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与绘画技巧研究

2024-04-09焦晓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中国画

摘 要:中国画即中国传统绘画形式,通常绘制在绢、宣纸上,之后装裱成卷轴画,文化底蕴深厚,研究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是实现传承与发展目标的关键。结合中国画发展历程,深入研究中国画艺术特征与绘画技巧,探析中国画的绘画思路,以展现中国画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画,并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征;绘画技巧

一、中国画发展历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在陶器、青铜器上作画,绘制出种类较多的纹样,使制成的器具美观性强,这些绘制在器具上的纹样为中国画的出现与发展奠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绘制在丝织品上的画作,如广为人知的《人物御龙图》,古人的作画形式发生了改变。汉代以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绘画内容更为丰富,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画作增多,逐渐涌现出山水、花鸟题材的画作。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中国画发展迅速,人物画描绘内容趋于世俗化,画作中人物造型具有时代特征,山水画、花鸟画发展成熟。宋代以来,山水画与花鸟画成为主流,人物画大多表现世俗生活。元、明、清三代,山水画、花鸟画发展尤为迅速,涌现大量优秀中国画画家,并留下许多传世经典画作,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画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画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但艺术特征并未发生变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征研究

(一)形神兼备

中国画追求神似,力求绘制的画作形神兼备。相较于其他绘画体系的描摹实际事物,中国画更为注重情感与精神的表达,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主观思想,通过画作与画家进行对话,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欣赏体验,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写意是中国画的重要原则。写意的“写”即书写,将书法的艺术理念引入中国画,强调画作中每一笔都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代表画家的主观情感,并通过绘画技巧的应用,将情感体现于绘制的画作中,也是展现中国画形神兼备艺术特征的关键。为凸显该艺术特征,画家在绘画过程中,通常追求以生动的线条表现画作内容形态,画面更为生动,使欣赏者既能够理解画作内容,又能感受到画家的情感,有身临其境之感。虽然中国画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并融入西方绘画理念,但形神兼备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艺术特征,始终未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中国画都具有该艺术特征。写意画、工笔画是中国画的常见形式,尽管这两种绘画形式的绘画追求不同,写意画注重直抒胸臆,而工笔画追求严谨,但画面都呈现写意传神的特点,形神兼备,能够展现画家的真实情感[1]。

(二)以线造型

线是中国画的基础,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便通过绘制线条展现造型。早期绘画作为中国画的雏形,其表现形式影响中国画形成以线造型的艺术特征。这种造型方式使中国画更关注画面中不同事物之间的聯系,画面展现的场景更为完整且严谨,使中国画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线”,展现事物的“线”存在于画家的想象中,画家通过控制“线”的粗细等形态展现事物的造型,增添画面的立体性与生动性,使绘制的画作极具生命力。绘制中国画的过程中,线的粗细、轻重、缓急均可控,画家灵活组合不同特点的线条,使中国画风格更加多样化,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审美,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以线造型不仅可生动展现事物的形态,还可帮助画家抒发个人情感,而以线造型方式较为灵活,每位画家想要抒发的感情不同,运用线的方式也存在差异,这也是各中国画画家作品特点鲜明的主要原因,欣赏者在欣赏中国画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画家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以线造型也凸显中国画宽容性强的特征,即包容不同的审美观点,绘画风格各异,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每幅画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虚实结合

中国画中“虚”与“实”共同存在,二者相辅相成构成画面。虚实结合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特征,只有将实景描绘良好,才能彰显画面中虚景的美感,给欣赏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人们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部分画作采用留白的方式展示虚景,如中国画《渡牛图》中,画家李可染大面积留白,仅画出牛的头部与臀部,欣赏者可随意遐想牛的状态,产生无限的思考。中国画也可通过墨的深浅展现画面中各事物的虚实,墨色较深处为画面实景,而墨色较浅处用于表现虚景,以此实现虚与实的结合,使画面层次更为丰富,这样还能够展现画家的思想,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中国画还可通过调整下笔的力度实现虚实结合,太重或太轻的下笔力度,都会影响画面的表现力,而中国画绘画过程中可以随时切换笔法,促使画面虚实得当,画作既灵动,又不会给人轻浮感。

