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预防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22范春苗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髋骨下肢骨折

范春苗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青岛 266200)

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所有成人骨折的3%,其中老年人群占比在75%以上。 可能与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髋部肌肉稳定性较差、反应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1]。 当年龄逐渐增大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处于衰退状态, 因此老年群体的跌倒风险更高,且老年人一般存在骨质疏松,跌倒后容易发生髋部骨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髋关节手术逐渐或熟, 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方面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可使骨折复位并得到良好地固定。 但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且机体功能退化,抵抗力减弱,加之长期卧床,生活能力下降,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较为严重,术后容易导致并发症。 资料报道,有20%~30%的髋骨骨折患者会合并不同并发症,如感染、术后疼痛、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不仅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还会增加痛苦,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据统计, 髋骨骨折后1 年内因各种并发疾病死亡者达到20%,另外还有50%的患者伴有残疾。 对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我院将优质护理纳入对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本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2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117 例髋骨骨折患者为对象, 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在预防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实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7 例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59)。 对照组男26 例,女32 例;年龄51~79 岁,平均年龄(68.89±4.63)岁;合并高血压17 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2 例,慢性肺部疾病9 例,脑部疾病5例。 观察组男28 例,女31 例;年龄52~81 岁,平均年龄(69.34±4.52)岁;合并高血压19 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0 例,慢性肺部疾病8 例,脑部疾病6 例。2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同意知悉本研究;符合髋部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存在相关手术指征;有自主交流意识,可以正常配合试验研究工作的患者。 (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往存在髋部骨折史的患者;有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术前准备、 病情观察、及时换药、康复锻炼等。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 (1)术前干预: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让患者更深切地了解到有关髋骨骨折的治疗方式, 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可能存在的风险、预后等,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 并让患者详细了解到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 影响该并发症产生的外界因素及采取何种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升患者对并发症的了解程度, 进而能够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术前评估工作,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基础疾病等进行综合评估, 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 (2)心理护理: 患者在发生骨折后, 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呼吸受到限制,因此很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一定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并尽可能满足,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能配合临床治疗。 通过交流、表情观察、心理评估工具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进行倾诉,并通过暗示、安抚、引导等方法帮助其排解内心的郁闷。 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等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在病房播放舒缓的音乐,以稳定患者情绪。 动员家属对其给予情感支持。组织病友之间进行交流,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3)疼痛管理: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训练中难免会遇到困难, 术后早期的疼痛往往让患者开始很难坚持训练,并产生消极意识,此时相关医护人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加强患者的健康信念,在尽可能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下让患者坚持康复训练。 可以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不同的管理, 疼痛较轻者,可通过分散其注意力的方式如听故事、聊天、看视频等;疼痛较重者,遵医嘱进行镇痛处理。 指导患者掌握放松疗法,以缓解疼痛。 (4)康复锻炼: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协助患者利用肩膀、 腹部肌肉、健肢变换体位,进行脚趾屈曲、背伸、胫前后肌、腓肠肌等小腿肌肉群锻炼、臀收缩、直腿抬高、屈膝运动等,注意保护髋关节,逐渐过渡到坐位、立位、行走等锻炼,逐步提高锻炼难度和力度。 及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肌力训练:在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肌力训练, 一般为术后的1~3天,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静力收缩,主要为臀肌收缩,并进行远端关节运动,主要为踝关节运动等,采用以上锻炼方式主要为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关节训练:术后4~7 天要加强对关节的训练,主要包括抬腿、屈膝及提臀运动等;负重行走训练: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负重行走训练,从借助外物行走到靠自身行走,而后可以进行负重行走。自理能力训练: 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术后的运动禁忌, 患者能在陪护下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与生活习惯。 (5)并发症护理:根据既往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预防。 术后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按摩,指导其咳嗽、咳痰训练,对受压部位用红花油、酒精按摩,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肺部感染、压疮等发生率。 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在临床上可以选用合适的抗凝血药物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如肝素,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有效促进凝血酶失活,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在临床上为首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 若患者采用肝素抗凝后效果不佳可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 患者通过穿长筒弹性袜, 能有效避免下肢静脉的扩张现象,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有效预防血液瘀滞,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对患者的血管壁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摆放, 将患者的足部抬高,促使患者的膝盖弯曲。 术后指导患者反复看视频配合讲解、动作指导,使其掌握术后注意事项、康复锻炼步骤、并发症管理等,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6)饮食护理:在手术后,护理人员也可以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患者在术后运动量会有所下降,很容易发生便秘现象, 因此应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注意多饮水,必要时可以喝一些蜂蜜水。 老年患者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钙质,多喝牛奶等。 患者自己要树立信心,按照医嘱做好配合,家属也应重视患者的护理,在双方的配合下达到最好的效果,尽快恢复健康。 (7)出院后随访: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 根据患者在微信平台上的自测情况及医患沟通情况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电话随访。 可在询问患者病情、解答患者疑问的同时,针对患者自我监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帮助。 在电话随访时进行通话录音,便于分析干预的效果及质量。

