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预防和缓解肠镜检查患者呕吐、腹胀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4-04-24张静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6期
关键词:肠蠕动镜检查耳穴

张静燕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肛肠科,江苏 常州 21316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消化道内镜的普及为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方法。在消化道内镜检查期间,由强烈的呕吐反射和疼痛而引起的严重不适通常会给接受此项检查的病人带来恐惧,甚至会导致该检查的失败[1]。肠镜检查属于消化道内镜的一种,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对患者产生刺激,且在肠镜检查过程中,为了确保检查效果,医生通常会向肠道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这样做有助于扩张肠道,使肠壁上的病变组织更加清晰可见。然而,在检查结束后,这些注入的气体却可能留在肠道内,从而引起腹胀、肠痉挛、呕吐、胃肠道反应等情况的发生[2-3]。既往临床多采用无痛肠镜的检查,但研究发现[4],即使在无痛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仍存在腹胀痛、恶心呕吐症状。中医认为术后腹胀是由于手术致使人体的气血、经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致脏腑功能失调,胃肠气机紊乱,从而出现运化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其中以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属于气滞范畴[5]。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疏通经络、行气消滞之法。目前,中医治疗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能够取得显著效果。耳穴埋籽与耳穴按摩单独或互相配合均可疏通经络,有效调整机体功能[6]。但关于其在预防和缓解肠镜检查患者呕吐、腹胀方面尚无有效病例报道。基于此,选取在我院行肠镜检查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预防和缓解肠镜检查患者呕吐、腹胀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22年9 月—2023 年7 月在我院行肠镜检查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其中常规组40 例,平均年龄(53.79±5.39)岁,男性24 例,女性16 例;联合组40 例,平均年龄(52.63±6.62)岁,男性27 例,女性13 例。两组基本资料方面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1)患者符合行肠镜检查的相关指征;(2)无感染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情况;(3)无食管相关病变。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或者难以合作的儿童;(2)患者处于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3)全身衰弱、高龄者或处于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期。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且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常规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史,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肠道准备及检查的相关事项,调节患者情绪;术后询问患者的腹胀痛情况或有无不适,并在旁等待检查结果。

联合组:给予患者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告知患者行耳穴埋籽与耳穴按摩的穴位可能出现的感受及相关目的;对患者耳部进行清洁消毒,将药籽依次埋至相应穴位,包括脾、胃、神门、交感穴,并轻轻按摩,每次10 min 左右,两耳交替按摩。

1.3 观察指标

(1)呕吐、腹胀情况分析:呕吐、腹胀均采用Ⅰ~Ⅳ级分级,分级越高表明患者呕吐、腹胀情况越严重。(2)腹胀消失时间、肠蠕动频率及首次排气时间分析:观察记录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蠕动频率及首次排气时间。(3)疼痛程度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后10 min、1 h、12 h、24 h 时疼痛程度情况,分值0 ~10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中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性别、呕吐、腹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经χ²检验。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采用(±s)形式,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呕吐、腹胀程度分析

相较于常规组,联合组呕吐、腹胀Ⅰ级占比明显升高,Ⅱ级、Ⅳ级占比明显减少(P<0.05);联合组呕吐Ⅲ级占比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腹胀Ⅲ级占比较常规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呕吐、腹胀程度分析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蠕动频率及首次排气时间分析

相较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肠蠕动频率明显降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蠕动频率及首次排气时间分析对比(±s)

表2 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蠕动频率及首次排气时间分析对比(±s)

分组例数腹胀消失时间(min)肠蠕动频率(次/min)首次排气时间(min)常规组4073.19±15.684.74±0.8318.51±2.75联合组4062.36±11.394.13±1.3516.28±1.56 t 值3.5342.4354.461 P 值0.0010.017<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腹胀痛程度分析

干预后10 min,常规组与联合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 h、12 h 及24 h,联合组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分析对比(分,±s)

表3 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分析对比(分,±s)

分组例数10 min1 h12 h24 h联合组406.15±1.604.57±0.921.70±0.460.42±0.16常规组 406.26±1.875.24±0.884.39±1.823.05±1.19 t 值0.2833.3288.87813.853 P 值0.7780.001<0.001<0.001

3 讨论

消化道内镜检查为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随着无痛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消化道内镜检查呈增加趋势,其逐渐从一个纯粹的诊断工具发展为一种成熟的诊疗技术。肠镜检查是早期消化道疾病,甚至癌症筛查的常用手段。无痛内镜虽然能明显降低患者检查时的疼痛感,但检查过程对机体的刺激仍会引发应激性反应,产生一系列不适,出现腹胀、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影响患者的术后舒适性[7]。因此,选取合适方法预防或缓解患者疼痛,使其顺利苏醒,减少术后腹胀、呕吐等其他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疗法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认为其能够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神经组织,有效改善胃肠道反应[8]。中医学认为,肠镜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病因以气滞为主,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治疗应以理气、通腑、除胀为主[9]。中医治疗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主要可以采用针刺、艾灸、耳穴压丸、穴位按摩、穴位埋针等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能有效调节神经组织,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耳部按摩作为中医的一种特殊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简单、安全。此外,根据中医理论,耳朵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相应点的刺激可通过神经系统传导影响人体功能[10]。有研究发现[11],耳部穴位按摩对降低患者术后腹胀情况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中联合组呕吐、腹胀严重程度明显较常规组降低,腹胀消失时间较常规组缩短,肠蠕动较常规组减少,首次排气时间较常规组缩短。表明,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呕吐、腹胀程度,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其可能是因为通过对脾、胃、神门、交感穴等穴位进行埋籽及点压按摩,可增强胃肠传输功能、理气健脾、调畅气机,使清气下达胃腑,上通肺金,转浊气出肠部,使脾气升,胃气降,进而缓解患者腹胀、呕吐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2]。

肠镜检查是多种消化道疾病筛查的主要手段,患者对肠镜检查表现出的恐惧和焦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患者接受肠镜检查时,通常需要其处于舒适或安静状态下。胀痛为肠镜检查后的重要并发症,通常由机械牵引、肠道痉挛、缺血及炎症等刺激引起,造成患者不愉快的感觉[13-14]。肠镜检查后的长期胀痛还可能会增加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恐惧等的发生风险。有研究发现[15],相较于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患者具有更严重的疼痛情况,其可能与肠道情况相对较差、肠镜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相关。本研究结果中,联合组患者疼痛程度相较于常规组减轻更明显。说明,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其可能是因为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能够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改善局部循环,进而减轻患者肠镜检查造成的胀痛感。

综上所述,耳穴埋籽联合耳穴按摩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肠镜检查中患者的呕吐、腹胀情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猜你喜欢

肠蠕动镜检查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