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治未病理论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防治
2024-05-16王轶凡肖政华李珊珊曾以敏夏向臣
王轶凡,肖政华,李珊珊,曾以敏,夏向臣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并伴固有腺体消失、减少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反酸、嗳气等[1]。根据Correa 级联反应[2],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发生的重要阶段,“炎-癌”转化过程又为各级病变长时间的动态变化,而西医治疗手段单一,疗效欠佳且难以防控。中医以治未病理论为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其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等思想可对“炎-癌”转化过程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脾胃虚弱证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之一[3]。本文基于治未病理论从多个角度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防治。
1 治未病理论追本溯源
中医治未病理论历史悠久,“治未病”一词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对病因病机预防的重要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乃治未病思想先河[4]。《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肝病实脾”等见解将治未病理论进一步发展[5]。中医理论强调将人视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整体,天地阴阳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故“顺应四时,天人合一”乃治未病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皆通乎天气。”人应顺应天地自然之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为治未病之源。《备急千金要方》云:“上医医未病之病。”未病乃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边缘地带,人体此时虽有不适,但并未处于疾病诊断的范畴,此时体内气血、阴阳平衡或已被破坏,邪气欲加侵袭[6]。治未病理论崇尚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手段达到恢复人体脏腑与自然、社会平衡的状态,此为治未病之根本。
2 脾胃虚弱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之本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胃痞”“痞满”“嘈杂”等范畴。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众多临床研究显示,脾胃乃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位,脾胃虚弱为关键病机[7-9]。分析其病机,胃主腐熟通降,脾主运化升清,二者共为气机升降枢纽。中焦枢纽紊乱,气血生化不足,不得濡养脏腑,痞则生。正如《黄帝内经》所云:“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中焦之气长期匮乏,气虚日久则阳气受损、运化失司,致脾胃虚寒、津液不运、湿阻中焦。《素问·调经论》有云:“寒则泣不能流”,寒凝血脉,气滞不畅故而胃胀、痞满、胃痛。古代医家对黏膜及腺体等组织结构尚未认识,但通过脾主四肢、主肌肉与胃相表里等理论,提出“弱而不用者为痿”“痿者萎也……萎而不荣”等理论,认为胃之黏膜、腺体为胃之“肌肉”[10]。现代人饮食喜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外邪侵入刺激胃黏膜,产生湿热、浊毒、痰饮等病理产物,各病理产物互为因果,盘根交错,本虚标实,贯穿疾病始终。
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胃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之一[11]。Hp 感染属于中医理论中的“邪气入体”,外邪侵袭,内伤脾胃,导致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脾胃虚弱为Hp 感染的根本,感染后出现瘀而化热、气滞血瘀、湿阻等变化[12]。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时会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根除Hp,结果导致脾胃虚弱情况加重且证候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使治疗难度加大[13]。
3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防治
3.1 未病先防
3.1.1 重视体质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夫病已成而后药之……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为最早的治未病观点。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重视体质、预防邪气入侵为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思想。先天禀赋和后天影响共同形成的固有特质称为体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社会自然环境都会促使体质产生个性化特征。《医宗金鉴》中说“人感受邪气虽一……故多端不齐也。”不同体质的差异可导致邪随体化,如热化,寒化。“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培育正气、提高身体机能可抵御邪气入侵。
3.1.2 调节情志 无论在发病前还是发病后,调畅情志都为良药。《黄帝内经》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表明养神为防病之本。忧思过度、暴躁易怒皆可伤及正气。暴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升降紊乱,势必殃及气机枢纽之脾胃。忧思损脾,脾气滞而不畅,则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易生积滞,诱发或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勿大怒、调情志,保持精神健康、情绪稳定,则机体气机畅通,疾病自不会发生。
