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 电视节目新媒体创新运营研究
2024-04-19韩扬
韩扬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竞争激烈,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国家宝藏》在节目形式、内容和传播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模式,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
关键词:《国家宝藏》;新媒体;历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电视节目愈发重视文化导向,大量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国家宝藏》创新性地把对国家瑰宝的发掘与电视综艺相结合,既拓展了博物馆的文化交流渠道,又丰富了文化娱乐节目的种类,发掘各种文化遗产的文化与精神继承价值,成为让民众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宝藏》简介
《国家宝藏》是一档文博探险类栏目,从一开始就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节目模式,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都具有明显的开拓性,开拓了一条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对于传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宝藏》包括 《国家宝藏第一季》 《国家宝藏第二季》 《国家宝藏第三季》 《国家宝藏·展演季》。《国家宝藏第一季》于2017年12月3日首播,涵盖27个博物馆的81个展品。每期的展览分为九个部分,一部分是 “特展之夜”,另一部分是 “国宝盛典”,[1]让观众重新认识每一件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与卓越的价值。
二、《国家宝藏》的创新之处
文化类电视节目之所以能持续地吸引观众,不仅因为它的影响力,更因为它制作精良。本文从节目形式、传播策略和内容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节目形式的创新
1.叙述对象的多样性
《国家宝藏》的角色设定很丰富,有 “001号讲解员”“守护者”“博物院守门人”“话剧助理”等角色,讲述文物的过去和现在,对文物的精神和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在节目中向大家介绍参与这一季的各大博物院,带领大家走进这一季的历史。随后,“前世传奇”与 “今生故事”两个部分分别以素人与人气偶像扮演 “国之守护者”,通过对历史的还原与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全面地展现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在 “前世传奇”的展品讲述之后,九大美术馆的 “看门人”为大家讲解展品,以他们的专业性给大家进行权威的解说。故事题材多样,以 “讲故事、讲历史”的方式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2]
2.综合性的讲述方式
随着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文化体验也随之改变,看书用电子书,看电影用电脑、手机,通过网上图片了解文物。在数字化时代,要想让人民群众自觉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传统的内容表现方式进行现代化的更新。《国家宝藏》以娱乐化的方式如舞台剧、舞蹈等,将娱乐内容融入节目中。其中最具有娱乐性的当数 “前世传奇”,通过小型历史题材电视剧,让历史 “活”了过来,让久远的历史变得温暖和生动。在 《辛追墓T形帛画·前世传奇》 《伏羲女娲图·前世传奇》等作品中,以歌声为主传递器物所包含的意境;《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前世传奇》以舞姿烘托情景气氛,使之更加逼真;《宋人摹顾恺之 〈洛神赋图〉·前世传奇》以一首 《仙才叹》使听众感受到曹植内心深处那股愤愤不平的情绪。情景剧是集各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戏剧,将对历史遗迹的探究与思索通过舞台叙述的方式传达给观众,促使其对中国的文化基因进行深层的阐释。
3.仪式化的情景构建
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背景下,大量的娱乐类节目让观众在持续的娱乐中失去了对美感的追求。“就像所有艺术一样,在它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它的发展和演变都与观众的感受有密切的关系。”给观众建立一个 “礼法场”,以一套特定的角色动作唤起观众的共同回忆,进而建立观众的文化身份,是节目制作人的首要使命。
“一个人只能通过社交获取记忆,通过回忆认知和定位自己的记忆,而这种唤起、建构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架构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记忆或者‘记忆的社会架构。”《国家宝藏》中,从 “去博物馆寻宝”到 “进入过去的传说”,再到 “认识现在的人生”,最后到 “宣誓效忠”,在这些角色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文化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文化认同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对角色行为的仪式化和节目流程的仪式化,营造出一种集情景性、仪式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情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观众的敬畏之情,并将其转变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国家宝藏》节目有自己的固定流程,由主持人张国立开场,由讲解员讲解、带领,由嘉宾 “探索”到 “前世传奇”,由九位馆主解说,再到 “今生故事”讲解,最后再由主办方授予保护印章。每件文物的介绍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巧妙地营造了一种仪式性的场景,并展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把观众集合到一个充满回忆和情绪的场景中,以遗迹为中心,通过人物、故事、经历和宣誓,构筑了一种典礼性的活动场景,从而建立了中华文化的 “想象社区”。[3]
(二)节目传播策略创新
1.传播宗旨注重观众心理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关系中,传播者是信息的源头,传播的目标是全过程的终端,如报纸、电视新闻等,信息的流转是单向的,只能传递,不能反馈。但在新媒体时代,“有来有回”的传播是必须遵守的准则。“来”“回”并非只有 “传递消息—接收消息—意见反馈”一条途径,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面对的消息接收者,根据受众的文化品位、审美喜好等创新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涵,让传播的内容得到受众的认同。文化类栏目是传播正能量、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民族性格的栏目,要想持久生存,就必须立足于观众需求,进行创新。《国家宝藏》在设计之初,就对自己的目标群体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瞄准年轻人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等需求,帮助他们对国家的文物和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让文物的故事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中。
2.传播形式注重新旧融合
《国家宝藏》将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推广手段,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起来,实现了电视、PC和手机的全面覆盖。《国家宝藏》以中国的历史典故为主线,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国家宝藏》还根据观众的构成,针对青年观众的需要,发挥 “双微”平台和新兴视频网站等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精准推送,吸引了一大批具有高度黏性的青年观众,并通过他们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减轻数字化时代人们的 “文化焦虑”。
