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实摄影·精神建构:纪录电影诗意书写研究

2024-04-25张燕

电影评介 2024年2期
关键词:纪录大桥纪录片

张燕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第一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仅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心连心的“纽带”。面对澳门回归20周年、港珠澳大桥即将全面贯通的特殊背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及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等多家单位,邀请Discovery探索频道共同创作完成了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闫东,2019)的摄制、制作。该片采用柔性化叙事方式来讲述刚性故事题材,用形象化的视听语言来呈现关键细节,并从劳动者、建设者的微观视角来再现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复杂、艰难和巨大风险,不仅向观众展现了雄伟、壮丽的港珠澳大桥,也生动诠释了普通人的奋斗精神。由李谊、周婧和黄跃等人执导的纪录电影《一路幸福》(2023)以北京公交百年来的发展、壮大为叙事主线,通过讲述公交人一心为民奉献的初心故事,诠释了大众与公交的深厚情感,也通过对北京公交的改革历程进行叙事,使观众深刻体会“家国变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和《一路幸福》的视听机制、叙事策略和价值建构进行解读,以其为纪录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一、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与《一路幸福》的视听机制

英国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于1926年在纽约《太阳报》上首次使用了“纪录片”的概念,并确立“纪实”作为纪录片的核心美学思想。[1]在纪录电影叙事过程中,通过最新视听技术,将极致美感、独特审美意蕴融入叙事内容,采用充满诗意的视听语言,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唯美、真实的记录影像,也表达了人文化的审美意象。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将“大桥”作为重要的叙事符号,将重大工程与个人命运、民族命运相联结,采用写实表达与“假定性美学”表达相融合的叙事策略,以更加年轻、现代的表达方式,在深刻诠释家国情怀、渲染温情画面的同时,以诗意化的手段来处理现实题材,展现了独特的中式审美风格。

(一)场景:现实场景与人文美学的融合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第2辑)一书中提出:“即便单纯的记录也不是一种美学的退步,相反,这是一种表达形式上的进步,是电影语言的进化和形式的扩展。”[2]数字技术与纪录电影的深度融合,不仅呈现了多元化的影像文本,也以新的融合型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故事框架的束缚,并通过延伸、拓展故事文本,塑造了新的叙事空间。[3]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对港珠澳大桥及其相关的周围环境、事物进行描述,将世界桥梁技术与东方美学相结合,探索其中蕴含的东方美学、人文意义,以深情的、强烈的艺术表达,书写了“中国式”纪录片的美学风格。从画面构图看,该片具有现代科技美学与传统美学相互切换的风格特色,无论是对大桥周围自然风光的展现,还是描述人物故事、心理的内景,都具有独特的“中式留白”特色。在拍摄制作方面,通过采用航拍、水下摄影、延时高速等技巧,以宽画幅来表达历史时刻和重大工程,用“大气写意”的方式,将观众迅速带入叙事场景。该片将“大桥”作为有形的艺术符号,其中不仅承载了大桥背后世界领先的施工技术,也阐释了攻克大桥涉及水文、地质、生态等复杂难题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的现象,彰显了深刻的人文精神、社会意义等内容。美国纪录片导演罗恩·弗里克认为:“片名”是社会语言的符号,一部电影的主题核心都会强烈地蕴含在简单的片名之中,也是场景选取的重要依据。[4]纪录电影《一路幸福》通过将“公交车”作为叙事符号,将公交车的路与一路幸福观念相融合,选择远郊线、燕郊线和313公交线等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线路,通过使用大广角、大远景的拍摄技巧,增强视听画面的透视空间,在讲述真实现场的同时,建构起有开阔张力和深厚表现力的场景,诠释了丰富的人文美学与哲学价值。

