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工作在困境儿童益智教育中的应用

2024-04-19张宁

国际公关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

张宁

摘要:目前,我国益智类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尤其一些学校不具备开设益智类教育课程的条件,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益智教育,还会使普通学生与困境学生之间的教育不对等,进而产生断层。本文基于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以S市M社区儿童服务站的困境儿童为服务对象展开研究,小组工作以乐高为益智教育的载体,注重小组工作过程中儿童参与的体验性,以及儿童在参与互动过程中的群体动力,为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以达到最终的小组目标。

关键词:困境儿童;益智教育;小组工作

我国注重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维拓展的能力,为了保障教育的平等,对于困境学生群体也要进行相应的益智教育。[1]目前,我国益智教育存在普通学生群体与困境学生群体教育不对等的问题,益智教育的差别化,不仅会对困境学生群体心理造成影响,还会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影响以后的工作学习。[2]

一、关于困境儿童益智教育的研究

本文根据S市人民政府 《全市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将困境儿童界定为: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因父母残疾导致家庭缺乏劳动力的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

本文的 “益智教育”指的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模式,让儿童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的教育。[3]

本文以社会学习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解和提升,强调大家一起学习、创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小组成员在动手拼乐高的同时互相交流经验,成员通过观察别人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并扩展思维,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与进步。本文对小组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行有益的尝试,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提升困境儿童益智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二、困境儿童益智教育需求评估

通过初步筛选,锁定M社区内20名小学生,针对创新思维课程的问题,社工设计了访谈提纲,并在社区进行访谈,了解现阶段困境儿童的需求。

(一)对创新思维概念模糊

访谈中,一、二年级学生只能回答出创新思维活动的浅层答案,不能具体说出其含义。高年级学生能够大概解释创新的含义,列举创新的表现形式。可知低年级学生对创新思维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不能对创新思维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二)学校益智课程较少

访谈发现,多数学校已开设创新思维类型课程,多数儿童反馈没有参与过此类课程,笔者了解到,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更加注重应试教育,将益智教育课设置为奖励课程,仅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开放;二是学校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课程安排,将益智课程改为附加收费的兴趣课程,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因此导致困境儿童益智教育的缺失。

(三)缺少朋辈互动

通过访谈得知,儿童同伴之间互动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儿童服务站的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长期照顾的,儿童之间玩耍都是寻找共同点,例如,相同的玩具、相同的游戏等,由于困境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缺少共同点,导致缺少互动。

(四)困境儿童娱乐活动欠缺

在访谈中了解到,困境儿童玩具很少,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表示没有玩过乐高积木,有五分之一的儿童表示很少参与娱乐活动,因为一些家长认为玩具不是必需品,很少给儿童买玩具,额外的支出更多用于上课外补习班。

(五)缺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访谈得知,在20名学生中,仅有一人参加过校外的创新思维的课程,其他儿童均没有参加过校外创新思维课程,家长缺乏对孩子创新创造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儿童多参加的是针对主科的校外补习班。

三、小组工作的实务应用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是在小组领导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成员的能力与潜能,改善成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公平、公正发展。[4]

(二)小组工作的理念

困境儿童组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成长性小组,通过同龄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使困境儿童建立支持网络,进而促进困境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5]

(三)小组成员招募

小组的招募对象主要为M社区儿童服务站登记在册的儿童。出于安全考虑,选取离儿童服务站较近的儿童。通过自愿报名与筛选,最终有10名同学成为该活动的小组成员,其中男生6名,女生4名;四年级学生3名,三年级学生3名,二年级学生3名,一年级学生1名。

(四)小组活动的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使所有成员了解什么是益智教育创新思维。

2.通过小组活动的创意乐高环节,激发成员的创新创造的热情,开拓思维,提升成员创新创造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的每一次合作分享环节,使成员能够建立朋辈支持网络,同时锻炼成员语言表达能力。

(五)小组活动的计划实施

小组活动方案详见表1。

1.初期阶段

小组成员之间较为陌生,通过游戏环节使小组成员熟悉起来,成员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环节中,气氛得到了改善。由于成员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通過制定小组契约和家长陪同的方式维持小组秩序,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龄较小的成员更好地参与活动。在此阶段小组的凝聚力不强,一些性格内向的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还需要小组领导者提供支持与鼓励。[6]

