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探析

2024-04-09陈安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写实性花鸟画

摘 要: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花鸟画历经五代的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了鼎盛,但其风格发生了转变。其中,崔白作为花鸟画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加速了写实性花鸟画的发展。因此,探究崔白花鸟画所表现出的写实性,以及崔白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崔白;花鸟画;写实性

一、崔白与花鸟画

(一)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宣和画谱》中形容他:“善画花竹羽毛、芰荷凫雁、道释鬼神、山林飞走之类,尤长于写生,极工于鹅。所画无不精绝,落笔运思即成,不假于绳尺,曲直方圆,皆中法度。”崔白作为一名画家,不仅在花鸟画的创作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对于山水画和人物画也有一定研究。历史记载,熙宁年初,神宗皇帝对崔白十分赏识,补为图画院艺学,但崔白以性情疏逸,怕从此羁绊不自由而“固辞之”。神宗皇帝特批他“非御前有旨,毋与其事”,他才留下来就任。崔白的画注重自然,提倡在自然中写生,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心灵感受。《宣和画谱》上记载了崔白约241幅绘画作品,包括《寒雀图》《双喜图》《竹鸥图》等传世名作。

(二)花鸟画于崔白所处时代的变迁

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更加推崇“文治”,这就造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向,再加上花鸟画寓意吉祥富贵,符合宫廷的审美意趣,因此得到了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

北宋前期,黄家花鸟画一直主导着宫廷画院的画风,之后的画家们墨守成规,沿袭黄筌父子的黄体技法。一直到北宋中期,花鸟画才有了新的转机,画坛逐步形成了客观描写自然花鸟的趋势。元代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曾指出:“宋画院较艺者必以黄筌父子笔法为程式,自白及吴元瑜出,其格遂变。”这里的“白”,指的就是崔白。在黄家父子花鸟画的基础上,崔白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种“体制清赡,作用疏通”的花鸟画风格。崔白在前人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在创作过程中必先深入了解自然的绘画理念,在此基础上,描绘出平淡质朴,不加任何雕琢的自然之景,极力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达之趣。他的花鸟画有别于黄体的富贵浓艳,擅长将花鸟最本质的特征表达出来。他将自己对大自然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以及个人的情感融入作品中,给予了画中花鸟生命及另外一种美的形式。正是因为崔白注重画作中写实的精神,依靠他出众的观察能力和写实能力,探索花鸟的灵性,他才能赋予画中花鸟以生命、情感,也为花鸟画的创作开辟了全新的方向。

作为北宋花鸟画风格的变革者,崔白也将他的艺术精神带入了画院,这无疑震撼了当时的画坛。崔白以他独有的生活感受去观赏自然,描摹自然,向观赏者展现一个自由爽快、无所拘束的天地。

二、崔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一)绘画题材

花鸟画的创作一般都源自生活,即刻画生活中最寻常可见之物。画家往往选择那些与自己个性、气质、情思相符合的事物来寄情,花鸟画当然也不例外。花鸟画并非为了“画花鸟”而作,而是赋予花鸟独特的象征,力求在此象征中蕴含特定的意义。与画院中循规蹈矩的那些守旧派画家不同的是,崔白的画作所带给人们的体验大多都是自由不羁的。这一点,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宣和画谱》和《图画见闻志》中都记录有崔白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描绘的是山里的飞禽走兽之类,此外还有惠庄赏鱼、子猷访戴等人物故事。不论是景还是物都隐含着崔白自由不羁、消遁物外的隐世思想。崔白的传世作品很少,但可以从诗作中找到相关记录,文同的《崔白败荷折苇寒鹭》描写道:“疏苇雨中老,乱荷霜外凋。多情惟白鸟,常此伴萧条。”从这首诗标题中的三种景物就不难感知整个画面的萧条疏离,而诗中“老”“凋”“萧条”是诗人文同的真切感受,加以题证,足可成为前述崔白画风自由中见冷寂的旁证。又有崔白的《竹鸥图》,画中一只白鸥一面叫着,一面曲颈健步向前,逆风涉水而行,加上那被风吹得全都侧向一边的竹叶,画面清淡疏秀,传递出自然的野趣。

从上述分析可知,崔白“画鸟”已不单单是表象的“画鸟”,而是借物言情喻志。由此可知,花鸟画作品都渗透着画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将自然与情感相结合,有感而发,画中寄情,以此达到人性与物性的天人合一,激发观者的共鸣。崔白通过吸收前人的优秀传统达到艺术上的创新,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二)技法形式

崔白的花鸟画与前人不同的是,他擅长以墨色为主基调,用色素雅清淡。崔白作为花鸟画变革的标志性人物,与黄筌父子在花鸟画的用笔技法上截然不同。他在用笔方面,更加注重下笔粗细、干湿、浓淡,使整体画面丰富多样。比如,在他的《双喜图》中,用笔勾勒出动植物的基本形体特征,灵活运用了工谨和粗放两种笔触,图中的野兔更是栩栩如生。在处理野兔时,崔白为了突出它皮毛的质感,用精细的线条描绘处理,配合笔尖簇点,层层叠加,用以表现出兔子身上的毛质;描绘山坡时,则选用中锋和侧锋相结合,用笔干净利落,线与面一气呵成。《双喜图》中描绘的各物笔法都不相同,笔墨也各有特色。在处理技法上,崔白写实的、丰富的用笔变化,给人以真实之感。其技艺之高超,使笔下之物栩栩如生,富有诗意的同时,又不乏世俗之趣。

