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牙山五壮士》的人物描写手法探析

2024-04-10葛秀芹

课外语文·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狼牙山人物描写自然段

葛秀芹

★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描写是指描绘和摹写,具体来说,描写是文学创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情、物品、环境等进行的具体描绘和刻画,这种写作手法通常运用在写人、记事、写景等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中。具体到写人的文章中,文中的各个人物或角色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其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那么,这些方面的描写分别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外貌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容貌、穿着、体型、饰品、音调等方面的刻画来体现出其身份地位、性格特征。

例如: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儿,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一个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他轮廓分明的嘴唇周围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胡子。

第二,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独白或与他人的交谈进行刻画,以此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例如:她用轻蔑的语气说道:“你个乡丫头,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两重,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第三,动作描写是用精准的词汇来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行为等,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脾气秉性和精神品质等。

例如:她平时胆子最小,这会儿她皱着眉毛,咧着嘴巴,一脸要哭的样子,右手紧紧地扣着左臂,还没等医生走过来,就吓得连连往后退。

第四,心理描写是通过分析人物的内心感受、意愿、愿望、思想斗争等心理活动来了解人物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感情,并借此来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望着眼前冒着热气的饭和汤,以及妈妈疲惫的身影,我心里愧疚极了,我不该用这样的表现来回报她的精心照顾。

第五,神态描写也可以称为表情描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刻画,以此来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等。

例如:少年苍白的面容上漾起了淡雅温和的笑意,眉宇间却因为病痛的折磨而紧紧锁住。

结合人物描写的分类及其作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简单的评论,可能无法让读者看清人物形象,但是突出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可以给读者提供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借助足够多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有料、清晰可见。因此,作者对人物描写倾注多少心血,将决定读者能否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我们也要借助一些经典的写人的文章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以下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来分析人物描写的手法,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介绍一些写人的方法。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主要情节为:八路军某班五位战士的任务是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转移,为了拖住敌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打光了最后一颗弹药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这五位战士不畏生死、坚强不屈、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在文章中,作者在多个段落对这五位壮士的形象进行了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例如,在第三自然段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几句话既有语言描写,也有心理描写。“斩钉截铁”这个词说明班长马宝玉毫不迟疑,有着坚定的决心,即便是牺牲也要完成任务。一个“走”字,简练而不简单,坚决的语气反映出了班长马宝玉果断的性格特征。同时,这个“走”字也饱含了五位战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了五位战士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热血沸腾”和“紧跟”分别写出了其他战士的心理状态和动作,说明战士们的想法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为了群众的安全和部队的顺利转移,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走上绝路,充分体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再如,第三自然段中,“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一句话详细描写了马宝玉的一些动作,“抢先一步”“夺”“猛地举起”,这一连串的动作,都说明了马宝玉非常果敢、勇猛,也体现了他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在这句话中,“拔出”“拧开”“扔”是动作描写,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马宝玉对敌人的仇恨及坚强不屈的精神。还有,“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里,“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是语言描写,我们可以通过这句话体会到战士们完成任务后自豪和激动的情感。“纵身跳下”这一动作描写体现了班长马宝玉的坚定态度和果断意志,以及他视死如归、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而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因此,这篇文章自然是点面结合描写的典范。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先概括描写了五位壮士,之后对他们的个体形象进行了细致描写。

下面,我们以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具体分析点面结合的方法,借此来学习和掌握一种新的人物描写手法。

阅读这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句是从整体上来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并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情形,是“面”的描写,是概括的描写,表现了五位战士的英勇善战、智慧勇敢。接下来,作者分别对每位战士做了个体描摹,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语言描写,还有的是神态描写,这样就写出了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是“点”的描写。比如,“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表现了马宝玉作为班长所具有的沉稳果敢的心理素质;“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强调了副班长葛振林开枪怒吼、英勇无畏的形象;“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刻画了战士宋学义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表现了两个小战士在面对敌人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作为一篇经典的记叙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其中既有对五位战士群体形象的概括描写,也有对每个战士的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对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中,班长马宝玉出场较多。如:“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盡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同时,文章对人物群体也进行了粗线条勾勒。如第二自然段中,“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第四自然段的“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作者采用这种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既向我们展示了五位战士的群体面貌,同时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对他们的个人形象进行刻画,这就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既关注群体,展现了文章的广度,也照顾个体,体现了文章的深度,进而使我们既对五位壮士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知,也感受到了每一位壮士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我们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目的也会有差异。如果是阅读理解题目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某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思想情感等,从而探究出作者想借助这个人物表达什么,是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作为情感抒发的载体;如果是在写作中,我们则应当学习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同时要借助不同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或品质,进而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描写人物的手法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将为我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狼牙山人物描写自然段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美丽河北之狼牙山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秋天
美丽的秋天
巍巍狼牙山传承红色颂
从文本中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峥嵘岁月——狼牙山五勇士
“狼牙山五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