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10王晶赵蓓李珊
王晶 赵蓓 李珊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三全育人”的一项重要内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探索“知遇相伴·五育护航”的育心润德心理育人模式,创建“知遇心港”心理服务品牌,广泛提升“阳光铺洒”育心传播效应,旨在解决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困境,创新心理育人工作路径,增强立德树人润德实效。
[关 键 词] 心理育人;育心润德;高职院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04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当前,教育部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育人实施体系,改进评价管理规范,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构建心理育人新模式意义重大。
由于经济社会压力日趋增大,职业院校学生因主动性、自主性相对较差,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相对薄弱等,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构建以“五有”精品课程为抓手,以搭建一条“井”字形心理安全防护网为依托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一支“心灵守护”队伍,创建一系列“知遇相伴”心理实践活动,不断推进“育心”与“润德”的课内外德育实践深度结合,打造“赋能育心”心理育人特色。研究致力于从整体上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高职学院心理育人实效,从而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更是推进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积极发挥好心理育人功能,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时代新人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高职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推进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的职业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心理育人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增强自己的职业信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可见,“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更有利于社会的人才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心理育人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知遇相伴·五育护航”心理育人模式的實践举措与特色
(一)“知遇相伴·五育护航”育人实践举措
在“三全育人”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育心润德”心理育人模式,坚持将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提升。
1.构筑心理课堂阵地,潜耕“知育”深度
知育的主要目标是“教人不惑”,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完成自我发展和环境适应。心理中心借助“新媒体+心理”宣传平台,建好用活学工部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的入校适应期、成长迷茫期和实习就业期等不同成长阶段推送心理疏导科普文章,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开设以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线上精品课程为主干,心理学与生活线下实践课和心灵成长工作坊为两翼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有趣、有效、有料、有情、有得”的“五有”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导、练”四环节,切实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全覆盖。
2.构筑心理四级网络阵地,打造“情育”效度
情育的目标是“教人不忧”,学校打造“四级井字”网络体系,从各个层面让心理教育浸润学生生活。构建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学生家长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井字形”防护网。设置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考核制度,帮助朋辈心理辅导队伍迅速成长、团队稳定。以系列培训作为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以专业教师和心理辅导员作为督导群体,以各类实践活动作为工作抓手,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观察员”“预报员”“知心小伙伴”的作用。
3.构筑实践活动阵地,拓展“意育”广度
意育的目标是“教人不惧”,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各类活动应用于实践,实现体验与领悟的浸润。学校以“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季为契机,积极打造“文·画·美·剧”特色活动体系,以及百花齐放的二級学院心理育人模式。通过心理健康特色活动平台的搭建,丰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
开展“新生教育五个一”:即一场“靠近我温暖你”心理中心直播活动、一期面向新生辅导员的心理技能培训、一次面向班级心理委员的助人技能培训、一次面向全校新生的心理测评、一场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班会。打造心理活动两个季:在春季学期开展“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季活动,主要开展品牌心理教育活动,包括心理游园会、心悦读书会、“栽在我心里”绿植领养生命教育活动、“我手画我心”心理绘画比赛、“触及真心”心理微视频大赛等一系列受学生喜爱的心理活动;在秋季学期主要以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为切入点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季系列活动,邀请精神科医生坐诊或开展讲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精神卫生知识科普。同时,积极引领社会服务,为中小学、社区等开展社会服务,为煤矿单位提供EAP员工心理援助服务。
4.构筑心理咨询与帮扶阵地,凸显“疗育”温度
疗育的目标是“教人不伤”,通过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摸排台账,精准掌握学生情况,为学生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并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抽查,帮助学生面对困惑与挫折。创建“1+n”心理排查模式,即一位心理专职教师无缝对接几个学院和心理辅导员,建立一月一查、一人一策制度,及时排查重点关注学生,做到“早发现”;心理普查、心理排查的数据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通过心理云平台进行分级管理,做到“早评估”;评估对象按分级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进行重点关注,做到“早预防”;有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的学生如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危机干预或介绍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做到“早干预”。
5.构筑积极心理阵地,打造“乐育”高度
乐育的目标是“教人不凡”,通过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各类心理技能,最终实现赋能育人。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选菜单式团体辅导、心灵成长工作坊,创设“成长合伙人”品牌课程群、活动群和生态链,突破资源聚合和协同育人的重点、难点,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报国心,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提升,助力造就具有完善人格、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知遇相伴·五育护航”育人实施特色
1.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激发育心润德活力
心理游园会,为心灵提供实践体验平台。心理游园会是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季活动中涉及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学院和心理社团齐聚校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小游戏体验活动、心理沙盘治疗和绘画治疗解开对心理咨询的困惑,还有各类形式多样的知识宣传,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学生前来体验,现场参与人数可达千人。
