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2024-04-18马权威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内容为王模式创新

摘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大数据分析,系统梳理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创作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河南已经突破实践瓶颈,在全省建立了多个全媒体科普传播基地、全媒体科普创作基地,以高校相对集中的专业学科优势,以传媒类专业为创作抓手,以其他专业内容为来源渠道,形成了全媒体时代科普创作、传播机制建设的“河南模式”。文章结合智媒体的技术和观念,从内容、受众、技术等方面,探讨河南全媒体科普创作、传播机制建设面临的模式创新与机遇。立足全媒体科普载体的建设规律和新形势,把握全媒体科普载体的新特点,系统探索基于智媒技术、全媒体产品、智能传播多元一体的全媒体工作模式,创新思路,探寻优化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促进“河南模式”的体系化、科学化发展,为智媒时代全媒体科普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文章认为,要优化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首先要充分依托大数据优势,明确“内容为王”的核心地位,确立全媒体科普内容的优化升级;其次,要依靠智媒体技术,关注受众主体的场景性变化与结构性变化;最后,要紧跟技术创新的潮流,整合传播链条,实现传播内容的综合创新,以丰富智媒时代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的时代内涵,实现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的持续创新。

关键词:智媒时代;全媒体科普;科普生产;模式创新;“内容为王”

中图分类号:G315;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015-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智媒时代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2400410370

近年来,为繁荣科普工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促进科普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河南科协充分利用河南高校传媒类专业布点多、分布广、师生基数大的特点,顺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相继建设了一批全媒体科普创作、传播基地,并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全媒体技术的科普知识竞赛、科普音视频竞赛等活动,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如何用智能技术赋能全媒体科普创作,如何重塑智媒时代的科普创作与传播主体,如何用算法同频共振科普传播等,成为全媒体科普工作亟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探索和研究智媒时代背景下的全媒体科普模式,能够总结当下河南全媒体科普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智媒时代的全媒体科普工作如何适应智媒体技术,规避算法陷阱,发挥算法优势,需要重新在理论与思想上重塑科普工作的价值,重构科普工作的意义。

一、河南科普载体建设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直以来,河南省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制定了《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强调了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和科普服务、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等具体任务[1]。

当下,河南科协充分利用河南高校传媒类专业布点多的特点,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包括28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98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在内的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为提升公众科普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2]。另外,河南省還以科技下乡、送科技到基层等活动形式,以“科普周”和“科普日”等活动为载体进行宣传推广,利用讲解、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普传播。

但在智媒时代,同其他省份一样,河南省也面临着科普模式单一刻板、内容缺乏新意、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科研人员对于参与科普创作的认同度高、意愿强,但行动力弱、形式传统[3]。同样,河南的科研人员是河南科普工作的主力,受到工作时间和考评机制等普遍性因素的限制。过去,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活动以讲座的形式居多。随着智媒体技术的发展,全媒体科普改变了科普形式单一的局面。近年来,科普类短视频持续升温,但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表现形式同质化、知识呈现的趣味性与准确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智媒时代,探索基于全媒体科普模式的创作机制建设工作,成为河南科普载体建设的时代命题。

二、智媒时代全媒体科普生产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智媒体亦称智能媒体,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既有媒介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智能属性和媒体属性,是一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4]。

在智媒时代,全媒体的生产从流程到技术支撑,从创作思路到依托平台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图片与影像生产能力,通过消化大量影像资料、图像、文本之后,能够创造出以假乱真的原创全媒体内容,大胆的创意想法和流畅的影像画面能给人带来新鲜的体验。因此,在智媒时代,从全媒体的科普文案的内容生成,到全媒体科普作品的形成都面临重构。

(一)智能媒体技术重构全媒体科普生态系统

以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智能媒体技术是继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媒体生成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视频内容的创作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其改变了以往科普生产的范式,尤其是以全媒体科普为代表的科普生态系统。“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迭代,新型的内容生产方式AIGC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在各行业,特别是传媒领域创造了新的格局和生态,深刻改变了行业的演进模式。”[5]AI绘画、AI写作、AI视频生成等都属于AIGC,AI智能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只是带来生产与分发环节的变革,而是整个生产力的变革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AIGC通过智能技术的内容汇聚,能够完成文案的自动生成,同时通过采编生产平台实现视频内容的自动生产,然后再通过智慧发布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对人力的增强,造就新的生产力,帮助人们到达过去不曾到达的领域与境界,同时也会给内容产业带来深层次影响。同时,AIGC不仅能够生成科普视频,还能生成文字和图片来传递科普内容,甚至是互动的网页设计,乃至综合性的媒介形态。