再如《竹鸥图》,落墨素凈,线条细而挺拔,每一笔都能表现出物象在疾风中的动态之美。《寒雀图》的画法则更为精妙,画中各物所选择的画法完全不同,崔白能够精准地把握寒雀动态与羽毛的走向,诸如头部和背部的羽毛以微重的笔墨轻扫而过,腹部则直接一笔画出,各部位质感不同,简直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从崔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擅长变换笔法,用以勾勒不同的景和物,有粗细,有劲柔。他基于对事物的熟悉,灵活地应用技巧将事物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出来,真正地做到了“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这种自然的技法应用,也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观者观赏画作,也就可以自然地感受到崔白想要表达的画面意境。崔白在技法应用上的写实,推进了北宋宫廷花鸟画的发展。

(三)章法布局

构图在中国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绘画中章法布局的产生与演变并不是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根据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绘画规律。唐代的张彦远认为构图乃“画之总要”,可见构图在一幅画的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构图是否合理关乎一幅画作是否优质。在具备了好的景物题材的基础上,画家如何根据画面的需要处理构图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花鸟画创作中,崔白舍弃了传统的折枝式构图,而采用全景式构图。他不单单只注重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更关注事物置于背景中的和谐感。崔白的全景式构图,关注到了画面主次、远近、虚实等的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呼之欲出的画面感,将观者拉入画中,切身体会他的情感。他的《双喜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全景式构图。整个画面采用标准的“S”形构图,处在画面中心的是兔子,兔子回首望向树枝上的鹊鸟。近景与远景的搭配非常恰当,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深邃感。崔白描绘的这一画面看似是大千世界极为平凡的一角,但却在布局上面下了不少功夫。“S”形的结构很好地将景物协调在一起,呈现出全景的和谐美,留给观者很强的想象空间。

除了全景式的构图,崔白还采用过横向的构图。他的《寒雀图》同样也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描绘了麻雀灵动的姿态和自由的野性。寒枝的静和麻雀的动让作品更具有艺术气息。画面上的9只麻雀并不孤立存在,它们有分有合,有聚有散,形态各不相同。看似分离,却又有交集,这就是画面的精巧处。《寒雀图》的画面虽然简单,内容极少,但物与物之间的衬托、动静的结合恰到好处。同时,画面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使画面的主体更为突出,让观者读出更多画外之意。

(四)意境开拓

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不能离开景,唯有情和景互相影响,营造意境,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意境”作为我国独特的美学范畴,得到了传承。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画家对画作所寄托的感情和想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意”,那么画家笔下所描绘的自然就是“境”,“意”和“境”浑然一体就是意境。

崔白的《双喜图》虽有两只喜鹊,但他并没有选用艳丽的色彩作为背景,而是破“黄家富贵”之画格,描绘晚秋郊野的萧凉之景。他更多是用自己的作品传达出心底深处那份淡泊清雅。崔白的艺术作品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所表达出来的意境。这不仅是他作为画家本身技巧的呈现,也是他个人修养与品格的体现。苏轼曾在《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中表达自己对崔白绘画技艺的赞赏:“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皪横江海。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可见他的作品富有气魄,别具一格。总之,崔白花鸟画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将个人修养在画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之为艺,皆系此道。

三、崔白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画在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在不断变革中稳步前进,在这过程中既有固守城池者,也有突破创新者,而崔白就是那个打破固有传统,极力革新之人。他生活于艺术思潮成熟的宋代,在大多数人都认可并追求“黄家富贵”的审美思潮之时,崔白并没有执着于某一家或某一派。他兼容并包,用他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描绘自然,在绘画过程中将个人的态度融入画作中,开创了独特的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绘画模式,而后自成一家,让观者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一个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灵魂。这些都对后世的花鸟画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画创作一直都有传承,中国画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基奠。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则是社会的核心取向,社会的核心取向也涉及个体的人生追求及价值取向。这些类似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却在中国古代画家的作品中凸显了出来。他们将这种意识通过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了中国画的天然精神。中国画这种文化精神绵延了数千年从未间断。对一个画家来说,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仅仅停留在浅层表现上,缺少内在呈现,则是远远不够的,很难表现出景物的境界。

黄庭坚在《题李汉举墨竹》有提到:“如虫蚀木,偶尔成文,吾观古人绘画妙处类多如此,所以轮扁斫轮,不能以教其子。近世崔白笔墨,几到古人不用心处,世人雷同赏之,但恐白未肯耳。”这足以说明崔白在绘画创作中十分注重表现新颖。崔白画笔下的花鸟进行了巧妙构思,通过工写结合的方法,情景相融,既有对画面的精彩描写,也有对意境的描绘。他善于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使画作充分反映出他的精神追求。他始终秉持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精神,将自然界中的美转变为心中独特的艺术之美。每个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家们更不例外。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的呈现。

崔白兼容并包的绘画理念是他的花鸟画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他被后人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实技法的出神入化,更多是因为他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崔白都为后世画家留下了深远影响,在花鸟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语

回顾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崔白的花鸟画注重花鸟本身的意趣体现,致力追求自然的清新感,贴近自然生活,能够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他将宋代的花鸟画从以“黄家富贵”为主流的画作风格中解放出来,是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到现代,花鸟画已经与其他的绘画形式一样大步向前。艺术需要与跟时代的发展同步,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花鸟画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宣和画谱:卷17[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4[M].长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3]邓乔彬.邓乔彬学术文集:第10卷:宋画与画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5]贾润.崔白花鸟画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6]常云.浅谈崔白的花鸟画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20(3):22-23.

[7]王珊珊.北宋后期宫廷花鸟画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6.

[8]秦海燕.试谈宋花鸟画中的写实精神[J].社会科学家,2007(增刊1):79-80.

作者简介:

陈安瑜,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写实性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工笔花鸟画
寧靜以致遠——简评张峻民的花鸟画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舞台服装的舞美艺术表现
论中西方戏剧舞台虚拟性和写实性的美学差异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