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人才培养新样态 探索美育新路径

2024-04-13习译之

人民音乐 2024年3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歌剧

时值冬日,鹭岛依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2023年12月4日至8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鼓浪屿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在厦门成功举办。自2021年起,为实现“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国际音乐学术高地”的目标,以及履行高校为城市文化建设事业服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使命,上海音乐学院与厦门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举办音乐周活动。

本届音乐周以“充分聚焦拔尖创新”“关注人才培养”和“深化以美育人”等理念为核心,分为三大板块:上音歌剧院鼓浪屿歌剧比赛(首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论坛(第二届),以及民乐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活动。同时,本届音乐周还穿插举办了“庭院音乐会”和“第三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等活动,融入市民生活,传播美育精神。此次盛会集学术交流、艺术展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于一体。音乐会展示了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及厦门市音乐学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歌剧比赛、大师班邀请了多位知名歌剧导演、指挥家、作曲家、声乐艺术家担任评委和主讲人,为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与交流机会;学术论坛和讲座汇集了全国多位音乐理论家,就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歌剧比赛:发现中国歌剧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歌剧的繁荣发展,人才是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针对中国歌剧创作、导演、表演、评论人才培养,陆续开办了各类研修班、培训班,为新时代中国歌剧创新发展储备了人才。 作为本届音乐周的亮点,“首届上音歌剧院鼓浪屿歌剧比赛”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品牌赛事,探索既与国际接轨,也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歌剧人才培养机制。此举对推动歌剧人才培养与中国原创歌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比赛评委会主席廖昌永指出,此次比赛旨在发掘和培养有潜力和才华的青年歌剧演员,推动中国歌剧艺术的全球影响力,所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将参加上音歌剧院《卡门》和《塞维利亚理发师》的演出,并纳入“歌剧演员储备计划”。

赛程分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举行。初赛于2023年10月20日—11月20日采取视频遴选方式举行;复赛和决赛采取现场表演评分,分别于12月5—7日、12月12—13日在厦门鼓浪屿音乐厅和上音歌剧院举行。廖昌永担任比赛评委会主席及决赛评委,评委会成员由各方面专家组成:歌剧表演艺术家黄英教授(初赛)、女高音歌唱家郭森(复赛、决赛)、“上音”声歌系王凯蔚教授(初赛)、上海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张亮(复赛、决赛)、上海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张洁敏担任评委(初赛)、艺术指导阿莱桑德罗·阿莫雷蒂(Alessandro Amoretti)(复赛)、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院长艾曼纽尔·翁德雷(Emmanuel Hondré)(决赛),以及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音乐总监蒂姆·瑞斯-伊万斯(Tim Rhys-Evans)(复赛、决赛)。其中,复赛与决赛的选曲要求体现出对中国原创歌剧艺术的倚重,多位选手选择如歌剧《原野》《沂蒙山》《康定情歌》等中国歌剧选段参赛。整个比赛从“声音”“技巧”“音乐呈现”“艺术素养”四个维度对参赛者进行考量。经过全球声乐专业人士激烈角逐,“上音”在读博士生胡斯豪拔得头筹。近年来,胡斯豪在学院创演的多部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如上音版《茶花女》中的阿芒、原创歌剧《康定情歌》中的男主角尚镛等,他的成功是学院启动“教创演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缩影。

决赛与颁奖晚会公开售票,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正如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比赛组委会主席裴小倩所期望的,达到了通过歌剧比赛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中国原创歌剧精品的传播、培育更多热爱歌剧观众的目的。

二、理论研讨:共谋新时代民族声乐创新发展之策

中国民族声乐学科始于20世纪50年代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的民间演唱班及“上音”的民族声乐专业。60年代,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及声乐系、歌剧系(民族)的设立,确立了以民族声乐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论坛” 聚焦于中国民族声乐的传统与现代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两大主题,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提供策略。该论坛邀请全国16所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探讨,包括主旨發言、学术研讨与汇报、大师班和音乐会。论坛共征集并筛选出32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吸引了近百名师生旁听与研讨。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主持。