虚实结合的画面使中国画写意风格得以完全凸显,也使得中国画极具艺术魅力。明确中国画该艺术特征,有助于欣赏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内涵,感受中国画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在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艺术素养,树立文化自信[2]。

三、中国画绘画技巧研究

(一)构图

构图为绘画技巧之一,中国画构图特色较为明显,要求画面中心明确,并使画面中心位于实处,画面其他内容位于虚处,以此突出画面的重点,通过合理的构图增添画面的趣味性。作画按照先主后宾的顺序,首先完成画面主体的绘制,再绘制其他部位,并根据构图改变画面的虚实,展现画面中各个事物的位置关系,使画面立体感增强。中国画构图要注意留白的设计,依据画面的主体确定留白位置与面积,例如画面主体为蔬果时,通常情况下画面背景为空白,将留白作为展现叙事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合理的留白使画面主体更为突出,引起欣赏者的注意。构图为中国画创作的关键环节,画家要尤其注意构图技巧的运用,识别画面的主体与客体,并在画面中适当留白,这样不仅可以凸显画面的主体内容,还能够增强画面的气势,使欣赏者更容易感受到画家传递的情感,深入欣赏中国画之美。

(二)笔法

1.用笔方法

中国画绘画中,用笔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中锋与偏锋,而笔法的运用情况,与画作质量关系紧密,两种用笔方法的用途不同,绘制出线条的视觉效果也存在差异。为此,在绘制中国画时,需科学地运用两种用笔方法,赋予画作更高的艺术价值。中锋运笔,即用笔过程中笔身与画布垂直,笔锋处于线条中间位置,线条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通常用于勾线。偏锋运笔时笔与画布之间形成夹角,笔锋的位置偏移至线边缘,这种用笔方式更为灵活,绘制过程中可依据画面表现需要,改变线的粗细、浓淡等,该运笔方法绘制出的画面更为灵动。这种运笔方式在中国画绘制中应用广泛,不仅能用于线条的绘制,也可实现点叶、渲染等操作。实际创作中国画时,要灵活调整用笔方式,实现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的结合,顺利完成中国画的绘制,使画面富有生命力,提升画作的艺术表现力[3]。

2.顺锋与逆锋

顺锋、逆锋为书法中的概念,该用笔方法在中国画中同样适用,灵活采用不同的用笔方式,可丰富画面的表现效果。绘画者要了解两种用笔方式的特点,依据画面内容的表现需要,在绘画中随时调整用笔方式。顺锋运笔由笔身带动笔锋,一般从下侧或左侧起笔,形成的线条流畅且飘逸,但变化较少。逆锋的运笔方向与顺锋相反,由上侧或右侧起笔,这种运笔方式能起到藏锋的效果,采用该方法画出的线条或图形更为饱满,相较于顺锋运笔,这种运笔方式呈现的效果多样化。采用顺锋运笔方式时,要注意对笔锋露出长度的控制,如笔锋露出过长,会使画面呈现较为轻浮的状态。为保证用笔方法正确,绘画者日常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正确认知中国画,并重视关节灵活度训练,从而灵活控制手部关节执行运笔行为,使不同运笔方式的优势在画面中得以展现。

3.笔力控制

笔力控制能力会影响用笔结果。中国画绘制要求绘画者具有较强的笔力控制能力,只有其能够灵活控制笔力,才能达到预期用笔效果,提升画作的美观性。下笔有力是控制笔力的关键,中国画绘画中主要依靠手腕控制笔的行进方向与下笔力度,因此绘画者要关注手腕力量的训练,增强腕部力量。随后要学习控制笔力的方式,保证笔力控制的灵活性,按照中国画绘制需要,改变控制画笔的力度,避免画作表现形式多余死板,降低中国画的观赏性。绘画者只有掌握笔力控制技巧,才能使画面浓淡相宜,完整展现画面内容,既提高中国画的质量,又提升画作的美观性。笔力控制应作为中国画创作人员长期坚持练习的内容,以此不断增强绘画创作者的笔力控制能力,从而更容易通過绘画展现自身创作理念,与观赏者进行思想交流,彰显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三)色彩

