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文明生长,走向生命行动自觉
2024-04-17张兴才
张兴才
【摘 要】小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必须,是从知识学习向素养进阶的转换路径之一。立足于家、校、社不同场域的生动实践,可凝聚家校社共育合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小学生生态文明实践 素养 路径
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教育的时代使命,是新时代教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实践,契合学科本身特点和独特育人价值,反映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路径。
一、学校立场,奠基生态底色
1.呼应学校文化的表达。
学校引领者要有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与主张,在学校精神、环境、制度、课程和活动文化等系统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某校以办“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学校”为理念,遵循学科育人规律,优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探索生态文明项目化实践路径,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赋能,构建学科生态底色。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时,学校依据大单元主题教学,重组教材内容结构,设计“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绿色出行、守护生命”等校本教材;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学校设计“认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大搜索、变废为宝有妙招、做好垃圾分类与宣传、全球气候大变化、减少碳排放、守护地球家园志愿行”等。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演绎,我们将认识、理念转化为多样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生态素养,形成学校特色生态文化的样态。
2.对应课改理念的聚通。
新课改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教材,实施跨单元提炼主题、跨学科项目式主题教学,走综合融通之路,可有效落实新课改的学科理念。
如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主题,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道德修养”“法治观念”与“责任意识”三个维度。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状,探究其危害和产生的原因,涉及的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护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聚合、关联已有认知,促进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透过现象进行多元解读,从而实现价值认同,从“自我认识”升级到“我与社会”关系的学科逻辑。
3.顺应时代育人的需求。
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不仅是一种心理归属,也是一种情感认可,更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如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好山好水好风光”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时代背景下的生态事件、人物以及媒体资料,针对本区域的环保问题给相关环保部门献计献策等,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共同责任,更是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谱写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韵。
二、社会参与,体悟生态情怀
我们注重在协同育人的理念下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1.唤醒社会教育力。
社会教育力,指社会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既包括教育系统内正规和非正规开展的教育活动所生成的“教育作用力”,也包括教育系统外其他各类活动所内含的“教育影响力”。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不仅能在社会活动的教育中更新认知、锻炼能力,更能有效地用教育的眼光与價值追求看待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教育意义。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国家机构有哪些》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了解市政园林局、环保局、农业农村局等国家机关单位,而后在项目式学习中,通过实地采访、研学,与各类专业人士对话,有效打破课本的禁锢,进而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生态探究的热情,甚至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有自己的追求。同时,社会教育资源中的这些“师资”,也会从活动中感受到社会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当这份责任与担当被唤醒后,社会的“师资”力量也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教育责任,聚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做“加法”。
2.转化儿童行动力。
在生态情怀的培养中,教师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
如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作为。借力环保局、环境检测站、社区等单位志愿者,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宣讲,参与“和谐邻里,减少噪声污染”的近邻友好宣传,以及“阳台美化、小区美好”的动手实践活动。在一系列实践中,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变化,有每个人的一份推动。除此之外,实践活动还可与少先队的假日小队活动、研学旅行相结合,开展“减塑、捡塑、拒塑”“湿地保护”等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实践活动,有效发挥行动力的作用,在增进学生生态环保观念认识的同时,促进知行合一。
三、家庭联动,旨归生态共识
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实践,可以有效影响、带动、推动“人人生态自觉”的养成。
1.节点同步,铸牢生态意识。
依据节点,学校可挖掘家校协同育人的同向发力点,铸牢学生生态意识。
做好宣讲,明确教育意义。各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都是颇具教育意义的内容。如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学校可开展“对话苍穹”的气象科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到每一个家庭,并通过实践任务设计,联通校内外教育同频。再如,学校可紧跟变化,应对时代生态发展的新形势,开展“双碳理念我践行”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一起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为实现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
学会改变,做到知行合一。学校可用真实情境促进知识的情境化,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学校可让学生统计家中一周的用水,聚焦日用清洗控量、控时,废水的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等,分享节约用水全家总动员的小妙招,制定和实施“节约用水”的家规,让家中的每一成员都参与到节约用水的行动中来。如此,在知行合一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家庭生态文明素养。
2.评价同行,夯实生态德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评价,也需家长作为他评的角色,助力学生的成长。
当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须关联并落实到“家”这个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中去,让家庭向上生长的力量与学校教育无缝对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校可通过设定科学评价量表,通过线上小程序发到家长手机上,有效地将家长这一主体引入到了教学评价中,更好地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辅助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习惯。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已经在改变“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样态。在小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须重新审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正视学校与时代、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重新定位知识学习价值变革的新使命,让多管齐下的“具身体悟”助力育人价值的实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