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少年闰土》学细节描写

2024-04-10张玲芳

课外语文·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闰土外貌比喻

张玲芳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文学创作中亦是如此。细节描写是塑造环境、人物的关键,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人物更加立体,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通过折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一篇缺乏细节的文章,就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生涩呆板,缺少感染力和魅力,无法触人心弦,使得读者难以深入阅读。

教材文本中有丰富的细节描写,通过观察生活与教材学习相结合,我们可以在写作中应用细节描写来提升作文质量。例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鲁迅通过细腻、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塑造出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他对儿时与闰土美好、纯真友谊的怀念和不愿被传统封建家庭所束缚的深刻思想感情。深入研读鲁迅在《少年闰土》中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深刻感受细节描写的“魔力”。

聚焦细节,塑造典型人物。常言道“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少年闰土》中,鲁迅以他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观察力,开篇就让一个项戴银圈、在海边瓜田中手捏钢叉刺猹的十一二岁少年“活”了起来。通过环境、外貌和动作三个方面的细节描写,作者三言两语间便勾勒出一幅“闰土月夜刺猹图”,给读者如见其人之感,成功塑造了海边少年闰土朴实活泼、机敏能干的形象。

巧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在细节描写中用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在《少年闰土》中,鲁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处的困境与对自由的渴望。“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是实际的环境描写,也象征着“我”和“我往常的朋友”身处封闭、局限的环境——“院子”是“我”日常所生存的狭小空间;“高墙”是“我”难以摆脱的束缚;“四角的天空”是“我”受限的视野与单调乏味的生活。与前文闰土绘声绘色描述的乡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冲突对比,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使其能更深刻地理解“我” 对自己被困、受限生活的不满和对闰土自由农村生活的向往。鲁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深度,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意义。

巧妙运用修辞,提升细节描写品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语言活力,而排比和夸张则增添了表达的气势和情感的张力。在细节描写中灵活运用修辞,能够大幅度提升细节描写的品质,让细节描写更加逼真,增强记叙文的表现力,使之更为生动有趣。

比喻可以将细节描绘得更加真实而丰富。通过将事物与其他形象类比,我们能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对象,创造多层次的意义,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比喻还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象化,使无形变为有形,让读者有更多感悟。《少年闰土》就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更加具象、真实地传递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例如写集市上卖炸油条的商人,我们可以用比喻:“阳光溅入滚烫的油锅,为翻滚的油条镀上一层金黄。守在摊前的男人眼疾手快地用细长的筷子一捞,夹起一串金黄酥脆的油条,利落地甩进沥干篮里,沸腾的油锅迸发出一片噼啪作响的炸油声,像是为他在鼓掌喝彩。”将炸油声比喻为喝彩声,将无形的技艺水平有形化,生动地凸显了摊主炸油条的技艺高超。

精简文字,以小见大。所谓细节描写,其实就是以小见大。细节虽然微小,却能承载极其丰富的内容。一个好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文字无需冗长,简明扼要凝练的细节,足以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等“大内容”,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之一。在《少年闰土》中,鲁迅通过精简的细节描写,传递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我”回忆中的闰土,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一笔是开篇“月夜瓜田刺猹”,写他“项戴银圈”,“捏”钢叉“刺” 猹;另一笔则是厨房初见,写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这几笔简短的细节描写与绘声绘色的语言描写相结合,力透纸背,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农家少年闰土的淳朴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真诚热情,表达出“我”对闰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优化细节设计,多角度叙事。细节描写并非独立于文章之外,而应“化零为整”地支撑起整篇文章。细节描写有融合性、浸润性,在《少年闰土》中,鲁迅对闰土的细节描写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散在文章的不同部分,与情节的发展相呼应——以 “我”对闰土的记忆和与之相识、相处、相离过程为主线,将对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穿插于月下刺猹、厨房初见、热情攀谈、哭泣离别四个不同时期,使得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我”与闰土之间的珍贵友情,让读者与作者“同频共振”,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少年闰土》以其精妙的细节描写,启发我们如何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篇幅内进行深刻的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

深入观察,雕琢细节描写。真实是细节描写的生命所在。细节描写要力求真实,一旦失真,文章也就失去了感染力。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生活中并不缺少细节,缺少的是发现细节的眼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留心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不同,对事物做细致深入的观察,变换观察角度,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获取不同的细节内容。

以《少年闰土》为例。开篇,鲁迅借助环境渲染和人物外貌、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闰土的人物形象。我们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式,变换不同角度,既要有对特定对象的“特写”,又要有对背景式的画面的“广写”,使文章更具立体感和透视感。例如描写麦田中劳作的人,我们可以渲染麦田广袤、麦浪起伏(环境),刻画劳动者被汗水濡湿的脸(外貌)、扬起落下的手(动作)和粗糙有茧的手掌(外貌),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麦田劳动者的辛勤劳作,激发读者与人物建立情感联系、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更加沉浸于故事情节中,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

筛选典型细节,避免随意堆砌。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不能滥用细节描写,应结合文章需求进行筛选和设计,避免与文章无关、无意义、无效果的细节。

如果将文章看成电影,细节描写就像影视画面中的“特写”“慢镜头”。恰当、精彩的细节描写,能够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产生情绪共鸣,引发其深度思考;平淡乏味、冗余的细节描写,只会让观众感觉拖沓和困惑,让读者失去观看和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筛选进行细节描写的素材时,要根据文章的结构、篇幅、重点、中心需要等,把握细节描写的数量、长度、位置,既要避免细节过少,导致文章空洞、单调、无力,也要避免细节过多,导致文章冗长、烦琐、杂乱。

筛选时,要考虑写作的需要,让细节描写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细节描写素材不仅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尽量还要对接情感,因为人物是有情感诉求的,这样才能让人物更立体。在《少年闰土》中,鲁迅选择月下刺猹、雪地捕鸟、潮汛拾贝、海边看鱼等细节,来表现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活泼、能干伶俐,以及“我”对与闰土友谊的珍惜和对闰土自由生活的羡慕、向往。这些细节都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密切相关,有助于塑造闰土的形象,展现“我”的心境,传达作者的思想。

优化细节设计,促进记叙情感融合。细节描写没有固定格式,在运用细节描写时要注重做好情节对接。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厘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在一些重点环节,适时加强细节描写,不仅可以推动情节发展,还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鲁迅在《少年闰土》中采用倒叙,将细节描写穿插其中,夹叙夹议,引导读者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模仿这种细节设计。

总而言之,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平时应有意识地进行刻意练习,定格和放大那些刻画人物、展开情节的细节。学会掌握应用细节描写,能解决写作“无从下笔”和“言之无物”的一些问题。

猜你喜欢

闰土外貌比喻
比喻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