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优秀扶贫剧的影响力建构

2024-04-07杨海燕

今古文创 2024年10期
关键词:电视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摘要】2020年我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表现主题的影视创作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文化现象。代表性的作品有《山海情》《最美的乡村》《一个都不能少》等。其中《山海情》摘得27届白玉兰最佳中国电视剧奖。优秀的扶贫剧聚焦社会热点和时代主题,借助平凡的生活底色和民俗亮点,通过“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真诚、真心、奋斗”的巨大力量和脱贫攻坚的价值厚度。它们与原有乡村题材剧相比,不仅在扶贫空间广度上有所拓宽,在国家政策的动态调整中也展现了扶贫工作的艰难和人物面貌的改变,真正做到了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出电视剧工作者的担当精神,也为打造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精品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电视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作建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0-008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0.026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接续推动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电视剧创作也在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和政策调整。自2020年3月以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脱贫攻坚剧。比如《一个都不能少》《阿坝一家人》《最美的乡村》《枫叶红了》《山海情》等。这些优秀的脱贫剧在政策动态发展之下展现基层故事影像创作的广度、深度、厚度,以生动可感的呈现效果和四重维度的建构方式自觉承担着主旋律电视的社会责任,为观众传递着巨大的精神正能量。

一、扶贫空间有广度

扶贫故事的展现依托于一定的背景和环境。环境是通过“空间”来展现的,它不仅仅是物理形态,还有虚拟形态的展现。多样化空间使得脱贫故事的展现有更多延伸和拓展的可能,发挥出脱贫叙事的巨大潜力。从物理空间的在地性、虚拟空间的流行性和精神空间的历史性三大方面入手将对扶贫空间的广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物理空间的在地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脱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到“全面”。因此国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十分重视脱贫地区整体的发展水平。近几年脱贫攻坚电视剧的创作在脱贫地域的选择上表现出鲜明的多元性。从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部分脱贫攻坚重点剧目来看,展现大西北脱贫历程的有《山海情》《一个都不能少》;电视剧《花繁叶茂》则首次展现了西南地区乡村脱贫攻坚的工作百态;《绿水青山带笑颜》《遍地书香》两部电视剧描绘了我国东部沿海的脱贫历程。这些电视剧全景式展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外,部分电视剧在内容设定中也呈现出民族融合的地域性。电视剧《阿坝一家人》体现的是藏族与汉族之间的地域融合,《最美的乡村》则是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交融。少数民族與汉族的地域设定进一步凸显脱贫主题的“全面性”。具体到展现脱贫事业的情节过程中,易地搬迁、对口帮扶、整村迁移、人物的城乡位移等等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二)虚拟空间的流行性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要准确生动地描绘脱贫事业的伟大图景,展现时代风貌,就要及时体现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网络扶贫”和“电商扶贫”是近年来扶贫任务的主要策略。网络作为虚拟空间早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播带货”“网红”“Vlog”等流行元素在农村地区也落地生根,成为脱贫事业“数字化”的有形抓手。《花繁叶茂》《最美的乡村》等电视剧加入了“电商平台”“直播卖货”等元素。其中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将水果产业“挂”在网上,夏柔、丁香等年轻人还主动参与广告宣传和“Vlog” 拍摄,充分利用虚拟空间的优势,打出了家乡水果产业的特色招牌。虚拟空间的加入不仅生动了脱贫攻坚电视剧的情节,同时也是对近年来脱贫政策的影像宣传,借助影像技术和虚拟空间的优势,更加丰富了电视剧创作的内涵。

(三)精神空间的历史性

电视剧作为在空间中完成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具象层面展现自然空间,也在抽象层面上触及社会空间。①脱贫电视剧里的具象空间和文化研究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交织起来,将其置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视野中加以展现,回望历史,延续精神命脉。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中总是出现一个情节:每当村支书赵百川面对脱贫任务和两村矛盾愁眉不展之际,他就来到纪念碑前与当兵的爷爷“对话”来获取精神力量。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中也有“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的符号意象。电视剧中的主角多是军人或有当兵经历。在精神空间中,历史与当下紧密连接,从谋求民族解放任务到解决脱贫问题,两者虽然跨越了两个时空,但奋进和拼搏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延续至今的精神命脉。

