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至上理念的优越性
2024-04-13杨涵王淑辉
杨涵 王淑辉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本文运用举例、对比等手法,深入剖析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对“人民至上”思想的阐释,以及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所取得的历史成绩,论证了我国人民至上理念的独特优势,对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民至上;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3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人民至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价值理念。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奋斗的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达官贵族和地主阶级执掌一切权力,不会主动与劳苦大众分享自己的财富,老百姓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由别人掌握。奴隶制和封建制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当权者没有正确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忽视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断进行斗争与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华儿女进行了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建立新中国,正是因为它与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认识人民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服务始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1922年,党的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要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传承至今。
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美国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亲眼目睹敌后游击战场的真实场景,用文字记录在危机四伏的游击战场,与纪律松弛、欺压百姓、强取豪夺、无所作为的国民党军队相比,军队纪律严格、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奋勇抗击侵华日寇的行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并主动为敌后作战竭尽全力提供保障。另外,在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老百姓“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于1946年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坚决拥护广大群众在反奸、清算、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确保农民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土地使用权,并通过土地生产出能够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产品,解决了困扰中国千年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踏踏实实做事,唤起了人民内心的希望和信任、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杰克·贝尔登对此评价:“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来自群众,并为群众服务的国家机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全体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其核心内容是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统一。
从根本上说,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发展历史决定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发展道路上的长期奋斗和实践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就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实践,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地生动诠释。
首先,在展开扶贫工作前,我国农村月收入低于200元的绝对贫困人群数量高达9899万人,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靠种地为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所有政府部门、国企,以及少数大型私企都积极参与了扶贫攻坚任务,通过结合当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具体措施。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8年的努力奋战,近1亿绝对贫困人群全部脱离绝对贫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实现了世界瞩目的扶贫成就,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擦亮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的成就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人民至上”思想。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高铁建设,高铁修建成本昂贵,每公里造价约为1-2亿人民币,是普通铁路的三到四倍,而且高铁修建周期长、利润回本慢、经济效益低下。但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民生是国家的基础,高铁作为一项基础设施的修建是利民工程的首位,高铁线的覆盖为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创造出了发展机遇,盘活了旅游开发资源,让农副产品有更好地走出去的渠道;让被大山困住的老人能够走出去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得到民生保障;让被大山阻隔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得到求学受教育的机会。
最后,“人民至上”理念不仅让十四亿中国人民受惠,更是普惠全世界人民,实现了全球性普惠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搭建实践平台、开辟实现路径。中国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不遗余力地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持续发展,彰显大国担当,中国企业首当其冲:在哈萨克斯坦修建公路,使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大大改善;在孟加拉承包了7座大桥的建设,其中的帕德玛大桥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巨大工程;在马来西亚修建的污水处理系统,改善了当地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2021年12月通车的中国-老挝铁路共投资59亿元,中国出资高达七成,帮助在此之前全国只有3.5公里铁路的老挝用上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铁,大大便捷了人民的生活和跨境贸易的往来,实现基建交通领域跳跃式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接受采访时一度哽咽:“老挝是一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老挝人民想拥有一条铁路很久了,我们非常有幸与中國做邻居”。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下,中国帮助了许多较为落后的国家发展自己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为沿线国家带来巨大发展契机,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尽早融入世界大家庭。
四、坚持人民至上助力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鲜明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只有尊重劳动人民的地位,才能够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进程中不断焕发出人民群众所蕴藏的无尽智慧和力量,才使得我国在迈进新时代征程中不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便很好地诠释了我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推动国产电动汽车领域实现了大步跨进。电动汽车被称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政府部门从2010年开始“十年大规模补贴”、鼓励人民发挥创造性、尽全力保障资金链的供应、集中产业专家和科技人才参与研发等举措,直接推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投资额远远超过曾经的先行者美国,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统治者。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的新兴产业中,例如光伏产业从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生产线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光电转换率大幅提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芯片研发从过去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到逐渐实现自主研发和创新,华为成为全球首批推出5G双模芯片的厂商之一。正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发展依靠人民”的主体合力,在科学掌握历史规律中增强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使得国内企业得到良好发展、国家经济蓬勃向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尊重人民创造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主动向人民学习,充分凝聚人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决定性力量。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将人民群众摆在至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七十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政治理念,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人民意志,充分反映了人民意愿,全力保障了人民权益,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共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N].人民日报,2008-5-26.
[2]中国共产党党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1.
[4]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5]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6):93-99.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2-26(2).
[7]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3-7(2).
[8]刘建成.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工程造价解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0,25(3):20-23.
[9]郑拓.我国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研究[J].铁道学报,2020,42(7):34-41.
[10]明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6):23-30.
[11]赵丹,马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未来[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51-61.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310065169)
杨涵(2002.10-),女,汉族,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淑辉(1973.6-),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