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4-04-10杨哲慧

食品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营养学食品教学内容

杨哲慧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绍兴312000)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状态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1]。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组成之一,正是围绕上述目标所设立的特色化学科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营养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教学内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推进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优化完善,其中核心关键在于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2]。文章将围绕这一目的,结合当前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现状,开展研究与讨论。

1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 满足社会食品营养知识需求的客观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关于食品健康营养的消费正与日俱增。如何合理搭配日常膳食、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实现营养摄入与人体需求间的平衡,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食品企业也纷纷设立食品营养师岗位,目的在于进一步确保生产食品与消费者健康营养诉求保持一致。因此,只有大力推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使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紧扣社会需求变化发展的方向,才能够有效培养具有前瞻性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食品营养服务。

1.2 提高食品营养人才培育质量的必有之路

高校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一方面,通过完善食品营养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具有前瞻性、社会需求性的知识结构框架,实现自身食品专业核心素养的巩固与优化,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与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持续优化品营养学课程管理过程,深入开展学生学习导航式服务,实现产学结合、实践锻炼、综合素养评价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推动食品营养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打造食品营养学精品学科示范。此外,通过建立工学结合、1+X证书制度等一系列配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与职业发展,引导学生成为工作经验与实践技能渐进式积累的复合型人才[3]。

1.3 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必然选择

培养学生逐步积累与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食品营养职业素养,是帮助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崭新岗位要求,也是顺利进行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结合当前高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依然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职业实践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未能通过在校学习而获得有效提升。逐步完善与优化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挖掘食品营养学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使大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更为真切地体会当前社会食品营养学相关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从而提升自身职业适应能力。

2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2.1 提升课程教学设计适应性

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本质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组织路径,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围绕改革所添加的新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方式也必须与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实现协同,既需要注重学习目标性的表达,也必须符合食品营养学教学基本要求。在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适应性基本原则,切勿因为过度添加教学内容以及擅自改变原本的教学知识框架,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学逻辑受到干扰。学校应当组织任课教师集中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与完善,研究制定统一的教学组织程序,提升课程教学设计的适应性。

2.2 满足学生多元学习诉求

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热情是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本质目的之一。围绕这一目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深刻把握与总结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诉求,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应当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本质要求,借助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新型教学组织路径[4],实现对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培育,使学生能够自发形成对于食品营养学学习与应用的深层次认知,主动探索适应于自身需求的学习方法。

2.3 灵活融入新媒体教学途径

随着新媒体工具与高校课程教学结合的日渐深入,方便快捷的网络教学辅助工具与内容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食品营养学实现在线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一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的需要,审时度势有效利用各类网络教学辅助工具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视野与途径。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教学辅助工具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入不能过于随意,教师需要提前对网络教学工具、资源与教学进度的融合度进行预判,科学合理进行运用,保障教学组织程序的顺利运行。

3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课程教学改革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有效地建立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才能有效实现食品营养学教学全过程的良性运转。事实上,大分部高校在组织谋划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并未统一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完整性规划设计,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过程过于松散,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此外,不能形成完整、统一的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规划方案,也不利于学生把握食品营养学学习的特征、特点,影响“学习——应用——再学习——再应用”知行合一学习闭环的构建,这就会导致课程教学改革未能获得实质性成效。

3.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虽然通过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了食品营养学教学形式,拓展了大学生进行食品营养学的途径,但是从教学实效性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食品营养学教学时,依然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食品营养学教学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以及沉闷的课堂环境,很难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与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互动与学习探讨,导致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3.3 实践锻炼途径匮乏,素养培育成效未能体现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更为牢固地构建食品营养学知识框架,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内外教学结果的形成,来指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用食品营养学相关知识,在科学搭配自身食品营养生活习惯的同时,实现食品类职业素养的拓展[5]。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食品营养学教学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形式有限,并没有与外界社会形成多元化教学合作,这就导致了大学生难以通过课外途径形成更为牢固的食品营养学应用认知,自身所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自身日常生活当中,当面对疑惑与遇到的问题,缺乏利用食品营养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经验,食品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3.4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深入全面

有效开展教学评价是巩固完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学习方式、方法的重要指引。从实践情况来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不够详细、评价方法滞后是当前大部分高校食品营养学教学评价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是有部分教师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唯一评价标准,完全没有进行过程性的评价。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总结把握食品营养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而且不利于他们在获得评价结果后及时改进学习方法以及进行学习内容的查漏补缺。与此同时,过于简单随意的教学评价,也难以使教师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体情况,更谈不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完善。因此,建立更具操作性与实践性、更能体现教学过程性的食品营养学教学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4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4.1 强化顶层规划设计,优化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推动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强化顶层规划设计是前提和基础。首先,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完善建设必须立足食品营养学前沿发展方向,围绕学生核心能力提升目标,加快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其次,要对现运行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审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管理等角度,对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逐步改进,构建出适合社会食品营养学服务诉求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总体性课程规划方案[6];再次,要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将充分平衡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学时的平衡分配,促进不同教学环节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持续提升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体系运行实质效能。

4.2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学生们能够积极热情、认真仔细投入到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当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十分重要。一方面,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具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热情、活跃的氛围下,加深对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学习与思考[7];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借助新媒体教学资源工具,以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展示,便利于学生进行理解与吸收,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等新媒体传播途径,面向学生进行教学资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推动,引导学生利用零碎化时间进行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工具,依托互联网直播途径,与学生围绕食品营养学相关话题,进行线上互动,打造立体化新媒体教学模式。

4.3 注重实践教学引导,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实现食品营养学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生学习体验相结合、与日常生活应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是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这就意味着学校与教师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引导,持续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考虑引入项目教学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式实践学习体验,例如带领学生深入学校食堂,调查不同就餐人群的食物结构状况、每日主副食品摄入状况等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面向不同类别人群的科学配餐模式,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锻炼提升知识运用与探索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围绕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采取举办开放性讲座、设立敬老院志愿者服务项目、联系社区开展食品营养学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加深学生对食品营养学应用的社会体验与感悟。

4.4 强化教学成效反馈,构筑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在开展食品营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偏重知识传授导向,忽略了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科学化、过程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及时有效反映出学生在开展食品营养学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持续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提供依据。结合当前高校开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打破“期末考试定结果”的传统评价模式,探索过程化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效结合的新路径,合理设置过程化评价评价指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过程化评价及时掌握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加以改正;二是实现评价主体设置的全面化,引导教师、学生以及第三方围绕评价结果进行互动联动;三是保障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要求教师结合评价结果,及时、认真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调整与完善[8]。只有努力推进上述四方面的探索与改革,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的正向引导作用。

5 结语

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食品专业素养能力的全面形成至关重要。展望未来,高校应当秉持创新发展精神,着眼于“课程改革、协同发展”基本目标,深度挖掘食品营养学与社会服务需求的结合点,致力于探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复合型、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育!

猜你喜欢

营养学食品教学内容
OBE理念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烹饪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