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美与共 交融认同

2024-04-13白佳欢

人民音乐 2024年3期
关键词:交融民族音乐共生

自1902 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始,各民族开启了荣辱与共、休戚与共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历程, 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识。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间不断地交流交往交融,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提供了发展经验,注入了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呈现出新形态、新特征、新功能,彰显出鲜明而独特的时代性、民族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在此背景下,2023 年11月18—19 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研究”学术论坛。本次论坛基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包爱军教授申报获批的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研究》, 以音乐为载体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的深度融合,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音乐交融共生中,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要旨。

会议从课题的五个子课题中延伸出七个学术议题,包括: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历史演进、交融一体民族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属性、近现代各民族音乐共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认同的实践理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典型乐种的共有符号特点及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与机制体制、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音乐创作研究、“第二个结合”与中华音乐文化新形态,涵盖了音乐史、音乐形态、音乐交流、音乐创作等研究领域,体现了多专业交叉融合、多议题广泛深入的特点。参会发言的43 位学者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藏大学等23 所高校、文化科研单位,彰显了研讨会专业性强,高水平、高层次的特点。来自汉族、蒙古族、佤族、藏族、白族、水族、哈萨克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土家族等11 个民族的学者,从不同视角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充分展现了中华音乐发展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特点。

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各民族音乐因何交融、怎样交融、交融意义,是民族音乐研究首先要明确的关键问题,也是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重要引导和发展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为共同体研究注入了鲜活的学术养分,提供了实现各民族互赏与互认的重要抓手。本次研讨会中,学者们从民族理论、区域国别史、中国古代思想史、马克思文艺理论等角度研究阐发了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的内涵及外延,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理论体系。

吴月刚从宏观民族政策角度深入解读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与核心,他在主题发言《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由各民族交融共生的中华音乐蕴含着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对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包爱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论》主题发言在对民族音乐历史内涵、发展机制以及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精准提炼中,开创性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概念,提纲挈领地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音乐共同共意创造的音乐新形态、新特征和新能量。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具有人民性、双根性、结合性、新样性的属性,具有鲜明的文化主体性。它解决了音乐艺术范畴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与形象要素、内涵提炼、艺术创造之间的复杂关系,阐明了艺术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间的隶属性、互释性,对构建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至关重要。两位学者从宏观的民族理论与微观的民族音乐研究两方面,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下各民族音乐发展的核心理论与主要方法,构建了共同体视域下音乐研究的学术框架,成为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参考和遵循。

音乐文化标志性符号的地域性、区域性、国别性决定了民族音乐研究与区域国别理论的密切联系。杨民康的《论形成音乐文化标志性符号的形态标准、时空条件和语境要素———以区域性音乐文化标志性符号为例》引用区域国别学理论探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方法論问题,提出“区域- 国别- 中华民族”的认知理路,从符号类型、符号形态的形成标准等七个学术维度,总结了形成音乐文化标志性符号的形态标准、时空条件和语境要素,强调重视音乐文化圈及多点音乐民族志和线索民族志“点-线”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民族音乐研究的补充和支撑作用,为民族音乐研究、区域音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此外,对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认同机制的研究是理解音乐推进民族交融的重要基础。于晓菲的《近代以来各民族音乐共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认同的机制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机制的形成离不开音乐交流融合、教育传承、创作表演、媒体传播、活动交流发挥的推进作用。她对海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为音乐强化文化认同的功能性创造了更广泛的适用语境和理论借鉴。计晓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族音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初探》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花齐放”“迎风前行”“山雨欲来”三个阶段,总结了各族音乐共同民族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的文化意义。齐柏平关注到中国古代思想中“和谐”这一文化理念中的认同心理,他的发言《论河西走廊的和谐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意义》指出河西走廊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思想”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经验,它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传递出和谐思想强化了文化认同,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转变,是当代民族音乐繁荣发展的理论基石。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传承充分体现了对“第二个结合”的贯彻实践和灵活运用。根植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乌兰牧骑音乐文化即为民族音乐发展与马克思文艺理论相结合的典范,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楚高娃《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的典范———试论艺术作品“人民性”特征》、刘小璐《中国文艺新形态、新传统:乌兰牧骑———践行“第二个结合”的典范》认为马克思文艺理论为乌兰牧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乌兰牧骑在作品形式上的创新、作品内容上的增新、作品文化内核的更新三个维度上践行了“第二个结合”,使其成为蒙古族传统音乐与新时代音乐有机结合的代表。

