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4-04-27石雨
作者简介:石雨(1996~),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和学生写作的合作过程,也是对写作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因而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以实现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自身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和开展写作评改这四个教学环节中表现出了不少困惑。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从这四个环节入手,进行写作教学策略的积极探索,旨在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写作氛围,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8-0041-04
从本质上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开展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个体的发展。基于此,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双边性规律,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要相长。在研究有效写作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要站在指导者的位置上,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展开写作练习和进行写作评改,并将思考的结果在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旨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收获写作知识和提升写作能力。
一、 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应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足以证明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因而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是初中语文教师所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还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使得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扎实写作基础。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虽然学生的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但学生的写作素材总是匮乏,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缺乏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初中语文教师在此时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为学生布置写作主题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向,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
例如,《猫》是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在进行了该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后,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就为之后的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在回到家之后,寻找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对其进行认真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以作文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质量,教师制作了一个视频,详细记录了动物的外表、动作、神情,并为学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进行回答。这样的话,学生就明白了观察动物的重点,在付诸观察行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可以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体验他人的生活、感悟他人的情感,并且联系自身,从中积累符合写作主题的写作素材。这样的话,在教师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带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储备,积极配合教师的写作教学。
例如,为了写作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落实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本教材中的文章,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写作积累。如“皇帝的新装”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的童心被激发,他们想要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阅读童话的课外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积累一些童话素材,为未来的童话写作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鼓励学生拓展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在审阅学生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通过联系学生实际,对问题展开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了限制,他们选择的写作角度一致,在挑选素材的时候也会一致,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拓展写作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写作主题,挖掘新颖的写作角度,从而搜集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例如,教师选取教材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角度,拓展自身的写作思维。如关于《背影》這篇文章,作者的文字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入眼入心,动情动意,关键在于作者选择了容易被人忽略的却能体现出浓浓父爱的生活角度——父亲的背影。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你们觉得父母身上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父母,他们的写作角度也因此有所不同,在围绕自己的父母展开素材搜集的时候,也因此得到了丰富的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 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如果将学生的写作过程比喻为建房子的过程,那写作素材就相当于砖瓦的存在,写作技巧则相当于水泥的存在。没有写作技巧,那写作素材就是松散的,无法形成为一篇文章。基于此,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习得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为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鉴于写作技巧的抽象性,教师要借助教材,形象地呈现写作技巧。教师还要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写作技巧,便于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
(一)借助课本教材
写作技巧具有抽象性,初中语文教师不能直接将其呈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那教师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承载写作技巧的载体。然后,教师需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范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探究写作技巧,对其有着形象且深刻的理解。
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新闻单元,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文章都是新闻类的,所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也是新闻。为了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学生首先需要通过阅读新闻,积累与新闻这一体裁相关的知识。因而在以该单元为中心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了之前阅读过的单元文章,有《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归纳其中蕴含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生动形象的新闻中,学生对抽象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会有着轻松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围绕其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促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新闻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熟练程度,为之后的新闻写作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思维导图
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都应该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体裁。不同的体裁会有着不同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学习了之后,如果不进行归纳和总结,很容易将各种写作技巧弄混,导致了写作过程不能顺利进行,也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效果。基于此种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写作技巧进行有逻辑地归纳和总结。
例如,每带领学生学习了一种体裁的写作之后,教师就会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引导学生归纳与该体裁相关的知识,重点在于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教师还可以专门开展写作复习课,为学生呈现某一种体裁,让学生围绕其去进行思维导图的自主绘制。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或者漏洞,引导学生进行改正或者填补。这样的话,学生的脑海中会建立起系统的写作知识体系。在写某一种体裁的作文时,对“需要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一问题,学生会有着快速且正确的回答,在自己所写的作文中有所体现。
三、 引导学生展开写作练习
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仅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知识储备,还需要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将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最终转化为属于自己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写作练习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指导作用,通过鼓励学生写日记和组织主题写作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练习环节中获益匪浅。
(一)鼓励学生写日记
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一开始,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未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就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写整篇文章,这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然后慢慢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写日记开始,让学生随心所欲,尽兴而写,由此为完整文章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都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随性而写。教师每周将学生的日记本收上来,根据学生所写的日记,联系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如有些学生的语言烦琐,教师就引导他们学习简练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有些学生的表达平淡,教师就引导他们学习生动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自己的写作储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如,在进行“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主题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相关的写作知识之后,就会让学生翻阅以前所写的日记,寻找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修改自己所写的日记,在其中融入该节课所学的写作知识,由此进行练笔,为正式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組织主题写作活动
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记练笔之后,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某一主题的写作活动,增加写作的难度。这对学生而言是一次考验,学生通过认真分析主题,在脑海中主动筛选能够用到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并将其体现在所写的文章中。通过这一次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会以课本教材为依据。“如何突出中心”是教材中某一个单元的一个写作主题,教师就会先带领学生去学习该单元的文章,专门引导学生积累与该主题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与该主题相关的写作技巧。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就需要将所积累的写作知识体现在当天所写的日记中。在学习完该单元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以“突出中心”为主题的写作活动,学生需要在该活动中利用所学的写作知识,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还可以设置第一、第二、第三等奖,会根据学生的写作结果予以颁发。这些奖项的存在使得学生认真投入写作练习,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四、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评改
俗话说得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因而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组织小组,引导他们对自己所写的作文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学生就有了修改作文的方向。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修改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组织小组,进行全面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是新课标中的明确要求。基于此,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当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评价环节之后,他们不光要让自己成为评价者,更要让学生成为评价者。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他们分组,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由此得到全面的写作评价。
例如:当学生完成了写作任务之后,对学生所写的作文,教师首先会进行初次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分组之后,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能够起到互补作用。接下来,教师就会鼓励学生担任评价者,并向学生归纳了评价标准,如作文主题是否鲜明、段落层次是否分明、感情是否真实、内容是否重复、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等。学生需要按照标准对自己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彼此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会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改正不足的建议,用以指引学生下一步的行动。
(二)利用奖励,激励学生修改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作文修改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需要积极地参与进去,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获得锦绣佳作,并且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作文修改环节的参与度,教师有必要利用学生喜欢的奖励,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激励,促使学生主动遵循评价,在其引导下有效修改自己的作文。
例如,在经历了评价环节之后,每一名学生对自我的写作水平会有着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作文中存在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教师利用了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了他们喜欢的奖励。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修改任务,并告诉学生,每修改一处不足,就能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正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且努力遵循教师给出的修改建议,带着认真的态度,主动地付诸修改行为,进而获得奖励。在所修改的作文通过了教师的检验之后,学生不但收获了奖励,还提高了写作能力,写作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写作要求,要求他们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写作教学,还需要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应用,发挥写作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48):40-42.
[2]梁殿繁.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1(45):87.
[3]杨昊.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格言(校园版),2021(30):48-49.
[4]林爱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1(29):106-107.
[5]张玉.刍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挖掘生活素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