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4-04-15王红涛张好徽

林区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精神

王红涛,张好徽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杭州 311231)

引言

劳动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大学生应具有的时代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这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提供了指向与遵循。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把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精神的内涵

劳动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左传》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道出劳动精神的内核在于勤劳。以勤奋为内核的劳动精神,是每一个劳动者的精神底色。劳动精神也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能够展现勤劳底色、敬业原色、精益求精本色的价值追求。它彰显的是奋斗精神本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动认识论的辩证统一,内蕴着价值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维度

1.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其理论依据

劳动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思想根源与理论依据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为理解劳动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重要理论之源。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需要劳动才能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而劳动精神与教育则能够使其回归类本质。所以,劳动精神的教育不能缺失,它能够促进人本质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力量,劳动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追求,“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劳动实践是打开人类发展历史的关键。劳动促进了社会繁荣、进步与发展,劳动精神是助推社会前进的精神“燃料”。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没有劳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无从谈起。马克思将劳动解放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崇高价值追求,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本质论的系统阐释,为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

劳动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精神, 写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创造了光耀世界的华夏文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揭示了勤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也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具有劳动精神的人民的赞美,更是中华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写照。“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内涵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赞美劳动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体现着辛勤的劳动人民在国家、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始终是激励高校学生励精图治、努力奋斗的强大创造力和推动力。因此,要“宣传中国优秀劳动文化,传承先辈的劳动精神。坚决抵制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行为,深刻理解劳动的真正意义”[3]。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也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培育本身便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题中之义、是内在的传承。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

劳动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劳动精神内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应有之义,两者从本质上来看具有契合性。劳动精神是把崇尚劳动作为重要的品质追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观的理论基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观则是马克思劳动观的当代新形态”[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在生活与学习中积极努力践行和弘扬劳动精神,要求将劳动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这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劳动精神在本质上是契合的。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

1.2.2 生长状况测定 在美丽兜兰试验进行期间,每隔15 d对美丽兜兰进行生长状况测定,采用测量尺测定美丽兜兰生长幅度,进行南北方向测定取平均值;记录美丽兜兰花朵数量以及花期;最后运用叶面积仪-YMJ-A测定美丽兜兰叶面积,采用由上到下螺旋选取5片长势良好、无病害的叶片进行测定,并计算叶面积生长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 彰显着劳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必然联系,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实践得以实现。从这一核心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劳动精神的确立是一个剥离与建立的实践过程。“剥离”是要把轻视人民、贬低劳动的观念去掉,而“建立”则是要通过劳动精神时代意蕴的宣传与阐释,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正向精神激励,从而投入国家发展、社会建设、自身完善的劳动实践当中。因此,弘扬劳动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三、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

1.劳动精神是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对创新型劳动者的需求比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因而劳动精神显得更加重要。劳动精神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性,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担当应尽的责任,并在履行责任的同时不断地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劳动精神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不断觉醒、不断提升的主体性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发展需要融入更多创新劳动元素,使创新者在创造过程中始终能够生发动力、坚持创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从本质上讲,创新发展是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劳动精神贯穿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破”和“立”,在劳动过程中埋头苦干、刻苦钻研、解决问题。

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把握世情、国情、社情的正是劳动。劳动能够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在劳动实践中感悟世界,以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弘扬劳动精神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2.劳动精神是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敬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论语》中有“言忠信,行笃敬”,《朱子语类》中也提到“敬”字,可见敬业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早已深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之中。敬业是劳动精神的内在本质要求,彰显着对劳动的尊重与崇尚。敬业体现了劳动者对国家、社会、自己职业追求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元素。

敬业既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它内涵着丰富的劳动情怀、拼搏奋进的精神品格,是劳动精神的核心要义。敬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价值目标的持久性,并且作为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个人的主观需求,也彰显着个人强烈的价值取向。因此,劳动精神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推动敬业精神的传承。

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内核,“劳动精神在大学生的知识传授、思维浸染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感官认知,都助力培养更积极更健康的劳动习惯,形成更优秀更健全的劳动品格”[5]。

培养劳动精神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并认可劳动教育重要的意义。高校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深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劳动精神是大学生理解科学幸福价值观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类的幸福是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劳动是人类幸福的发源地”[6]。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与“工匠精神”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劳动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的本身是劳动者体会和感受劳动真正价值的过程,也是劳动价值体系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让其懂得劳动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7]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的力量,同时也是实现自由幸福人生的主体性活动,是人自由、发展的推动力。大学生在传承劳动精神、体会劳动的本质之中,才能真正懂得劳动的价值,才能树立科学的幸福价值观。

四、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

1.融进校园文化是实现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劳动精神融进校园文化是培育劳动精神的核心,“将劳动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观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8]。因此,校园文化更契合劳动精神,把劳动精神的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和劳动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精神与劳动传承等内容更广泛地传递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劳动教育精神的氛围中深切感受劳动价值之力,并内化于价值体系中。

2.融进优良家风是实现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优良家风中内涵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情怀与劳动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风,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为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家务,并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家长应把内涵着劳动精神的观念融进家庭教育,以推动孩子自由而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也肩负着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培养孩子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的优秀品质,使优良的家风成为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3.融进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是实现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不仅包括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育职能等诸多要素,还涉及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教育的认同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9]。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劳动精神包含着创新、奉献等优秀品质,把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发挥高校的社会价值,而劳动精神内涵品质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校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改进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管理内容,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劳动精神蕴含的创新理念,是推动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学校自身健康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

劳动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将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苦劳动与诚实劳动的品质,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观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