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卷是一种从众吗?
——内卷的心理机制及其与从众的关系

2024-04-09陈清艳熊韦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内卷语词竞争

陈清艳,熊韦锐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一、引言

内卷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他在该书中用“内卷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体系,并将其与进化论进行对照[1]。后由戈登威泽、格尔茨分别引用到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戈登威泽使用内卷化来阐述文化领域中一种内部不断精细化的现象;吉尔茨则在研究印尼爪哇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爪哇岛不断向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2],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内卷化就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3]。学者黄宗智将内卷一词引入用来解释小农经济中出现的一种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内卷一词随之走入我国学术界[4]。然而纵观当下,作为一个网络热词而被大众所熟知的内卷,其含义显然已经超越了学人研究所包含的意蕴,走向了一种意义泛化的发展之路。覃鑫渊等人将内卷分为“享受型内卷”“功利型内卷”和“裹挟型内卷”三种类型,其中“裹挟型内卷”是指个体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压力,自发、相对被动地盲从跟风,以求得更好地生存和群体接纳[5],其实际上是一种被动式的内卷。虽然对于内卷的定义和分类目前尚未达成统一,但就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来看,有一个共同特点:在社会环境压力之下,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加入某项带有一定竞争意味的活动当中,以求得同等发展并保持群体一致性。就这个共同特点,尤其是裹挟性内卷的特点来看,内卷与从众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强化学习的奖惩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从众的原因。这种机制认为:能够给个体带来期望结果的行为会带来奖赏,那么该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相反导致厌恶结果的行为就会被抑制,以后再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6];而与群体保持一致往往会获得奖赏,如得到社会认可和群体接纳,这种追求社会奖赏[7]的动机促使个体调整观念或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8]。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对内卷与从众之间的关系作出深入的探讨或说明,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不同角度来探索二者的相同之处,为研究当下内卷提供新思路。

二、内卷的本质属性

(一)一种用语词建构起来的亚文化

当代所说的内卷,是一种用语词构建起来的亚文化,它以其作为一个语词本身就拥有的丰富涵义使其在广泛传播过程中成为描述拥有共同特征群体行为的代名词,因而逐渐形成有别于主流文化又具备自身特点的内卷亚文化。首先,内卷是蕴含着青年一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情绪情感的一个语词现象。语词是一种符号,而且是人类特有的符号,它是人类进行沟通的桥梁和手段,是蕴含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内卷作为一个语词符号,它具有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象征意义。马克思强调语言符号是社会的产物[9],是由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交流沟通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词符号本身就具有社会交往属性,它从实践经验中来,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当人们用一个语词来进行交流表达的时候,这个语词就已经包含了人们所赋予它的丰富含义。因此,人们通过简单的只言片语便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彼此理解,所以说,每一个语词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意义。其次,内卷作为一个网络热词能迅速进入大众视野,也正是由于人们需要一个确切的语词来表达自身的处境,来宣泄自身的情绪。长久以来,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加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活动当中,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或利益,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投入,然而却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于是,人们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亟待宣泄,也急需和同类人构建一种同盟关系,来实现一种身份认同。这个时候内卷一词突然出现,人们一下就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觉得终于可以用一个简短的语词来表明这种生存状态,于是久困于各种压力下的群体纷纷为内卷“扛大旗”,用以表达自己的焦虑、无奈与自嘲,此时内卷这个语词所代表的含义早已经超越了学人所概括的内容,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的代名词得以广泛传播。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一种内卷亚文化正在悄然形成。

当社会中的某一群体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具有了其他一些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便被称为“亚文化”[10]。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们用符号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11],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12],话语构成了社会文化生活本身[13]。内卷“是具有共同年龄特征、教育特征、职业特征、阶层特征的青年所生产的群体语言”[14],所以随着内卷这个语词的迅速传播,内卷一词所表征的亚文化逐渐形成,它反映的是社会层面的集体精神焦虑。虽然众多研究者都在质疑内卷一词的语词合法性以及将其脱离原意的泛化说成是一种滥用。但我们不能忽视语词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时代特征,与其批判其滥用,不如将其看作原有意义的延伸和扩展,着重于现实意义的研究。

(二)一种低效率的过度竞争

就内卷的现实表征来看,内卷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过度竞争,它是群体内部为争夺有限资源而最终导致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一种恶性竞争。这种竞争模式并不会提高群体效率,反而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与典型的零和博弈范式不谋而合,在这里将用零和博弈来对内卷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零和博弈是一种竞争模式,在这种竞争模式中,密闭空间中的资源总量有限,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内卷一词实际上包含了密闭空间、资源有限和竞争。各行各业我们都可以把其看作是一个密闭空间,在这个密闭空间中储存着有限的资源,如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在进入这个空间的人数没有达到饱和之前,人们只需付出规定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资源,但是随着进入这个空间的人数增多,为了维持原有利益份额或者获得更多的利益,人们的输出会不断增多,然而由于资源总量有限,增加劳动或投资所获得的效益并不会显著增加,此时就会陷入一种内卷状态。要特别说明的是,竞争并不一定都会造成内卷困境,也不能将过度竞争直接等同于内卷,只有当过度竞争导致能量虚耗时才会带来内卷。所以说竞争是内卷产生的一种条件,它包含在内卷的本质属性之内,并不是内卷的全部。卢晓雯[4]等人也都曾在研究中提出不能将内卷与过度竞争画等号,以免产生消极效应,促使某些人为了避免卷而滑向停滞和退缩,从而挫伤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内卷的发生机理

