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得·汉德克小说《无欲的悲歌》中母亲的悲剧命运探析

2024-04-07谢文倩

今古文创 2024年10期
关键词:宗教战争疾病

谢文倩

【摘要】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德克于1972年发表了自传体短篇小说《无欲的悲歌》,他用客观冷静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痛苦悲惨的一生。在汉德克笔下,他的母亲从一个活泼明朗的乡村少女逐渐被社会扭曲、压迫成一个绝望孤独的家庭主妇,晚年因备受疾病折磨而服药自杀。笔者认为母亲的悲剧命运离不开宗教的压抑、战争的摧残以及疾病的折磨,这三座“大山”不停地挤压着她的生存空间,侵蚀着她的肉体和灵魂,使得她根本没有任何喘息的余地,最后只得用自杀结束生命。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角度去分析小说中母亲的悲剧命运成因。

【关键词】《无欲的悲歌》;宗教;战争;疾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0-00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0.003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也是当今德语文学最优秀、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1972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无欲的悲歌》,而在1971年底他的母亲自杀,这件事成了汉德克创作这部小说的契机。如果说《大黄蜂》开始了汉德克一反传统的小说叙述风格,那么《无欲的悲歌》则从趋向于语言实验的叙事模式转向近乎写实的自传性文学,代表了“格拉茨文学社”一个新的转折,成为引领20世纪70年代德语文坛的经典之作。①在这部自传体小说里,汉德克似乎在刻意隐藏自己的主观情感,努力地用一种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回忆母亲的一生。与传统人物自传详实完整的写作方式不同,汉德克采用了一种碎片化叙述方式,他从一个旁观者视角呈现了母亲生活中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最终拼凑出整体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纵观母亲五十多年的生命轨迹,出生在农村——离家出走到城市——爱上军需官——结婚生子——奔波于城市和故乡——服药自杀,在这泥泞的人生道路上,每一个阶段她都奋力挣扎过,顽强抵抗过,却屡屡被生活打败而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自杀或许是她摆脱痛苦、获得解脱的唯一方式。在母亲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有三座“大山”始终伴随着她:天主教的禁欲思想压抑着她本能的欲望,战争改变了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晚年时期疾病让她饱受折磨以至于“她对身体失去了所有的感觉②”。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宗教、战争、疾病三個角度去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成因。

一、宗教的压抑

小说的德语标题是Wunschloses Unglück,Wunschlos意为“没有欲望的、无欲无求的”,Unglück意为“不幸”,所以从字面意思上看小说标题为“无欲的不幸”。汉德克用“不幸”这个词暗示了他的母亲是个一生都在被宗教压抑、束缚的牺牲品,那“无欲”呢?母亲真的是没有任何欲望吗?

小说中母亲出生于奥地利一个落后的乡村,她的悲剧命运似乎从她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一个个孩子出世,忙完厨房的活儿后再跟家人待一会儿,从一开始说的话就没人听,自己也越来越不听人说话……只剩睡觉时的一声嘟囔,下身的癌症,最后,注定的一切随着死亡而圆满。” ③汉德克用冷静克制的语言,仅寥寥数笔就写出了母亲悲惨的一生。事实上,这也是无数个奥地利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从一开始说的话就没人听,自己也越来越不听人说话,自言自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女性在这种信奉天主教的传统环境中被迫失去话语权的事实。事实上,当地女性不仅没有任何话语权,就连个人活动空间都受到严格的禁锢。按照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的分析,“纪律首先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 ④ 。这一点体现在小说中主要是指母亲生活空间的压缩,在宗教和社会习俗的规训下其活动场域被限制在厨房、田地和那个甚至没有自己位置的家,“学习不过是小孩儿的游戏而已。等完成了义务教育,年龄大了,也就没有必要了。女人们现在要做的是在家里演习将来的家务事。” ⑤所以当母亲提出自己想上学的欲望时,外祖父甚至没有用言语来拒绝,而是摇摇手用一个表示拒绝的手势就打发了母亲。这种空间禁锢,注定了母亲从出生开始其身体就是一个用来为家庭传宗接代、绵延后嗣的工具,她不是没有欲望而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禁锢之下根本不被允许有任何其他的欲望,没有任何出路和未来,“反正对女人来说,所谓未来不过是玩笑而已” ⑥。但母亲天资聪颖,不甘于既定的命运,不愿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她的欲望驱使着她在十五六岁时就离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母亲找到了一份在餐馆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获得了自由的、自己支配人生的权力,成为一名从业者之后的母亲大口呼吸着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度过了几年快乐的时光。

当母亲再次回到家乡时她的身份已经转换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乡村的生活与城市里不同,寂寞、无聊、枯燥、乏味,母亲整日忙于厨房和田地,根本没有表达个人情绪和欲望的空间,甚至要为身体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感到害臊,“你不害臊吗?”“你应该感到害臊!” ⑦就连母亲劳作时想唱句歌、跳个舞都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这种极端压抑的空间里,宗教对人身体的规训竟然到了这般田地,让人闻之一惊。转换成母亲的身份以后,年轻时的那些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场面已渐行渐远,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也开始节俭持家,通过压抑自己的欲求来积攒钱财,个人的欲望早已被宗教习俗磨灭得支离破碎,她甚至像外祖父一样认为自己不该享受生活,就连给自己买了件衬衫都是她认为不应当做出来的冲动之举。久而久之,母亲也就在这种日常生活中压抑着个体的欲望,逐渐泯灭个性,失去自我,沦为了宗教桎梏下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二、战争的摧残