1.3 评价指标

(1)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髋关节Harris 功能评分进行评价,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2)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价,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好;(3)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总分10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轻;(4)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均为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5)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进行评价,共4 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压疮、肺炎、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Harris 评分、Barthel 评分、PSQI 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Harris 评分、Barthel 评分、PSQ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Harris 评分、Barthel 评分、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Harris 评分、Barthel 评分、PSQI 评分比较(±s,分)

?

2.2 2 组SAS、SDS、V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SAS、SDS、VA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SAS、SDS、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2 组SAS、SDS、VAS 评分比较(±s,分)

?

2.3 2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2.4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 组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髋骨骨折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是脆性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也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3]。当年龄逐渐增大时, 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处于衰退状态,由于老年人身体中的钙质会不断流失,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现象, 这就导致当老年群体不小心跌倒后较容易发生髋骨骨折。 老年患者骨折后第1 年的死亡风险较未发生骨折者可增加3.2倍,该类型骨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5]。 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法来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6]。 但患者在术后多呈虚弱状态,并常伴发并发症,影响其术后康复进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规避风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会存在诸多不良情绪, 且术后疼痛的发生还会让患者对术后的康复训练保持着一种消极态度, 导致患者不能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 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寻找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优质护理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不仅注重疾病护理,也注重心理护理,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中,以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

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较为注重患者的原发疾病与手术创口, 容易忽视患者的下肢不适症状,无法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常规护理不能起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患者整体治疗依从性有待提升,最终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甚至因依从性较差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而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解答, 并建议患者可以观看专业的早期康复训练视频, 加深对康复训练的了解。 让患者了解到若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以提升患者护理干预依从性,并加强患者的健康信念,让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手术后因手术创伤及麻醉药物的作用,需要卧床休息,患者因术后疼痛感活动受限,下肢运动明显降低,此时患者会表现出水肿、疼痛现象,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还容易发生切口感染、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后,血栓会有脱落风险,会引发肺栓塞,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在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过程中, 会让患者尽早参加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训练。 患者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进而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在术后会因手术切口等的影响产生疼痛感,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会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在术后,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让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 采用诸多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疼痛无法忍受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处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潘芬忠[7]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 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模式,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存在明显的减轻,对于此种护理模式患者也更加满意, 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下明显减少, 说明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付晖[8]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髋关节骨折患者来说效果良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其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有显著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 评分、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41%,高于观察组患者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优质护理既可以减轻髋骨骨折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又可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髋骨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基础疾病的长期困扰,加之骨折带来的痛苦、自理能力下降、对预后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其产生各种负性情绪, 进而影响对手术及术后锻炼的配合,影响手术效果[9-10]。 护理人员暗示、安抚、引导等多种心理疏导方法的应用,家属的支持等使患者感受到关心、理解、共情、尊重,从而满足心理需求, 减少患者负性情绪。 通过术前评估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手术及康复锻炼的正确认知可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 提高治疗依从性,而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同时掌握自我护理技能。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增加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科学的康复锻炼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其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通过并发症护理,预见性发现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并实施预防性措施,可消除或规避风险因素,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髋骨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髋骨下肢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适量饮茶强健骨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每个人都有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