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18张郁琦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2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解决策略事业单位

张郁琦

摘要: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 内部控制一般指单位为了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与手段, 通过调整、 约束、 规划、 评价与控制的方式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目前,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财务内控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此,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 总结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中的难点, 并提出相应的看法与对策, 旨在发挥事业单位的公共职能, 提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内控; 解决策略

DOI:10.12433/zgkjtz.20240234

事业单位承担部分政府职能, 以公益服务为核心宗旨, 其财务管理追求收支平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若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 事业单位要做好规章制度的优化, 尽可能地减少财务风险, 以内控为中心, 做到财务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合理化,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一、 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目前, 我国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还不多, 学者对对其概念的理解尚未达到统一。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在财务工作中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提升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财务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可以解释为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内部控制是总概, 财务内部控制是其细化的一个分支, 包括对货币资金、 实物资产、 成本会计等的管理。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比较本单位的制度和程序, 预防和管控经济活动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各类偏差, 确保报告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实现内部控制。

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依旧存在一些难点。一是监督及管理单位主体间的资源分配, 即会计控制。二是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 即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要以控制财政部支出和财政业务支出为关键, 明确单位内各岗位、 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特别是各种财政支出、 财务审批等管理细则, 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同时, 在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情况下规划资金, 防止不良经济行为发生, 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活动开展。

二、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运行与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是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财务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 将财务工作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可以提升财务管理中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內部控制不仅可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 还能实现合理的人员配置, 做到定岗定责, 从而促进单位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 利用内部控制的方式, 还能提升监督与激励的效果, 为财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 在财务工作中运用内控手段, 可提升单位资金的安全性, 降低资金使用风险。通过内部控制措施, 不仅可以对相应的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整, 还能建立以负责人为中心的管控机制, 从而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细致管理, 有利于资金合理分配, 杜绝人员挪用公款的情况, 从而维护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安全。同时, 在财务工作中引入内控措施, 还可对相关资金的运用及预算进行跟踪, 有助于提升单位的风险规避能力, 确保事业单位职能有效发挥。

最后, 在财务工作中开展内部控制, 可以对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分析及合理的调整, 提升制度与部门的相适性, 确保事业单位稳定运行, 提高单位运行效率。

三、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一是缺乏重视。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财务内部控制, 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 单纯地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 从而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效果, 导致财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二是有些事业单位存在对风险管理意识认识不足的情况。目前, 一些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 虽然具备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但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 从而弱化了内控体系的执行力, 不利于应对风险危机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同时, 有些事业单位部分管理者虽然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 但无法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借助内部控制体系规避相应的风险, 给发展带来了隐患。

(二)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更多地聚焦于工作成果和政绩的快速提升, 而对于成本控制和前期规划工作往往不够重视。这种管理方式在项目的初期阶段就缺乏细致入微的规划和成本控制策略, 给后续的财务内部控制埋下了隐患。新时期的财务内部控制涵盖许多方面, 如预算管理、 收支管理、 资产管理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分工不明确, 往往容易出现管理程序混乱的现象。这种混乱不仅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率, 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此外,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严谨性。有的单位甚至直接照搬其他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导致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缺失不仅制约了财务内部控制的精细化发展, 还可能为不正之风和不规范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严重损害事业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三)相关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近年来,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单位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审团队大都由财务人员组成, 专业性不足, 难以有效开展监督和控制工作。二是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依旧停留在经济业务、 财政收支上, 过分强调最终结果, 对事前和事中阶段缺乏监督, 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明显。三是由于内部审计环节较多且繁杂,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效果, 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 但目前部分单位缺乏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与执行, 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

(四)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实中,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 财务人员的危机意识、 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普遍不足。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专业的培训, 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履职不充分的情况, 无法满足內部控制工作的需要。具体来说, 由于缺乏危机意识, 一些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疏漏。同时, 由于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缺失, 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难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此外, 专业知识的欠缺也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使得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执行。为了改善这一状况,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确保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实施。

