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路研究
2024-04-15王玉晴
王玉晴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00)
艺术院校探索构建精准化的育人模式,融入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政育人格局中,需要以“四史”教育为契机,充分利用“四史”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实现“四史”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完美融合,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四史”融入目的、内容和路径方面,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学生,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目的。
一、“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为中心
“四史”教育目标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在艺术大学生历史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价值目标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够为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四史”中革命艺术家的奋斗历程、艺术思想以及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师,能够提升艺术人才思想价值观念培养的方向性和精准性,进一步回答在新时代为谁培养艺术人才、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怎样培养艺术人才这一问题。艺术类院校思政课要将情感教育、责任感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人文教育目的的实现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融合艺术经典作品中的革命精神、优秀品德、艺术道德、艺术魅力等相关内容,全面阐释党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深化学生的认同,强化思政课程的说服力。
二、“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艺观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则是指导百年文艺发展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蕴含的文艺价值观念是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实现自我成长及开展文艺创作的根本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中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作为意识形态和范畴,是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是衡量是否符合党的文艺人才标准的重要体现。
“四史”看似是历史事件,但绝不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堆砌,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主流价值观念,艺术院校思政课要充分挖掘“四史”中党的文艺发展史、革命文艺史,培养文艺创作意识和文艺史观,实现艺术思想境界和艺术实践能力的跃升。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师以及经典的文艺作品无不来源于对历史发展的正确把握、思想理论的透彻领悟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传递。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四史”中的经典案例,用典型案例讲清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思政课拓宽视野、深化内涵、增添特色,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不断探索创新“四史”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四史”中的历史记忆汲取红色基因,持续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辩证对待历史和现实的能力,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认识。
三、“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立足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维度
1.“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讲好历史发展趋势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了解自己到哪里去,才能生成发展的不竭动力。“四史”赋予我们的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和重大成就的自信,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品质和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国家和民族奋斗的时代精神。讲好历史既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历程的充分肯定。坚持“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够让艺术大学生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明确历史发展趋势,明确历史与人民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历史与文艺的关系,历史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能够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吸取社会发展教训,积累社会发展经验,破解社会发展密码。
讲好过去的历史,就是要讲清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文艺发展史等,传承干事创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就是要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历史担当。“四史”中鲜活生动的案例向大学生阐释了为什么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在时代的感召下文艺家们能够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作品。大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增家国情怀、担社会责任、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全民族积蓄已久的复兴能量将尽情释放,新时代将成就不朽之伟业[2]。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大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比如巴黎公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历史事件,辩证分析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低潮,正确面对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看待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2.“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讲好现时代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3]历史的重要作用是提供现实发展的参照,学习“四史”就是要讲清“四大飞跃”,凸显“四个自信”,就是要通过过去和现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成果的鲜明对比,让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选择这一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源自中国共产党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历史和时代发展。将“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展示大国形象、体现大国担当,特别要培育艺术专业大学生通过文艺创作展现大国成就的创作思维和使命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讲好现在的发展需要向学生阐释近年来我国在国家治理、大国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由富变强的复兴战略,落脚点要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群众疾苦,对社会现实和制度优势进行总体的、历史的、全面的把握和思考,培育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在理性和情感上认同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四个自信。艺术大学生必须具备大历史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坚守未来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了解世情,把握国情,反映民情,将发展和现实需要寓于作品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艺需求,通过文艺作品书写时代答卷,在满足人民对文艺作品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3.“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讲好未来的发展
讲好思政课一定要从历史发展大势、民族复兴大局看待现实和未来,挖掘历史前进的总体脉络与内在必然,分析矛盾、把握规律[4]。既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政课建设,又要始终把握持之以恒的内在因素,把立德树人作为总揽全局的根本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四史”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期望,经典作家通过社会矛盾的探究证实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验证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完全适合民族复兴征程引路人这一角色。讲好未来发展就是让学生坚信经过努力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同时也为艺术大学生艺术创作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和思维。“四史”中的案例对比生动展示了这一伟大历程的变化,直观形象地诠释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不移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5]未来的发展是由无数近期目标组成的,理想目标为艺术大学生人生发展提供了指引。未来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艺术大学生要传承“四史”中所蕴含的干事创业和团结奋斗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牺牲奉献精神来激励自己,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承担时代赋予青年和文艺工作者的重任。艺术大学生要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磨炼文艺创作技能,用文艺这一武器助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
四、“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应构建课堂叙事、体验教学、情境教学、网络教学融合的教学方式
