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的策略探究
2024-04-14索洪洋
【摘要】有效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必要手段。文章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的价值出发,提出明晰提问方向、构建教学情境、区分提问层次、遵循递进原则、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展开提问等策略,总结构建有效提问课堂的要点,旨在发挥问题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提问;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索洪洋(1981—),男,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民族中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帮助学生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质疑、批判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设计有效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帮助其经历猜想、假设、实践、讨论等环节,深化所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的价值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具有以下价值。
一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以讲授基础性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未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及思考时间,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如人意。有效提问课堂的构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在好学、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化学学习的魅力,进而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核心素养。
三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提问课堂的构建,可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思考,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的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总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根据教学目标,明晰提问方向
提问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有效举措。教师设计的问题需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防止问题与教学内容脱节[2]。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先明确教学目标,再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借助问题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教学重点内容,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燃烧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3.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在生活中能文明用火,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通過教学目标可以发现,本课重点知识围绕燃烧与灭火两大部分展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以下问题,如:“什么是燃烧?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是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燃烧?生活中发生火灾时,你会怎样做?灭火的原理是什么?不同灭火器分别适用于哪些场景?怎样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上述问题环环相扣,既能够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燃烧、灭火知识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安全用火意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应用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是直接从教材、练习册中提取问题或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为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及学习水平,借助生活元素或视频、图片等创设情境,巧妙引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有效发挥问题的功能[3]。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以及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先创设生活情境,以问题“父母在家中做菜时必须使用的调味料是什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盐的相关知识:“炒菜时如果不放食盐,菜品将食而无味,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氯化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结合真实情境,学生开展讨论与探究,结合氯化钠的性质进行思考,给出答案:“氯化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配制医疗生理盐水、腌制食品及消除公路积雪等。”
在良好的交流氛围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重要作用。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品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入相关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实施因材施教,区分提问层次
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设计问题,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解决与自己学习水平相对应的问题,获得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的教学为例。在本课中,学生需要掌握溶液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和乳化现象,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学生过往的学习表现,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层次。针对对基础概念掌握得不够牢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第一层次学生,教师设计“为什么蔗糖放入水中后就会‘消失,它到哪里去了?”“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否相同?”“什么是乳化现象?”等基础性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水能溶解物质、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乳化现象的成因等课时重点知识,巩固化学知识基础。
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且思维敏捷的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适当增加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比如,教师设计了“生理盐水常用于医疗,一瓶符合规格的生理盐水在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根据生活经验,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冰糖晶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
(四)遵循递进原则,精心设计问题
为保障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切记不可盲目提问,不可设计零散、缺乏逻辑关联的问题。因此,在构建有效提问课堂时,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简单问题开始逐步递进,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处,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氧气”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初步掌握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科学方法。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提问:“什么是空气?”以此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同时引出本课重点—氧气。接下来,教师通过开展实验为学生进行演示,分别呈现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继续提问:“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都有哪些不同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整理出反应式:硫+氧气二硫化硫。接下来,教师利用铁丝、木炭等材料仿效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对比并思考:“以上化学反应有哪些共同特征?”由此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合反应的理解。
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用结合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到食品制作,大到机械制造,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为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在构建有效提问课堂之时,教师应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用结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核心素养[4]。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教学为例。本课,学生学习了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以及油脂等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等知识。
为帮助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我们每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是哪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长期偏食、挑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接下来,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配料表,指引学生根据配料表分析食品中所蕴含的蛋白质、油脂、糖类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以下问题:“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会逐渐转变为什么?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人体一天所需的营养物质自主设计一日食谱,让学生实现学用结合,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根据学生反应,灵活展开提问
在化学课堂上,若教师照本宣科、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行提问,会导致提问缺乏灵活性,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灵活提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并复习水资源的重要价值以及水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等内容,再向学生展示烧杯中浑浊的水,引出问题:“如何将杯中的水变清澈?”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随后,教师可引出静置沉淀以及吸附沉淀等净化水的方法,并亲自示范过滤实验。教师可提前将器材准备好,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流程,并适时提问:“为什么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教师要随时观察台下学生的反应,若学生无法顺利回答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亲自上讲台操作实验,确保学生了解过滤实验的要点。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再以问题“现在杯中的水较为清澈,那它是否为纯净水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达成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课堂,可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探究积极性不足、主体地位不够凸显等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提高問题解决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巧妙运用“有效提问”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实效[J].知识文库,2021(11):126-127.
[2]姜宁.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2):55.
[3]刘滕.巧妙运用“有效提问”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实效[J].学周刊,2021(5):107-108.
[4]徐庆红.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0(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