(二)声音:视听元素与纪实美学的融合

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①,声音是电影语言中最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元素,通过巧妙利用声音来勾勒银幕空间形象,将有力拓展影片的叙事空间。[5]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声音创作时,通过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关注声音细节,使用充满视听美感的画面语言来表达思想主题。在“天鸽台风”的故事中,该片通过以纪实性的叙事方式,使用多种环境音效叠加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家具撞破、人被海浪冲击等一系列更有冲击力的声音,更好再现了台风“天鸽”来袭,还没有正式竣工的港珠澳大桥成功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获得了“沉浸式”观赏体验。在放置沉管的动画场景中,该片通过再现“海底放置沉管”的真实声音,以强烈的低沉感、若隐若现的回音,象征了沉管与岸边场景的关联。当大桥建设者与保护区人员一起将一只被成功救助的海豚放归大海时,画外音响起了工程师们开工前的誓言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纪录电影通过利用声音元素,将特殊记忆与现实场景、未来展望相融合,实现了美学价值的升华。纪录电影《一路幸福》将纪实元素与视听因素相融合,通过邀请北京人李立宏老师担任配音,独特的声线,不仅给观众接地气、亲民的感觉,也用充满情感的声音,以回忆的方式,建构了充满感染力的叙事文本。同时,该片将背景音乐与不同年代的公交人故事相融合,比如,将《歌唱祖国》与20世纪50年代公交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与20世纪80年代公交人、《北京欢迎你》与北京奥运会相融合,既让观众获得了更加强烈的场景代入感,也通过传递充满特殊情感的故事内容,传递了公交人的人文精神,唤醒了观众的情感记忆。

(三)影像:现实关照与历史文本的融合

在新的审美语境下,通过发挥纪录电影的诗意书写优势,更加关注体现历史质感,以深沉的大史观,展现诸多假定事实,用纪实美学、技术美学来关照现实生活,不仅融入相关素材,还承载了其他历史信息。[6]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宏大的历史观为基础,聚焦工程建设的历史文化,通过将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与民族复兴、澳门回归2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相结合,用现代的影视语言与红旗渠、郭亮洞等超级工程项目相融合,通过使用八段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影像片段,串联起我国历史上的多项工程奇迹,诠释了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变迁。纪录电影《一路幸福》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一段1951年的历史影像,讲述有轨电车首批6名女司机通过实习期后,在东单广场进行“行车仪式”的真实故事。為挖掘叙事亮点,该片还邀请了当时的售票员一起观看历史影像,通过使用镜头语言挖掘历史文本的现实意义,用更真实的情感视角使叙事空间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电影《港珠澳大桥》和《一路幸福》通过将纪实的历史影像与现实场景相融合,在不损害自然纪实的同时,丰富、补充了观众对桥梁建设历史、北京公交历史的认识,实现了现实关照与历史文本的有机融合。

二、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与《一路幸福》的叙事策略

纪录电影具有社会镜像、艺术表达及历史文献等多重文本性,其中主要线索是非虚构的故事,讲述的内容并非表层再现和简单记录,而是通过有选择地表现相关素材,在“讲故事”的同时,从而实现事件真实、观点真实和心理真实等叙事效果。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和《一路幸福》采用视角收缩、聚力典型事件的叙事手法,以主观介入、客观记录和真实再现的叙事策略,让叙事主题更加厚重,更有代入感,更好实现了艺术观赏、情感传播与人文诗意的生动书写。

(一)主观介入的话语框架

经典叙事学采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来研究叙事学,主要提出了“话语”和“故事”两个概念,而后经典叙事更加关注读者与文本语境,关注话语的表达方式。[7]纪录电影的表现力并非依靠直接、简单的素材堆积或者语言论述,关键在于电影作品能否传递有意义的故事内涵,是否具备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8]电影《港珠澳大桥》以“主观介入”的叙事策略,使用大量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来表达真实情感,传播纪录电影的真实美学特质,不仅构建了新的创作风格,也讲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奉献精神。在创作前期共采集了一千个小时的创作素材,而在制作阶段,遵循“人物和温度是最重要的”这一理念,合理采用“主观介入”策略,放弃了“世界第一”“了不起”等元素,实现了叙事内容的生动诠释。在纪录电影《一路幸福》中,导演李谊通过从客观观察式叙事视角出发,讲述了大年三十晚上,929路公交车驾驶员驻班值守,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的真实故事,通过将生活、退休等话题融入其中,以艺术化的叙事手法,诠释了劳动者的真挚情感,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的故事,使个人命运与大时代变迁相融合,形成了叙事自洽的话语框架。

