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困境与突围路径探析
2024-04-18杨晓燕
摘要:为提升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质量,文章采用文献综述、网络行为观察方法,系统地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管理面临困境以及突圍路径。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特征、互动模式、内容趋势分析,揭示网络舆情快速传播、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内容多元化和参与群体单一等特点。文章深入探讨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生硬以及舆情管理人员新媒体素养不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突围路径:首先,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辨识不良信息的能力,以发挥学生自律的导向作用;其次,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建立更为细致全面的舆情监测体系,及时有效地处理网络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高校应主动设置网络议题,引导舆论方向,创新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模式,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管理的新要求;最后,构建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管理团队,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新媒体培训,提升团队的整体处理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突围路径旨在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促进高校网络环境健康发展,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网络文化支持。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质量,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积极的网络社会环境,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网络舆情管理;监管机制;正面导向;管理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7;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081-0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其高度依赖并活跃于网络环境之中,网络舆情对其思想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舆情参与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等渠道发布评论、观点和信息,参与度很高。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展现出快速传播、易受引导等特点,也面临被不良信息所操纵风险。传统的舆情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媒体快速、多变的特性,急需找到新的管理方法。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其网络舆情管理不仅关系到校园稳定,也影响社会舆论氛围。因此,探索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策略,能够提升网络环境的正面效应,减少不良信息影响,对建立健康网络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一)参与群体单一,思想积极健康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中最突出的是参与群体的单一性和思想的积极健康。大学生群体在年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一定同质性,这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相对单一的群体。同时,大学生大多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具备较强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出积极健康的思想倾向。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表现为对社会热点、文化艺术等的关注和讨论,并分享知识、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积极健康的网络参与方式,不仅丰富了网络文化,也推动了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大学生对于各类信息的接受度和传播速度都非常快,这使得他们在网络舆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单一群体的特性也使得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可能形成较为单一的观点和态度,缺乏足够多元化的视角。加之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复杂性,单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片面或极端信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基本态度,但如何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避免单一群体思维导致的偏激行为,也是当前网络舆情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内容多元化,思想活跃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内容多元化、思想活跃的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创新,大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信息种类越来越丰富,从社会新闻到娱乐八卦、生活分享,几乎涵盖了信息的各个方面。内容多元化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知识视野,也激发了其探索未知、表达自我的欲望,使得网络舆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在开放化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其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信息,而是积极参与到信息的生成、传播和讨论中。大学生经常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平台发表看法、参与辩论,甚至发起活动,形成了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活跃的思想提升了网络舆论的动态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促进社会观念更新和文化进步。但内容多元化和思想活跃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在信息真假难辨、观点碰撞频繁的网络空间,如何维持理性讨论、尊重多元意见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对引导健康活跃的网络舆情、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互动性强,传播迅速
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在新媒体平台如社交网络、论坛和微博等的支持下,大学生们可以轻松发布信息、评论他人观点以及分享内容,新媒体平台强化了信息交互性和即时性,使得任何一个观点或信息都能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和讨论。大学生群体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的社交媒体形式,这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互动尤为频繁和活跃。与此同时,互动性强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一方面,积极健康的信息可以迅速被广泛传播,在提升社会正能量、引导公共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不实信息和负面舆论也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甚至形成舆情,对个人名誉、社会稳定等产生不良影响。可见,这种高度互动性和快速的传播特点给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双重挑战[1]。
(四)容易被不良信息所操纵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另一个特征是易被不良信息所操纵,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信息开放性和匿名性以及大学生自身判断力不足所造成的。新媒体环境的信息源极为丰富,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种低门槛的信息发布机制虽然极大地丰富了网络内容,但也使得谣言、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更容易传播。由于大学生在信息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更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影响。一些经过巧妙包装的假新闻或带有误导性的言论能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会激发集体行动。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匿名条件下,人们可能更容易表达极端意见或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大学生群体对于这种环境下的互动往往缺少足够的警惕,容易被极端、负面或有害信息所影响[2]。
二、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
新媒体语境下,大學生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主要表现在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不足、对网络行为后果的轻视及对个人网络素养的忽视等方面。首先,大学生在判断网络信息真伪方面往往缺乏必要的批判性思维。面对网络上海量信息,大多数学生尚未形成有效的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容易接收到没有经过验证的信息,甚至传播未经核实的谣言。这不仅影响了其自身正确的判断,还可能引起更广泛的社会误导和舆论波动[3]。其次,大学生对网络行为后果常常持轻视态度。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让一些学生误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后果轻微的世界。大学生容易在网络上发表错误的言论、人身攻击或不负责任的传播信息,忽视了网络行为可能会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伤害,也可能对自身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忽视个人网络素养的提升也是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的一大表现。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能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但不等同于其拥有较高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涵盖了信息筛选、安全防护、道德规范等多方面能力,都在健康参与网络生活、有效管理网络舆情中不可或缺。缺乏这些综合素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往往片面且易出错[4]。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测和应对措施以及难以把握监管力度与保护隐私权的平衡等方面。在监管体系方面,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主要依靠临时的、非系统化的措施,缺乏一个持续、稳定、全面覆盖网络舆情的监管体系,这导致监管工作往往在事件发生后才开始介入,难以预防,处理问题的时效性较弱[5]。在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上,现有网络监控工具可以帮助监测关键词或特定话题,但面对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复杂性,这些工具的准确度和覆盖范围仍然有限。在监管力度与保护隐私权的平衡上,高校需要通过合理的监管来维护网络环境秩序,预防和处理网络负面信息。过度监管可能侵犯学生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引发学生反感和抵制。基于此,如何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同时,做到尊重学生权益,维护其合法自由,是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6]。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堵大于疏、管理方式生硬