教育是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培根铸魂精神动力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离不开教育传承、人才培养。在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之间、现实与未来之间、学科专业发展与国家需要之间找到平衡、做好衔接,中央民族大学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育人之路。李建军的《各民族音乐共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学实践及评价》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为例, 分享了学院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挖掘课程资源、阐释典型意义等方法,构建多民族音乐课程新模式的探索,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人文培养中,切实提高了学生审美素养、创新实践能力,为民族艺术院校教学改革发展与专业优化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何将共同体意识具体化、系统化、生动化地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 虽然在本次研讨会中并未展开讨论,但仍然是未来高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关键。

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当下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我国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演进中形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早已超越地域局限,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互嵌,汇聚形成了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实体。音乐作为连接各民族文化交融交流的重要载体,融注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生共融历史发展脉络的共识与认同。所谓民族认同,“首先是一种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源于一定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认同自各个民族形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各个民族的成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然地有着对本民族的认同趋向,这种认同往往是心理的、情感的、文化的、宗教的、血缘的等等”。音乐在各民族长期交融中被提炼为一种既孕育民族性格又发挥认同功能的文化符号。对于各民族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的梳理,是正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代价值的学理基础,更是书写中华民族“三交”史(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一环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三大体系”的关键内容。正如包爱军所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由各民族共同共意谱写的共识越充分、越全面、越深入,则越有利于文化自信的树立,越有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繁荣发展。”因此,本次会议中对这一主题的研讨,体现出“古今并重”“美美与共”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就是一部各民族音乐交融史、文化认同史,只有梳理清楚这条历史发展脉络, 才能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必然。大量历史文献与出土实物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二重证据法”视域下多民族共融发展的历史实证。刘晓伟的《北朝文化认同与墓葬中鼓吹乐俑的流行》将墓葬鼓吹乐俑与历史文献对比分析,认为北朝鲜卑族贵族丧葬仪式中鼓吹乐的应用体现出政权正统建构中民族交融、多元一体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北魏统治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与主动吸纳,使旧有文化焕然一新。与北魏相似,元代开启了民族文化的又一次大规模交融。崔玲玲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视域下元代宫廷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与共生》运用历时与共时相交错的时空视角将元代与元代宫廷音乐视作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点,通过宏观层的社会语境梳理、中观层的宫廷音乐机制勾勒以及微观层的音乐多民族融合共生属性分析,指出元代宫廷音乐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完成了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建构。和云峰的《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以历史文献及多民族乐器“火不思”图像循迹为中心》将研究视野投向云南多民族音乐交融对于文化认同、活态遗产的独特文化意义。他对云南民族音乐进行了历史线索回溯,并重点从音乐图像角度对火不思这一多民族音乐交融的典型乐器做历史循迹。通过对域内外火不思歷史文献、乐器图像、当代创作的梳理研究,认为火不思早在元代便已被列为国乐,并沿用至20世纪初。作为纳西族、蒙古族、汉族、满族、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火不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生动体现和历史必然。

历史发展的痕迹在当下民间音乐中依然可以追溯探寻,音乐民族志的个案研究是共同体认同的基础,也是谱写音乐“三交”史的核心。各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表演实践、传播传承中蕴含了共同体形成的文化密码,是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历史逻辑、文化选择的重要切入点。吴宁华的《广西各民族民间音乐交融共生模式研究———基于三个音乐民族志个案的分析与讨论》、蒋燮的《横州采茶戏在地音乐实践及其民族交融性探索》、李娜的《“南木特”藏戏蕴含的多民族共享文化基因及其价值研究》、鲁松的《从烟墩大鼓看壮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十余位主题发言从民族音乐文化习俗、交流传承、形态特征等角度,深入挖掘各民族音乐“和而不同”中蕴含的“交融共生”这一文化内核,以各民族音乐共建、共演、共享的实践个案充实、完善了共同体学的学科主体, 为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有力的现实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对不同民族音乐的个案研究,不只是对某一族群内部音乐文化的整体勾描,更重要的是借由族群个案研究,立足比较研究视角,运用仪式研究、民俗学、社会学理论为不同族群间相似的音乐形态、历史发展经验的对比研究创造可能,进而在“美美与共”中提炼出具有民族性、广泛性、普遍性、深刻性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多维度、多元化特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音乐创作与表演