(二)客观记录的话语策略

我国编导冷冶夫把纪录片分为三个层次:仅仅“客观记录人物事件”的为下乘,能够“记录人物故事(将纪录片故事化)”的为中乘,在“故事化的纪录片中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为上乘。[9]故事不仅是最生动的历史,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内容。在创作纪录电影时,通过以客观再现的方式讲述丰富的故事细节,将宏大主题与真实故事相融合,将成功构筑引发观众认同的叙事空间,并且更好理解其中所诠释、表达的故事主题。[10]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从描摹我国桥梁史的文化脉络出发,摒弃宏大叙事主题,采用智慧前沿的视听技术,创新影像叙事风格,以关照细微的叙事视角,细腻表达了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壮丽、普通人的奋斗精神等两个主题,通过向观众客观、完整地呈现大桥建设过程,在彰显自然美感与诗意品质进程中,使观众切实体会微观细节中诠释的奋斗精神。为了避免宏大主题的说教性,该片以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为焦点人物,讲述有悬念、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诠释了“宏大工程奇迹是由活生生的普通人创造出来”的故事主题。比如,在安装第一个行管时,建设者连续工作了96个小时,正是强大的精神意志支撑了建设者的伟大壮举。纪录电影《一路幸福》为了客观记录北京公交的真实历史,不仅去档案馆找寻具有历史考据的内容,还对关键的公交线路进行实地了解,通过客观呈现北京公交的自然、真实状态,向观众展现了最真实的城市烟火气。

(三)真实再现的话语内涵

纪录电影在讲述故事时,如果按照平缓的叙事顺序开展,不仅使叙事文本相对单调,也很难有效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传统的剪辑彻底压抑了我们和事物之间的互惠自由,它用强迫性的镜头分解来取代自由建构,而服务于叙事的镜头逻辑则完全麻痹了我们的自由建构能力。”[11]因此,纪录电影通过融入新的影像语言,在摆脱电影叙事语法束缚的同时,真实地捕捉现实、呈现现实,使现实世界与纪录电影呈现出直接、生动的索引关系。[12]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拍摄技巧、巧妙的剪辑手法,融合視频资料的厚重感,结合我国桥梁史的内容分析,使历史影像与现实文本相结合,不仅让影片充满科学感,也使观众真正理解、接受其中传递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在该片中,工程师说道:“在我们的心中有两个情人,一个是自己的爱人,一个就是这个项目。”通过将纪实影像置于大桥建设的现实场景,用影片的形式来记录现实社会,不仅让其成为透视大桥成功建设的符号线索,也从拍摄主体美学的角度来传递创作思想,揭示了大国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的强大力量。纪录电影《一路幸福》没有回避真实经历,而是采用“真实再现”的叙事策略,讲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乘车难”,影片中,车内乘客人挤人,车外乘客围了几圈,也无法上车。通过采用影像语言,真实再现北京公交的故事经历,成功唤醒观众的特殊记忆。

三、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与《一路幸福》的价值建构

纪录电影通过摆脱对传统艺术的束缚,以一种直观的、抒情的语言来洞见客观现实,在诗意书写中传递了深刻的价值观。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聚焦团队奋斗价值的集中传递,虽然其中仅仅介绍了港珠澳大桥隧道建设的故事,但是重点展现人及人的精神,让观众对世界第一大桥十五年的建设历史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纪录电影《一路幸福》在相对有限、动态的“公交车”影像空间中,讲述北京公交与群众的温情故事,传递了一代代公交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实现了劳动者坚守岗位、城市人情味和群众幸福感的多元表达。