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过于粗放、生硬,即“堵大于疏”,主要体现在对网络舆论的过度管制、缺乏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等方面。首先,过度管制或“堵”,表现在高校采取较为严厉的手段来应对网络舆情,如封禁网站、限制言论发表、过度审查等。这些措施可能在短期内能够抑制负面信息的传播,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激化矛盾,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抗。同时,这种做法忽视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信息和言论,可能造成“一刀切”的结果,不利于营造一个开放、健康的网络环境[7]。其次,管理方式生硬主要体现在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针对性管理措施不完善等方面。部分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采取统一的规章制度,忽略了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这种一成不变、刻板管理的方式往往不能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快速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生硬的管理方式采取上行下效的指令传递方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足,不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8]。
(四)网络舆情管理人员新媒体素养不足
网络舆情管理人员新媒体素养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对新媒体工具使用不熟练、对网络文化理解不深刻、更新知识速度慢等方面。首先,在新媒体工具使用上,网络管理人员未能跟上技术发展,对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网络监测系统等不够熟悉,这限制了其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中的工作效率。其次,对网络文化理解不深刻,导致管理人员在处理网络事件时缺乏对年轻一代用户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的深刻认识,难以准确把握舆情走向和用户需求,有时甚至会误判情况,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9]。最后,更新知识速度慢。新的社交媒体和网络现象层出不穷,但部分管理人员在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上投入不足,未能有效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网络舆情管理的效果。
三、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突围路径
(一)提升学生媒介素养,进行道德建设,发挥自律导向作用
新媒体语境下,为有效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道德建设,发挥其自律导向作用。具体做法包括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媒体的运作方式、信息生产过程,以及如何辨识和评价信息。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网络文化理解、信息筛选、网络安全知识、数据分析技能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批判地接触和处理网络信息[10]。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网络环境下的舆情应对,开办网络伦理讨论班、媒介创作工作坊等,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通过多元化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再次,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规范网络行为。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优秀网络文化实践者等到校分享经验,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行为的社会影响,理解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并激发大学生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去思考和实践网络道德。最后,高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过程中,如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活动、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正面信息的力量,发挥示范作用[11]。
(二)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机制,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情环境
首先,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校园网络环境进行全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负面信息和舆情。其次,需要制定明确的网络舆情应对流程,包括舆情预警、快速响应、危机处理等环节,确保一旦发生网络舆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最后,高校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开放透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可以设立网络舆情沟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舆情监测和管理工作,及时反映学生关注的问题,收集学生对网络环境的意见。通过这些措施来有效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机制,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情环境,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持[12]。
(三)主动设置议题,汇集研判网络舆情动态,创新工作模式
首先,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研究小组或中心,定期发布关于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信息或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讨论氛围。通过这种主动设置议题的方式,高校不仅可以引领网络舆论方向,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其次,高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动态。例如,设立网络监听站,实时监控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上的讨论动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识别舆情趋势,发现潜在的热点问题和风险点。针对收集到的信息,组织专家进行研判,分析其背后原因、可能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形成定期的舆情分析报告,为高校决策提供参考[13]。最后,高校还应创新舆情管理的工作模式,如建立舆情管理工作站或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到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管理中,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增强学校舆情管理的实效性。例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网络舆情管理培训,分享最新的舆情管理技术和方法,讨论舆情管理的经验和案例,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专业能力[14]。
(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和统筹协调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需要从专业性和技术性两个层面来选拔网络舆情管理人员。从专业性层面来看,应该选拔具有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背景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其对舆情动态有一定的深刻理解,并能进行专业分析和处理。从技术性层面来看,需要招募懂得数据分析、网络监控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最新的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和应对策略。同时,高校应建立跨部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协调机制,包括学生事务部门、宣传部门、网络信息部门等,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工作。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形成统一高效的舆情管理网络[15]。
四、结语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参与群体单一、内容多元、互动性强和易受不良信息操纵等特征带来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基本特征和面临困境,提出了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完善监管机制、舆情引导和宣传教育主动设置议题及构建专业管理队伍等突围路径。这些策略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优化管理体系,引导健康的舆论氛围,最终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青.大学生网络舆情有效管理方式探究[J].国际公关,2023(17):179-181.
[2] 李双秀,张苗清,李憶川,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9):32-34.
[3] 李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探索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8):165-168.
[4] 姚思嘉,周江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大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特点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1):65-67.
[5] 李进杰.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J].国际公关,2023(10):142-144.
[6] 刘轩男.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大學,2023.
[7] 黄菲.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3.
[8] 常世阳.秦皇岛市K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3.
[9] 刘海涛,徐艳霞.新媒体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3,9(8):26-30.
[10] 任天阳,张贞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国际公关,2023(5):107-109.
[11] 秦蓁.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J].数据,2023(1):209-210.
[12] 谢静芳.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1):76-78.
[13] 芦怡睿,梁鋆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知识窗(教师版),2022(11):30-32.
[14] 戴文慧.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与思政引导: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7):143.
[15] 崔婷.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22.
[16] 栾盛磊.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以微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126-128.
作者简介 杨晓燕,讲师,研究方向:医学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