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对电视节目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抢走了传统媒体的观众,但是,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新媒体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要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当代语境的解读,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国家宝藏》在前期就与视频平台达成协议,通过视频平台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收集了大量的用户反馈,并在爱奇艺和央视频等视频平台上同时播放。此外,还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进一步拓展了推广范围。《国家宝藏》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收集网友的建议,以此填补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的缺陷。《国家宝藏》还与网易云、喜马拉雅、QQ、虾米等音乐网站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提升了整个栏目的影响力。
(三)内容传播意涵注重时代价值
1.由经济价值向文化内涵的转变
《国家宝藏》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对文物进行了价值观的阐释,是对文物价值的一次革新。“国家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灵魂。”《国家宝藏》以独特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为主体,以国家瑰宝为载体,向观众展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传递了家国情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家宝藏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传达与诠释。《国家宝藏》以 “以器弘道”为宗旨,对文物、收藏家、文物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合理的协调,使其知识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避免了节目的同质性,提高了观众的美学趣味,把文博类节目引导回文化的本质,实现了以文化人的效果。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职责就是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国家宝藏》以人物为主导,以科学普及为主要内容,力求对观众进行正向价值引导,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化基因,“前世传奇”演绎的历史情节和 “今生故事”展现的文化灵魂的传承,都将其所蕴含的符合当代文化和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向公众展现出来。
2.以生命形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灵魂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观众接收资讯的喜好也不断改变,所以,以具有时代色彩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拉近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意识到传统文化与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宝藏》既符合青少年观众的审美取向,又在当下情境中再现古代历史事件,给人们以全新的视角,使新媒体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为了探寻文化与生活的融合之道,《国家宝藏》力求在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中找到平衡点,如 《千里江山图》中所用的色彩,就是从人们生活中的宝石提取出来的;“云纹铜禁”用于告诫人们要尽量少饮酒;“杜虎符”的双符性特征契合了当代加密思想;“商鞅方升”测量方法的思想,促进了近代测量技术的发展;“金漆木大庙”促使民众持续感悟 “家”的含义,并将优良的家庭美德加以继承。借由物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增进民众对历史的了解,将文物带入民众的生活。
3.增强民族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国家宝藏》栏目的设计宗旨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它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还特别重视每一件文物的象征意义,更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家宝藏》系列节目使人们透过展品感受到中华5000年的悠久历史,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底蕴与智慧,激发国人对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与国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单键,“文化软力量”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综合力量的重要代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在给我们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消极的思想也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国家宝藏》通过电视节目,让年轻人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海外,主动走出去,把中华的辉煌与现代中国的强大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结束语
《国家宝藏》以文物为切入点,通过 “前世传奇”的文物故事以及简单的嘉宾访谈等方式,展示中国文物的过去和现在,以更接近观众的方式推动文化的传播,并对新媒体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为文博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人气,让更多的公众通过观看节目走进博物館,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主动的继承与发扬。《国家宝藏》的顺利播出,是文化产业在泛娱乐化背景下谋求发展的一次成功之作,它对传统文物类栏目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为新时期的电视媒体宣传和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的案例。
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怎样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怎样引导广大民众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 “四个自信”,依然是广大电视文化从业者所要思考的课题。怎样利用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来提升其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文博行业的发展,也是有待文物业界人士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广明,张英莉.新媒体时代电视艺术节目的创新:以 《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战线,2018(12):2.
[2] 吴鸽鸽.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 《国家宝藏》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3):142-144.
[3] 姜艳.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创新传播:以 《国家宝藏》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1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