民族(风格)音乐创作与表演是族群特征最直接、生动的展现,融注了同一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或情感归属,具有标志性、认同性的文化特征。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对其形态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最终指向在于指导并融入当代民族(风格)音乐创作中,将其转化为可听、可奏、可感、可传播的音乐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就是传承民族特性,归纳总结民族文化特性,以民族性、时代性的音乐听觉符号构建情感共鸣、文化认同的声响空间,书写、强化民族集体记忆,传递共有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当代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使命。

李诗原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风格音乐创作概观》明确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创作”概念的丰富内涵,并以蒙古族风格的歌曲、独奏曲、交响作品为典型样式,提出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助推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张婷的《有形·有感·有效: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歌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探赜》从少数民族题材歌曲创作-传播形成的“聆听-唤起记忆-认同-再传唱”流传模式提出,通过创新“有形”的音乐形态树立民族形象,挖掘提炼具有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歌曲题材激发情感共鸣,最终形成共有文化符号共筑精神家园。戈琳娜的《交融·共生·衍变: 内蒙古歌剧文化的涵化演进研究》、楚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内蒙古交响音乐创作》聚焦蒙古族不同体裁音乐发展,前者从文化涵化视角梳理了内蒙古歌剧创作在地方性民歌剧基础上对中原戏曲文化与西方歌剧吸收的多维涵化,进而在知识交互涵化后产生“蒙古剧”这一新的音乐形式的发展脉络,指出这一涵化演变过程是创造当代新文化的必然, 更是民族音乐守正创新的典范;后者从内蒙古交响音乐创作的初创期、停滞期、繁荣发展期三个阶段,以代表作品为线索清晰地勾描出内蒙古交响音乐民族化之路。安鲁新的《交响音画绘苗、佤风情———张千一〈春到边寨〉创作技法探微》、吕彪的《丝路之狂想,文化之交融———张旭儒〈狂想曲〉创作特征探析》、关冰阳的《符号学视野下的伽倻琴散调音乐节奏结构力研究》通过对具体作品技法运用与审美风格的分析,阐明了当代作曲家在创作中提取民族音乐要素、灵活运用西方创作技巧的艺术化、民族化探索实践。

少数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发展中,流行文化在丰富少数民族音乐创作元素的同时,对音乐传播与文化认同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叶姿含的《城市少数民族乐队音乐创作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对城市化进程中蒙古族、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乐队的创作、传播展开研究,突出当代少数民族流行音乐作品中精神互通、音乐交叠和文化交融的特点,重新定义当代少数民族流行音乐。宁颖的《被挪用的娱乐:“后疫情”与“流量信仰”双重背景下的音乐跨文化共生与集体狂欢》探讨“自媒体”与“流量”时代背景下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共生,以流行音乐《本草纲目》在跨职业、跨地域、跨族群、跨国界的传播为例,展示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共享文本”突破少数民族与汉族、流行与传统二元对立,实现不同族群音乐跨文化交融共生的可能。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次研讨会在新时代民族工作部署发展的大背景下, 立足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主题,多视域、多层级凸显了共同体这一研究主线,在比较视域中进一步深化对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文化联系的认识,集中而深刻地阐明多元一体、恢宏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同书写这一史实。研讨会以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的多元理论方法为指导, 在对各民族音乐交融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当代梳理研究中,提炼共同体视域下典型音乐创作与表演案例, 全面而集中地对中华民族音乐史、当代民族音乐研究、民族(风格)创作表演领域中的核心议题、前沿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挖掘了民族音乐研究的新材料、新问题、新视野,推进了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的纵深发展,对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主体,助力形成中国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白佳欢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

2024 全国音协工作会议在广东中山召开

[本刊讯]! 2 月28 日至3 月1 日,中国音协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2024 年全国音协工作会议。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中国音协2023 年工作,部署2024 年重点任务,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音乐工作者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形成繁荣发展音乐事业的整体合力。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韩新安,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王宏,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天文、王亚春,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熊纬,以及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中山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中国音协各团体会员负责人、部分计划单列市音协负责人、中国音协各处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上,俞峰从深刻领悟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落地见效等三个方面,为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叶小钢表示,要把握时代主题,团结引导广大音乐工作者牢固树立大时代观、大文明观,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韩新安通报了中国音协2023 年工作情况和2024 年工作计划, 并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王宏、张天文、王亚春、熊纬围绕各自分工和今年重点工作做了进一步说明和交流。与会代表们围绕新时代新征程音乐事业和音协工作新使命新任务以及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3 月1 日下午, 全国音协考级工作会议同步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 年考级情况,指出了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对2024 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猜你喜欢

交融民族音乐共生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真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