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调研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4-04-25么雅慧

兰台内外 2024年11期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路径

么雅慧

摘 要:文章以“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分析其现状,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介绍了智慧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分析“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现状,包括服务内容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发现,现有智慧服务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和技术应用不够创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路径研究,包括服务内容优化、技术应用创新以及管理与机制改革,为“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一套可行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路径;服务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 G258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为师生提供知识资源的重要职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仍存在某些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何通过智慧服务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还受到技术水平和经费支持的限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智慧服务的优化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通过引入智慧服务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智慧服务不仅能优化用户体验,还能推动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探索其优化路径,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不仅关乎图书馆自身的转型与发展,还会影响“双一流”大学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1.信息技术应用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普遍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应用系统繁杂等难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需要不断跟进新的技术趋势,更新和升级自身的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然而,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数据共享与整合等问题往往导致智慧服务平台的统一性和整合性不足,影响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2.提升服务体验

服务体验的提升是“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以纸质资源为主,服务流程烦琐,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用户对信息化、个性化的需求。用户体验不佳、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加以解决。

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智慧服务的发展需要图书馆拥有一支具备信息技术、服务设计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然而,当前“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缺乏跨学科知识背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智慧服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4.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服务的推进也是“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尽管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尝试引入智能化设备设施和系统,例如,自助借还机、智能书架等,但智能化服务的普及率和应用场景仍然有限。智能化设备设施与系统的成本高昂、维护困难等问题也制约了智能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图书馆需要积极探索智能化服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拓展智能化服务的应用场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总之,“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面临着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体验提升、人才培养和智能化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智慧服务的持续发展,图书馆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优化服务体验、开展人才培养和推进智能化服务等措施,使“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的趋势,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智慧服务。

三、现状分析

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藏书之所,而是逐渐演变成了学术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革,这些领先学府的图书馆已经开始广泛探索和引入智慧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和用户对高质量信息服务的期望。

从服务内容的角度来看,“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传统上,图书馆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借还书和参考咨询等方面,而现在,服务范围已经得到极大的扩展。数字化资源服务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平台访问海量的电子书籍、期刊文章,还能够轻松获取各种数据庫、研究报告等高端学术资源。此外,学术咨询服务也已经升级换代,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咨询,现在更多地借助于在线聊天机器人、专业领域的专家咨询系统等工具,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快速的学术帮助。智能检索服务更是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高效的路径,通过语义分析、关联推荐等技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需要的学术资料。

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图书馆的服务往往是基于纸质媒介,而现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方式。通过建立在线平台、开发移动App等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图书馆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真正实现了服务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大幅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也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学术生活。

技术应用的突破为“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图书馆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借阅历史、检索习惯等信息,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推荐和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而云计算的应用,则让图书馆在处理海量数据、提供高并发服务等方面游刃有余。

当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安全保障和用户隐私保护便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如何确保图书馆的信息系统不受黑客攻击、病毒侵害等威胁,如何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学术成果不被泄露或滥用,都是图书馆在推进智慧服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问题。为此,“双一流”大学图书馆需要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高技术防护能力,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交流,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智慧服务。

总之,“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突破。然而,面对新的挑战和问题,图书馆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伟大使命。

四、优化路径研究

1.服务内容优化

(1)优化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提升信息检索效率,确保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2)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问答系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和开展学术研究。(3)开发移动端应用,提供便捷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支持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和服务。(4)拓展数字化展示形式,如虚拟展厅、数字展览等,丰富用户阅读体验,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5)提高文献传递效率,采用现代化的文献传递方式,如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加快文献传递速度,提高用户满意度。(6)开展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图书馆智慧服务内容。(7)加强与院系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优化建议,“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2.技术应用创新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带来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图书馆的智能问答系统日益完善,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者能够更高效地获取咨询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引入,为图书馆的导航系统注入新的活力。读者可以借助这些技术,更直观、准确地定位所需图书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寻书的便捷性。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还使得资源管理过程更加高效透明,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的引入,更是让图书馆的设备监控和维护工作变得轻松高效,有力保障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对读者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图书馆能够更精准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智慧服务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不仅优化了服务路径,还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深入探索,“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3.管理与机制改革

在智慧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与机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必须创新管理思路,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并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在管理方面,“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工作意识的转变。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资源利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在机制改革方面,“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应重视制度建设,完善服务规范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内部协同与沟通,打破部门壁垒,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根据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效能和服务质量。

通过管理与机制改革,“双一流”大学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智慧服务发展的需求,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还能为广大学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学术资源服务。

4.政策建议

首先,增加智慧设备设施的投入与更新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助借还机、智能书架等设备,能够显著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其次,建设智能学习空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打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同样很重要。图书馆应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智慧服务能力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拓展智慧服务应用领域也是关键所在。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新的服务领域和模式,如智能推荐、虚拟参考咨询等,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了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建立智慧服务评估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定期评估服务效果和用户反馈,图书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也是提升智慧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最后,加强智慧服务信息安全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措施,“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广大学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杨 静,贺 聪,魏继勋.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2023(67):38-48.

[2]蒙宏叶.“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升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改革——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提升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改革为例[J].教育教学,2023(32):154-157.

[3]王余菊,邵 艳,黄洁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探讨 [J].才智,2023(09):184-186.

[4]李雪松.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52-156.

[5]周 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管理信,2020(23):191-192.

[6]孙海晶.浅谈“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的挑战和知识服务 [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53+256.

[7]霍彩玲,马月丽,明 涛.关于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数字与缩微,2024(01):33-38.

[8]魏 畅.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视频号运营现状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4(02):57-63.

[9]毕雅迪.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媒体内容运营现状分析[J].兰台世界,2024(02):122-125.

[10]孙 薇.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参花,2024(07):128-130.

[11]王晓霞.新时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优化研究[J]. 兰台内外,2024(05):79-81.

[12]聂 鑫.省级公共图書馆古籍阅读推广调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2):20-22.

[13]刘 宁.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2):29-31.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优化路径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引导研究性学习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