首先,廖昌永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为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题,围绕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手法、发展核心、表演特色进行主旨发言。关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手法,他倡导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上海音乐学院近期排演的经典歌剧《茶花女》和原创歌剧《康定情歌》皆属于二者结合的典范。他认为,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核心应是鲜明的中国音乐语言,并结合自己在《党的女儿》及《康定情歌》中的排演经验,指出民族音乐语言是决定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还总结出中国民族歌剧融西方表演方式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写实与写意为一体的表演特色。

其次,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张千一的主旨发言是从原创民族歌剧《映山红》的创作经验谈起。他认为,该剧的创作思路主要有三:一是主角从“潘冬子”(电影)到“冬子妈”(歌剧)的视角转换;二是采用复线结构,如把冬子妈在留守苏区的情节作为主线置于舞台前场(前景),把潘行义在长征途中的战斗经历作为副线置于舞台后场(背景),使之遥相呼应、隔空对话;三是守正创新,核心角色运用民族唱法。全剧使用对白推进剧情且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戏曲风格。张千一分享了该剧音乐与语言结合、民歌与戏曲结合、交响化与民族化结合的创作经验,并结合冬子妈的板腔体唱段《灯火啊,你越拨越亮》进行了详细解析。

最后,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以《从民族歌剧表演论中国唱法的多样化》为题作主旨发言。她将所主演过的三部歌剧根据创作手法的不同分为板腔体思维的《党的女儿》、旋律性写作的《边城》、交响性思维的《映山红》,并以此为例分析探讨中国唱法多元化问题。此外,她还从表演者的角度出发,对《映山红》中的《灯火啊,你越拨越亮》和《党的女儿》中的《万里春色满家园》这两大核心唱段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说明二者对表演者声音色彩的独特要求,并探讨了与不同声部、不同唱法演员合作时的声音处理方式。她总结道,中国唱法的多元化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唱段的創作思维调整声音的表达方式;二是根据戏剧情境中的人物塑造选择合适的用声方式;三是在与不同唱法、不同声部演员合作时,应保持审美基调的一致性。

“教学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方琼主持。15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民族声乐学科带头人或校领导,围绕“中国民族声乐学科建设”“区域特色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民族声乐课程思政”三个话题开展讨论。关于中国民族声乐学科建设,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教授介绍了本院通过民族歌剧创、排、演,整合学科资源的经验;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教授介绍了该院在专业主干课程群中增设表演与传统戏曲课程的心得与成效;武汉音乐学院余惠承教授介绍了本院在音乐教育领域中融入“古诗词歌曲”的尝试。关于区域特色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来自西安、云南、广西、吉林、内蒙古、四川与广州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就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助力专业教学,交流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自浙江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就民族声乐课程如何通过与党史、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实现民族声乐课程思政交流经验,并探讨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问题。

“理论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主持。音乐理论家居其宏以《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美学建构》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国民族歌剧在长达70年的创演实践中形成了“声情并茂、唱演俱佳、形神兼备、虚实融合”四大美学特色,在世界歌剧表演艺术史上,为建构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民族歌剧表演美学框架奠定了重要基础。夏滟洲通过对“啸”字进行考证,认为歌唱相关的文字都包含歌唱技巧。他主张民族歌剧应注重音乐与剧情的匹配,使用能反映主题的民族音乐元素。他还建议扩大古诗词歌曲研究视野,关注吟诵及其文学价值。郭克俭在《百花齐放,多元一体——从百年唱法形态嬗变管窥新时代民族声乐创新发展》的发言中,明确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广义和狭义概念。他指出,现代民族声乐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始于“左翼音乐运动”,声音技术经历了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唱法形态包括“民谣”“民歌”“民声”“民族”和“中国”五种类型。此外,他强调传统文化是民族声乐的根与魂,革命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柱,而先进文化则是其发展的驱动力。屈歌的发言题为《歌唱声学:民族声乐实证性研究的新思路》。他首先梳理了音乐声学和歌唱声学的起源和关联,介绍了歌唱声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从声学性质、音乐特征、唱词、语音、声音传播、听觉感知,以及心理反应等领域进行考察研究,随后结合实例展示了歌唱声学在民族声乐唱词研究与传统声乐润腔特征研究上的具体应用。刘红以《“民族唱法”多层认知与理解》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民族声乐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并指出“民族唱法”中的“民族”二字具有国家属性,是文化载体,对民族唱法的讨论不仅仅是创作及演唱上的“风格”探索,而应考察其具体实际的内容。

