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表征、整体建构“相遇问题”模型
2024-04-24陈诚
陈诚
模型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解释这些问题。”模型意识与几何直观、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密切相关。模型意识的培养有其综合性和复杂性,教师应结合学情,综合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清晰地表征数量关系,并适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帮助学生体悟数学模型的普适性,增强应用意识。下面,笔者以“相遇问题”的教学为例,分析建模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炼数学问题
蔡金法教授指出:“数学建模实际上是一个从‘现实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将结果带回到‘现实情境进行检验和调整,使得模型不断优化,最终得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真实的情境是数学建模的基础,能迅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相遇问题”时,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
欢欢和乐乐对身体上的“尺子”很感兴趣,他们想通过步行测量两家大约相距多少米,于是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他们测量出各自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欢欢测得自己平均每分钟走60米,乐乐测得自己平均每分钟走50米。然后,他们约定同时从各自家里出发,走同一条路前往对方家。步行10分钟后,他们相遇了。你知道欢欢家和乐乐家相距多少米吗?
笔者提供这个情境后,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笔者引导学生提炼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抽象出如下数学问题:“欢欢和乐乐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欢欢每分钟走60米,乐乐每分钟走50米,10分钟后相遇。欢欢家和乐乐家相距多少米?”通过这一转化过程,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后续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探究,抽象数学模型
明晰数学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整经历数学模型的抽象过程。抽象过程中,分析、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是数学建模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学生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几何直观是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的重要思想方法,教学“相遇问题”时,笔者通过图示等直观的表征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数量关系,进而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数学模型。
笔者布置如下探究活动:①画一画——根据题意画图分析;②想一想——自主思考怎样解答;③说一说——分享为什么这样解答,以及有什么发现。首先,学生用蓝色小长方形代表欢欢每分钟步行的路程(速度),用粉色小长方形代表乐乐每分钟步行的路程(速度),画出图1,并发现A到B之间的长度即为两家的距离。同时,由于两人步行的时间相同,所以学生将图1中的时间纵向叠加,进一步抽象出图2。图2中,蓝色长方形的长代表欢欢每分钟步行的路程(速度),粉色长方形的长代表乐乐每分钟步行的路程(速度),长方形的宽则代表两人步行的时间。
其次,在“想一想”的活动中,学生结合图2分析得出“欢欢步行路程=欢欢步行速度×时间=60×10”,即为蓝色长方形的面积。同理,乐乐步行路程=乐乐步行速度×时间=50×10,即为红色长方形的面积。因此,两人步行的路程即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大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可用“(60+50)×10”得出欢欢家和乐乐家相距1100米。
最后,在“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结合图2进一步阐释算式的意义,发现“60+50”即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两人每分钟步行的距离(两人的速度和)”,步行10分钟,即10个“60+50”相加。由此,学生归纳出:(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時间=相遇路程。这一模型结构与乘法模型一致。其中,“60+50”相当于乘法中的每份数,“10”代表份数,“1100”代表“总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示表征、数形结合等方法,构建出解决相遇问题的直观“面积模型”,把握了“相遇问题”的本质——乘法模型(每份数×份数=总数),明晰了“先求两人步行的速度之和,再乘两人步行的时间,得到两人相距路程”的思维路径,进而提炼出解决相遇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三、沟通联系,整体建构模型
在新的数学模型建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掌握的数学模型,通过寻找新旧模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头脑中的“单一模型”发展为“多元模型”,从而丰富模型结构,整体建构模型。
在具体情境中,“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三个模型均与“每份数×份数=总数”相关,均属于乘法模型。基于此,笔者在学习单中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丰富模型结构,整体建构模型。问题1:学校要为体操队的10名学生购买体操服,已知上衣的价格是60元,裤子的价格是50元,一共要用多少钱?问题2:平平每天练习写60个毛笔字,安安每天练习写50个毛笔字,10天后,两人一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笔者让学生按照学习单上的要求,思考图3各部分分别可以代表问题1和问题2中的哪些信息,并将相应的信息填写在括号中,最后计算解答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发现:在上述问题情境中,无论是求解“相遇路程”,还是求解“总价”“工作总量”,都能用算式“(60+50)×10=1100”表示,并且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都可以用面积模型表征。换言之,“(甲速度+乙速度)×时间=路程”模型、“(甲单价+乙单价)×数量=总价”模型、“(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模型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用字母表示,均可表示为[(a1+a2)×b=f]。这样学习,学生沟通了模型之间的联系,对数学模型形成了更加抽象的理解,初步感知到数学模型的普适性。
四、注重变式,深入解构模型
整体建构数学模型之后,教师要通过变式问题,强化学生对数学模型与原型之间联系的感悟,促进学生头脑中数学模型的结构化。具体来说,在学生建构“[(a1+a2)×b=f]”数学模型之后,笔者通过变换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形成如下变式问题。
变式1:欢欢家和乐乐家相距1100米,他们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10分钟后相遇,已知欢欢每分钟步行60米,乐乐每分钟步行多少米?
变式2:学校为10名学生购买体操服(含上衣和裤子),共花费1100元,已知每件上衣50元,每条裤子多少元?
变式3:平平和安安制定了共同写1100个毛笔字的目标,她们从同一天开始书写,已知平平每天写60个毛笔字,安安每天写50个毛笔字,她们几天能写完?
学生分析解答、交流讨论后发现:虽然求解这三道题目的算式与原型不同,但这三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与原型一致,均为“[(a1+a2)×b=f]”模型。这样教学,学生在变式训练中解构模型,形成了对数学模型的结构化认知。
五、联系生活,凸显应用价值
学生整体建立对数学模型的结构化认知后,教师应提供一些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模型的应用水平。笔者给出如下凸显数学模型应用价值的挑战性任务,引导学生在识别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下面的问题能用数量关系“[(a1+a2)×b=f]”表达吗?若能,请说一说题目中的[a1]、[a2]、[b]和[f]分别表示什么?
问题1 学校要为图书馆添置两种新书,每种买4套。其中,故事书每套145元,科技书每套155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问题2 甲、乙两队合作修一条隧道,从两端同时开凿。隧道长1200米,10天打通。已知甲队的进度是70米/天,乙队的进度是每天多少米?
问题3 小华家和小丽家相距2500米,他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华每分钟骑行260米,小丽每分钟骑行240米。幾分钟后他们可以相遇?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笔者组织学生汇报。第一小组汇报:问题1为“总价模型”,[a1]、[a2]分别代表故事书和科技书的单价,即145元、155元;[b]代表数量,即4套,是已知量;[f]代表两套书的总价,是未知量;列式“(145+155)×4”,求得[f]为1200元。第二小组汇报:问题2为“工作总量模型”,[a1]、[a2]分别代表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即70米/天和“未知量”;[b]代表工作时间,即10天;[f]代表工作总量,即1200米;根据模型列式“(70+[a2])×10=1200”,求得[a2]为50米/天。第三小组汇报:问题3为“相遇问题模型”,[a1]、[a2]分别代表小华和小丽的骑行速度,即260米、240米;[b]代表两人相遇的时间,是未知量;[f]代表路程,即2500米;根据模型列式“(260+240)×[b]=2500”,求得[b]为5小时。完成这一任务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a1+a2)×b=f]”模型,拓展创编不同的数学问题。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豹子溪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