四、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一是注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事业单位领导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营造良好的财务内控氛围, 可以借助会议、 电子平台等对财务内控方面的知识和理念进行宣传, 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鼓励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单位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岗位, 明确责任分工, 引导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这将有助于员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为今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强化预算管理。首先, 事业单位应基于《预算法》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 并让管理委员会负责相应的决策部署。比如: 管理委员应将预算任务进行细化, 并分解到各个部门, 之后再对各个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报告, 从而为考核部门、 监督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同时, 领导层也应承担起指导责任, 以身作则, 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共同恪守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要则。其次,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预算管理体系, 并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的特征规划当年的预算, 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宣传, 使各个部门及岗位人员及时了解当年的预算指标, 这有利于为相关人员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再次, 事业单位还应针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职权进行细化, 有利于不同部门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预算规划。通过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有利于促进预算指标的达成。从次, 在进行预算规划时, 事业单位还要重视预算规划的执行, 建立相应的执行监督团队, 以确保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这也有利于与各部门及人员进行沟通, 及时优化、 完善预算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 从而保证各部门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最后, 事业单位还要对各部门及人员的预算使用情况做出评价, 对各项问题进行总结及分析, 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从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这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要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首先, 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部门和岗位, 在此过程中, 应遵循人性化思想, 积极征求全员意见。同时, 还需将内控意识与风险意识贯穿于各项制度中,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制定人性化的管理体系, 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其次, 应综合考虑单位内部与外部的风险点, 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 以此调整各项制度体系。再次, 应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比如: 财务、 审计、 监督等部门应有效配合, 定期召开财务风险分析会议。最后, 应建立上下级联动机制。设立专门的财务内控小组, 对事业单位日常的运营进行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相关小组还应根据各岗位人员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并明确后续的工作思路, 以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效果。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事业单位的考核和监督机制。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 审计部门的工作, 还需要事业单位全员的参与、 配合。对此, 各部门应切实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的考核和监督工作中来, 各部门与科室应实现相互监督和管理的平衡。二是建立内部信息披露平台以及专门的信息公示网站, 公示非公开财务信息, 保证财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还能提高单位的公信力。三是事业单位要根据既定的管理目标, 强调各模块之间的连接性, 有机整合信息化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使财务会计软件和财政资金支付软件同步, 以便财务人员全面掌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 并建立风险预警监督机制以应对关键风险点,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 方便相关人员立即应对。

(四)加强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事业单位应重视提升内控人员的综合素养, 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有序进行。首先, 事业单位应根据内控岗位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方案, 方案应具备长远性、 实用性, 并引入其他优秀单位的招聘经验, 以保证招聘结果。其次, 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还要做好培训工作, 基于财务内控工作的需要制定培训体系, 以提升财务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 事业单位还应为内控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 方便内控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不断在学习中提升专业技能。在培训过程中, 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 以提升相关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此外, 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员培训的过程中, 应将新政策、 新规定、 新要求纳入对培训体系, 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创新内控过程, 从而提高内控的质量与效率。最后, 还要鼓励内控人员对内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及时完善财务内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从而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五、 结语

总之, 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对财务管理及单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实施阶段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为了增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 本文主要归纳并提出了以下策略: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制定预算管理体系, 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征规划当年的预算, 并合理分配资源; 设立专门的财务内控小组, 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进行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风险预警监督机制,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 根据内控岗位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方案, 并引入其他优秀单位的招聘经验, 同时做好培训工作, 将新政策、 新规定、 新要求纳入培训体系, 完善财务内控工作中薄弱的环节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助力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建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1): 58-60.

[2]李荷英.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1(02): 76-77.

[3]赵海楠.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9): 57-59.

[4]高洁琦.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纳税,2020,14(23): 77-78.

[5]高寒.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质量与市场,2022(02): 34-36.

[6]黄艳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12): 12+21.

[7]衣秀娥.新会计制度下强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3): 135-137.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解决策略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