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铁源
2024-04-13晓丹顾秋红
晓丹 顾秋红
题记
在白山黑水音乐的星空中,闪耀着许多伟大的名字:安波、马可、劫夫、卢肃、刘炽、秦咏诚……和他们一样,铁源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军旅歌曲大家,铁源的创作有种朴素的情怀,有人间烟火的真实感和人情味道,音乐充满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他时刻关注现实,为兵代言,创作着力的支撑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他的旋律优美、生动、接地气,好听而又耐听,始终有一团升腾的鲜活气,有着他那一代人特有的精神气质,眼睛里跳跃着闪耀的光,身上充满滚烫的激情。他是时代的歌者,音乐原野里一道美丽风景,给人以心灵的沐浴。
五十多年前,笔者从音乐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省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负责全省的音乐出版和编辑工作。当时,正赶上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大街小巷孩子们唱的《一生交给党安排》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同行告诉我说,这首歌是前进歌舞团铁源写的。1978年5月,我又从春风文艺出版社调入刚复刊的《音乐生活》编辑部,由我负责位于沈阳北陵的辽歌大院、南湖的沈阳音乐学院、太原街的军区前进歌舞团和歌剧团几个文艺团体的组稿工作。这三大片域,南、北、中是辽宁文化艺术的聚集地。我办公的地方,辽宁省文联大楼八经街74号与军区前进歌舞团相距不远。工作上的缘由,一来二去,我有幸与铁源结识并成为好友。
在那激情燃烧的80年代,刊物与词曲作家们的关系很密切。《音乐生活》老主编成敦先生常说:“词曲作家是刊物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在第一时间把最优秀的作品呈献给广大读者与社会。”铁源常来编辑部,试唱他新写的歌曲。从他的眼神和声音里,人们感受到他对音乐有种终极的热爱和追求,是一位勤奋、对音乐艺术追求锲而不舍的人。
铁源家住在太原街秋林公司后身的前進歌舞团院里,我时常去他那儿约稿。他夫人郑义民大嫂为人热情爽朗,每次去都要留我在家里小酌。一盘花生米、一个凉盘、一瓶啤酒,再炒个热菜,我们聊艺术、聊音乐、聊人生,也聊些关于时代和社会话题,不知不觉心灵距离缩短了,心相通了。再后来,我和铁源同在辽宁音协做副主席,共同分管创作委员会。他待人诚恳,头脑清晰,每次见面总是那么亲切谦和,充满温暖的友情。他对辽宁的音乐创作有着独到的见地,热心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献计献策。
铁源原名石铁源,1932年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在大海边长大的孩子。兄弟三人,大哥叫石经源,二哥石通源,他排行老三。父亲早逝,从小他帮母亲干农活,在井边摇橹浇菜,去海边赶海拾海蛎子。家境困苦,使他从小养成了一种坚强、勤奋向上的性格。
铁源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考入了旅大公安总队宣传队(后更名为东北公安部队文工团,武警文工团前身),在文工团任分队长。爱人郑义民与谷建芬同在旅大文工团。他说,那个年代,苏联的音乐在旅大风靡一时。他听到苏联电影《快乐的人们》里面的插曲,对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那美妙的旋律、跳跃的节奏、生动的画面,至今还回荡在耳畔。
谈起往事,铁源说,他从小喜爱器乐,喜欢听优美的音乐。在大连的小街摊上,用积攒的零钱买日文版的乐理书,似懂非懂地学习。每逢左邻右舍有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喧闹的唢呐声、锣鼓声,更使他入迷。他笑谈,自己的启蒙是从吹大号开始的,三个不起眼的音,将他引上了音乐之路。应该说,铁源的音乐生涯是从大连开始的,他爱大连,喜欢那里海风的味道。
今年的元宵节,我和小女顾秋红去铁源家采访,92岁的他,头脑清晰,精神极佳。谈话中我深深感到,这位影响几代人的军旅作曲家心中最重的两个字就是“战士”。无论是他的工作还是音乐都能体现出这一点,我们交谈的内容更总是离不开战士的话题。铁源和战士们一同站岗放哨,一同感受那北国边塞透骨的寒风和袭人的冰雪;他曾和战士一起扑灭山火,去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在南疆、在老山前线,他和战士曾一起忍受高温的蒸烤,蚂蟥、蚊虫的叮咬,用生命坚守祖国每一寸土地……他对我说,每次去部队体验生活,他都和战士们一样按时起床,跑步训练,吃饭、开会在一块……战士的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艰苦、乐观、信念、忠诚、爱党、爱国、爱人民。