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CT 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2024-04-22王云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骨盆造影剂骨折

王云霞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骨盆骨折是我国骨科中常见骨折类型, 多由高能暴力损伤引起, 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内脏器官损伤等[1]。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骨盆骨折患者在全身骨折疾病类型中的占比为1%~3%,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2]。 骨盆骨折通常伴有骨盆骨折出血、直肠肛管及女性生殖道损伤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临床在对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前,需加强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骨盆骨折的实际情况, 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CT 检查是临床中用于检查骨盆骨折情况的常见诊断方式,具有准确率高、价格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准确地反映患者骨盆的情况, 尤其对骨盆后方骨与韧带结构损伤的诊断价值高,通过CT 三维成像技术能更加直观地显示患者骨折的类型以及移动的方向[3]。 CT 增强扫描是指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方式增加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别, 能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但临床在对患者实施CT 增强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 加之大部分患者对造影剂的认知程度较低,在临床检测诊断中,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进一步增强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为此临床护理中应强化护理干预,确保临床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4]。 心理护理是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的具体护理措施,强调以保障患者心理健康为目标, 强化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案的认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治疗与护理的舒适性[5]。 关于骨盆骨折CT 增强检查造影剂使用中心理干预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2023 年5 月收治的CT 增强检查中的80 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在患者CT 增强检查造影剂使用中的应用价值, 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CT 增强检查中的80 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抽签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 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19~77 岁,平均年龄(49.74±11.51)岁;体质指数(BMI)22.36~27.09 kg/m2,平均BMI(24.77±1.31)kg/m2;骨盆骨折原因为坠落伤11 例,交通伤24例,砸伤5 例;Tile's/AO 分类为A 型骨盆骨折13例,B 型骨盆骨折19 例,C 型骨盆骨折18 例。 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3~75 岁,平均年龄(50.34±10.67)岁;BMI22.34~27.69 kg/m2,平均BMI(24.81±1.08)kg/m2;骨盆骨折原因为坠落伤12 例,交通伤23例,砸伤5 例;Tile's/AO 分类为A 型骨盆骨折14例,B 型骨盆骨折19 例,C 型骨盆骨折17 例。 2 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纳入标准: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盆骨折;年龄≥18 岁;意识正常,能配合医护人员,同时能独立完成相关理解性量表的填写;依从性较高;符合CT增强检查适应证,无造影剂过敏史;全程参与研究,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严重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病情严重不稳定;中途转院或死亡。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 增强检查,检查前8 h 叮嘱患者禁食,使用256 层螺旋CT 扫描仪对患者实施检查, 协助患者采用仰卧位, 扫描仪参数设置: 层厚0.625 mm,矩阵512×512,完成平扫后,对所有患者实施增强扫描,使用碘伏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70814DC;规格:50 mL:33.9 g)进行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00 mg/mL。 扫描结束后,重新建立层厚以及间隔,依据实际需求,重建图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在患者行CT 增强检查前8 h 叮嘱患者禁食,告知患者CT 增强检查同常规CT检查之间的不同, 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的必要性及作用,明确告知患者在注射造影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同时护理中,强化CT 增强检查的优势,叮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师。 在患者行CT 增强检查后,监控患者病情,观察患者完成检查后的情况,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指标数据, 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并鼓励患者,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临床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如采用“您好,我是负责您进行CT 检查的护士,我姓×”的语言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患者CT 增强检查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其骨折的部位和情况,在后期的治疗中,能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注意语气温柔,采用问句引导患者进行表述,在患者表达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打断患者,耐心地聆听,尊重患者,不对患者表达的内容进行是非的评价。询问患者对CT 增强检查的了解程度,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向患者介绍CT 增强检查的流程及作用, 并耐心询问患者检查中的护理期望,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在初步的沟通交流中,护理人员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增强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信心。 (2)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实施差异性心理护理。 在对18~50 岁患者的交流及沟通中,以告知CT 增强检查的优势为主, 明确CT 增强检查的重要性,注意语气柔和,尊重患者发言,询问患者的预期,同患者一起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强化患者自主护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对60 岁以上老年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缓慢的语速,以简单明了的语言鼓励患者, 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 详细讲解CT增强检查的优点和流程, 护理中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针对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在沟通与交流中,以典型成功治疗案例为榜样,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 (3)针对疾病不同程度进行心理护理。 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 应强化临床患者心理情绪量表评估,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充分鼓励患者,告知患者准确的病情诊断能提升治疗效果, 缩短住院时间。 在诊断患者病情中,告知患者应积极配合检查,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同时确保CT 增强检查的顺利完成。 (4)注意力转移。 患者接受CT 增强检查前,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待检等待区,在等待区内可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视频转移患者注意力。 由护理人员组织集体学习CT 增强检查流程及必要性。(5)加强陪伴。 一方面,临床护理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全程陪伴,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性和信任感,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及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叮嘱患者家属强化陪伴与支持, 家属积极告知患者要积极接受治疗,降低患者经济压力,能更好接受检查与治疗。(6)患者接受检查后,指导患者在CT 留观室留观30 min,指导患者多饮水,告知患者多饮水有助于增强代谢,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针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告知患者这属于正常现象,叮嘱患者保持冷静,同时及时告知相应医师进行处理。

所有患者护理持续时间均为CT 增强检查前8 h至CT 增强检查后留观30 min。

1.3 评价指标

(1)心理状态: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SDS量表采用1~4 级评分, 各个量表均为20 个项目,满分100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

(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内专家自制患者满意度统计分析表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维度包括护理人员态度、预期、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分数评级0~5 分,满分25 分,在评价的过程中, 不同分数表示的满意程度不一, 其中0~10分表示不满意、11~17 分表示一般满意、8~25 分表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3)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胸闷、恶心、呕吐、发热、心率紊乱及呼吸困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2 组SAS、SD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1 2 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

2.2 2 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研究中发现, 盆骨骨折是临床骨折类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在患病的人群中,50%以上患者因疾病导致残疾, 且在研究中因骨折导致患者死亡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 是临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6]。 强化临床CT 增强检查能更好地明确患者健康组织与病灶位置之间的关系, 提升临床对骨折情况诊断的准确率, 为临床手术等治疗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7]。

常规护理模式强调对疾病的护理,忽视患者的主体性,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预期,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检查知识认知的不足,更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8-9]。同时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中, 难以纾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不符合临床人文关怀的护理要求,临床护理质量难以提升[10]。心理护理强调护理的主动性与人文关怀,在对患者实施CT 增强检查中,针对不同年龄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有效性[11]。 强化患者对检查方式的了解,提前了解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能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心理护理能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这可能与心理干预激励患者,带领患者了解检查流程等有关[12]。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究其原因,强化患者对检查的正确认识,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检查,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能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与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13-15]。 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究其原因,强化心理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检查及造影剂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患者更加冷静地接受检查,心率等指标更稳定,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能降低检查中的风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6]。

综上所述, 骨盆骨折CT 增强检查患者在使用造影剂中强化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骨盆造影剂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