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儿童诗,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24-04-11李曼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童诗儿童诗意境

李曼

儿童诗是指适合儿童阅读、欣赏、吟诵的诗歌。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鉴赏”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材选编了不少儿童诗歌,这些儿童诗歌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儿童诗的诵读、积累等教学,还要能够从审美视域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等,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笔者以第一学段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吟诵美读,感受童诗音韵美

儿童诗节奏明快,语言质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以吟诵的形式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停顿、押韵等技巧,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儿童诗的音韵美。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然后采取跟读或者指名读的形式,让学生把每一个字音都读正确;接着把标记有朗读停顿的句子通过大屏幕投影出来,教师范读学生听,提醒学生听清楚老师是如何进行停顿的;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每一句话中的最后一个读音,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通过朗读与观察,学生发现诗中“后、狗、右、友”几个生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时候教师再把押韵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把押韵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如此熟读成诵,学生会发现运用停顿、押韵等朗读技法可以使诗中的语言更好听,更有节奏感,这样采取多种形式带领学生吟诵儿童诗,学生就会觉得儿童诗读起来很有味道,也越来越喜欢朗读,从而在读中感受到儿童诗的音韵之美。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以吟诵的形式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儿童诗的音韵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第一学段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习得朗读儿童诗的方法,变“要我读”为“我要读”,逐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比较揣摩,发现童诗语言美

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言的不同特点,揣摩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独特意味。儿童诗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表达独特。经常阅读儿童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儿童诗的语言美,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与熏陶。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儿童诗的语言美呢?引导学生比较揣摩词句是不错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一文中有“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这样几个短语,这些短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祖先当时的活动场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教师可以采取替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掏鹊蛋”中的“掏”能不能换成“拿”,“逮绿蝈蝈”中的“逮”能不能换成“捉”,“捉红蜻蜓”中的“捉”能不能换成“逮”等。在比较“掏”与“拿”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拿起笔袋”与“掏出笔袋里的铅笔”这两个动作,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品味,學生发现“掏雀蛋”中的“掏”指的是用手伸进窝里之后才能把鹊蛋取出来,而“拿”则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拿走即可,这两个词语表示的动作不一样,给人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做“摘、捉、逮”这些动作,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儿童诗的情趣,让课堂更活泼,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审美教育。

比较揣摩是引导学生品味感受语言的好方法。儿童诗中的语言在表达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用词考究之处进行比较揣摩,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诗歌中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创设情境,感受童诗意境美

情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适切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由此想开去,促进学生对文本意境的领悟。儿童诗意境优美,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教材中选编的儿童诗都是范本,值得学生细细赏析品味。教师依据儿童诗内容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情境,再现儿童诗中的意境,在品味鉴赏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儿童诗的意境美。

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这首童诗中,短短的几句话为我们营造了夜晚星空的美丽景象,意境优美。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意境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并播放《摇篮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由这些景象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了小时候妈妈抱着自己在夜晚看星星的情景;有学生说自己想到传说中月亮里面居住着嫦娥,不知道她是否会感到寂寞;有学生说自己仿佛就坐在月亮这个弯弯的小船里,遨游太空,这种感觉美极了;有学生说自己看着那一眨一眨的星星好像感受到星星在对自己说话一样……借助情境,学生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不仅感受到了儿童诗中蕴含的情感,还感受到了儿童诗中蕴含的美好意境。

有许多儿童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文蕴含的美好意境之中,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四、想象仿写,彰显童诗表达美

儿童喜欢想象,是天生的诗人。教材第一学段的儿童诗中有许多在内容与形式方面表达特别美的地方,值得学生细细品读赏析。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优秀的儿童诗中获得创作灵感,鼓励学生想象仿写,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带领学生由审美鉴赏走向审美创造。

如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诗中第二小节的表达很有特点,文中写“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小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可以用彩色的铅笔画什么,脚尖滑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仿照着课文中的样子写一写。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学生这样写道:“脚尖滑过的地方,秋天的稻谷,黄了;秋天的棉花,白了;秋天的枫叶,红了,红—得—好—看!”有学生写道:“脚尖滑过的地方,大棵的垂柳,绿了;大片的池塘,蓝了;大大的太阳,红了;红—得—像—火!”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仿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而且在仿写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表达创造之美,促进了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诗中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表达,可以促进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五、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验美

拓展阅读对于学生由篇及类、丰富阅读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童诗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儿童诗的乐趣。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学儿童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夜色》以后,教师可以把儿童诗《静静的夜》拓展给学生阅读。这首诗中对大树、小鸟、鸟宝宝、鱼儿、小溪、星星、月亮、云朵、娃娃、妈妈等夜下景象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祥和之感,充满了童真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阅读这样的儿童诗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如,教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两篇儿童诗以后,教师可以把《大自然的语言》这首科学诗推荐给学生阅读。诗中“白云高高是晴天,蚂蚁搬家带好伞”等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把科学知识蕴含在小诗中。通过阅读这首童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着眼于当下课文的阅读,而要依据儿童诗特点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更多的童诗,这样可以让学生由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帮助学生阅读到同类题材更多的诗歌内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表达美等,可以把儿童诗中的美学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生从小受到审美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童诗儿童诗意境
又甜又脆的童诗
抗疫童诗一组
教案《创作儿童诗》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童诗对对碰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