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研究

2024-04-10李丹綦英宁孔千子

商场现代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研发费用纳税筹划双创

李丹 綦英宁 孔千子

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度数字化教材项目“创新创业实用财务管理常识”(JC-2236);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度校内思政教改项目“创新创业财务管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KCSZZT-2232)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23年,政府推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版,激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小科技“双创”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研发投资大、周期长、资金链断裂风险等问题。本文分析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介绍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股利分配有税相关论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期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利用税收优惠,助力中小科技“双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纳税筹划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发展。2022年,我国制造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2022年前三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减税90亿元。2023年,政策扩大到全部企业,并且工业母机以及集成电路企业的比例提高至120%,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入了更高比例时代。中小科技创新创业(简称“双创”)企业拥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往往容易忽视创新研发的收益和融资资金成本相匹配的问题,对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认识不足。

二、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研发过程面临的问题

1.融资额度有限,融资成本高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融资风险主要为:企业研发面临内部现金流不足、外部融资约束的问题。根据财务管理中“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理论,中小科技型企业创造“息税前利润”的能力较弱,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收益保障性低。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轻资本、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等问题,偿债风险较大,无法达到金融机构设置的贷款条件,获得贷款额度有限。企业获得更多的是股权资金,如天使投资或者风险投资资金,但是债权资本成本低,股权资本成本高。

2.研发投资不足,研发投资过度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研发投资风险主要有:研发投入风险高、研发周期长、资金短缺等。一方面,研发投资过度,投入不但不能形成未来核心竞争力,而且过度研发投资将变成“沉没成本”,造成企业产生“管理费用”,减少当期的利润,影响企业绩效,甚至企业资金流断裂导致破产。另一方面,研发投资不足会影响企业股权融资。例如,某企业连续几年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科创板上市被终止。而且,不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被科技部门撤销登记号的,在相应年度不得享受规定的优惠政策。

3.研发投资收益和融资资本成本不匹配

企业的投资人包括债权人和股东,债权人要求利息回报,股东要求股息。假设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5%,表明企业今年有利润,那么,能否以盈利判断该企业经营得不错呢?其实,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真正赚到了钱。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缺少研发投资收益和融资资本成本相匹配的意识。净资产收益率为5%,仅说明满足了债权人的利息补偿,假设股东要求的必要投资报酬率为10%,净资产收益率5%不足以满足股东要求的投资回报。企业不能满足股东的要求,大股东会更换管理层,小股民“用脚投票”,企业以盈利来判断研发投资与收益的好坏具有局限性。

4.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认识不足

2023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上升至100%,但是企业在运用该政策时存在一些误区,如错误地认为未形成“成果”的研究开发费用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或者研發费用要等到年度末才能申报加计扣除。在研发费用的归集上超出范围,如将房屋折旧费、房屋租赁费归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将委托境外机构和个人开发的费用全额归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高管面临业绩考核压力,倾向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没有规范地遵守职业道德,滥用政策偷税漏税,从而背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

三、财务管理理论在研发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研发投入影响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在融资决策方面,可以运用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和每股收益无差别法进行融资方案的计算比较,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约束问题。在投资决策方面,要建立“净现值”投资资金标准的理念。同时,利用非利息税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解决投资资金不到位、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并且,根据有税股利相关理论,建议股东考虑个税负担不分红或者少分红,留更多再投资资金用于好的研发项目,解决研发资金投资不足的问题。

1.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融资方案选择,降低融资成本

综合资本成本是通过计算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比较各种融资方案的组合资本成本,帮助企业选择成本最低的筹资组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例如,某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考虑未来研发资金需求量,准备筹集长期资本5000万元。现有A、B两个备选筹资方案(表1),A方案长期借款资本比例为10% (500/5000),优先股资本比例为20%(1000/5000),普通股资本比例为70%(3500/5000)。(暂不考虑利息税盾),各项比例与成本率相乘再相加,A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13.1%,同理B方案为8.3%,B方案综合资本成本率低于A方案,因此选择B筹资方案,可以降低融资综合资本成本。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在研发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选择降低风险并增加股东财富的筹资组合方案。如表2所示,假设某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600万元(优先股暂不支付股利,所得税税率为25%),C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更低,而每股收益更高,因此C方案优于B方案。

