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阿炳 回到音响
2024-04-13苏秋如
2023 年12 月18 日上午,无锡市下起了南方人罕见的鹅毛大雪,华秋苹借云馆、阿炳祖居、王莘纪念馆乃至目力所及的绿树、青瓦,各色景物都裹上银装。借云馆内,十余位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家围“琴”畅谈,这是第七次举办的阿炳诞辰纪念活动的场景之一。本次纪念阿炳诞辰130 周年活动,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和无锡民族乐团参与协办。
此次纪念活动包括音乐会和学术笔談会。2023年 12 月 17 日晚,名为“大音希声———海内外纪念阿炳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国乐盛典”(后简称“国乐盛典”)于无锡市天一中学剧院隆重开幕。无锡民族乐团联袂海内外二胡、琵琶名家倾情献艺,影像叙事和音乐演奏同台呈现,演员张凯丽穿插讲述,打造了一场声音与影像、历史与现实交汇的视听盛宴。18 日, 在阿炳故乡锡山, 举办了题为“回到音响———纪念阿炳诞辰 130 周年”的学术笔谈会(后简称“学术笔谈会”),邀请国内关注民族音乐、研究阿炳的作曲家、演奏家与理论家,从不同专业视角参观体悟,交流研讨。
一、回到阿炳关注无锡
1950 年夏天,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一台沉重的钢丝录音机专程来到无锡①采录民间音乐,请阿炳录制了《二泉映月》等传世佳作,留下了他一生仅存的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它们既不是文字文献,也不是乐谱,而是对于音乐艺术而言,最根本、最直接资料———音响。
这是阿炳留给后人的声音公开信,也是解锁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声音密码。它属于阿炳,更属于全人类,还随飞船驶向月球,肩负起星际文明和平交流使者的“重任”。海内外的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无数次来到无锡,走近阿炳,奏响二泉,写下思考,只为不断探索:面对阿炳及其音乐,我们这一代人还能做什么? 该如何去做?
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阿炳诞辰纪念活动共举办过七次,分别是90 周年(1983 年,北京),100周年(1993 年,无锡),110 周年(2003 年,北京),112周年(2005 年,无锡),115 周年(2008 年,无锡),120周年(2013年,南京)和130 周年(2023年,无锡)。音乐学家乔建中先生在本次学术笔谈会中讲道:“对阿炳这位20 世纪的伟人,我们在不断地纪念他、不断地演奏他的作品, 说明我们对阿炳这个人及其作品的伟大,至今都没有忘记。”以杨荫浏先生相关论著和《阿炳论》②(论文集)为核心,结合中国知网查询,学界对阿炳的研究从1952年杨荫浏先生的记录、万叶书店出版的《瞎子阿炳曲集》之后,见诸报刊最早相关文献是1964 对“北京举行阿炳作品演奏会”③的报道,迄今,围绕阿炳生平、作品、演奏、创作等,公开发表论文有三百余篇。
从杨荫浏先生第一次前往无锡采风,到今天无数次围绕阿炳的研讨会、音乐会在无锡举办,我们不仅要看到无锡这片热土养育了阿炳这样的民间音乐家,更要看到这片文化土壤是如何滋养每位生活在这里的民众。
二、走向音像“+” 弘扬国乐之声
17 日晚的“国乐盛典”以科技手段赋能,用特效化妆与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呈现阿炳的形象和音乐,实现阿炳与乐团、演奏家们的跨时空“对话”。此外,音乐会还在央视频、新浪微博、无锡博报、新华社现场云、百度等平台进行直播,除音乐厅内的观众外, 还有无数热爱传统音乐的人进行线上观看, 点击播放量高达41.9 万人次④。此次新媒体+科技的方式, 让阿炳诞辰纪念活动有了更广泛、更具影响的传播力。
作为经典且流传甚广的乐曲,《二泉映月》曾被改编成多种乐器、不同形式⑤的版本,此次音乐会所呈现四种形式的《二泉映月》,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会上,大提琴独奏版《二泉映月》(演奏:鲁鑫)率先拉开序幕,舞台灯光聚焦,大提琴缓缓流淌出经典旋律, 这让经常听二胡版本的我突然对“开放、包容”这个词有了具象化感受。女声独唱版《二泉映月》(演唱:伊泓远,王健填词)刻画出盲艺人阿炳“身背着琵琶沿街走,一声低吟一回首,荣辱沉浮无怨尤,惟有这琴弦解离愁”的生动形象。随后,无锡民族乐团带来了管弦乐版本《二泉映月》。管弦乐队其宏大、有力的叙事,辅以器乐间丰富多彩的旋律对话,加之全息影像技术的使用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舞台上栩栩如生的阿炳全息影像正在拉奏《二泉映月》, 配音用的正是57岁的阿炳自己的演奏版本。第一句结束,舞台灯亮起,阿炳悄然隐去,无锡民族乐团接过阿炳的琴声,完成余下演奏,那一刻,历史接通了现实,阿炳完成了传承。
二胡与乐队版的《二泉映月》(刘文金编曲)由演奏家邓建栋与无锡民族乐团携手演绎,是当晚的压轴“大戏”。乐队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二胡的旋律,邓建栋将每一个音符处理得精致、深邃,传递出另一种细腻。在乐曲接近尾声时,大屏幕上阿炳祖居的木门缓缓打开, 情景复现阿炳演奏二胡的画面。艺术家们共同转身,全场安静,只剩阿炳拉奏《二泉映月》的声音,与阿炳首句的演奏首尾呼应,这是演奏者之间的对话,也是心灵间的沟通。一曲毕,阿炳起身,向观众鞠躬,观众席掌声经久不歇,这样的舞台设计让大家沉浸其中,既充满艺术性,又处处凸显着人文主义关怀。
音乐会上,除演奏阿炳的音乐外,还有二胡齐奏《无锡景》《茉莉花》,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等作品。这是对阿炳的致敬,也是一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乐盛宴。音乐会最后,屏幕播放主题为“斗重山齐、仰之弥高”的影像,给观众展示了近代以来, 江苏无锡地区的优秀音乐家、演奏家,如周少梅、刘天华、杨荫浏、曹安和、蒋风之、刘北茂、储师竹、闵惠芬等,这是对这片民族音乐沃土最好的致敬。
