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描基础课程的价值

2024-04-09王双任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双 任帅

摘 要:以成都大学绘画专业为例,立足该校特点和地域特色,尝试从感知性、研究性、比较性、探索性四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主流教育体系中。并就基础训練方法、教育理念、审美价值观以及艺术创造表现,论述传统文化融入素描课程的重要性、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主流课程授课方式相融合等内容,探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描基础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础素描;审美价值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术作为一项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了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进程,它是记录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记载和传承人类文化的重任。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美术教育分为教育取向与美术取向两大类。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本身为着眼点,以教育为手段,注重技能培训,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是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成教化、助人伦”,以实现鲁迅所认为的“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单纯以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与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艺术的传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身心,但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的需要。只有从思想上进行定位,在课程上展开革新,让传承人在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养分中成长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承担起文化强国重任的人才。

成都大学从1993在四川省内最早创办商业美术专业起,就开设了素描基础课程。作为质朴的研究方法和起步路径,以及培养学生感知力的方法与手段,素描是美术专业知识及学理结构关系的基础支撑,是各个美术实践专业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构建艺术世界观的重要通道。早期在吸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将格物致知的本土传统和西学中的素描写生方法相结合,并融于教学之中。然而,素描基础课主要为静物写生,因此“中西并重”的思想不自觉地偏向了西方,将素描课程单纯定义为:夯实高等院校一年级新生的艺术基础,为他们将来的艺术创作之路做准备的专业必修课。在教学模式上,素描课程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物理性精准视觉描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素描基础课程是以静物写生的方式,强化素描的基础训练,即通过几何体写生训练建立由二维到三维的体积、空间和结构的意识,再结合透视学与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石膏像和真人写生训练,提升对复杂形体、空间、层次的综合处理能力。根据目前的生源状况来看,学生入校前所接受的美术教育,绝大多数是以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契合艺考需求,模式化地完成作业,快速达到美术高考的要求。长时间下来,这种模式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就容易形成思维的倦怠。例如,素描基础入门训练中关于静物和西方石膏像的写生,教师在技法讲授过程中,将描绘对象变成拥有客观比例、结构和形体解剖等一系列“固定数据”的物体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大量练习以后形成肌肉记忆,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美术高考的要求,绘制出符合美术高考条件的作业,但是造型技能与思维逐渐被固化成“拥有统一特征的固定数据的物体”的模式,将艺术创作变成被动接受物象客观比例、结构与形体的再现。这与艺术追求变化的特性背道而驰,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审美教育的缺失。

在“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等重要论述引领下,本着立足当代社会发展、重建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立场,成都大学绘画专业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对素描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从课程的感知性、研究性、比较性、探索性四个方面入手,在教学单元中逐步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造型观、审美观,以此完成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一、感知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把宇宙视为统一的整体。在“天人合一”精神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和取象方式,偏重主题精神的表现,注重感性、体悟的造型思维,使视觉艺术呈现出“一生万”的特征。中国的“书画同源”“塑绘同源”,并不追求视觉表象的形式和空间的差异,而西方的宇宙观得到了科学逻辑的加持,他们的艺术源于主客观世界的二元区分,由此生发出逻辑、理性的造型思维,奠定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理性基础,即通过观察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分析,因此从空间属性来看,绘画、雕塑、建筑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晰。中国艺术从“一元论”出发,将宇宙视为统一的整体,通过心灵的感悟来把握世界和本我,是强调意象、追求悟性的思维模式,在“一元论”的加持下,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注重意象的表现手法,很显然,这与西方注重分析的特质完全不同。

在高校中,经历了长时间美术高考基础训练的大一新生在进行素描基础训练时,通常将训练的目的设定为:追求形准和造型的深入。当面对物象时,大多数学生往往忽略了对物象气韵的表现与感知。因此,学生即使获得了写实的物象形体外貌,但画面中总是缺少一丝情绪与神韵,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得形而遗神”。基于此,成都大学绘画专业在素描课程单元中,挑选了代表中国对称之美的礼器青铜方鼎与有巴蜀地区特质的汉代说唱俑作为感知写生对象,针对“得形而遗神”的问题,在课堂上播放青铜之声——编钟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听觉上对描绘对象的材质、年代进行感知,再通过观察,将几何结构与感知相结合,在西方造型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强调绘画前对青铜方鼎与说唱俑的反复观看,促使学生主动地寻求对客体的观察、判断,同时将自身作为主体的认知与感受放大,明确艺术造型的目的是通过形体塑造来呈现内心感受,然后将感受通过艺术实践外化为视觉形象,从物象的整体造型中获得统一感知,并在绘画过程中始终保持“直观”,以进一步检验整体画面形象是否符合统一感知。