正因如此,他才谱出《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战士的光荣》《保卫祖国握紧枪》《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只要祖国需要我》……这些歌曲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战士的气质,有“兵味”,能表达当代战士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在我看来,铁源的音乐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他1950年入伍,始终就没有离开过文工团。他曾是一位小提琴手,在乐队拉过首席,做过指挥。由于熟悉乐队,团领导让他为舞蹈写音乐。通过不断地摸索与艺术实践,在创作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没有在音乐学校系统学习过作曲,但可以说,他是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作曲家。
由于在音乐创作上的突出成绩,他于1963年调入团创作室任专职作曲。为提高自己创作技术和艺术修养,多年来,不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去音乐学院作曲系听课求教,先后学习了和声、复调、配器和作品分析等“四大件”课程,边创作边钻研作曲法和相关音乐理论,并广泛涉猎了文学、哲学、美术摄影等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他主要的任务是为舞蹈创作配乐,并兼任乐队指挥。每当团里下达创作任务,他便日夜兼程,有时一晚就写出四百多小节的乐谱。
生活是创作的第一课,声乐创作更是如此。长期以来,铁源不断地去全国各地的部队深入生活,从战士的生活中汲取养分,他的歌总是那么贴切、质朴,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还有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文如其人,曲亦如此。这里我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文革”期间,有位音乐学院老师,迫于形势,无安家之处,全家躲到铁源家里避难。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一名解放军而言,窝藏“反动学术权威”是要冒极大政治风险的。而铁源却不惧怕这些。他说,这是我的老师,并不是什么反动学术权威,我了解他、信任他。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于是,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两家十口人,同挤住在二十多平方米狭小的房间,其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但两家人却相处得很融洽,相敬如宾,共度时艰。
铁源性格爽朗、为人正派、爱憎分明,在团里有很高的威信。他多次立功受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前进歌舞团的“三面红旗之一”。大家喜欢铁源的为人,歌唱家们爱唱他写的歌。
我欣赏他作曲的舞剧艺术片《蝶恋花》,音乐极富歌唱性与戏剧色彩,旋律抒发出的对已逝亲人的深切眷恋和真情呼唤,足以让人内心融化。我喜欢他的舞蹈音乐《鸭绿江之歌》中的旋律,音乐仿佛从黑土地里生长出来,原色原真。旋律点染着生活的别样意趣,抒发了人民对家乡、对新生活由衷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我赞美他的《战斗的非洲》,是一部见功力的作品。音乐通过不同节拍的交替进行、调式的转换带来色彩变化,使舞蹈也随之变得格外光鲜。激情的鼓点是精神力量的传递,是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部作品一经在舞台上亮相,便赢得了军营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0年代中期,他的一首《四好歌》(肖华词,铁源、钊邦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首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是他在歌曲创作领域的啼声初试,没想到在军营内外被广泛传唱。从此,铁源的名字引起了音乐界的关注,也让他的歌曲创作一发而不可收。
第二个阶段(70年代):这个时期,铁源以创作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军队题材的歌曲为代表,他写下的《一生交给党安排》《歌唱井冈山》《师长有床绿军被》《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一大批军旅歌曲并进一步形成了他在创作上的鲜明个人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源的创作开创了部队抒情歌曲的先河,在军事题材、抒情歌曲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聂耳、冼星海开拓的新音乐传统,使军事题材革命化、民族化和现代化,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歌曲较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军人对美的追求。
