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04-12孙阳光
孙阳光
摘 要:针对全球新冠感染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该文结合民族院校和民族高等教育实际,分析新冠感染疫情对国内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探讨和实施新工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给出中南民族大学相应的教学实践及举措,探索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9-0018-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act of global COVID-19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universit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COVID-19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s for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including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ystem,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rovide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measures for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explores a new way to cultivation model for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Keywords: post-pandemic era; new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更明确要求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分类培养的新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民族院校肩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适应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形势下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紧跟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前沿,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具有新工科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满足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了快速发展[1-2]。在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教辅方式和渠道被普遍使用,这使得便捷的教育资源获取和知识传递很大程度地突破了时空阻隔,这也进一步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3]。但随着在疫情背景下地区间文化差异和国际环境制约等问题日益加剧,这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对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紧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前沿,加快新形势下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构建适合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一 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受到全球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国内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在诸多学科都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4-5],同时区域间文化差异、国际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制约限制又对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阻碍。随着新冠感染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和国际局势的多变,国内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出国留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疑虑和观望,也削弱了对传统线下方式出国留学的想法和规划。此外,国际间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教育教学和学术交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滞缓。这些客观现实情况在对传统线下方式的国际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为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长远来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球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模式多元化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尽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受到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产生了一些现实困难和挑战,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区域间共同合作发展的整体趋势不断加强,因此,疫情过后全球对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会不断激增,国际间人才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这也使得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新冠感染疫情之后,国内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教育教学常态,这显著提升了知识获取和教学过程管理效率,也为出国留学和国际间交流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渠道。出国留学也从传统的出境线下留学学习逐步出现了向本土国际化学习的转变[6-7],不少国外高校也推出了课程在线上讲授、学生在国内学习的出国留学模式。这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模式使得我们需要全面深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不仅包括学生的国际化,更要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思维探索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和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国际化等[8-9]。此外,民族院校普遍存在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和层次差异大的问题,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急迫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因此,结合当前民族高等教育现状和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為民院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
二 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和民族高等教育实际,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和紧跟行业发展,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共建和产教理念融合等方面对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后疫情时代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国际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 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管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工科建设要求,针对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特点,形成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导向,围绕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革新。在制订培养目标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及不同工科专业建设特点和实际明确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1)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高校应深刻理解新工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内涵,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和定位,确立以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确立导向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2)构建什么样的机制:疫情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应充分利用丰富灵活的在线教学特点,融入国际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形成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育人模式新机制。
3)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紧跟国际化教育教学的新形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思政人文素养教育力度,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进行课程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自身专业特点强化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层级式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4)打造什么样的团队:具有高素质、国际化教育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实现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师资结构的深度融合,科学搭建师资结构,打造一支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团队。
(二) 创新培养机制,构建国际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民族院校在结合自身办学方向和专业特点的同时,针对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大规范管理投入,优化管理模式和流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学生培育质量,在政策层面为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可考虑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全动员思想观念转型,提升部门协同化效率。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需要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周期长,成效慢,需要有一定时间周期的摸索与实践,高校应鼓励不同的专业根据新工科要求和自身特点对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先行先试,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应重点支持,并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和与之配套的长期投入。
2)全方位培养模式转型,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针对与国际化接轨和新工科教育教学特点,需要加强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国际协作,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的融合。同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更加精准地制订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生源特点,构建科学规范的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精细化学生培养,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
3)全过程教学管理转型,构建评价国际化体系。传统的教学管理往往重点在管,个性化不足,精准度不够,重结果而轻过程。高校应将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聚焦到学生和教师共同执行的层面中,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关键环节中既要融入国际化理念,又要融入中国文化内涵,提高课程思政和文化自信的导入和教育,结合新工科建设实际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和评价模式,完善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
