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的“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研究

2024-04-13潘珊珊魏炜

秦智 2024年3期

潘珊珊 魏炜

[摘要]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是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职责,这两项工作不是独立开展的,在各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合力下,學生的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螺旋上升”。“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能够助力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达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成效,促进全员全程动态提升,该育人体系的特点包括自下而上的动态育人机制、以主观获得感为目标、多元参与协同育人。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应建立体系内教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团队专业化素养提升机制、建立思想水平教育引领常态化机制。

[关键词]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思想水平;专业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3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逻辑提供了指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是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学生专业学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呈螺旋式影响,如果育人工作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良性互动,则可形成“螺旋上升”育人合力。”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并不总能形成良性互动,例如学生处在一定的思想水平时发生专业学习困难问题,专业学习困难可能影响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从而导致学生思想水平的下降,将影响思想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专注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从而进一步影响专业能力;或者由于外界影响或特殊原因,导致思想水平的滑坡,从而引发专业学习出现问题,进而思想水平进一步受到影响。

一、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的必要性

为避免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产生恶性循环,则需要育人环节干预,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

(一)助力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形态之一。

研究表明,“00后”大学生在判断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当学生处于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初始状态。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从初始状态的上升突破,从而一步步促成“自我价值实现”,研究表明:46.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学习生活处于“内卷”状态,对未来发展深感迷茫、信心不足。“螺旋上升”体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明确如何确定自我发展方向和如何获得自我价值提升。

(二)达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成效

学生的主观思维是迥异的,专业学习能力也是迥异的,受到其家庭背景、个人过往经历、个体差异、当下经历等决定,因此分层、分类、分阶段是实践精准育人的需求。然而“分层分类”育人不是“直线上升”的,“直线上升”是指有一个问题的呈现,合乎逻辑地延伸到更高层次的新问题。如果学生停留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有可能是专业学习停滞或下滑造成的,也可能是思想水平停滞或下滑造成的;在此情况下开展的教育,成效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互动提升。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教育工作者在两个路径中都有作为空间,协助不同情况的学生解决问题。

(三)促进全员全程动态提升

思想水平的教育引导不同于专业学习能力的教育引导,第一课堂的教育全程随时都在发生,无论学生处于怎样的专业学习层次都会按照教学安排如期开展,学生在教学安排的日程表上追赶或超前开展专业学习。而对于思想水平的教育引导,传统的开展方式以谈心谈话、第二课堂讲座、经验交流等弹性开展,如果学生自认为没有问题,不主动寻求资源和参与相关活动,除了环境熏陶、朋辈影响,很难得到与之情况匹配的思想水平教育引导。“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将思想水平教育工作单列开展,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全覆盖引领,再根据个体的困难进行精准帮扶,使得学生的思想水平教育提升像专业学习能力一样全院全程开展,形成与专业学习能力的动态提升。

二、“螺旋上升”育人体系的特点

(一)自下而上的动态育人机制

“螺旋上升”的提出为学生在分层引导中实现自下而上的流动构建了动态机制,要采取分层、分类、分阶段育人。首先,将教育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果以直观的学业为标准来进行分层,则学生从“学业困难”到“拔尖”呈现出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面临的当下困惑、自我认知、目标、未来规划、志向等差异较大。其次,可针对一个层次的受教育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干预,使受教育者在这一层次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状态;或者使受教育者上升一个层次,在上一个层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状态;或者继续上升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过程也是“螺旋上升”的。

(二)以主观获得感为目标

构建“螺旋上升”育人体系的目标,不在于使学生通过体系的培养和影响在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上均达到最高层次,而在于使学生对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具有主观获得感,找到自己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价值。学业的突破是受个人能力极限限制的,当学业到达学生的极限时,思想水平的提升也无法继续促成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本人来说,学业只是众多人生任务中的一个,专业学习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学生会把多余的时间更多的分配给其他人生任务,在此时达成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的适配。

(三)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

“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既然需要针对学生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两条路线同时开展教育引领工作,参与的教育工作者的种类必然是多元化的,例如辅导员与学生的思想水平提升更加匹配,专任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升更加匹配,辅导员班主任、党团班级宿舍组织工作者都有机会参与到育人体系的工作中等。此外,针对不同层次思想水平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和所处的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内容形式与现实情况相匹配;该育人工作的开展没有同一性,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各类教师应注重自身育人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

构建“螺旋上升”育人体系,需要探讨高校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与构建,分析体系内人员合作育人模式,形成体系内育人合力,再分层分类精细化进行分层思想政治教育。

(一)建立体系内教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构建“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需要参与育人的教师和学生朋辈弱化各自的工作边界、凝聚高度共识,统筹协调各自在动态育人体系中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导向和工作重点,最终形成育人合力。参与体系育人工作的教师分别是专任教师和学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党务工作者、专业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和导师塑造学生学科品质,针对学业提供专业建议、科研生涯指导等;班主任辅导员负责日常思想引领、就业规划引导、社会实践、班级宿舍文化建设等;院系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活动,组织学生全体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党员做好学生中的领头羊工作;专业思政课教师讲解党的前沿理论知识,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此外,学生骨干和拔尖学生的“头雁效应”也十分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都高度关注朋辈引导。

从工作分工来看,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导师、拔尖学生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提供专业学习能力提升的工具和方法论,辅导员班主任、院系党务工作者、专业思政课教师、学生骨干则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负责提升思想水平,帮助学生找到人生规划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各类教师和学生看似各司其职,实则统一思想、互相配合,因为一旦各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观念矛盾就会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发生混乱。例如专任教师和学生导师与拔尖学生虽然重点作用在受教育主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上,但在互动过程中随着知识一起输送的还有自身认知和价值观,因此应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育人闭环,完成“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二)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团队专业化素养提升机制

當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任务产生了新的变化,党中央对辅导员专业化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清晰,200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4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顶层设计完成了辅导员由“工作人员型”向“专业人才型”转变。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组建与学科背景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团队,协调各类教师和学生在体系内有序运作,同时作为组织者、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实时观测者、理想信念引领者、各类学业规划信息资源调配者,只有辅导员能够承担育人体系的组织协调工作和资源调配工作。体系能否良好运行,与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正相关,因此辅导员专业化素养是“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的重要保障。

(三)建立思想水平教育引领常态化机制

思想水平的教育引领在“螺旋上升”动态育人体系中不是被动发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纲可依、有教学常态化可推进,思想水平的教育引领根据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差异、专业差异、地域差异、学段差异、价值观差异因人而异。要实现思想水平教育引领的常态化,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专业特点洞察学生需求,将学生按照学段维度和各自特点进行细分,主动分类开展教育,在“大水漫灌式”教育引领常态化开展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问题进行“滴灌式”精准教育引领。

四、结语

构建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螺旋上升”,是各类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要作为空间,应统一目标不断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引领和育人能力,协助学生在思想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上互促上升,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褚凤英.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形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3):79-82.

[2]李敏,颜吾佴.“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4-124.

[3]吴宏政,毛丽娜.思想政治教育的“螺旋上升”原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3):73-78.

[4]左殿升,刘伟,张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三维透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3):149-153.

202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分会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引领效果观察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XSJCFHMS20 23017)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重点难点实践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协同育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310523215401)

潘珊珊(1985.5-),女,汉族,陕西安康人,博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助理研究员,数学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党委组织委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魏炜(1980.11-),女,汉族,山东莱芜人,博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副研究员,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