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探析

2024-04-12唐金玉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评价改革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唐金玉

摘 要: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教师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为此,中职学校应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及教师人才评价现状,实施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筑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贡献、团队、绩效为导向,突出教师人才评价创新;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形成人才发展闭环,从而改善教师人才评价现状,促进新时代中职学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

关键词:人才评价;评价改革;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2-0055-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职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做好教师评价改革对提高中职教育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壮美广西新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要“深化双师型导向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为广西各职业院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西物资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围绕“破五唯”目标立足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改革措施,于2021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22年获批“广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以此为契机,我校全面贯彻评价改革精神,不断完善不同主体的评价办法,促进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基于此,笔者结合我校教师人才评价情况分析,探讨中职学校教师人才评价改革的对策。

一、广西物资学校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我校現有教师26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7人,占比21.67%,本科学历182人,占比69.20%;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5人,占比24.71%,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占比为13.85%;“双师型”教师占比70.00%以上(如表1所示)。

从年龄分布看,我校师资队伍呈现中年教师占主力的稳定结构。不少中年教师精力旺盛,教学经验丰富,自主形成了一套个性化教学风格和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常常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勇担重任,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能肩负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我校从社会和企业一线引入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实训教学和项目指导,使人才培养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我校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双师”培训指导、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加强继续教育等,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中职学校中职教育生均拨款低、教师待遇低[1],由此导致的师资人才问题是我校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校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教师数量增多,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招生人数需求;同时,由于职业院校持续扩招,高职院校师资缺口较大,不少优秀教师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职,导致中职学校师资总体数量不足,优秀教师更少。另外,我校新招聘的部分教师存在实践经验及企业工作经历不足的问题,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没有形成引领成长、开拓创新的局面,甚至专业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出现断层,部分专业缺乏能引领专业发展、开拓创新的师资人才。

二、广西物资学校教师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

人才评价是认定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职教师人才评价制度过度追求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量化指标。这些指标对人才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相关政策出台,由于管理方式粗放,错误地将其当作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造成“五唯”问题,给职业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另外,受传统人才观念和偏重理论人才的影响,人们未能客观地认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职业教育教师人才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当前我校师资队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数量、结构、质量等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差距较大,且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中职教师人才评价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教师能力培养力度相对不足,教师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未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一)目标导向不强,评价体系侧重综合化

为有效评价、诊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利于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通常将教师人才评价与教师个人绩效相结合,对职能业务部门、在岗教职工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人才评价主要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我校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主要围绕强化政治标准、整体协同、师德师风、学生管理、团队合作、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价,但根据多年的评价情况来看,更多的是以教学成绩作为参考,忽略了其目标的导向性。此外,由于评价指标面太广,抓不到评价重点,比如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学习能力、道德品质等都作为评价内容,导致评价不清晰,学校发展与教师人才规划发展不能紧密结合,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等。

(二)分类分层评价不到位

中职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职工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理干部、教师、行政工勤人员。管理干部主要有校领导、中层干部、后备干部;教师主要分为以教学为主的人才[2],或以科研为主的人才,或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或以技术技能为主的人才等;行政工勤人员则以行政管理为主和工勤管理为主。我校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人员提出不一样的岗位要求,但难免存在各层级评定人员沟通不及时,信息未同步等问题;多部门评定也会存在相互干预而导致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评价结果与教师发展、能力培养没有形成闭环

人才评价是学校开展教师选聘、任免、奖惩、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的依据。为改变学校过度关注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的现象,中职学校应重点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我校引进人才数量较多,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准确把握教师发展短板,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人才评价分析反馈教师的能力问题,导致“用人荒”问题的出现。

三、改善教师人才评价现状的对策

(一)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筑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评价学校人才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对人才培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学。

我校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通过实施多项举措筑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三结合”,即将师德师风与干部选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相结合,对每一位教师严格进行师德考核,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考查;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将师德师风考核工作贯穿教师日常生活中,通过制订教学事故管理办法、师德师风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三是师德教育方面,要求全体教师坚持学习“每月一案”典型案例,教师若违反师德师风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从而强化监督。另外,我校通过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讲座、树立“榜样先锋”“最美教师”等先进模范,提升教师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二)以贡献、团队、绩效为导向,突出教师人才评价创新

