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纷呈 守正创新
2024-04-13胡晓东王亚军
胡晓东 王亚军
2023年11月16 至20 日, 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唱响原生民歌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鹰潭市三地隆重举办。活动邀请全国传统音乐类79支队伍,近四百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演,为观众奉上64个民歌节目、15个器乐类节目,涉及田歌、山歌、小调及吹奏乐、丝竹乐、鼓吹乐等多种艺术类型,通过开幕式、闭幕式、3场集中展演、11场走基层巡演(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进公共文化场馆)及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传统音乐项目及保护成果,为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弘扬的平台,加强各民族传统音乐项目的交流沟通。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为观众带来一场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大餐,成为展示全国文旅融合的一次盛会,有力推动了我国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与往年各类民歌展演活动相比,本届民歌节坚持以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为指引,生动展示了我国原生民歌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有力促进了各民族民歌的交流和交融。综合来看,本届中国原生民歌节呈现出三大亮点,带给我们诸多思考。
一、深度融合,共筑民歌节盛景
为扩大本届民歌节的社会影响,促进文旅融合,主办方分别在上饶市婺源县、鹰潭市龙虎山和赣州市龙南市三地同时呈现活动盛况。三地皆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文化重镇: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以徽派文化享誉盛名;龙虎山乃道教文化圣地,道家思想饮誉海内外;龙南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民歌源远流长。其中,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设在婺源县、龙南市,中间是龙虎山,三座城市前后紧密衔接,如三个乐章般共同奏响中国民歌异彩纷呈的时代交响。不同于以往在城市音乐厅的展演,本届民歌节充分考虑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将展演地点设立在旅游景区,如婺源县婺女洲度假区、梦里老家,龙南市客家民俗文化城、龙虎山古越水街等景区,通过在基层巡演,广泛推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本地民众和外来游客都有机会共享传统音乐保护成果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时代华章。
在这场多维立体的民歌盛宴中,三地演职人员、线上线下观众、主管部门等参与者既可浸润于当地文化的体验与感受,又可辅借网络与直播遥相呼应、信息互动,充分感受各地区、各民族民歌在不同文化场域下创生出的文化景观,成为本届民歌节的最大亮点。
传播学的创新扩散理论(TheDiffusion of Innovation)认为,“媒体通过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产品,可以充分有效地劝服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特定渠道,在特定社群中接受一项新观念、新产品和新事物,并可以观察和统计这些新观念、新产品和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能否得到扩散,扩散的速率、质量如何等重要信息。” ① 我们看到,本届民歌节三地联动、信息共享模式不仅扩大了传播受众的范围,使更多地区的民众能够参与到民歌的欣赏与传承中来,还产生了信息叠加和赋能的效应。主办方广泛邀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参与活动宣传,力求构建立体式传播体系,采用数字媒体,拓展网络直播、图文直播等线上传播渠道,使更多的观众可以通过直播观看和参与互动,讨论交流本次民歌节展演盛况,努力提升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原生民歌节的社会可见度。在传播渠道上的创新,将传统的单一地点演出形式转变为三地共享、互动互鉴的模式扩大了受众群体。然而,任何创新都难免存在缺憾,比如观众、演职人员和专家因观演或工作需要而奔波往返于三地,增加了主办方组织工作的难度以及人力、财力的付出。但瑕不掩瑜,三地联动与立体传播的模式展现了本届民歌节显著的创新性,并有效地扩大了艺术欣賞者的覆盖范围。这一模式,把受众群体本身作为原生民歌传播的载体,人人可参与到实体和虚拟空间下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从而完成从演出—聆听—二次传播的良性循环。
与往届民歌展演活动相比,本届民歌节首次加入传统器乐类“非遗”项目,不仅从整体上优化并美化了民歌节的展演效果,增加了民歌节的观赏性与吸引力,还生动揭示了器乐与民歌二者之间互为表里的内在关联,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存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内在机理。正是基于这一文化理念,在展演中,观众既可以看到《黄河船工号子》《搡水草》《打麦歌》等传统民歌,也能够欣赏到《阳关三叠》《大得胜》等器乐曲目,还有《香茶致富千万家》等展现时代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新作品。
本届民歌节在形式、内容及传播上所展现出来的开放包容与深度融合,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版本。
二、交流研讨,助推“非遗”新发展
作为本届民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专题研讨会于18日在婺源县举行。研讨会汇集了全国众多学界精英、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代表性传承人,与会者就原生民歌的教学与科研、传统器乐的传承与表演、传统音乐的守正创新以及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优秀案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助推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历届专题研讨会关注的焦点。本议题的学术主持人张天彤以《让原生民歌回归课堂》为题,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并鼓励学生参与田野考察,以实现原生民歌在高校课堂中的复兴与传承。谈欣、李臻、洪艳等学者探讨了新时代“非遗”的创造力,强调“非遗”保护应立足地方文化,拓宽传播路径,促进经济文化双产业发展。当前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需双管齐下:一方面,应积极探索高校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为原生民歌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亦需坚守民间传统的传承方式,确保原生民歌的根脉得以延续。政府、民间艺人、学者、企业家以及广大群众共为主体,通过互动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原生民歌在当代的繁荣与复兴。