根据以上计算,应当积极申请为“专精特新”企业,可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支持,利用财务杠杆创造财富。但是,如果企业“息税前利润”降低至435万元以下,如扣除研发费用后企业“息税前利润”降低至300万元,C方案综合资本成本率虽然低,但是其每股收益0.225低于B方案的0.36,考虑股东收益最大化,规避财务风险,因此,应当选择B方案。

3.研发项目评价选择“净现值大于零”的金标准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如何通过投资和融资使企业的价值更高,通过研发项目投资来增加公司未来核心价值,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净现值大于零”的金标准。研发投资价值怎么计算呢?即投资的收益大于成本,这样的投资项目才可行。但是,研发投资收益在未来获得,可能延续到未来若干年,而投资成本在当前支出,未来收益要与当前的研发项目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项目才可行。因为投资收益在未来不同的时间点获得,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收到和支出的钱不能直接加减,未来的收益要贴现到现在,把这些贴现后的收益进行相加运算,这是收益的现值,再减去现在的成本,如果差额大于零,即净现值大于零,方案可行。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要有通过“净现值大于零”来判断投资项目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意识,企业不但要盈利,还要满足股权资本成本要求的回报,投资的资产净利率高于综合资本成本时,才真正为股东创造了财富。

4.非利息税盾加计扣除政策的作用

根据财务管理中的MM有税理论,利息税盾可以增加企业价值,而加计扣除政策相当于非利息税盾,企业获得税收的减免。例如,企业未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而研发费用当期为500万元,则企业加计扣除后就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节税资金125万元(500×25%)。又如,2022年9月,企业的研发费用按预算,下个月研发资金确实不足。假设2022年前三季度就可以享受280万元的优惠,企业自主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就当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即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提前获得免税部分资金用以解决研发阶段资金断链的问题。

5.有税股利相关论的研发投入应用

根据股利分配理论,股利分配的过程也是企业再融资的过程。如果企业有很好的研发投资项目,不分红,相当于获得股东的一笔融资。同时不分红,股东也可以节省一笔个人所得税,股东需要资金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卖出股票获利。例如,同样都是2000万元的利润,假设A企业将所有利润都留在企业,不准备分红,而B企业将利润中的1000万元用来分红,根据有税股利相关理论,B企业股东分红的1000万元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假设税率为20%,则B企业税后股东实际分红为800万元,股东的全部资产由于税收减少200万元。因此,如果有很好的研发项目,则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会节约税收支出,相当于以股东节约的个税资金来补充研发所需的资金流。

四、研发费用纳税筹划,缓解融资约束

MM有税理论论证了企业的资本化价值与税收调整盈余具有相关性,因此,中小科技“双创”企业用好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相关的优惠政策,对解决外部融资约束和研发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有效。同时,能够突出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企业获得更多的盈余和自由现金流。

1.创投企业投资,种子企业吸引投资的税收优势

如果中小科技“双创”企业是种子企业,获得以下公司投资: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或者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或者天使投资个人,那么,这些企业对种子企业是直接股权投资,中间没有股权架构设计;投资性质是股权投资,不是债权投资。直接股权投资满两年,有战略性投资的性质,不是买了就卖。在投资满两年的当年,抵减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抵减幅度是投资额的70%。例如,投资公司股权投资1000万元,投资满两年,那么,在满两年的当年,可以用700万元去抵减投资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国家鼓励资本投资科技型初创企业,如果科技型“双创”企业研发需要吸引投资者入资,可以利用这个税收优势,吸引股权投资。