1.颜色调配

色彩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设色始终是研究重点。为此,绘画者务必要掌握色彩的调配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合理设色能够展现画面事物的质感,使画面内容更为真实灵动。中国画设色可用颜料种类较多,受原材料性质的影响,各类颜料的适用范围不同,设色后对画面表现效果的影响也有差异,绘画创作中,绘画者要了解不同类型颜料的特点,使用合适的颜料为画面设色,提升画面的表现力。除中国画颜料颜色外,也可采用混合颜料的方式调配其他颜色,丰富中国画画面中的色彩组成。即便使用同一颜色的颜料,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水,也能够形成多种深浅不一的颜色,用于画面设色有助于提高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的立体感更强,凸显中国画的特点,完成的画作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4]。

2.人物题材色彩运用

人物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该题材中国画更要重视颜色的合理运用,凸显画面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要彰显画面中人物所处年代的服饰风格。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外国绘画中常用的颜色被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物题材绘画中可用的颜色种类,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绘画者也需保持创新意识,绘制人物类中国画时应正确运用色彩,增加表现人物的颜色种类。颜料类型会影响画面的质感,对其进行合理选择有利于弥补人物绘画色调不足的问题,使中国画画面中的颜色更为饱满,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绘制人物题材中国画时,要明确绘制人物所处年代与人物性格,为画面主体人物设置合理的颜色,突出人物在画面中的主体地位,使观赏者能够快速判定画面重点,正确理解画面内容。

3.墨与色结合

中国画为水墨与色彩的结合,墨色彰显中国画的典雅,繁多的色彩使画面更为生动,为此,在为中国画调配色彩时,需注意墨与色的结合,提升中国画画面色彩的整体性,保持画面的美观性,使欣赏者产生赏心悦目的感受。为保持墨与色和谐,绘画者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认知墨与色在画面表现中起到的作用,尽量减少高纯度色彩的使用。如画面颜色对比过于强烈,会导致画面趋于艳俗,不仅难以体现中国画艺术特征,还会影响画面的美观性。中国画色彩使用理念与其他绘画形式不同,应根据画面内容设置主色,其他颜色的选择需遵从主色,并使各个颜色之间过渡协调,不会破坏画面整体欣赏性,还要注意高科技的使用,延长颜料的保鲜时间,确保中国画整体视觉效果更为良好。

(四)皴法

山水题材中国画已随中国画的不断发展,形成完整的绘画体系。其中,皴法是中国画绘画者务必要掌握的技巧,只有熟练运用该绘画技巧,才能高质量完成山水画的绘制。该绘画方法最早出现于唐末画家孙位《高逸图》中,绘画人员可欣赏此类传世佳作,学习其如何在绘画中运用皴法,改变中国画中山水景观的表现形式,并将该绘画技巧用于画作中,提高自身山水画绘制水平。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绘画者需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皴法的应用方式,凸显该绘画技巧的应用优势,彰显画面中山水的巍峨与灵动,使山水画的画面表现形式更为生动[5]。

四、结语

中国画艺术特征与绘画技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作为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借此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画,促使中国画焕发全新生机。相关人员要关注人们审美的变化,在不改变中国画艺术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使中国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中国画,并能够欣赏中国画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中国画艺术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大观,2023(22):70-72.

[2]吴舒蕾.色彩在中国画人物创作中的运用技巧[J].美术教育研究,2023(12):30-32.

[3]杨冬梅.传统中国画人物创作中色彩运用的基本特征及技巧[J].新美域,2023(5):31-33.

[4]狄珂.材料和技法与创作主体的关联性探讨:以中国画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18):17-20.

[5]武珩.表现古典中国画艺术形态的线条艺术美学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增刊1):13-15,33.

作者简介:

焦晓杰,郑州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