3.1.3 饮食有节 藏象学说认为,胃的生理功能主要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也”,表明人体生命活动与胃气兴衰有直接关系[14]。“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谷不入,半日气衰”为《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需定时定量的独到见解。中医倡导定时定量进食,饥饱失常则易伤及脾胃,诱发疾患。“脾喜燥恶湿”,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药等,能调理及改善脾胃功能。
3.1.4 顺应四时 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寒热变化,而万物也拥有各自的变化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温热,自然界万物春生夏长,此时应顺应自然生长之气,因而养阳;秋冬寒凉,秋收冬藏,应顺应外界之气收藏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故阴阳四时者……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因此,调理脾胃需要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了解气候变化与脾胃之间的关系,通过饮食、起居、锻炼等方式贴合四时,使脾胃之气渐旺,预防脾胃虚弱的发生。
3.2 既病防变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癌风险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与胃癌的发生率息息相关[15]。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主要阶段[16],因此及时对病情进行监测和干预,可有效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恶化。本病病程长,治疗缓慢,久病多虚,脾胃功能必然虚弱。脾胃虚弱、气机不利、正气不足,则邪气乘虚而入,此时机体虚弱,无法与病邪抗衡,导致邪气滞于脾胃。姚乃礼教授认为不良饮食日久,中焦气化失衡,脾胃虚弱,胃不腐熟,会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17]。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增多,致使气血失常,胃络失养,现代医学内镜检查下可见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18]。随着疾病的恶化,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逐步生成,进而形成胃癌。《临证指南医案》中强调胃痛反复多次发作,定有痰饮汇聚成瘀,阻滞气机,此为治未病理论中的既病防变阶段,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并给予情志干预,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健脾益胃为主要原则,同时还要兼顾理气舒络,可采用苦温燥湿的药物,如苍术、厚朴。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山药等;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可加鸡内金、砂仁、陈皮等,还可加海螵蛸、鳖甲等以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治疗中,需要避免过度补益,脾胃虚弱时过度补益反而会助长湿热之邪。另外,治疗期间还需关注脾胃的运化情况,合理遣方用药,促进患者痊愈。
3.3 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见于《素问·热论》,其中“瘥后”是指疾病初愈至完全恢复健康这一阶段,可归属于现代医学的恢复期。疾病恢复期“元气以虚,余邪尚伏击”,瘥后防复以调摄为要,可从情绪、饮食等方面防止疾病反复。
3.3.1 情绪调节 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焦虑、焦躁等负性情绪,康复医学将疾病瘥后的调护作为必要内容之一。现代医学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研究人体健康,而中医学更加强调“人与天地相应”“形神一体”等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心理学强调的身心健康如出一辙。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修性保神,安心全身”的观点,保障心情舒畅、精神内守为瘥后阶段的首要任务。《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思则气结。”表明情志过极可使脏腑气机失常,如肝失调达,进而伤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3.3.2 颐养脾胃 《伤寒论》言:“病人脉已解……脾胃尚弱,不能消谷。”指疾病初愈时,脾胃仍处于虚弱状态,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急于进食大量补益之品,水谷精微不能及时运化,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运化失调,易发新病,遗留后患。现代人好食肥甘厚味,生猛海鲜、寒凉饮品等易损中阳之气,导致中焦运化失常。脾胃恢复之初要减轻运化负担,可以选择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白扁豆、薏苡仁、茯苓、莲子等,将这些食物制成药膳或代茶饮,从而发挥健运脾胃的功效。脾胃的强健可有效降低“炎-癌”转化的概率。同时,也可通过针刺足三里穴、内关穴、中脘穴等穴位恢复胃气、预防调理。
4 讨论
综上所述,治未病理论由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构成。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伤则百病生。脾胃虚弱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础,此为内因;喜食辛辣刺激之品、饥饱失常为脾胃疾病的重要外因。近年来,治未病理论在临床各个科室逐渐发展成熟,运用广泛,涵盖内科、外科、儿科等。合理运用治未病理论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干预、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未病时,应补养正气,增强脾胃功能,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既病时,要及早用药,可运用健脾益胃法,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扶助正气,阻止疾病恶化,截断“炎-癌”转化进程;瘥后应以扶助正气为主,以防疾病反复,应综合药物饮食调理,并保持起居有常、心态健康。综上可知,治未病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充分挖掘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