(三) 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国际化的师资共建队伍
针对疫情后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的趋势,积极发挥教学方式融合的优势,增强之间协作性。针对新工科建设要求,加强学生实践实训环节的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将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聚焦到学生、课程和教学队伍建设上。通过这三者的协同发展,从而深化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措施包含以下三点。
1)细化学科专业课程、强化实践实训课程。根据新工科整体发展要求和其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参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细化,增强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相互的连贯性和支撑性。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教学投入,推进课堂内课程设计和企业中项目实践的教学衔接,使学生扎牢学科专业课程的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融入思政素养课程、引入国际优质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培养党和国家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实保障。高校在融入教育国际化元素和加强国际交流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加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通过课程平台共建、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引入国际优质课程,从而优化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模式融合。具有高素质和国际化教育经验的师资力量是国际化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基础。新冠感染疫情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通过教师互派、教学互访等多种线下形式,还可以采取灵活的线上形式开展课程讲授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这可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教育教学交流,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层次和水平,提升国际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结合民族高校国际化教育实践中普遍薄弱的问题,要加强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新工科國际化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
(四) 紧跟行业发展,深化国际化的产教融合理念
在当今众多产业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下,全球产业生态化已成未来发展趋势,不同的地区、企业、厂商和用户共同组成了产业链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之间不同层面的相互交叉和作用,尤其是疫情后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新形势,进一步促进产业的结构优化、业务扩展和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全面挑战。根据民族院校三全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结合国际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将促进产业链与育人链有机衔接,协同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主要做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引入优质企业资源。结合疫情后不断加剧的区域竞争和产业升级外在环境形势,借助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推动学科建设的内在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大力引入优质企业资源,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师做产业导师和派出教师挂职锻炼的形式,借助企业优质资源,培育自有专职教师,外引与内培相结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而强化协同育人,促进校企深层次融合,为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共建合作基地平台。通过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和引入企业实习平台,由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和企业实际案例实践,为学生提供企业一线实习实训环境。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借鉴头部企业面向国际化的先进行业发展理念和资源,优化课程实践体系结构,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通过企业合作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技术和文化,营造浸入式的实践环境。进一步引领学生参加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学生对国内外行业需求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宽新工科背景下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思路。
3)拓宽学生创新条件。学生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作为班导师进行跟班指导,整合场地和资源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学科竞赛,历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传统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理念、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课赛练一体化的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上,学习全球最新技术成果和接触行业发展前沿;课下,在校企共建的基地实践中,走进高端企业,感受先进技术,真正将课堂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中南民族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依托国家级“探索国际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民族创新人才的国际合作。该项目以软件工程为试点专业,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拉克罗斯校区展开合作,创建国际合作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在合作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适合民族院校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道路。针对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工科建设要求和疫情暴发后国际化新形势,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紧抓育人质量,深化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在新工科相关专业的探索。其开展实施的关键在于“明目标、细管理、强师资、抓实践、引协同”,具体做法表现如下。
1)明目标:坚持面向国际标准,构建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厚基础、善思维、强实践和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中美双方学分互认。增加人文素质类和思政教育类课程,完善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提升全体学生综合素质。
2)细管理:设置项目管理办公室协调,安排专职班导师跟班,实行精细化管理。民族院校普遍存在生源基础薄弱和层次差异大的问题,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学业困难,及时疏导思想压力。
3)强师资:实现教师互派,交流互访,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学校教务处和国际处等多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专业课程由学院具有双语师资的优秀教师进行双语授课,美方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到校进行部分专业课程的讲授。疫情期间美方则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和专业专题讲座。学校鼓励和资助专职教师出国学习交流,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双语教学能力和师资国际化整体水平。
4)抓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紧抓学生实践能力核心培养。在扎实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基础下,以具体工程项目为驱动,设计层级式的课内项目设计,把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课内融合,鼓励参加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尤其是国际化学科专业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引协同:强化协同育人,形成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合力。围绕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出台系列管理政策文件,保障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学校专门建立创新人才实验室给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加强校企合作为协同育人开展提供配套保障和支撑。
实验班自2010—2021年完成十二届招生,共计招生281名,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参赛率为100%,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及以上的竞赛奖项175项,2017届—2022届毕业生中,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专业学科竞赛获奖率达49.6%。通过采取这些积极的举措,新冠感染疫情带来的教学实践上的困难得到了有效克服,同时全面实施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也显著提升了知识获取和教学过程管理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本文以后疫情时代民族高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适合民族院校发展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以教学育人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关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为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起到一定示范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7-82.
[2] 张俊宗.教育国际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J].高等教育管理,2020,14(2):21-28.
[3] 郑淳,闫月勤.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学术探索,2021(3):147-156.
[4] 顾明远,滕珺.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9):3-7.
[5] 任丽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业高校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困境与发展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20(6):20-24.
[6] 蔡永莲.在地国际化:后疫情时代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3):29-35.
[7] 张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3):10-17,120.
[8] 马万华,张颀.新冠疫情对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与我国的策略选择风险社会理论视角[J].高等教育管理,2021,15(1):1-9.
[9] 徐琳,蔡永莲.留学教育之变:后疫情时期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考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5):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