2.中期阶段

在此阶段,小组成员的表现较为积极,成员在回答问题时表现自信,拼搭乐高时能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成员间陌生感逐渐消减,成员间及成员与小组领导者之间消除隔阂,彼此间有一定了解,成员产生归属感。[7]乐高创新环节,大部分小组成员在小组领导者的引导和鼓励下都可以自己完成作品,模仿参照物的行为减少,小组成员遵守小组契约,年龄较小的成员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完成环节内容。

3.后期阶段

在后期阶段,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通过频繁的互动不断进步和发展。小组领导者能够看到小组成员的进步,年龄较小的成员也能脱离家长与其他成员互动并完成活动的内容,在目标达成上效果良好,小组成员大部分了解创新思维活动的概念,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进行思维创新活动。儿童家长也表示,通过参与活动,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与成长。

四、小组工作成效

小组活动整体进行顺利,小组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前后的变化比较明显。在小组活动开展前,小组成员对于创新思维活动了解较为模糊,且缺乏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后均有提升。

(一)创新意识有所提升

在小组结束后,小组领导者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访谈。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10名小组成员都能回答出其表现形式并列举出一二。在访谈中,8名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小组领导者给出的不同主题场景,说出自己联想到的事物,并给出理由,其中小组成员G表示:“现在一说到创新课程我就能想到乐高,乐高太好玩了,可以拼出好多有意思的东西。”在动手创作能力上,6名小组成员能够做到熟练且快速地拼乐高或者做手工,其中小组成员H表示:“我也让我妈给我买了乐高,现在我拼乐高可快了,其他同学拼乐高都没我快,我还能想到一些其他的玩法。”通过小组活动,成员能够训练反应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说明小组活动开展是成功的。

(二)创新思维能力有所体现

思维拓展主要是培养成员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一个事物可以联想出许多自己见过的以及幻想的事物。[8]在访谈中,10名成员均表示了对乐高拼搭的喜爱,其中小组成员B表示:“特别喜欢小组领导者带领大家玩乐高,特别是让我们自己随便拼的时候,我能把乐高拼成好多我想到的漂亮地方,就是每次拼的时间不够用。”小组成员A表示:“我也可以一个人拼出小汽车,拼出变形金刚,我还能拼出许多种超级汽车,不用奶奶帮忙。”大家都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动脑拼出的乐高。有8名小组成员表示,之后还会参加创新创作类型的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作能力。

(三)建立朋辈支持网络

很多参与小组的儿童在小组中建立了支持系统。小组成员形成班集体以外的朋辈支持网络。大家通过小组活动中乐高拼搭的环节找到了兴趣相同、思维模式相近的同伴,彼此支持与鼓励,反映出小组工作在建立支持网络上的功能效果明显。[9]

通过小组活动,大部分小组成员对创新思维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组目标基本完成,小组成员明显有所成长,小组领导者从小组成员处获得满意的反馈 (詳见表2)。

五、小组活动反思

通过评估,可以看出困境儿童益智教育成长小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得到了小组成员的认可和肯定,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活动效果评价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准确把握;[10]二是小组成员中存在低年级儿童,在开展乐高拼搭环节时,耗费时间长,且完成性较差;三是小组领导者的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不够。

六、结束语

此次活动是小组工作在困境儿童益智教育中新的尝试和探索,为困境儿童益智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小组活动对服务效果的延续性和服务人群的覆盖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简单的几次小组活动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学校的教育实践、开设关于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相关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全社会真正重视困境儿童益智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华红琴.障碍儿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6):21-31.

[2] 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勤懿,王艺.小组工作在提升学困生抗逆力中的应用研究[J].财富时代,2021(06):159-160.

[4] 曹新义.益智教育: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 2020(19):77-78.

[5] 陈珍珍.儿童福利政策的现状及实践路径[J].公关世界, 2020(08):74-75.

[6] 陈晓东,李娜.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25-29.

[7] 王思元.学前儿童游戏对培养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196-197.

[8] 张慧杰.乐高教育对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价值[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40-45.

[9] 侯章磊.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信阳市Y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9(02):66-71.

[10] 孙妍.基于乐高积木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118-119.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
试论小组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中的优势
论“小组工作”课程考试改革的可行性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小组工作介入
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研究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研究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中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