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流程优化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4-20梁钰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梁钰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流程优化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流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通过急诊科绿色通道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入急诊科后采用常规急救转运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流程优化模式。比较2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致死率和致残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启动救治时间、入院至开始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抽血时间、明确检查结果时间、转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3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致残致死率为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流程优化模式能够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查、转运、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急诊流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1-0062-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43.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临床治疗该病多急诊行溶栓或机械取栓术等方案,主要目的是尽早复通堵塞的颅内血管,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减轻机体神经功能损伤。相关报道显示,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发病时间呈正相关。高效率的急救转运流程能够缩短患者就诊至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2]。急诊流程优化通过完善相关急救准备、有效安排治疗转运环节,能够缩短急诊患者等待时间,显著提高急救效果[3]。北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通过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相关流程,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流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通过急诊科绿色通道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8~72岁,平均(56.34±12.5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6~2.9 h,平均(1.86±0.72)h;合并高血压32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17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5~73岁,平均(57.19±11.9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7~3.2 h,平均(1.91±0.75)h;合并高血压35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18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发病时间≤6 h;患者精神状态正常,能顺利配合检查与治疗。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急诊科后采用常规急救转运流程,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电监护、吸氧等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收集患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等相关资料,做好分诊工作,告知神经内科医生患者大致病情,时刻保持联系的同时尽快安排转运。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急诊流程优化模式,大致方案如下。(1)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专业急救团队。成员包括急诊科及神经内科医生、护士,根据成员工作经验安排值班。所有成员均经过急性脑卒中急救及转运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需要通过考核方可加入团队。(2)急救绿色通道流程优化。成员通过会议、查阅相关文献制定规范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包括分诊、会诊制度及首诊医生负责制。将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各司其职,以确保急救的有效性。急救所用器具及药物应置于最易操作的位置并标识清楚,确保急救物品充足。(3)急救通道流程信息优化。急诊科首诊医生为患者开具手写头颅CT检查单、相关检验检查单,急送检查。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将患者信息准确录入医院为各个科室配备的急救患者信息储存系统,确保影像科、检验科、药房、神经内科能够登陆系统查阅病人信息,做好协同急救的准备。(4)急救流程优化。患者入院后,急诊科医生协同神经内科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初步急救,迅速为患者标明身份信息,为患者佩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胸牌,立即安排头颅CT等相关检查。急诊科录入患者信息时,需同时录入患者的头颅CT、脑血管造影、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可能需要的药物等详细信息,电话通知相应科室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合理的检查化验顺序,确保检查化验顺利进行,避免多次转运患者而浪费时间。检查化验结果出来后立即上传信息系统,以便能够迅速诊断。急诊科确诊疾病后立即安排转运车,确认转院绿色通道。转运过程中需要有医护人员全程陪同,确保供氧和输液通畅,防止患者坠床。入院后医护人员注意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详细讲解选择对应治疗方案的原因和效果,交流过程中可使用鼓励性语言和肢体抚触等措施减轻家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急救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时间,主要包括入院至启动救治时间、入院至开始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抽血时间、明确检查结果时间、转运时间。(2)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后头晕、肢体偏瘫、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血压、心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处于正常范围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应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平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进一步加重,生命体征不平穩为无效[5]。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3)比较

2组患者预后。所有患者入院后密切随访至出院,计算

2组病人致死率和致残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相应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启动救治时间、入院至开始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抽血时间、明确检查结果时间、转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3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预后比较

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致残致死率为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及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6]。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多急诊行溶栓或机械取栓术,以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相应的救治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制定高效的标准化急诊流程优化模式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7]。目前急诊科对于该类患者的急救转运存在治疗时间延长、急救流程不完整、科室间协作不默契等缺点,影响治疗效果。建立有效的急救转运模式,最大程度实现院内各个科室间治疗流程无缝衔接,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救治,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8]。

随着医疗系统信息化发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手段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转运和急救提供了新的契机。唐宇等[9]将脑卒中急救地图及流程的优化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结果显示,该优化模式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急诊流程优化模式通过优化绿色通道管理和信息系统,组建专业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团队,能够改善该类患者急救过程中配合不到位、医护人员工作分配不明确、检查化验信息滞后等问题,继而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效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流程优化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启动救治时间、入院至开始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抽血时间、明确检查结果时间、转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3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杰等[10]研究结果类似,表明急诊流程优化模式能够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运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其预后进一步改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致残致死率为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可能与急诊流程优化模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关。田园等[11]将流程优化模式应用于该类患者中,结果显示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明显降低。急诊流程优化模式通过构建专业化的脑卒中急救团队,能够显著提高团队疾病急救治疗水平及病情处理能力,缩短患者诊断时间,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规范化、专业化诊断与治疗。通过信息系统使相应科室在患者整体检查、转运和治疗的过程中提前知晓患者病情,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使各个科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处理由被动接诊转变为主动接诊,大大缩短了诊断和检查等时间,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相关检查治疗,最大限度避免了因治疗时间延迟引起神经功能损伤,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流程优化模式,能够明顯缩短患者检查、转运、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春娟,徐建如,张晓坤,等.护理流程优化在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77-79.

[2] 陈淑烟,陈雪姗,刘美全.流程优化联合时间追踪管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2):70-72.

[3] 褚锋,周丽琴.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0,26(5):415-417.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5] 殷宗莉,张维.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4):165-167.

[6] 周湘鸿,袁光雄,姜维民,等.院前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CT检查时间及DNT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1):64-66.

[7] 陈昕,吴丹红,徐中杰,等.微信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优化中的效果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46(1):84-89.

[8] 杨兰香.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及抢救结局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1,19(3):154-155.

[9] 唐宇,罗华,何金跃,等.卒中急救地图及持续流程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7(5):285-288.

[10] 陈杰,柳学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21,42(8):1974-1976.

[11] 田园,娄小平,王文娇.“一键启动”流程优化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4):214-217.

(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应用评价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神经肌肉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