(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可能性

从表面上看,内卷的发生就像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跟风行为或者是一种身处某种环境当中不得而为之的选择,但其实是对阶层固化的反抗,是看到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可能性之后的群体挤压。正是看到了有人通过“卷”实现了阶层的跃升,才使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投入内卷的阵营当中;也正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往某个特定的群体或阶层中涌入,才使得那些原本就身在其中的人不得不进行卷。现如今,我国正处在一个加速转型发展期,新、快、融合等理念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在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个人焦虑和价值观的异化。在这个机遇与危机共存的时代,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固化使青年一代望而却步,深感到阶层跨越的艰难。另一方面又让他们看到了社会流动的可能性,渴望通过加入群体竞争而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或者维持现有的社会地位;同时由于慢不下来的社会大节奏,人们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到内卷的漩涡当中。这种现象在教育行业最为突出,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通过学习之路改善自身处境的例子不在少数,“知识改变命运”也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经典名言。从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到上一个好的大学,然后获得一份好工作,使人们看到了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教育内卷尤为突出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机制下,中产阶层无疑成为参与内卷的核心力量,相对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中产阶层有更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来参与内卷,而对于更富有的家庭来说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来打破内卷困境,从而游离在内卷之外,所以既有多余收入又害怕阶层滑落的中产阶层便成为内卷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但要与随时可能出现的跨阶层的寒门子弟竞争资源,巩固既有地位,又要设法进入更高阶的圈层实现阶层跃升,于是便形成了由中产阶层充当中坚力量而快速旋转起来的内卷龙卷风,整个系统内部随时都在借着风力进行各种能量转换和角色易位,成为一个惹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二)寻求安全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内卷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求安全与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寻求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动时,会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为了消除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人们必然采取某种行动以重新获得掌控感。大部分人深陷内卷困境,是由于周围的人都在“卷”,因此使个体产生了如果不卷会怎样的疑问,在害怕被淘汰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最终被迫加入内卷。这种现象一方面可以用剧场效应和同群效应来加以解释,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淘汰筛选机制来进一步说明。剧场效应是指在一个剧场中位于前排的观众一旦由于某种原因站起来观看,那么后面的观众为了看清楚也会相继站起来进行观看,最终导致所有人都不得不站着观看。包含于剧场效应之中的同群效应则更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由于来自群体的压力,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加入群体以适应环境[15]。这不仅是一种由于环境变动所导致的个体适应行为,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由于群体引导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与此同时,害怕不卷就会被淘汰的认知也在支配着人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筛选机制迫使人们不得不拼尽全力去巩固自己的地位,由于害怕随时被社会淘汰所带来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个体不断增加自己的投入以期获得稳定的发展,当大家都以这种方式进入社会环境中时,所谓的内卷就会产生。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来看,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早就超越了温饱物质的满足,而是转向寻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需求的驱动下,人们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去参与竞争,去攀登高峰,以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自身技能、发掘自身潜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某些行业的人流量和竞争力度。随着各种优秀人才的不断涌入,人们直呼自己被“卷”到了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生的多样性,随之引起大面积的模仿行为,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加入自我实现的实践探索之中。从这个发展角度来看,这种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卷其实存在积极的社会促进功能,它已经打破了内卷原有定义中的密闭空间,朝着更加包容与创新的方向去发展。

四、内卷与从众的关系

对于从众的研究由来已久,就其定义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即在群体压力或引导下,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严格来说,从众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由于情境和事件的不同存在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普遍性、复杂性、习得性与适应性是从众最基本的四个特征,而环境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来自群体的一致性压力是导致从众发生的两大重要原因。由于对从众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且丰富,在这里便不多加赘述,只重点对两者的共同点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一种适应性的群体行为

无论是从众还是内卷,都是个体在群体中为了适应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行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需要一一澄清,即群体和适应性。首先,群体是内卷和从众离不开的语境和背景条件[16],这从两者的定义中便可窥见一二。康德的“社会体系”、戈登威泽的“内部”、格尔茨的“模式”都包含着群体的内涵。而从众则直接使用了“群体”这个词语来对其定义进行描述。其次,从二者的运用场景来看,群体仍然是其发生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内卷之所以称为卷,得有群体作为前提支撑,如教育内卷,便必须有身处教育这个行业内的一群人为基础,然后在这个群体中产生的各种有关行为才能被称之为卷。假如一个人完全脱离群体而存在(虽然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那么他所做的任何事都不会对他人产生影响,那么卷也就不复存在;再观从众也是如此,虽然从众的效力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但是从众如果没有“众”,即群体,那么它便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内卷和从众都不能离开群体这个范畴而单独成立,他们都是在群体中产生的行为。