纪念阿炳130 周年诞辰的“国乐盛典”不仅是一次科技与传统结合的音像“+”探索,也是一次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我们海纳百川的国乐气派、国音之声的实践典范。
三、回到音响聚焦音乐
18 日,十余位作曲家、演奏家与理论家齐聚一堂,由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学院黄虎教授担任“学术笔谈会”主持。他在开场时提出,“二泉”不朽,阿炳永远,对阿炳及其音乐的深入解读与全面继承是纪念阿炳的前提与根脉。他回顾了乔建中先生曾在阿炳115 周年诞辰纪念上围绕“阿炳”与“阿炳音乐”提出的12 个议题⑥。这些议题既传承又创新,既务实又前瞻。15 年后再看,仍是一份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并力争完成的“阿炳学”作业。所以,我们不断回到阿炳,对其人、其乐,展开不限于乔建中先生所提12 个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则成为本次笔谈会各位专家的共同愿望。
此次纪念阿炳诞辰130 周年学术笔谈会,以“回到音响”为研讨主题。自录音技术出现之后,目前所知“中国最初录音”是1901 年德裔美籍人类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7 Laufer,1874—1934)用蜡筒录音机采录的音响资料。50 年后,以杨荫浏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者,带着珍贵的钢丝录音机不断深入民间,采集音响,为我们保留下来了大量濒危、珍贵的传统音乐资料。“有了录音的历史,才是多维的历史,而对于音乐史来讲,这样的历史才算完整。”⑦这些音响无疑是研究中国音乐发展和历史进程最真实、最珍贵的资料。
“回到音响” 一方面强调关注并回到20 世纪50 年代钢丝录音机录制下阿炳演奏的6 首作品原声中去,演奏家与理论家通力合作,以“本真演奏”形成不同“打谱”的演奏版本;另一方面,对《二泉映月》的十余个改编版本的研讨本就是回到音响、聚焦音乐的典范。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张强教授从演奏的角度谈道,“阿炳音乐风格独树一帜,《龙船》《大浪淘沙》《昭君出塞》是琵琶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曲目,但由于阿炳没有传人,面对诸多版本译谱,我们只有通过仔细研磨原始录音进行间接传承,故而对于演奏者来说音响成为唯一参照校对的依据”。
作曲家、上海民族乐团终身藝术顾问顾冠仁先生认为:“阿炳作品感人, 是因为他将真实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音乐学家、南京艺术学院王晓俊教授谈道:“阿炳伟大之处在于他精通民间音乐,这里的音乐、音调,是流淌在他血液中的,这对我们当下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有非常大的启示。”我们既要回到音响,聚焦音乐,同时又要在继承传统之上有所创新, 探索民族音乐发展的更多可能。音乐学家、安徽师范大学汪海元教授从创作角度提出,要重新审视创作,音乐的经典性不仅仅是表演的高超技巧,更需要好的作品。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王建民教授表示,《二泉映月》之所以成为中国旋律美学的典范,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旋律结构与变化手法,并指出“创新的同时,永远都不要忘了我们的根”。
笔谈会上引起热议的还有前一晚的演出,与会专家们纷纷对音乐会的设计和呈现给予肯定。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汝艺教授表示,这不仅是一场多维、立体的学术音乐会,更是兼具创意、包容、情怀和坚守的音乐会,希望在未来还能有进一步的升级迭代。文化学者方立平先生指出,“国乐盛典”是“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成功个案,全场出现四次不同形式演奏的《二泉映月》就是很好的诠释。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岳峰教授认为,“国乐盛典”的曲目设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它让我们看到,是怎样的沃土才能培养出无数民乐人才。无锡作为培养民乐的一片热土,在传承和发展国乐上还大有可为。
围绕阿炳、围绕音响、围绕中国传统音乐未来的发展,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要通过专业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国乐人才,集结一群有志之士建立胡琴学校,为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不仅是对阿炳音乐的发扬,也是我辈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纪念阿炳诞辰130 周年活动,汇聚国内数位专家,共同探讨“中国民乐当下发展的途径”“在新时代如何更好传承阿炳音乐”等议题。这既是对阿炳的致敬,也是这一代人面对阿炳及其音乐的新探索。在“不朽的二泉,永远的阿炳”的呼唤下,我们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和音乐家,向世界展示更加美好的国乐之声!
[本文为2022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皮影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ZD08) 阶段性成果]
苏秋如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二年级在读
(责任编辑 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