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2016-10-31冯春雷
冯春雷
【摘 要】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侗戏是中华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色,是侗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形在舞台上的呈现,其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备受侗族群众推崇。
【关键词】侗族;戏剧;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54-01
侗戏是一种极具侗族民间和地域特色的戏剧,是侗族民众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的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的舞台表演艺术。它承载了侗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民族艺术自我教育,是一项深受侗族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娱活动。
一、侗戏的产生
最初的侗戏产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为黎平县茅贡乡腊洞寨吴文彩所创立。当时汉族戏剧已传入黎平府各地,吴文彩从汉剧中受到启发,开创了以侗族风格的服装为扮相,用侗族语言为剧本唱词,并伴以独特的戏剧步调和二胡锣鼓等为伴奏的侗族戏剧。“侗戏之初曲调单纯,形式简单,仅限于男子表演,停留在说唱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有男女演员参加,有说有唱,曲调优美的独立戏种。侗戏发展到今天,艺术体系越来越健全,舞台艺术样式越来越丰满,表演艺术形式越来越完整”。[1]在发展过程中,侗戏不断地受到如桂戏、辰河戏、桂北彩调、花灯等汉族戏剧的影响,汉戏表演形式逐步与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相融合,使侗戏在剧目表演和曲调唱腔等方面日臻完善,并呈现出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二、侗戏艺术特征
(一)侗戏的剧目题材。侗族戏剧剧目丰富而多样,按题材分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取材侗族民间故事和传说改编而成的剧本,如《珠朗娘美》、《善朗我妹》、《吴勉王》等;第二类是根据汉族民间故事、小说、戏剧改写的剧本,如《牛郎织女》、《陈世美》等。
《珠朗娘美》是最能代表侗族传统戏剧的一个剧目,“它不仅被誉为侗戏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被称颂为侗族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2]戏剧《珠朗娘美》剧本是基于同名侗族民间故事和叙事歌改编而成的,主要通过对娘美和珠朗充满坎坷与挫折的人生的演绎,多层次、多角度的再现当时侗族社会的人文风情、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珠朗娘美》在剧目故事情节编写手法上与汉戏的编写手法大致相似,时空较为集中,戏剧情节中的矛盾冲突设置合理。但在结构和韵律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侗戏标准范式编写。侗戏剧目与侗族本土文化相结合,语句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和许多汉族戏剧一样,侗戏的剧目题材大都来源于劳动生产生活。民间生产生活中的音乐、舞蹈、叙事诗、民间故事等都是侗戏得以发展的精神养料,丰富多样而又精彩绝伦的剧目题材充分反映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
(二)表演方式。侗戏在演出开始前会进行一个请神仪式,即请“戏祖”吴文彩降临,以保佑演出顺利、成功。紧接着朗诵一段族源迁徙或报幕作为开场白,而后表演正式开始。
侗戏的演出一般以两位主角对唱为主,一唱一答,唱完一段后交叉着走固定的“∞”字形的路线,来交换位置,在更换位置完毕后继续演唱。随着剧情发展需要有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时,一般依靠演员上下场来表现转换,所以场次会多而细,有时候一部剧可能会演好几天。
侗戏吸收了汉戏的一些表演方式,但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如侗戏《丁浪龙女》中,加入了许多侗族大歌和舞蹈的元素,像是踩堂歌、琵琶歌、芦笙舞等均在里面有表演呈现。侗族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穿插在侗戏的表演中,为戏剧本身增添了民族生活气息,使戏剧更具民族气息,所以为侗族人民所喜爱。
(三)曲调和唱腔。侗戏唱腔主要有“平板”、“哀腔”,还有“哟嗬依”、“侗戏大歌”、“仙腔”等。[3]“平板”又称“普通板”,是侗戏中使用最多的唱腔,曲调自然而平顺,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先有起始板,上句唱完之后有一个过渡,接着再唱下一句,如此反复,直至唱到剧目结束。“哀调”又称为“哭调”,一般音调都较为凄婉、哀怨,主要为了烘托气氛,带动观众的情绪,一般用于悲伤的情景中。“哟嗬依”类似于“号子”中的帮腔,主要是为了带动气氛,一般多用于唱词结束时。“侗戏大歌”又称“群众歌”,结合侗戏的音乐坐唱,一般出现在剧末结束时,有对观众的答谢之意。“仙腔”一般使用较少,在用于表现幻境时偶尔出现。
侗戏发展到现今,曲调和唱腔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许多地方的侗戏喜结合当地特色的“歌调”,如“踩堂歌”,“琵琶歌”等,来穿插于戏剧情节中,使侗戏更具本土风韵及艺术特色。
三、小结
随着侗戏的发展,无论是在剧目的编写还是曲调和唱腔,表演方式上,侗戏都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戏剧风格和特性,展现出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特征。侗族丰富的民间文化成就了今日的侗戏,对侗戏和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周恒山.试论侗戏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贵州民族研究,1990:148.
[2]吴宗源主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1):404.
[3]张中笑等主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