器乐与民歌二者相互依存,器乐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内涵。研讨会增设“传统器乐的保护与开发”议题,对传统器乐类“非遗”保护有积极意义。学术主持人杨玉成在《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及其变迁》发言中强调,应关注传统与现代乐器的关联,及传统在当代的变迁。汪菁、米久单增阐述了鼓吹乐器的历史与魅力,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对传统器乐的保护。
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一直以来是学界探究的焦点,学术主持人胡晓东提出了四点保护措施:其一是更新“非遗”保护工作观念;其二是拓宽“非遗”保护工作渠道;其三是处理好传承与传播的关系;其四是倾心守护传承人。杜天龙、杨立等主张应活态传承传统音乐,并加强音乐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蒋思齐强调基层工作者和受众的重要性。刘浩然建议完善“非遗”筛选制度,保障传承质量及新生代培养。
三、现代科技,赋能“非遗”新传播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了开展舞美、灯光、音响、机械、视觉特效、观演互动等领域的设计制作技术;开展云演艺、沉浸式演出等演艺新业态的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各类云服务平台及软件系统的自主研发等目标。② 本届民歌节充分利用现代数字科技为原生民歌传播发展助威赋能,成为民歌节的又一特色。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状态在多个维度上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激发演员们的表演热情与情绪,帮助他们在舞台上呈现出更为出色的表演状态。其次,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舞台,使其突破了原有界限,能够以更具创造力和现代感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舞台设计更加灵活多变,灯光、音效、影像等元素得以精准调控。同时,数字化技术还使得舞台表演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开幕式上,现场的科技元素、灯光和LED屏以及虚拟烟花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场令人瞩目的视觉盛宴。
此外,随着节目的更迭,LED屏幕背景相应地变化,时而将观众们引入一碧万顷的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长调空旷辽远、气息悠长的艺术魅力;瞬间又转入波涛汹涌的南海之滨,领略海南黎族民歌旖旎多姿、妩媚多情的异域风情……这些独特的体验方式,借助LED大投屏的映衬,带领观众在多民族文化之间穿梭往返、纵横驰骋,深切感受多民族原生民歌的独特魅力。
结 语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亮点纷呈、盛况空前,向我们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民歌在新时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变化。民歌节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各民族原声民歌齐聚一堂,促进传承人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民歌节作为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活动,“非遗”传承的“立体化模式发展”是民歌节在未来传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既呈现了诸多令人惊艳的场面,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
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还缺乏关于原生民歌在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方面的理论建构,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原生民歌的历史资源,系统地梳理其发展脉络,并构建起完善的理論体系,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系统地整理原生民歌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曲谱、传承人的口述历史等,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和数字化保存,并出版相关的学术著作和曲集,为后续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基础。
其次,在社会维护方面,着力保护传统音乐“非遗”的生存语境,积极实施“非遗”的再语境化。“非遗”项目往往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紧密勾连,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应做到“移步换形不换核”,原生民歌的“根”和“内核”不能丢,因此,保护其生存语境至关重要。通过再语境化,我们能够更好地还原和展示“非遗”项目的原貌,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传承。此外,扩大“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多省多地的演出和活动,促进文化多样性展示和民众的文化认同。
最后,在个体创造方面,应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才培养,激发传承主体的创造力和技艺水平,推动“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例如,使用数字技术记录和整理“非遗”技艺、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非遗”项目、建立激励机制以及鼓励跨界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可以作为激发创造力和技艺水平的途径。
综上所述,“非遗”传承的立体化发展需要平衡历史构成、社会维护和个人创造三个维度,全面保护和传承原生民歌“非遗”项目,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独特的文化母语价值和维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大实践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微信小程序)
胡晓东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王亚军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