适应性是内卷与从众的另一共同点,只要我们问为什么会产生从众或者内卷,那么答案就必然包含着适应性的含义。这里的适应性包括了心理适应和行为适应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心理适应,主要涉及自身的安全需要。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17],因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18]。从众和内卷都面临着环境的不确定性,而环境的不确定性又会带来信息的不确定性,如模糊情境或冲突情境[19]。这些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全感,大部分人会选择群体作为参照,倾向于跟随群体做出与群体一致性的决策,以此获得一种群体认同感[20],达到心理适应的目的。这种当个体感受到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时,倾向于消除不确定,并且迫切希望找到明确答案的需求称作认知闭合需要[21]。所以说无论是从众还是内卷,都是一种满足我们自身心理需求的行为。其次是行为层面的适应,即在心理需求驱动下所采取的向群体靠拢的一系列行为反应。如,当个体看到大家都在考研,为了消除自己还没有考研带来的心理焦虑,于是就决定加入考研这一群体,并进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行为活动,企图通过这些行为来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二)一种群体一致性倾向

内卷与从众都有向群体靠拢的一致性倾向,即与群体保持一致,基于前面已经对群体做过说明,这里重点对一致性进行解释。一致性主要是指内卷与从众都有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特点。可以说适应性是内卷与从众的目的,而一致性则是达到适应性的一种手段。研究表明来自群体的一致性压力是个体从众的直接原因。无论是真从众还是假从众,个体都是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由于害怕成为群体偏离者,从而受到他人排斥和打压,个体在这种人际适应压力之下,就会倾向于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例如,在一个团体内部,如果某个人脱离团队,就有被孤立的可能,这种孤立会对个体造成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长此以往会给个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大部分人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都会与团体保持一致[22]。同样,内卷也具备与群体保持一致性的倾向,这就是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和从众的“随大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两者的具体目的不同,如从众的随大流可能是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就像大家都在围观一个施暴现场,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而内卷的目的则更多的指向在一项竞争中有所收获。但是两者的大方向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以求得个体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综上所述,内卷和从众都是个体身处一定群体,并为了适应这个群体而做出的与群体保持一致的选择。

(三)社会淘汰机制的产物

现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我国也正在向新的发展阶段全力奋进,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大融合和大改变正在加剧社会的淘汰机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正在加速,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朝着大家看好的方向前进,因此导致了大量的盲目从众[23],同时也加剧了内卷困境。每一个群体和阶层都会对自身资源的丧失产生恐惧和焦虑,为了维护自身既有资源或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个体主动或被动加入内卷行列或者产生从众行为,甚至有些时候这种卷和从众几乎是自动发生的,是在社会发展变化的驱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不是说内卷与从众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纹状体、眶额皮层、pM-FC、脑岛、催产素、COMT基因、MPH等生物因素都与从众有关[8],但从众和内卷一样,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由于害怕被社会淘汰,被他人取代,于是我们去做他人都在做的事情,选择大部分人都在选的道路,这既是对淘汰机制的恐惧,也是对其的适应。与此同时,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有向群体靠拢的先天趋势,一旦个体偏离群体,则可能导致被群体所排斥,从而逐渐被边缘化,正是由于对群体偏离的恐惧,害怕被社会所淘汰,个体才会做出更多的权益从众和加入内卷。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这种卷或者从众行为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它对于我们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消极面,避免不断加速的淘汰和竞争降低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五、结语

如今内卷俨然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它背后所映射的社会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任何一个词语的出现必然包含着使用者的需求和情感,内卷所影射出来的群体焦虑、无奈和反抗不应该被一笑而过,而应该集合各方力量将其朝着积极的方向引导,为人们日益沉重的包袱减压。将内卷与从众进行对比研究,或许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从中窥见内卷的社会属性,同时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研究内卷。如果说内卷与从众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而内卷中也包含着从众,那么如果要克服内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是也可以从从众的角度进行积极引导,使内卷朝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今后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将内卷与从众进行分类比较,而是使用内卷这个统一概念进行阐述,可能会导致以偏概全的结论,比如享受型内卷,可能就不符合迫于社会环境压力这一产生前提,不过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卷还是更多偏向于被迫性的裹挟型内卷。但是无论是全域概念内的内卷还是单个分类下的内卷,它都包含着一定的从众成分,而当从众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后就有可能形成内卷。由此可见,作为新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内卷,其实有着与早已进入研究领域的从众一样的内涵,这从理论上可以为研究内卷提供更源长的借鉴,从而使我们能够用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内卷以及拓展其今后研究的范围。

猜你喜欢

内卷语词竞争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遥远的未来要以现在为代价,究竟值得吗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感谢竞争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