第三个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这是铁源创作的高峰期、收获期,他相继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我们的心并不遥远》《北疆连着我家乡》《中国之恋》等一大批脍炙人口,风靡全国的歌曲。
这一时期,铁源的名气如日中天,歌唱家们争相选唱他的作品。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专业舞台上、寻常百姓家,都在传唱他写下的动人旋律。他在音乐创作、题材选择、风格运用、雅俗共赏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技巧也有了长足进步。从他的作品里,人们能感受到自然涌动的情感,那迸发出来的活力和深情是时代的声音,也是铁源式的风范。
作曲家秦咏诚说,铁源的歌能入人心,舞剧音乐也写得好。他懂得结构与布局,技术上比较全面。
评论家言,听铁源的音乐,会被一种波动的情绪所左右,音乐荡漾出融化内心的情感,那种属于作曲家的平衡感与意识,也是技巧最终要表达的东西。
老百姓说,他的音乐好听,里面有力量、有柔情,给人以想象。
创作掠影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980年初春,铁源接到邬大为、魏宝贵新写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细读之后便被深深地打动了。歌词生动的语言、质朴的情愫一下子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引发他对部队战斗生活的回忆。他说,有一次去边防深入生活,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看到高山頂上一位执勤战士为了不被狂风吹走把自己和树捆在一起。铁源问战士,你这样做不怕冻僵吗?战士风趣地答道,想到身后甜睡的亲人们,身上就感到暖和些。还有一次,铁源亲眼看到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冬中坚守岗位,晚上猫在掩体里12个小时,早上换班归来的是一队雪人。铁源问战士们冷不冷?回答是:保卫祖国,再苦再累也心甘。铁源被战士们朴实的语言感动得流下眼泪,发誓要永远歌唱他们。
创作灵感找到了,战士力量的源泉来自对家乡的思念,无数个家乡连在一起不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吗! “ 桃花” 的主题有了,灵感找到了,铁源眼前浮现出风雪山顶上值勤的小战士,心中闪烁着家乡小河边盛开的桃花,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喷涌而出。那熟悉的家乡小曲,童年难忘的记忆,被作曲家凝练成一个六声徵调式的音乐主题,他陶醉在自己设定的旋律之中。歌曲以抒情甜美为基调, 口语化的旋律,宽广悠长的气质,又显示出北方人那种豪放的性格。
歌曲的前奏是一个自由舒展的引子,用长笛演奏,生动描绘出阳光明媚、山川秀丽、流水潺潺的家乡美景, 一下子把人带入歌曲刻画的意境之中。特别要说的是,歌曲的核心主题音调:。这一音型,包括前奏在内,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了六次。铁源通过后半拍闪起、旋律八度下跳、改变节奏律动等手法进行变化,增强了情感的跌宕,造成音乐上对比。作曲家别出心裁地将高潮放在低音区,让音乐在变化中求统一,让浓浓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得到抒发,完成了“为你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这一句音乐形象的塑造,令人叫绝。歌曲由董振厚首唱,后经歌唱家蒋大为在广播电视及文艺舞台上唱红。这首抒情的歌曲,在“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曲”评选中得票居前列,至今依然传唱不衰。
创作掠影之《十五的月亮》
1984年,铁源参加了《解放军歌曲》编辑部组织的创作活动,去一支英雄的部队学习和体验生活。在一次连队文艺骨干座谈会上,大家发言热烈。有人说,我喜欢唱动情好听的歌;有人说,我喜欢唱队列歌曲,它能鼓动人的情绪。一位来自连队的干部,以他自己切身的体会说,希望能写一首赞美军人妻子的歌。因为军人的妻子既要照顾好年迈的双亲,还要抚养教育好子女、种好责任田,但她们从不抱怨,还经常写信鼓励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扎在铁源心里。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他和往常一样在林间散步,与诗人石祥不期而遇。石祥交给了他一首新写的歌词《十五的月亮》。歌词的意境引发了铁源强烈的共鸣,一个可爱可敬的军人妻子形象在他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入夜,铁源躺在招待所的床上,一直不能入眠,他想起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连长梁三喜和妻子玉秀之间那种纯真、高尚的爱情,也想起了自己与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妻子郑义民的生活点滴。