论坛还安排了三场大师课,分别由雷佳、刘辉、王宏伟主讲,让参会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顶尖民族声乐歌唱家、教育家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民族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本届论坛还于12月4日和5日晚,分别在宏泰音乐厅举行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展示音乐会”和“全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成果音乐会”,展示了各院校的拔尖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成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聚焦美育:推动中国美育事业发展

本届音乐周围绕“深化以美育人”、检验上海音乐学院、厦门市音乐学校两校合作办学的教学成果,从学校到社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浸润”,推动中国美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音乐周在12月6—7日举行了系列民乐进校园、“近”大众等艺术实践活动,“上音”民族音乐系吴强、王蔚、霍永刚、唐俊乔等民乐演奏家、教育家在厦门市音乐学校举办了古筝、胡琴、竹笛等大师班,传授教学与演奏方法;“上音”民乐系师生还与厦门市音乐学校民乐团的同学们大手牵小手,走进厦门中小学,以音乐为载体,开展美育活动,弘扬美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月7日,廖昌永一行“把家庭音乐会搬到了鼓浪屿的庭院”,在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美育活动——“庭院音乐会”,包含中外古今声乐、器乐作品,如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玫瑰三愿》《阳关三叠》,外国歌剧经典唱段《唐璜小夜曲——请你来到我窗前》《快给大忙人让路》等,中国经典创作歌曲《大海啊故乡》《鼓浪屿之波》《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民乐四重奏《丝海随想》、钢琴五重奏《鼓浪屿之波》等二十余首作品。音乐会气氛轻松愉快,主演多次走入观众席中,与观众、嘉宾互动交流,联袂演唱。悠扬的旋律回荡在“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的鼓浪屿,温馨而浪漫。

12月5—8日,于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音乐研究中心开展了持续四天的“第三届华语音乐影像志节” 。该活动创立于2019年,聚焦中国与华语地区传统音乐遗产、音乐表演与当代音乐生活,旨在提升音乐影像志作品的水平与质量,推动中国音乐影像志的发展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此次活动设有23部影片展映与对谈、“音乐·人·可持续”特展、闭幕颁奖典礼等,从多题材、多角度生动展示出了民族音乐学的核心主题“人——为何以及如何具有音乐性”。

结 语

本届音乐周是一个音乐的盛会,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共识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在如何促进大中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音乐人才“大中小一体化”共同成长上达成共识。值得强调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与厦门市音乐学校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常态化的,“上音”专家团队的远程教学、大提琴艺术周、视唱练耳艺术周、室内乐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都对厦门市音乐学校的音乐教学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本次音乐周亦是一次浸润式的美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不仅使专业音乐资源走出了上海,亦走出了专业院校的高墙,融入厦门生动的城市生活。这与2023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关于营造社会与校园美育文化环境的要求高度契合。

厦门音乐氛围浓厚,鼓浪屿更是凭借其独特的音乐资源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之岛,她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合作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上音—厦门”的“校地合作”,作为艺术展演、音乐教学与人才培养上的互惠互通,将双一流高校优质育人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行了适配融合,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厦门一直是中国音乐事业不断发展、守正创新的良好土壤,“上海音乐学院-厦门市音乐学校”之间的“校地合作”就是这片土壤上开出的美丽花朵。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17)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市超级博士后项目(2023543)阶段性成果]

习译之 上海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鼓浪屿歌剧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鼓浪屿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
“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鼓浪屿:迷途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