心理知识竞赛,让理智的手牵着情感走。目前心理中心已经连续9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在竞赛前会由二级学院的心理辅导员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讲解,助力学生进入校级复赛。复赛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考查,还对学生的心理应对模式、人格优势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进行考察。最终校级决赛采用现场竞答和心理剧现场编排及展演的形式进行,不仅能够宣传知识,心理剧的展演还能够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来,并且以细腻生动的表演技巧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对观赛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优化朋辈互助模式,发展学生自育效能
组建朋辈互助团队,凝聚心理育人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及宿舍信息员定期深入学生当中,结合学生问题和需求先后组建了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协会、心理委员等队伍,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平台。从心理知识、倾听技巧、心理观察要点等方面提升朋辈自身修养,提高助人技能,充分发挥同伴教育力量,引导学生自主互助。
开展多样化辅导,夯实朋辈互助成效。为更好地发挥朋辈团队的互助功能,培养过硬的朋辈助人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结合需关注学生的适应情况,一是线下为朋辈互助团队成员开展“朋辈互助体系培训”“大学生心理协会互动沙龙”“朋辈互助交流分享会”等阳光护航工程。二是开展多主题团体辅导。设计了恋爱情感、宿舍关系、压力管理、社交恐惧矫治等主题。三是开展分类团体辅导。从学生群体特征维度,对受助学生、职业大赛学生、成绩落后学生等心理压力大、受关注度高、发展面临瓶颈等实际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平均每年开展15个小组的团体辅导,每年课时总计达120学时,参与学生年均200人。
3.打造心理育人载体,搭建育心传播平台
深化心理健康知识传播途径。心理中心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宣传形式。营造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耳边、在手中、在眼前、在心里”的良好氛围。印制了10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册和心理健康知识彩页进行发放,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平台,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活动信息年均40余篇向广大师生及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目前学生关注量超过1.5万。
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课程主阵地方面,心理中心录制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线上课程,计36学时/2学分,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期学习,3.3万人选课,2350多万页面浏览量;开设心理学与生活选修课,两校区1000余名学生选课学习。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知遇相伴·五育护航”心理育人模式的工作实效
五育并举的模式创设了育心与润德相结合的最佳“接口”,方便教师施教与学生领教,将教学内容落实到三大板块、十二个专题,运用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原理方法与学生平等对话,育心润德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意识与基础;自助助人,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挫折心理韧性教育帮助学生应对挫折与灾难,升华心理成长,步步为营,让理智跟上心灵的脚步。
(一)心理特色活动辐射全面化
平均每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时长达170小时,年均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举办“心灵成长工作坊”,每年至少在全校开展24场团体心理辅导,每场活动后设活动心得反馈表及满意度问卷。本市电视台及省电视台对学校心理游园会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社会反馈良好。
(二)专兼职队伍建设精英化
学校推行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化、精英化培养模式,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队伍”,探索“以老带新、骨干示范、带动全员”的队伍建设模式。通过定期内部交流研讨、外出学习培训、个案督导会商等,不断提升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素质。同时,按照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排查访谈、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估转介等不同工作领域,分步骤、分层次、分类别培养“领头人”,积极挖掘内部资源,走出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人员培养道路,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三)返校复学分诊精准化
学校党委每年专题研究部署心理危机防控工作,依法依规制定科学、严谨的防控干预与处置方案,并对心理危机个案实施动态追踪,精准监控、及时干预。针对因心理问题需返校复学的学生开展逐一“会诊把脉”,建立返校学生台账,并制作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特殊心理需求学生返校/复学评估暂行办法》。对于适合校内帮助的学生采取专业的心理帮扶与咨询辅导,对于需要转介或休学的学生及时做好家校沟通与干预处置,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四)家校沟通互动精心化
学校实施“扶困扶志·赋能育心”计划,开展心理资助育人走访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主要根据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提升工作的實效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把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心理危机且经济受困的学生家庭作为走访对象,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背景,利用寒暑假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深入家庭开展访谈、心理咨询认知需求调研、后期网络互动等活动,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家庭成员在化解心理危机中的角色,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关系类型、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处置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进而构建有效、积极的家校沟通模式,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
通过全面化、精英化、精准化、精心化的工作探索,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工作由自选动作变为规定动作,专兼职队伍建设由单打独斗变为联合发力,心理评估工作由初级评估变为分级会诊,家校沟通由下行沟通变为平行沟通,实现了校园的和谐、安全、稳定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心理育人也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者紧密联系。今后,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入理解“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做到“自上而下设计,自下而上实践”,不断在新要求、新挑战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推动心理育人工作全方位联动,协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震宇.“三全育人”视域下“1+N”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108-112.
[2]戴欣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3):185-188.
[3]姚丽.习近平青年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新模式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2):110-112.
[4]杨晓哲.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21(11):75-79.
[5]李汝超,郭佳玮,张浩,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31):37-39.
[6]梁亚男,姜大巍,王国杰,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探析[J].药学教育,2021,37(5):4.
[7]丁闽江.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升的五个维度[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2):78-82.
[8]刘杨青.“三全育人”视角下“54321”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为例[J].福建轻纺,2023(3):55-60.
[9]吴艳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和实施[A].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0:78-79.
[10]戴欣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3):185-18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