这种造型基础的教学方式,以软性材料(木炭、色粉、索斯等)为绘画工具,以不追求细节的方式强调“圆融统一”,体悟不同形态所呈现出的精神内核,强调纯知觉活动与理性觀察的平衡性,并在传统造型审美体验下,追求主客体统一的绘画基础训练,从而实现描绘对象的“形神相亲,表里相济”。

二、研究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教学下的定义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能力,增强体质,并培养一定的道德修养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上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部分材料的应用和教学模式有了初步了解,感知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这是研究性素描基础教学的开始,我们的目的并不只是完成一幅素描静物写生,而是引导学生在对写生物象进行观察时,通过对物象的历史成因、文化特性等的了解,弥补学生艺术史基本知识的欠缺,同时指引学生从历史语境中探索造型的方式,确立属于自己的造型观。这一目标不是仅通过素描写生训练就能达到的,也不是仅对图像的造型特征分析就能完成的,研究性的素描基础教学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艺术的特性,拥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因此,在该教学单元中,选取在内容上具有紧密联系、装饰表现手法极其统一的四神瓦当为摹写分析对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案的设计特点,结合设计艺术史进行深入探析,剖析瓦当造型规律背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成因,探寻中国本土传统造型观念与精神需求的关系及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呈现的无穷创造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都是当时社会文化风向发展的结果,都受到了当时环境和时代观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像进行考察,阅读相关资料,建立分析性文本,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造型中的人文背景、美学价值和造型观念。通过建立分析性文本与图像观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工作方法,在传授学生造型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学术性的思维方式,无论学生是否具有传统艺术的知识储备,在经过造型基础课程中关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研究”这一教学单元的学习后,都会为他们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该单元的教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准确地表现出所描绘的物象,同时总结出物象的造型特征、历史成因。

三、比较性

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西方造型系统的训练,在入学后的实际训练中,很难迅速摆脱长久以来形成的造型习惯,这就不可避免地以西方造型系统的基础造型观念与技巧来理解中国的传统造型,因此,东西方造型观念与技巧就难免面临对比。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讲究“传神写照”,在对“传神”理论的贯彻下,中国艺术对精神世界的表达尤为重视,力求通过神采、情态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无论是佛教造像中的“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还是巴蜀地区说唱俑的“诙谐”“怪诞”,都不是西方解剖学意义上的精准表现,而是一种对特征与夸张表现的融合。西方传统艺术的主流是写实与再现,追求严格的比例与解剖,将形的概念融入几何形的类化中,通过对比例解剖等方面的精准表达来完美再现物象。因此,在该课程单元中设计了传统风格的静物写生,要求学生在再现物象的基础上,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借助这种具体的造型训练,促使学生建立中西两大造型系统比较的视角,在训练的同时,对传统造型艺术的造型观念与审美特质建立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传统造型的演变过程、历史成因,以及精神性与世俗性的特征,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传统艺术养分的吸收。

四、探索性

课程的探索性是在造型基础教学中,通过切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资源的手段达成的。在全球化视野下,对东西方造型观念、造型手段、造型内涵与造型功能之间进行对照,完成从“造型”到“造型艺术”,再到“造型艺术教学”之间关系的探索。造型艺术教学不单单是“拟形”,更是造型思维与审美意识确立的关键。如果基础素描的教学只强调比例、尺度、形体的准确,没有对材料与手段的新开发与利用,也没有对审美意识与造型思维潜移默化的培养,素描基础教学就会陷入僵化,素描课程也将变成“复制”技能课程。

在保持教学主线的前提下,将传统造型艺术转化为一种基础的教学资源,借助西方造型基础训练过程中清晰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建构一个具有清晰理念的中国传统造型思维,以“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当代造型艺术相连接,从传统艺术中汲取适合时代发展的养分与力量,明心清智。在对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反复观照过程中,拓宽艺术视野,提升艺术感知力,明物象之理,得物象之神。该课程单元要求在画板或木板上,用敦煌土或石英砂做好泥板,然后在做好的泥板上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材料,打破在美术高考素描课程中养成的固化思维,在传统与当代之间、转化与基础训练之间建立开拓性的艺术思维。

五、结语

就寻求传统文化与素描基础课程相结合的新式素描基础课程而言,将传统文化的造型观和审美观纳入以往以西方造型训练为主的课堂中,既“新”,又“老”。素描基础课堂不再只是将西方的素描教学体系生搬硬套,也不再盲目追求“与西方接轨”,而是在课堂中逐步展开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堂又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出发之地,更是孕育滋养学生艺术生命、培养学生民族自信的场所。因此,艺术基因要契合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这一大课题。唐魏征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即依于根,游于艺,耳濡目染,立足本土,心摹手追。作为贯彻素描基础教学新思维的课堂,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更是扎根于本土文化丰厚土壤上的文化延续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J].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1):13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王双,博士,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图像学、宗教艺术。

任帅,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音乐文化人类学、交感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