二、艺术表达增热度

电视剧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在影像色彩、台词和音乐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动态多元的特色。同时,电视剧也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是通俗文化的一种。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与电视剧有天然的内在关联。对于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艺术亮点将从视听特色和民俗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视听特色有亮点

电视剧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能给观众带来直观的视听感受,鲜明的视听效果对脱贫题材有更深刻的体悟。在色彩呈现方面,《山海情》里的茫茫戈壁变成了麦田、集镇和开发区,色调由土黄递变至植物的绿和菌菇的白,这样的色彩过渡暗含了贫困的不断消除。《枫叶红了》运用航拍技术呈现了枫香镇的秀丽风光,镜头中青绿色的田地、洁白的云等元素之间交互掩映,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观众衍生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次,在台词表现方面,《枫叶红了》使用了大量当地的俚语和方言进行创作。科尔沁地区口音自带幽默的气息,剧中人物张口便是带着地方特色的“咧咧”“瞎咋呼啥”等朴实的台词;而极富贵州地方特色的《花繁叶茂》则呈现如“跑得脱,马脑壳”“搞哪样”等经典方言,赋予了脱贫题材剧的轻喜剧特色。最后,在听觉感受方面,《枫叶红了》的片尾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伴随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的旋律响起。剧中辽阔的草原,高饱和度的画面,仿佛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了丰富鲜明的画面,给人们带来丰富极致的视听享受。

(二)民俗文化有亮色

我国民间文化种类繁多,民间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也比较鲜明。②民间艺术在脱贫攻坚电视剧中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为重大题材电视剧注入艺术层面的“营养血液”。《花繁叶茂》中的古法造纸和土陶罐制作彰显独特的贵州特色;《枫叶红了》中女主人公高娃做得蒙绣漂亮精致,成为内蒙古科尔沁区草原的“金字招牌”;《最美的乡村》中出现的窗花艺术也让人赞叹不已;《阿坝一家人》中展现出具有藏族味道的锅庄舞、羌绣和羌刀;《一个都不能少》中具有锣鼓、秧歌、舞龙舞狮等北方民俗元素。民俗文化元素的加入印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传播好中国声音”。脱贫攻坚的重大题材与展现中国文化形象的民间艺术“联姻”,使脱贫攻坚电视剧闪耀民间艺术的光辉,加深了观众对于脱贫故事的深刻印象。

三、脱贫叙事显深度

国家对扶贫问题的动态调整具有“稳、准、狠”的鲜明特质,政策的调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鲜素材和资源,这些优秀的电视剧能够及时对政策做出“审美反应”。在国家扶贫政策的调整下,扶贫剧创作的重难点在于扶贫故事的构建以及“扶贫人”“脱贫人”的塑造。国家政策、扶贫故事与相关人物三者拓宽了脱贫叙事的深度。

(一)扶贫政策的动态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任务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脱贫实践经历了从“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的演进。中国乡村的整体发展也在国家政策动态调整等因素变化中受到良性影响。脱贫攻坚电视剧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基层故事成了政策调整的映照。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首次提出“精神扶贫”的概念,这一战略也牵引出“扶志”和“扶智”两大工作重心。于是便出现了解读“精准扶贫”政策、回顾脱贫攻坚成果的电视作品。《一个都不能少》《我的金山银山》等电视剧将故事事件背景回溯到2015年至2020年这一精准扶贫阶段,在剧情设定中不仅体现了“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还设定了一批“等靠要”的人物群体,展现出“扶志”和“扶智”的必要性。

2020年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下一阶段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明确乡村振兴道路的概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③针对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整和过渡,近两年出现了如《绿水青山带笑颜》《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温暖的味道》等电视剧,它们把乡村振兴、生态文明、返乡创业、创办民宿等热门关键词巧妙串联,将呈现重心由展现脱贫过程过渡到巩固脱贫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发展阶段。