以智能媒体技术重构的生态系统中,“传统的结构和组织、自媒体、技术中介平台型媒体,以及一些多元行动者共同构成了智媒时代的主体传播系统,使得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错互构,智能技术的连接改变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并嵌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与以往的巨大差异”[6]。

智能媒体技术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人工产物,技术的人化、人化的技术现象频繁交错发生。如何协调人机关系、人人关系、人我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成为科普生态重构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使智能化的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促进智能与人的协同发展,构建智能场景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互动,是智媒时代增强科普传播效果的关键。

(二)智能媒体技术引发科普传播模式要素的重组

1948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5W的传播过程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7]。这种模式在传播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智媒时代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视角,大众传播的五大研究领域正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形成的。

随着智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固有界限基本被打破,传统意义中作为起点的传播者,逐渐向多元行动者转变,并且传播者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工作者或科普机构,拓展出自媒体、虚拟主播、虚拟编辑、泛科普爱好者、科技工作者等新兴主体,也呈现为人类主体与机器主体的协同、共享内容方面的拓展。

在智媒时代的科普传播中,科普传播的主体、媒介渠道、受众观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逐渐演变为科普富媒体、科普平台、科普场景等相关概念,原有的媒介受众向用户转变。尤其在AI技术迭代下的视听全媒体科普,打破了以往科普视频制作周期长、制作专业化程度高的限制,在社交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普生产实践中,催生出自动化视频内容科普生产、自动化受众群体锁定、定向化视频传播等新形态对传统意义上的科普生产产生影响。

三、智媒时代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的优化路径探索

河南科普工作依托高校传媒类专业分布广、布点多的优势,在全省建立了多个全媒体科普传播基地、全媒体科普创作基地,形成了全媒体时代科普创作、传播机制建设的“河南模式”。然而在智媒时代,河南科普模式在创新的基础上亟须进一步优化,可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遍性不足和短板,从内容、受众、技术等方面创新思路,优化探索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形成河南全媒体科普持续创新的发展局面。

(一)依托大数据,明确“内容为王”的核心地位

科普内容质量决定了相关信息能否被广泛传播,科普创作与传播的立身之本,归根到底是专业、权威、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部分信息转瞬即逝,很难留下痕迹。在此背景下,智媒体仍要明确“内容为王”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注意“对内容的重视绝不意味着忽略其他要素,而是要以内容为支点,撬动技术、创意、平台等要素,牵引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媒介形态的创新,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8],逐步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在科普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联系当下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大数据画像,寻找受众关注的内容,掌握用户的信息接触习惯和使用场景,以用户思维指导科普内容选择。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适时适当进行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比如,在雷雨天气较多的夏天,选择科普和防洪抗汛有关的信息,既能及时传达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又能指导公众科学防洪抗汛,消除恐慌情绪。

总之,“内容为王”是以内容为支点,撬动技术、创意等要素,牵引科普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时在智媒时代,全媒体科普“其实所谓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指文本等具体的信息,还有内容类型、模式、内容处理方法和内容呈现方法等多种要素需要考虑,它们都影响着内容的构成和表达,智媒时代的科普模式,在内容表达产生转变的同时,运营方式、传播形式也在同步进行变革”[9]。借助智能技术,科普内容的表达从扁平走向立体,从抽象转为具象,整体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依靠智媒体技术,关注受众主体的变化

智媒时代,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参与者,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互动方式以及接收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单向度的灌输式的科普表达形式,已不能满足受众主体不断變化的多样化信息需求,这对科普信息的选择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性、交互性可以使受众在传播环境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随着技术创新和媒介生态变化,受众的审美和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短视频在满足受众快速查询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双向互动,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10]在这种情况下,科普信息的生产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呼应受众主体的转型要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结合技术更新,增强互动性,探索智能化媒体传播方式。

智媒时代,受众更重视自己的体验。科普信息的生产制作和传播方式,如果能使受众获得场景性体验,依托智能传播技术和设备开展基于场景内容的交互,让受众获得即时的感官体验,在交互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沉浸式体验,那么毋庸置疑,这样的科普信息将得到更多受众的青睐和实现更广泛有效的传播。正如相关学者所言,“移动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学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高效的科普传播应当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注重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11]。