(一)共享历史意义,“以人证史”的情感认同

“日常生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审美领域。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无数个体的人组成的,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取决于每个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尤其是日常生活的丰富性。”[13]生活诗意的书写方式,纠正了传统纪录电影对宏大主题的过度关注,强调通过展现微观生活,以最大限度的诗意情感,书写超越平常现实的可能性。[14]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选择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第E30号沉管的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讲述港珠澳工程岛隧工程员工钟健荣与新婚妻子在桥上拍摄婚纱照、“燕子夫妻”在焊接中相互学习等一系列小人物的故事,以微观的生活场景,见证了充满人文厚度的大桥建设历程。该片通过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遵循“以人证史”的创作思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基调中,呈现工地上的夫妻、恋人拥吻等别样的诗意场景,在结尾部分,当建设者纷纷面对镜头喊出“大桥,你好!”“祝愿大桥永远平安!”等内心感受,杂糅起真实、细腻的人文情感,让叙事内容充满亲和力,更好地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纪录电影《一路幸福》再现了特殊的“拉钩车”历史,重点讲述了夜班公交在夜晚为群众提供“摆渡”服务的故事,不仅拓宽了“北京公交”的叙事空间,也抒写了广大市民与公交车之间难舍难分的情谊故事,让真实情感与历史感实现有机融合。

(二)丰富艺术体验,展现“鲜活自然”的审美意趣

美国学者比尔·尼科尔斯将纪录片创作模式分为诗意模式、说明模式、参与模式、观察模式、自反模式和述行模式。[15]1929年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创作了纪录片《雨》,其中不再强调叙事,也不关注连贯剪辑和营造特点时空,通过创造叙事节奏,实现了情绪、情调的生动传达,开创了“诗意纪录片”的叙事范式。诗意纪录片强调控制叙事节奏、关注主观感受,而弱化叙事及现实的完整性,通过对碎片化的素材进行重组,使观众从多元视角来理解叙事文本。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纪录片的真实性为基础,在制作过程中,汲取同名电视纪录片“假定性美学”“技术赋能”等创作经验,对原始4K拍摄素材进行深入再加工和再创作,通过加入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对我国的宏大桥梁史文化进行系统表达,在历史“影像化”辅助下,为观众呈现了更加吸引人、更具观赏性的建设过程,形成“港珠澳大桥”的“全景式”历史时空。纪录电影《一路幸福》通过采用“情感呼唤”的方式,深度激活人文意趣,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转化为具有引导意义的时代话题。比如,最短的313公交线路,主要服务出行的老年人,由于老年卡不收取费用,线路基本上不产出效益。但是,为了方便居民,仍然常年保持运行。在313路公交上,小乘客自然向公交师傅打招呼:“刘爷爷好”。刘师傅则自然回应:“孙子好”。通过自然再现乘客与公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赏体验,也诠释了自然真实的审美意趣。公交司机孟大鹏为了避免分心,确保公交车安全,从来不让儿子坐他开的车。该片通过以扎实且鲜活的故事为基础,赋予观众强烈的艺术张力、震撼力的观赏体验,最终展現了“鲜活自然”的审美意趣。