(二)扶贫人事的立体转变

电视剧的剧本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具有人物、情节、环境等重要元素。在脱贫攻坚的电视作品中,扶贫工作是重心,人物围绕扶贫故事成长变化。扶贫和人物的关系非常微妙,在扶贫题材电视剧中,脱贫过程中的问题是人物和环境引发的,但脱贫问题也是由人物解决的。

脱贫攻坚作为一项异常棘手的任务,理清思路和付诸实践都很重要。脱贫攻坚这一任务不仅要考虑到“变不变?对不对?”也要逐渐明确“如何改”。前者是思想和问题,后者是行动和措施。优秀的扶贫电视剧对于两者都有艺术化地处理和呈现。首先,从问题层面来说,脱贫攻坚电视剧充分挖掘“长远眼光”的必要性和对立性。这主要体现在老干部塑造和典型人物塑造两方面。比如《一个都不能少》中的老支书夏宝生基层经验丰富,但思想过于保守,在一些脱贫问题的处理上不懂变通,他与年轻干部刘东桥在葡萄产业化发展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一致。《最美的乡村》《花繁叶茂》中的年轻干部书记也都受到老干部的怀疑和轻视。电视剧中的基层老干部往往有着思想保守固执,眼光狭隘短浅的特质,他们在“合不合并?土地是否流转?是否发展新兴产业”等问题上难以“甩开膀子”。客观上,老干部的“不改变”也是影响农村脱贫事业推进的重大问题。

除了扶贫老干部的思想问题,脱贫电视剧对“脱贫人”的思想问题也进行鲜明描绘与生动刻画。比如《一个都不能少》里的姜大嗓搬到丹霞村后,不服从住房安排,强行霸占房屋,这类人物就是“等靠要”的典型。除了这种棘手人物,有些电视剧还塑造了挑拨离间、寻衅滋事的人物典型。比如《花繁叶茂》里的任朝晖和孙贵云、《枫叶红了》的张志龙父子。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典型具有多元化的色彩,他们的思想都急于转变。不管是脱贫人还是扶贫人都面临思想转变的任务,人物典型凸显出了“扶志”和“扶智”的必要性。

脱贫攻坚事业不仅要理清问题所在,在扶贫过程中做出成果更是关键环节。对于“如何变”,体现的是扶贫措施的“精准性”。针对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要体现因地制宜的特质,展现脱贫事业的“稳,准、狠”。脱贫电视剧通过措施“落地”,交出了乡村脱贫事业的美丽答卷:《最美的乡村》中,那家沟村和上河峪村传承了几百年的刺绣工艺,在唐天石和卢振興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特色农家乐也有声有色地发展起来;《花繁叶茂》中的花茂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红色文化、褐色土陶”的致富道路;《一个都不能少》中夏宝生和赵百川两位书记相互配合,调动起其他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他们将“生态旅游开发”等内容融汇其中,使得两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脱贫事业取得成就必然离不开人物的作为,人物的思想也在事业推进中发生巨变:《一个都不能少》中老书记夏宝生在两村合并中逐渐改变固有观念,不断开拓视野,采纳年轻干部的建议,最终放下与丹霞村的积怨和平共进。剧中的姜大嗓也由最初的“等靠要”逐渐改变思想,积极参与产业培训,在干部鼓励下最终完成脱贫。人物思想的转变伴随着脱贫事业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扶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作为血肉填充,国家政策作为环境背景牵引着故事方向。在脱贫攻坚电视剧中,政策、人物与事件缺一不可,体现着稳中求变。他们的存在与动态的变化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性状态。

四、价值传达表厚度

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紧扣社会热点,把握时代动向。题材本身赋予了电视剧宏大的主题和意义。作为一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事业,是民生巨变和幸福生活的融合。通过“小切口大主题”的创作策略传达了脱贫攻坚题材的深厚价值和意蕴。

