒、行气,花椒能通血脉、散寒除湿,枳壳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上述药材共奏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痹止痛之效,配合红外线照射,不仅能够开放皮肤渗透通道,促进药效吸收,还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肩部组织新陈代谢,以加快炎症吸收,缓解肩痛等症状。IL-10、TNF-α、5-HT是在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标。其中,IL-10属于多功能负性调节因子,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当炎症发生后,IL-10处于异常升高状态;TNF-α由单核巨噬细胞生成,其水平升高可诱导炎症聚集,扩大炎症反应;5-HT在肩关节损伤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发病后可大量分泌,引起伤害性感受器异常变化,从而降低机体疼痛阈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肩部酸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四肢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10、TNF-α、5-H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和总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AI评分、T-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可增强肩周炎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体内炎症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分析原因,三痹汤加减为经典祛风、活血之剂,方内独活能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秦艽能舒筋活络、祛风湿,防风可胜湿止痛、祛风解表,细辛能祛风散寒、止痛,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白芍能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川芎能活血化瘀、行气开郁,熟地能补精益髓、养血滋阴,党参能生津养血、健脾益肺,茯苓能健脾安神、利水渗湿,黄芪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白术能健脾益气,炙甘草能益气复脉、补脾和胃,牛膝能补肝肾、逐瘀通经,杜仲能强筋骨、补肝肾,诸药合用,既可以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又可以活血化瘀、益气,兼顾补益肝肾,有助于消除疾病之根本病因病机[12]。在中医定向透药基础上联用三痹汤加减可协同增效,充分结合中医外治、内服优势,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小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可提高肩周炎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春健,丁成俊,韦镇余.舒筋通络法推拿联合肩三针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0,52(10):66-68.
[2] 周怀东,孙祯杰,郭长青,等.经筋理论指导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21,16(16):2459-2462.
[3] 李园,潘穆之,王柔昉.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康复手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改善的价值[J].四川中医,2020,38(11):125-129.
[4] 楚永杰,王猛,邱翔.三痹汤联合甲氨蝶呤+云克注射液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OPG/RANKL通路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21,42(1):112-115.
[5] 陳孝平,王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20-721.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5.
[7] 黄金良,宁兴连,燕军,等.四法合用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疗效及对肩周临床症状、关节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8):135-138.
[8] 夏凯,牛素玲,朱小磊,等.平乐治筋手法联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2):268-270,285.
[9] 张晓燕,张凌娟,张礼璐,等.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治疗老年肩周炎效果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状态、疼痛递质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10):1492-1495.
[10] 金建峰,张经纬.扎冲十三味丸对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缓激肽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4):999-1002.
[11] 吕静,邢英茹.温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功能恢复和疼痛状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22):2914-2917.
[12] 王晓燕,吕小龙.三痹汤联合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06-1908.
(编辑:张兴亚)
基金项目:上饶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CZDX58)
作者简介:郑 芝,男,本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