从寄托情感的线索入手,铁源从《沂蒙山小调》那委婉深情的旋律中得到了启示,按照语言的结构,按字行腔的原则,写下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主题:5 23 17 65 1 。旋律运用五声性的级进与大跳构建起委婉起伏的线条,通过从低到高、重复、变化重复、模进等手法展开乐思,尤其是六度下跳的进行以及后半拍的运用,一张一弛,将情感豁然迸发,将眷恋与思念的心情深刻细腻地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音乐家徐锡宜对于这首歌的最终定稿功不可没,谈及这位合作者,铁源说,他的润色、修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十五的月亮》是铁源里程碑式的音乐作品,它找到一个巧妙的契合点,让情感的火焰喷发出思想的光芒。正如评论家所言,《十五的月亮》像一颗精神原子弹,在各个层面上燃起了巨大反响,引爆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谈起这段经历,铁源说,最难忘的是老山前线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那是他终生难忘的感人场面。前线指挥部命令总机接通前沿每一个哨位的听筒,通过根根导线,《十五的月亮》深情委婉的歌声飞向每一个猫耳洞。在听筒旁,前线的勇士们静静地聆听着,一曲终了,没有剧场里那般热烈的掌声,传来的是一阵阵轻轻的抽泣声。一位指挥员走近铁源说,你的歌写得真好!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滚烫的话语永远印在铁源的心中。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波涛滚滚的南疆,难以计数的歌唱家、战士及人民群众,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演唱过《十五的月亮》,歌声带着战士心中的情,点燃了战士心中的火,也燃起了所有热爱祖国、热爱和平民众的希望。
创作掠影之《望星空》
1985年,铁源去大西北深入生活,途经北京时再次见到了石祥。词人把一首新写的《望星空》读给他听……铁源又一次被词散发的炽热情感打动。同年9月,歌曲《望星空》在甘肃敦煌完成。铁源说,我把《望星空》比作《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它们既能各自独立,又能合二为一。《望星空》去掉结束句的“二房子”,加上去掉前奏的《十五的月亮》,便构成了一首男女声对唱形式的“新作品”。用对唱的形式演绎两首歌曲,会营造出一种新的藝术意境,表达了在星光灿烂、明月当空的夜晚,两颗彼此相通的心遥遥相望,互诉衷肠的情景。《望星空》一经问世,再次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不仅唱红了祖国山川大地,并在海内外广为传播。
铁源是一位真诚的、标志性的军旅歌曲大家,他不仅在声乐作品上成就斐然,还写出了大量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影视音乐、舞蹈配乐,并著有《铁源歌曲101首》《铁源声乐作品选》等作品集。他的作品体现了民族、时代和人民的精神风范。
由于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突出贡献,军区给他荣记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铁源还以沈阳军区正式代表身份出席了全军第二届英雄模范代表大会。1986年被《半月谈》杂志评为文艺界十大明星之一。2018年又荣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2023年金秋十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音协“金钟奖”颁奖典礼上,铁源走上了神圣的音乐殿堂,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沿着铁源的音乐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七十多年来,他倾全力而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为战士而歌唱。择一事而终其一生,这是他的理想,是他的执念。他的音乐作品已在人民的艺术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他的歌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无数个战士生活、情感的缩影。进入新时代,他的创作活力依然不减,他品味着生活中的每一种滋味与每一次变革,并投入其中获得感悟。他的作品更加炉火纯青、风格简练、韵味十足。他把自己对生命历程的体悟,对时代变迁的感受,都镌刻在为祖国、为人民而谱写的旋律中。
晓 丹 《音乐生活》杂志原总编、编审
顾秋红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