2.研发费用与生产费用分别核算,获得更多节税

会计核算时,研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分别核算,避免不能加计扣除的研发科目混入研发费用支出。例如,A中小科技“双创”企业有无法明确区分的生产费用和研发费用200万元,同时,研发人员福利费为40万元,工资总额为240万元,则这240万元不能享受加计100%扣除,并且研发人员的福利费扣除金额只能在工资薪金14%以内扣除,应扣金额33.6万元(240×14%),超过的部分要纳税调增。如果企业明确区分,并且把研发人员福利费以薪酬激励、合理补助等方式计入工资薪金,则企业少交税款61.6万元[(200+40) ×100%×25%+(40-33.6) ×25%]。

3.研发设备费用投入时点避免企业因亏损,加计抵扣不足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要根据当年的经营状况调整研发资金,以免净利润变为负值,传递企业发展前景不好的信号,不利于企业的外部融资。例如,中小科技“双创”企业2023年计划投入500万元购进研发设备,已知其在当年上半年已花费400万元购进研发设备。该企业若在下半年花费100万元购进所需研发设备,如果当年净利润为500万元,则当年可抵扣税款为:500×200%×25%=250万元;但是,如果企业当年未支出100万元时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则加计扣除前期购进400万元后利润为零,如果再多扣100万元,企业就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后续的100万元研发投入可以递延至下期。

4.投资高校等基础研究获得税收优惠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虽然有较多的技术投入,但是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因为研发支出并不会完全转化为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包括研发阶段和开发阶段,并且研发阶段进一步又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属于研发阶段支出,记录在管理费用中,因为研发是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活动,而会计是一个谨慎而保守的职业,基础性研发投入高并不意味着无形资产就多。外购的技术通常被认定为无形资产,而自身的研发因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确认为费用支出。基础性研发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创新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提高基础性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企业向高校用于基础性研究的支出可以按照双方协商的价格来确认研究成果的价值,而不仅是基础性研发投入的成本。例如,中小科技“双创”企业自行基础性研发成本为1000万元,自行基础性研发按照准则要费用化,而企业出资相当于外购高校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如果定价1500万元,则企业可以按照1500万元列支为无形资产,即将1000万元的自行研发成本计入管理费用项目,转换为按1500万元计入的无形资产,企业投资高校合作研发,提高了基础性研究的转换速度,并且享受了未来多扣除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优惠。这500万元,企业和高校可以共同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为社会责任承担了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增加,有利于投资人看到企业的真实价值。

新经济、新模式带来重大经营环境变迁,由内生增长的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绩效增长的引擎,促使效益呈现“滚雪球”似的增长,企业价值和成长的驱动力日益转移到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方面。从传统的会计视角来看,研发阶段的研发费用被视为成本,中小科技“双创”企业会面临资产紧缺、亏损累累的经营困境,销售净利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恶化,面临收益不足的压力。同时,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意味着无形资产投资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今天有费用无收入,研发收益实现时,未来有收入无费用,导致发展初期利润低估,而未来成熟期利润高估。

五、结语

中小科技“双创”企业在筹集研发资金时,部分管理者由于缺乏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选择的筹资方案往往无据可循。本文通过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为“双创”企业提供了测算选择筹资方式、控制风险的实践依据。但是,在使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决策时,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长期的资金时间价值和资本风险,需要资本结构决策的公司价值比较法进一步完善。中小科技“双创”企业在研发项目投资时,要有“净现值大于零”,即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意识。同时,MM有税理论论证了企业的资本化价值与税收调整盈余具有相关性,鼓励企业用好纳税筹划,符合政策导向,缓解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盈余和自由现金流。

參考文献:

[1]秦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析及申报实务[J].注册税务师,2023(3):40-45.

[2]周梅锋.如何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J].中国税务,2023(2):54-55.

作者简介:李丹(1973.09—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研发费用纳税筹划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刍议企业如何有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试析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算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