为了打破“五唯”问题、改变部分教师“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认知,我校啟动多项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人才评价制度创新形式,多次组织教师、行政人员、中层干部等进行研讨,先后到区内外先进的职业院校开展调研学习,寻求破解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性、关键性难题的对策。基于学校人才队伍实际,笔者认为针对教师队伍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的情况,应以贡献、团队、绩效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教师人才评价的创新性。

一方面,要突出制度创新,以人才评价体系激发教师人才培养的活力。我校基于“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突出团队、突出贡献”十六字方针,修订了教师人才评价制度,目的是让教师改变心态、调整工作状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不再纠结于干多干少,而是积极地研究自己干得好不好、怎样可以干得更好。我校还依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突出团队、突出贡献的分级分层评价方法,通过实施分级分层人才评价方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氛围,让教师了解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要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性评价[3]。以往中职学校人才评价常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比如针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关注其参加了多少比赛、获得了什么名次、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是否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等;针对行政工勤人员的评价,则关注其是否获评优秀员工等。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片面,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中职学校在制订教师人才考评体系时,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行多部门联动考核,每学期开展“德、能、勤、绩、廉”多角度评价(如图1所示),突出师德师风、日常教学、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年度工作要求;通过检测、分析、调查、观察等手段,收集可以有效反映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资料,再实施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评价内容,如岗位技能、理论研究、群众服务等,其评价侧重点各不相同,评价结果不一,以便根据不同标准精准识别人才。这样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关注结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养。

评价标准是教师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与努力工作方向[4]。中职教育教师人才既是学生青春期的领路人,又是技术技能的传承人,其具有复杂性、技术性、示范性等特点,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充分考虑将教师人才的类别、专业能力素养等作为重点要素,根据职业教育教师人才的成长规律,切实从发展需求出发,优化和完善适用于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用好评价结果是人才评价的关键,通过分类分层的过程评价识别其人才类别,可以精准地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同时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双赢”。

(三)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形成人才发展闭环

为了用好评价结果,学校要充分考虑评价的内容与人才发展能力的匹配度,对人才能力的评价反馈要以鼓励为主[5],肯定其取得的进步,还要充分考虑评价标准中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学校要发挥中职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2021年,广西中职学校开展教学诊改工作,针对教师分类要求制定教师层级标准,拟定具体标准指标。因此,我校依据教师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实际制订了教师发展标准,确定了“新任教师—胜任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发展路径。发展标准融合了岗位要求、师德素养、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实践任务等具体要求,设置了业绩标准与素质标准,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新任教师为进入学校未满一年的教师,而胜任型教师一般为进入学校满一年的教师,从新任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标准,结合其进入教学岗位工作的年限、能力及发展实际,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德育等三个方面设定要求,如教育要求从“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为“熟悉教学标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如期完成教学任务”;教科研的业绩标准也有所提高,从“不做教科研任务”到“至少完成一项教科研任务”;德育方面则从“没有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上升为“担任班主任且量化考核成绩良好及以上”。以此递进,从胜任型教师上升为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再到教学名师。

学校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改革,还应更多关注德育质量、教学质量,以及通过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比如,教师是否发挥了团队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进行生活、学习上的反思与总结等;当然,针对难以量化的评价结果,还需要发挥多元化评价方式,如通过访谈、过程材料、任务评价等评价全面了解教师。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反馈,以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要做好中职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人才评价,中职学校要联合政校行企等,牢固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形成人才培养输送闭环;政府应加强与职业院校互动,及时反馈毕业生就业后单位满意度,以及反馈企业对于各类人才新的需求[6],以便学校及时调整教师人才评价体系、指导教师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向,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结构、教师能力要求与企业岗位需求、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高度匹配,从而以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专业课程实施为抓手,将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按需育才、因才施用、人岗相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丽丽.新时代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2019(14):62-63+103.

[2]杨淑华.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培训,2020(3):43-44.

[3]邹璐.高职教育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探析[J].山東化工,2020(3):109-110.

[4]孙蔚鹏.中职教育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21(21):77-78.

[5]袁丽丽.破“五唯”政策下中职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2021(22):47-49.

[6]杨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基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需与评价的调研[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2(1):68-72.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破‘五唯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2022ZJY621)的研究成果。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评价改革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之我见
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高中教师职业道德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