1.将思政理论课放在首位,充分利用课堂叙事方式,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叙事式教学是“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发挥育人功能的逻辑起点,有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史实中探寻从偶然到必然转换的理论逻辑。与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相比,叙事性教学以知识的讲授作为载体,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和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及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注重融入教师教学改革的成果。
艺术类院校思政课应大力加强课堂叙事中的“四史”内容表达,探索创新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化,采用专题化的教学方式,创作系列微课,打造示范课堂和思政“金课”,并将“四史”融入思政课作为课堂叙事的重要内容,不断改进课堂叙事方式、叙事风格、叙事内容。艺术类院校课堂叙事要遵循政治性、学理性与艺术性原则,针对性采取叙事方式,既要精准传输叙事内容,又要将叙事内容中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追求等内容传输给学生。在课堂叙事中,教师要注重叙事语言表达,使其符合艺术生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用“四史”故事让思想理论和价值传授通过多种表达方式走入学生内心深处。课堂叙事要保留传统的语言叙事方式,探索“声”“画”“转”“辩”“粹”“五位一体”的教学叙事方式,达到完整叙事的目的。教师在叙事表达时既要呈现出知识的完整性,又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全面传输。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四史”中蕴含着大量的红色案例,是思政课强大的红色叙事来源,为思政课课堂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地挖掘这些资源,提取红色基因,进行教学设计。区域红色资源可以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选取音乐、舞蹈等艺术发展史中的红色故事,比如例举湘籍文艺工作者田汉这一案例时,可以将田汉的民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传达给学生,充分诠释个人、时代和历史之间的逻辑关联,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工作者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问题。“四史”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
2.将体验式教学作为重要渠道,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7]。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感悟革命先辈奋斗创业历史,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达到情感上共鸣,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史”中的英雄人物出生地、革命地、名人故居以及相关红色场馆,给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观、可感、可触的体验。实践教学基地和场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都在述说着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折射出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理想信念的光芒。这些历史遗迹能够涵养学生爱国情感,汲取前进的动力。学生能够从真实的历史遗迹、历史遗物体验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历史和还原历史,缩短时空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同,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实现共鸣和共情,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要充分依托艺术院校特色实践平台,就地取材,用好学校艺术创作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剧本创作,充分挖掘艺术成果的思政元素,在融合“红”和“艺”基因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原创红色剧目+思政”、“原创微电影+思政”的课外拓展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艺术作品,“以艺润心”。通过艺术方式演绎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课的质感,让具有艺术特色的实践教学能够紧紧贴近学生,让艺术融入理论之中,让思政课更加有趣。
体验式教学实践重在体验的过程,追求体验的效果,要求思政课教师提前布置好主题,明确实践手段、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通过艺术这种熟悉的手段去演绎、探究,不断固化实践的成果,适时引导学生去感悟、创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其理性认识,同时不断夯实专业实践能力。
3.将情境式教学作为重要补充,通过创设情境场域,提升学生情感认同
情境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方位认知,通过自发或被动的操作性情境体验给予学生鲜活的感受,达到情感认同的目的。情境式教学手法是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够充分利用“四史”中历史事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应,以历史事件为依托,通过艺术作品进行情感激发,呈现思政课内容,提升学生的研究和演绎能力,实现德技并修的育人目的。
在烈士纪念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创设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情境,营造强大的爱国、强国情境场域,让大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此情境中融入现代信息化传播方式,则更具有说服力和亲近感,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拓展教学空间。还可以通过国家纪念日建构情境场域,将“四史”教育资源融入知识理论学习,引导学生深化并拓展学习内容。学生以小组方式选择场景,通过围绕情境或集体参与或个人创作,在创设情境的前提下融入“四史”内容,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既有目标。
以红歌快闪、读红色家书、为红色经典配音以及红色行为艺术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亲身体会革命烈士、行业模范对人生价值实现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强化对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通过无数“点”(人)的创作达到“线”(事件)的目的,以点汇线,达到面(历史过程)的认识目的。开展情境式教学还可以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协作的方式实现教学效果,观看者和创作者通过心灵和情感的交流,达到育人和育己的双重目的。
观看红色剧目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情境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红色剧目不仅可以演绎共产党人的初心,充满震撼人心、直击灵魂的力量,而且能够呈现新的艺术质感,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原创剧目学生观看率高,影响较大,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案例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用艺术的方式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筑牢学生思想道德之魂。
4.将线上教学作为有效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
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是思政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网上拓展,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传播方式新颖、学生关注度高、信息获取便捷的特点,能够及时将思想理论和形势政策内容快速、精准地传授给学生。“互联网+思政”是线上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最大优势是让学生通过“点击”这一动作,实现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多语境和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学生主动获取需要的知识,增强课程的参与感,进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构建双向良性互动的思政课教学目标,通过“四史”资源的“点”“线”“面”内容消除圈层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影响。
通过网上虚拟展厅、AI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将“四史”中的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程中。“互联网+思政”由传统的音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网络呈现,逐渐转变为人机交互的体验,必然会带来思政课教学的变革。教学中结合学院官微(公众号)、团小青、学习通、学习强国、教师朋友圈等平台,构建全天候、无间断、多手段的学习宣传机制,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使学生牢固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成“四史”与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
探索创新“互联网+思政+艺术”的线上教学方式,既要注重“四史”教育的目的性,又要考虑学生的艺术专业特色。在线上教学中,要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用艺术案例、活用艺术语言讲好思政课,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获得感。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将近现代音乐发展史、舞蹈发展史、戏曲发展史等艺术发展史中的红色元素、精神力量持续输出,通过留言、评论等双向互动,开辟红色教育新的空间,让大学生参与网上互动,了解历史,拉近与历史、英雄的时空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认同历史,同时增强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及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理解,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有更深入认识,形成艺术与思政的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8]“四史”融入艺术类院校思政课,需要在充分把握培养艺术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基础上,加强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红色资源的融入,通过线上线下体验,以点带面成片,讲清理论内涵、讲透“大道理”、讲明历史问题、讲好青年责任,提升学生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转变的能力,实现艺术创新能力培养、价值观孕育和情感态度升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