(三)回归纪实美学的价值引领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没有简单记录桥梁施工本身,而是将各类人物命运紧密连接。无论是总工程师林鸣及团队,还是农民工建设者,通过将个人命运与港珠澳大桥命运、家国命运相融合,诠释了丰富的人格内涵。“归来的纪实美学不再是晃动的跟拍,粗糙的镜头,而是突出纪实质感,浓缩纪实过程,注重声画质量,挖掘现实中的美感和诗意。”[16]在影片结尾部分,通过采用随机抓拍的叙事方式书写了总工程师林鸣在大桥上跑马拉松的故事场景,实现了真实情感的生动释放。每当大桥灯亮之后,林鸣选择凌晨四点在自己建造的桥上跑步。作为总工程师,林鸣日常通过跑步来释放压力,并且曾坦言当大桥建好后,自己一定要全程跑一次。该片用极具叙事张力的镜头,讲述大桥的建设者迎着朝阳跑,通过将林鸣纳入独特时空,赋予晨跑这一“生活性”场景新的可经历的故事意义,不仅象征了建设者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大国工匠精神,也象征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像是正在努力前行的马拉松。该片用真实的叙事视角和国际化的叙事视野进行表达,通过以港珠澳大桥的最后一节沉管E30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记录、生动地再现了大桥的建设进程。通过将我国桥梁史、海洋保护、克服困难的人文情感等内容融入大桥建设,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大桥施工所面临的复杂困境,也诠释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与奉献精神。纪录电影《一路幸福》通过有温度地讲述北京百年公交历史中的真实故事,有力度地塑造了一系列专业、热情的公交人,从313路驾驶员刘宝中坚持数十年“一人一车一线”、1路车干练的女驾驶员常洪霞到929路驾驶员安德琪,在回归人民美学的同时,正确处理纪录叙事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以丰富的艺术内容彰显了“人民主体”的精神感召力。

结语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前沿视听技术为基础,将工程建设与中国桥梁人的人物命运相融合,生动揭示了“现代桥梁”与中国发展的历史关联,在讲述港珠澳大桥实用价值的同时,诠释了强烈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力量。纪录电影《一路幸福》通过利用纪录电影的客观性、纪实性等优势,生动再现了百年公交的发展历史,不仅展现了公交人的奉献精神,还生动勾勒了公交人与人民群众无法割舍的真挚情谊,诠释了强烈的人文温度。在新的审美语境下,为提升纪录电影的感染力,应注重创新叙事策略,通过丰富史实元素,塑造多元人物,采用微观视角来讲述宏大主题,在还原多样场景的同时,超越刻板、僵硬的叙事风格,赋予观众更加直观、强烈的故事感,从而实现叙事表达与情感诠释的有机共鸣。

参考文献:

[1]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系列丛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65.

[2][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20.

[3]潘桦,孙一.纪实真实与艺术真实: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非虚构元素研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11):116-119.

[4]吴炜华.先锋纪录片的文化谱系:从伊文思到罗恩·弗里克[ J ].当代电影,2018(11):78-82.

[5]刘晴.打破影像的“视界面”:议视觉语言的延展[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5):83-87.

[6]唐俊.新中国纪录片美学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媒介技术视角的考察[ J ].新闻大学,2021(11):105-120,125.

[7]尚必武.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93.

[8]聂欣如.“纪录片”概念:一种源自认知语言学的阐释[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62-69,106.

[9]冷冶夫.故事性:纪录片的灵魂所在[ J ].声屏世界,2002(06).

[10]李晋媛.纪实美学的现代性思考: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开拓[ J ].电影评介,2021(12):48-51.

[11][法]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M].陈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0.

[12]张陆园,欧阳馥绚.走向文化认同:纪录片讲述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路径创新[ J ].中国电视,2022(10):93-99.

[13]洪治纲.论日常生活诗学的重构[ J ].文学评论,2018(04):132-141.

[14]田旻佳.解析中国纪实电影的空间、叙事与人物表达方式——以《文朝荣》和《天渠》为例[ J ].电影评介,2022(07):37-40.

[15][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M].王迟,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62.

[16]张同道.新世纪中国纪录片的美学嬗变[ J ].当代电影,2020(07):30-34.

【作者简介】  张 燕,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外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3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ESA模式下ISEC项目跨文化交际多模态教学模型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GJB1423025)阶段性成果。

①意大利电影导演、理论家帕索里尼在他重要的电影论文《诗的电影》一文中指出: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他认为电影使用的是某种“表情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先于语法而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一部形象词典”。一位电影导演必须首先创造他所需的词汇,即选取他的拍摄对象,将其创造为自己的形象符号,尔后方才进入美的创造。

猜你喜欢

纪录大桥纪录片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出版纪录
《科教·纪录》
纪录类收藏作品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