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链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构建路径研究

2024-04-10詹清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7期
关键词:链式心理健康思政

[摘           要]  面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探讨“兴趣+问题+专题+活动”的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价值观,同时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构建“认知、入情、明理、塑行”四维一体的成长型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构建提供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链式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057-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他们需要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情感等多重复杂的问题,同时塑造健康的心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9年4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正确的思政引领也非常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便是高校实现心理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将课程思政自然地融入课程内容,是个全新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链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创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通过引入兴趣挖掘、问题导向、专题引领、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构建富有活力和参与度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人生专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现状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育人”的具体抓手,既是推进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实践抓手,又是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3]。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同时涵盖了大量思政元素[4],两者关联性较高,在目标培养、资源共享和满足时代需求上皆具备可行性[5,6]。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运行载体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成效明显[7,8]。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自带“思政”基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使其政治素养得到加强,引导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态。但同时,在两者结合过程中,存在重视度不足、实施方法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缺失的问题[9]。任课教师也存在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两者融合度不高、融合方式割裂等“两张皮”现象[10]。

二、链式教学模式

链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双主”理念下一种问题导向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旨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通过问题导向、合作学习、专题引领、小组探究、资源共享和活动延展等环节,全面推进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引导。它秉承了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把重点聚焦在学生的产出和学习成果上,不局限在教材中理论的传授,使学生具备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调节自身身心健康的技能和和平理性积极向上的价值观[11]。在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承担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高质量地双向互动与合作。学生和教师一起围绕特定问题或主题展开学习活动,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针对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相关主题。最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资源和交流想法,从而促进互动和协作。这也是链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链式教学模式通过延展活动来扩展学习体验。这可以包括实践活动、项目工作或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机会,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效果,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单向灌输、缺乏互动、教学不够深入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参与合作学习和深入专题学习,链式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12]。

三、“兴趣+问题+专题+活动”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链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以自然契合思政元素的融入。首先,基于学生的视角,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目标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挖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也能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输出理论知识、学生成为“低头族”的现象。其次,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是问题导向,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话语亲和力不足、没有凸显问题意识、教学深度不够、实践性不足等缺乏实效性的问题[13]。再次,通过构建专题链,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划分为一系列相关主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调团队中的思政要素,如共同目标、互相尊重和道德决策。最后,心理健康课程中包括实践活动,如参加心理团辅、心理咨询、志愿者工作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与心理健康课程的知、情、意、行四维体验和心理素质目标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价值观。资源共享是链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内容,提供多元化的视角,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如图1。综合来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链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强化思政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种课程思政构建路径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會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四面一心”驱动“兴趣链”

好奇心是最好的驱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身心发展上具备青少年末期的特点和成年早期的特点。所以继续寻求自我同一性稳定和亲密关系、避免孤独感是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同时,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环境适应上处于新阶段,他们具备学习目的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学习体验突出,认知发展迅速,问题探究动力强的特点[14]。基于这些学情,我们要从学生的身边小事入手,以学生关心的事件为抓手,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时事,挖掘学生对他人、职业、集体和国家四个方面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打造“四面一心”的兴趣链,引起学生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对未来职业的认同,对中国文化的热忱,对家国情怀的忠贞。

(二)“三导五步”打造“问题链”

聚焦于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材+互联网”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设计了思政引领下的课前问题导入、课中问题探究、课后问题反思的三阶段教学过程。以“案例分析项目—心理理论项目—心理实践项目—同伴教育项目—生活任务项目”五个步骤为着力点,循序渐进打造“三导五步”的问题链。这样的设置让问题具备了连贯性、递进性和全面性。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问题不仅仅是学习的起点,更是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持续探索逐渐提高了思维能力。同时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

(三)“四维两体”构建“专题链”

课程内容基于“终身成长理念”融入思政元素。从心理与自体和心理与客体的关系两个模块出发,让学生从自身的“认知、入情、明理、塑行”四维度进行体验,衍生到对自己与他人、集体、职业和国家的思考。“专题链”的具体形式为教师按照教材逻辑以从学生入学后的适应、人格、情绪、压力、人际、爱情等10个不同的人生专题为载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按照教学专题安排学生讨论的议题,即围绕专题和议题开展课堂教學活动。

专题链的设置具体包含下面几个环节。第一,选定议题。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紧跟时事,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困扰,结合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整合教材内容形成所有议题。这个过程需要在第一节课和学生一起做课程建设的时候共同完成,形成议题列表,供学生自主选择。比如,人格专题中“讨好型人格是什么”、人际交往中的“社恐”、爱情专题中“男女之间是否有纯友谊”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现实议题。第二,展开表达。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议题,通过资源共享、作业布置、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相关素材,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类平台去了解关于该议题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多元形式的表达和演绎。比如,辩论赛、主题演讲、情景剧、微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深入研讨。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对于先前表达的议题进行无评价的互动式研讨,采用“学生小组讨论、师生互评、组间互评、微课解析”的递进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引领正确价值观的构建。第四,延伸议题。课后通过蓝墨云班课、学习通、公众号等相关线上平台,继续探讨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心理资源,在习得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的同时,培养生活技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助人自助,促进其终身成长。

(四)“三课一专”形成“活动链”

除了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无处不在,要善于利用多方资源,将心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融入学生成长。通过讲、查、做、演、论五种形式,将思政元素与学生“认知、入情、明理和塑行”有机融合,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将真知、真情、真案例、真体验融入线上课堂、学校课堂和生活课堂。线上课堂做好热身预习,学校课堂习得学习体会,生活课堂检验知识迁移。线下开发“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教材,扫码即学,将心理学理论、案例、心理效应等可视化,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学重难点。同时,将思政元素进教材、进教案、进学校课堂、进专业建设基地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带的思政属性。再结合每一个不同专业,打造独具专业属性的心理健康课程。比如,针对园艺专业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该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树立适应艰苦的园艺工作环境的意识,在丰富自身心理资源的基础上具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考核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体上采用兼顾过程和结果而重在过程的考核方式,分横纵2个方向,包括线上线下考核,共计两个部分10个专题。评价结果由课前课堂表现(50%)、资源学习(20%)、输出评价(30%)三部分构成,见图2。

线上考核包括依托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在线资源学习、讨论互动、心理测试、投票调查、课堂测验五个部分采用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线下考核主要以实践为主,包括实践活动、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论文撰写三个部分。作业形式多样,包括心理书籍读后感、心理剧视频拍摄、小组发表、组内组间互评、导师评价等。

五、总结

任何教学改革都要基于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链式教学模式是适应新形势下新任务、新要求而形成的教学改革模式。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内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个案研讨、专题汇报等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为目的,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理解力和应用能力,为解决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质增效的桥梁,在形式和内容上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的效能感和获得感,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平和的新时代大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3-12-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 03_462437.html.

[3]赵菊,肖春艳,韩婷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链式教学模式探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2,35(4):74-76,82.

[4]石爱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9):170-172.

[5]徐薇,葉笑云.“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3):154-156.

[6]戴勇.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132-133.

[7]张艳梅.“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透视与反思[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6):93-96.

[8]李艳玲,史文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8(5):144-145.

[9]梁瑛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创新策略[J].高教学刊,2022,8(6):36-39.

[10]毛淑芳,叶星.“知情意行 四维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职教发展研究,2022(2):104-108.

[11]王建强.课堂问题链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5(4):71-73.

[12]马宝娟,郭雯苑.用“链式”教学模式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的桥梁[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0):69-71.

[13]王海涛,朱宇.“大思政”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4):93-95.

[14]詹清清,秦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23(4):162-16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链式心理健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