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破裂DSA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4-04-12王子凤杨静任彦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程序化围术康复

王子凤 杨静 任彦婷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聊城 252000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先天发育不良或脑外伤等因素损伤动脉管壁导致局部管壁膨出,形成囊性瘤体的脑血管疾病〔1〕。该疾病患者病情恶化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而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致死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据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入手术治疗相比于显微开颅夹闭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4〕。但有研究表明,DSA介入手术的疗效与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密切相关〔5〕。因此,采取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快速康复理念通过多学科合作制定、优化、改进围术期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早日康复;程序化护理则是对围术期的干预程序进行规范化处理,在疾病围术期护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但却少有研究联合上述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来探究其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行DSA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DSA介入手术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9〕中的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80岁,生命体征平稳;③符合手术指征并行DSA介入手术;④预计生存时间≥4 w;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颅内肿瘤、脑疝或其他危重疾病;②存在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疾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③长期使用抗凝药物;④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将符合上述标准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4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干预方法

1.2.1手术方法 两组均在DSA引导下行介入手术,操作均符合院内相关规范,由取得手术资质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

1.2.2对照组 应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就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方法、优势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绝对卧床,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避免因用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②术中:确认患者身份以及术前饮食等情况,使用各种仪器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给予患者合理、保暖的体位护理;单独放置术中接触过肿瘤的器械,避免再次使用。③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应对;给予患者饮食管理、营养干预、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基础护理;保持合适的体位;就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干预时长为5 d。

1.2.3联合组 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干预。结合两种护理方式制定程序化、科学化、全面化的护理方案。①建立程序化护理小组:成员有护士长、护士、心理医生、药剂师、营养师、主管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监督成员的工作;其余成员各司其职。在护理前根据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围术期特征并结合科室的情况制定程序化的快速康复护理方案。②术前:第一,心理疏导。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DSA介入手术的方法、作用与注意事项或提供成功病例,以鼓励、温和的话语安抚患者的情绪,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增加手术的信心。第二,健康教育。就颅内动脉瘤和DSA介入手术的基础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为患者答疑解惑。第三,术前准备。营造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以舒缓身心;给予镇痛或促排便药物;告知患者术前各项检查的必要性,以期患者主动进行检查;指导患者胸式呼吸的方法或给予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畅通;绝对卧床,减少探视,避免因情绪激动、用力排泄或大幅度活动等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术前8 h禁食,术前2 h少量饮用葡萄糖,避免术中呕吐和低血糖等。③术中:第一,保暖护理。使手术室保持室温22~24℃,湿度30%~60%;术中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使体温保持38~40℃;手术床给予相应的保温毯,其他区域覆盖以减少散热;术中使液体适当进行加温。第二,体位护理。根据手术方式和医生要求采取相应的体位;护士在调整体位的过程中动作柔缓,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可于腰腹处增加靠垫;体位既要保持患者舒适,也要方便医生操作。第三,注意事项。确认患者身份以及术前饮食等情况,使用各种仪器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记录术中补液量和尿量,防止着凉;单独放置术中接触过肿瘤的器械,避免再次使用。④术后:第是,基础护理。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促使患者早日苏醒;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应对;密切关注切口的恢复情况,出现渗血、红肿等立即处理;适当抬高头颈部,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给予持续性输液和吸氧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就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宣教;卧床期间对机体进行适当的按摩;根据患者排泄的次数与性状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通过音乐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等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第二,康复护理。术后8 h即可进行相应的活动,调整舒适的体位,卧床时从上肢活动开始逐渐进展为下肢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锻炼,每日适当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活动,每次5~10 min,避免过度劳累。第三,并发症护理。关注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关注饮食以防发生便秘;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按摩以缓解疼痛;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以及时补液,防止发生误吸;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以防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存在血管痉挛、脑血栓等及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第四,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加以疏导,维持心理健康。第五,出院指导。给予患者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嘱定期回院复查。⑤质量监测:护士长定期对成员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性、有效性;定期组织小组成员总结,及时发现护理方案中的问题,及时完善改正,以提高护理质量。干预时长为5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干预期间记录苏醒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于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Cronbach α=0.944,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100%)从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每项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干预期间记录再出血、疼痛、感染(尿路、肺部、颅内)、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胃肠道反应、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的例数并计算其发生率。④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于患者出院前采用满意度自制调查表(Cronbach α=0.963,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100%)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51~90分为满意,20~50分为一般满意,<2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联合组干预后的苏醒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

联合组干预后的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发生胃肠道反应1例,疼痛1例,总发生率5.88%(2/34);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例,感染2例,疼痛2例,胃肠道反应3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总发生率26.47%(9/34),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脑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联合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21<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联合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据报道,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5%,其中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仅有0.95%,而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其致死率高达40%,因此需及时进行救治〔9〕。DSA介入手术通过对动脉瘤血管进行栓塞来控制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10〕。但由于围术期护理措施不当,术后再出血概率为1.3%~8.0%,也可能并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血栓形成等症状〔11〕。可见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重要性。常规围术期护理缺乏完善的操作规范与流程,护理措施较为盲目,效果并不理想〔12〕。因此本研究选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破裂DSA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快速康复理念是指对具备循证依据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处理,以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13〕。程序化护理则是通过对护理措施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处理来提高护理效果,不仅能使护理措施落实于方方面面,还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率〔14〕。上述两种围术期护理方式结合能使护理方案更具程序性、科学性和优质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联合组的苏醒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组干预后的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相比于常规围术期护理更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在干预过程中,术前对患者就手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对患者进行宣教,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在提高对疾病认知的同时也缓解了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的负面心理,减少了心理应激对疾病的损害,此外还进行常规术前检查避免机体应激反应的损伤。术中对患者进行体位、保温、器械等护理,对于减少其他因素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手术效率、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手术创口的愈合均具有重要作用。术后则给予全方位的药物指导、饮食管理、营养支持、导管护理、运动指导、疼痛管理等护理,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苏醒、补充营养、减少手术应激对患者的损害,还能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使得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训练等方案得以优化,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15〕。这与孙秀民〔16〕研究结果相一致,均证明了新型围术期护理模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理念联合程序化护理能显著改善颅内动脉瘤破裂DSA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和提高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程序化围术康复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