(一)小切口凸显生活伦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④脱贫攻坚题材虽然是一种宏大叙事,但优秀的脱贫攻坚作品不论在人物塑造还是情节设置上都巧妙体现着“生活化”,以“小切口”彰显大主题。“生活化”主要通过家庭伦理和宗族乡村伦理两大方面体现。家庭伦理普遍通过“家长里短”揭示和反映社会问题,从小家出发,展现共性矛盾。比如《花繁叶茂》中唐万财与儿子和前妻潘梅的感情纠葛。随着情节推进,观众了解到造成这家人家庭分裂的深层原因是花茂村积贫累弱。因为家里贫穷,潘梅只得外出打工,而唐万财留守家乡独自抚养幼子。这一家庭困境其实是许多贫困地区家庭生活的缩影。其次,从宗族乡村伦理层面分析,呈现的则是多年来沉淀在乡村环境中无法言说又根深蒂固的准则和思想,把乡村境域中人情纠葛和公私利益凸显得淋漓尽致。比如《枫叶红了》中巴图查干嘎查的张姓和郭姓两大宗族势力,村里懒汉包七十三与张志龙有亲戚关系,而村支书郭宝峰又属于郭姓家族,几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导致了扶贫的工作艰难。平民百姓是生活在关系和环境之中的,这些电视剧将家庭伦理与乡村伦理穿插在脱贫情节中,同时把人民的“衣食住行”描绘其中,让情节与人物更具亲和力,自然而然地让观众对剧情产生共情效应和同理心。

(二)大主题彰显时代情怀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⑤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作品从容地走进观众视野,紧紧抓住时代热点,将书写“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作为重大使命,为中国电视剧艺术贡献了备受瞩目的“中国故事”。这一时代题材自身便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力和意义。作为一个自带“厚度”的题材,众多优秀的脱贫电视剧将这一宏大的时代议题进行“曲线”描述,抓住“搬迁、直播、返乡、产业规模化”等与老百姓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热点话题。众多元素的组合搭配奏响了脱贫事业的艺术华章,向观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什么是脱贫?为什么脱贫?怎样脱贫?脱贫后的影响?”不仅将“脱贫”这一时代名词分析地绘声绘色,更让观众感受和体会到了“人民、干部、奋斗、真诚、真心、真实”等关键词的价值和影响。

五、结语

“人民是生动故事的创造者,也是精彩艺术的酿造者。” ⑥电视文艺发展要继续从时代出发,从人民出发。如今,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优秀的扶贫电视剧需要继续坚持广度、亮度、深度、厚度等要素结合,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调整和社会热点,艺术化地传播时代之音。既要回顾脱贫的艰辛历程,也要展望乡村振兴的美好,展望更加富强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遗余力地彰显电视传播具有的媒介优势和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吴岸杨:《价值·性别·空间: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内核》,《当代电视》2022年第8期,第38-44页。

②赵莹:《留作繁星照世人:电视剧艺术、文化与价值之思》,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年版,第56-61页。

③田燕,岳宗胜:《〈花繁叶茂〉: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四重解读》,《当代电视》2020年第9期,第37-40页。

④江腊生,杜松英:《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美学追求与反思》,《中国电视》2021年第8期,第56-62页。

⑤⑥陈守湖:《扶贫题材电视剧:共视、共述、共情》,《当代电视》2021年第8期,第47-51+71页。

参考文献:

[1]汪许莹.当代脱贫攻坚题材剧文化认同的三个维度[J].中国电视,2021,(08):69-72.

[2]郭旭魁.试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中的视觉修辞[J].中国电视,2021,(06):61-64.

[3]魏家文,郝婷.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电视剧《花繁叶茂》[J].电影文学,2021,(09):129-132.

[4]吕菁.悖论叙事下的伦理表达——电视剧《花繁叶茂》的传播功能探討[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3):41-44.

[5]杨竞博.谈电视剧《枫叶红了》的人物塑造创新[J].中国电视,2021,(02):46-49.

[6]张晗.影像表达 叙事策略 价值取向——评析扶贫剧《枫叶红了》的创作特色[J].中国电视,2020,(12):37-40.

[7]张爱凤.“精神扶贫”的破与立——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文化立意[J].中国电视,2020,(10):12-17.

[8]张国涛,高帆.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动力、艺术特色与改进策略[J].中国电视,2020,(10):18-21.

作者简介:

杨海燕,女,山西太原人,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电视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