当然,还要关注和适应受众主体的知识获取碎片化现状。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虽然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深入、完整、系统地接收信息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在被割裂的碎片化的时间里,用户已经养成了利用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在碎片化的时间接触碎片化的信息的习惯。科普信息的制作必须适应受众主体知识碎片化需求及现状,如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受众传递科普知识,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受众答疑解惑,进行互动式的趣味科普,使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科普知识,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介传播科普知识,寓教于乐,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更多高质量的科普知识。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驱动下,探索‘互联网+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培育,多方位开拓‘互联网+联动传播新渠道,推动科普影视产业链向纵深化延展,促进产业联动”[12]。

(三)紧跟技术创新的潮流,整合传播链条

智媒时代,相关技术日新月异,科普信息制作者要积极学习各种新兴媒介技术,培养主动运用智能化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的主动意识。全媒体科普传播可以由多重角色呈现,包括媒体、科学家、政府、公众与平台。

因此,智媒时代要实现科普信息的宣传和普及,科普制作单位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发掘可进行科普的新媒体平台,准确分析不同平台信息传播特点和优势,做好平台活动的策划方案,集中主题展开,避免活动开展杂乱无章。同时,利用不同平台发布不同的科普信息,根据平台使用者的不同特点,做好不同科学知识不同深度的科普。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技术也在科普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媒介的演变也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技术,由此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科技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14]。新兴科学技术在持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AI技术等在驱动着媒体改革。同时在科普传播和科研中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集成和利用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5]。因此,要主动学习新技术,培养智媒素养。

此外,全媒体时代科学普及要注重教研与校企合作,尤其要利用高校传媒类专业开展全媒体科普创作与传播,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与创新技术及时引入科普创作领域。

河南省结合河南高校传媒类专业布点多的优势,以高校为依托开展融媒体科普创作和传播,已进行了实践探索全媒体科普的有益尝试,为智媒时代科普模式创新打下了基础。但是,还需从理论层面予以总结和探索,改变传统的以科技馆为支撑的展馆科普载体的常规建设模式,实现河南智媒体科普工作模式的持续创新。

四、结语

顺应智媒体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智媒时代的全新科普模式,是当下理论研究的着力点,也是当下科普实践亟须关注的趋势。

智媒时代,科普信息生产环境及受众主体已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时,媒体的传播形式和舆论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对可信度高的优质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多,科普与生活的关联程度也日益提高。

智媒时代,科普制作单位需要转变角色定位,明确“内容为王”的核心地位,及时回应现实关切,关注受众主体的变化,学习新技术,挖掘多种媒体平台的潜在资源。因此,河南全媒体科普模式应该在加强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能媒体技术赋能科普生产和传播,积极融合各种新技术,优化新路径,扩大科普信息的分享和普及范围,进一步提升受众的科普素养。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2):16-22.

[2] 许馨柯.新媒体环境下的河南省科普传播及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17):156-158.

[3] 陈玲,李红林.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创作情况调查研究[J].科普研究,2018,13(3):49-54.

[4] 吕尚彬,李雅岚,侯佳.智媒体建设的三重逻辑:数据驱动、平台打造与生态构建[J].新闻界,2022(12):13-24.

[5] 杨孔威.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3(5):76-80.

[6] 楊奇光.智媒时代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变革与价值认知重塑[J].青年记者,2022(7):28-30.

[7] 罗杰斯.传播学史[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25.

[8] 郭奔胜.智媒时代:以内容撬动全要素,让主流声音更强劲[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5):17-21.

[9] 赵鑫,刘娜英.智媒时代科普期刊的用户需求、创新路径和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7):699-706.

[10] 周柔静.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抖音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12):5-7.

[11] 江惠婷,魏景赋,郭健全.移动时代科普信息传播中的场景适配[J].科普研究,2016,11(1):22-24.

[12] 孙玉超,师文淑.全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普影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推进路径[J].科技传播,2022(14):20-24.

[13] 聂鑫雨.新媒体背景下科普小程序的开发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14] 李晓云.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15] 李杨.大数据在科普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科技传播,2023,15(13):46-50.

作者简介 马权威,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全媒体科普传播。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内容为王模式创新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个性设定”+“精准投放”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