彼得·汉德克的童年是在战争的阴影中度过的,他曾在多部作品中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批判,《无欲的悲歌》也不例外。汉德克的母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是深受战争摧残的一代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复苏都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深刻地影响了母亲的命运。笔者认为,母亲的悲剧命运与战争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战争给母亲的生活至少带来了以下三点影响:

首先,战争改变了母亲的行为方式。对于战争的残酷与伤痛,作者只字未提,他不去直接描写战争的恐怖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影响,而是从母亲的视角出发,从母亲行为的变化上来控诉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摧残。在母亲的视角里,尽管她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她作为一个公民参与了德奥合并这场国家政治事件,第一次有了集体活动的经历,这让她无比兴奋。“这段时间促使母亲摆脱了拘谨,变得独立,她有了自己的举止方式,丢掉了最后一丝对肌肤接触的恐惧:小帽歪斜在一边,因为有个小伙子把她的头和自己的按在一起,而她只是自得其乐地冲着照相机笑。” ⑧而国与国的合并一纸契约就已足够,人与人的融合却不似这么简单。战后的大城市中,母亲开始寻求一种身份认同,努力学习别人的方言,俗语,姿势,“矫饰的声音胆怯地尽力不显出与众不同” ⑨。

其次,战争让母亲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战争时期一切事物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当平淡的日常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求时,个体对周围事物的情感认知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母亲对和平时期那些习以为常的周遭事物有了新的感知,更加珍惜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与此同时,母亲还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爱情。尽管母亲的爱人比她年龄大,比她矮,头发也快掉光,还是一个有妇之夫,但母亲却非常爱他,理由是“他对我非常细心,我对他也不像对其他男人那样感到恐惧。” ⑩由此可见母亲是在一个极度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在外祖父的家庭环境中母亲从小就不被关注,不被呵护,被灌输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她从未被真正地爱过所以才会对这个男人那点可怜的例行公事的体贴而动心。“恐惧”一词悄悄地透露出了在母亲的成长过程中男性带给她的心理阴影,引发读者对母亲过去经历的同情。然而这段畸形的恋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圆满,母亲的这段人生中唯一一次的爱情最后还是无疾而终。临近分娩时,母亲出于给孩子找一个父亲的责任感嫁给了德国防卫军的一个士官,这“意味着母亲向传统生活模式的屈服” ?。宗教、习俗、社会道德的约束让母亲不得不收起自己的个人欲望,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生活,回归传统家庭,她短暂地品尝了一下爱情的美好接着就进入了一段没有爱的婚姻,在这段可悲的婚姻生活中她得到的只有无休止的家暴,尴尬的性交和偷偷流掉的孩子,再也没有尝到过爱的滋味。

最后,战争不仅给人们的肉体造成巨大伤害,而且在精神层面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特性。战后的艰苦岁月逐渐磨灭了人们身上的特质,让一个人变成一类人。“人们依照类型说话,乐意看到自己具备了普遍性,不再因自我而受折磨,不管是因为出身,还是个人可能有的头皮屑和汗脚,或者每天都在变化的生存条件。” ?但是这样真的可以摆脱孤独吗?并不见得。战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母亲哼的乡间小曲不停地重复“孤零零”这个词可以看出其内心的孤苦无助,寂寞空洞。年轻时母亲在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拼搏闯荡,但却没有真正贴心的朋友来帮助她排遣孤独;年老时母亲由于疾病的折磨内心世界几近崩溃,再没有人可以走进她孤独的内心。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外界,都没有地方让母亲倾诉自己的欲望:在家中她的身份是妻子和母亲,作为妻子她和伴侣的交流方式仅剩下身体下意识做出的表情动作和尴尬的性交,作为母亲她终日操劳家务,默默为家庭付出,没有人关心她的内心世界和欲望。在家外,母亲也从未被真正理解过,从未被真正爱过,从未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母亲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孤独的。

三、疾病的折磨

维拉·波兰特在《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中提到,“疾病削弱病人,限制他,使他失去活动能力,减少他和周围世界的正常交往,使他日暮途窮而不得不依靠他人。疾病导致病人产生软弱、畏葸、厌恶、异化和悲世的情绪,导致精神和肉体的衰败并把病人隔绝在一个无望的世界里。” ?这正是小说中作者的母亲晚年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晚年患病以后,无法再担任家庭主妇的工作,她备受疾病折磨,疼痛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这副躯体。在绝望中,母亲服药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如果说在小说前半部分汉德克还在刻意将自己抽离出来,隐藏主观情感,竭力寻求用一种客观冷静的语言去行文,那么从母亲患病至死亡这后半部分他则用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去讲述母亲的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他沉浸式地去体验母亲痛苦的肉体、崩溃的精神世界。“她对身体失去了所有的感觉,总是撞在棱棱角角上,而且从楼梯上摔下来。笑让她感到疼,她只是偶尔抽动一下脸颊。” ?汉德克不厌其烦一遍遍描述着母亲患病后的身体行为与身体感觉,将身体作为唯一的审美对象去观察和描写,他的文字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每一个感官,让读者在震惊甚至略有不适之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是如何在疾病的折磨下一点点陨灭的。汉德克不再将视角聚焦在母亲与外界社会的关系上,而是直接描写母亲的身体在病痛状态下的各种体验,他通过观察个体由于疾病而产生的恐惧、厌世、孤独、悲观等心理来叩问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疾病的折磨一开始并没有将母亲打倒,母亲为战胜疾病做出了很多努力,她四处求医问药,旅行疗养,给认识的人写信写明信片等,通过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试图缓解疾病的痛苦。如果说药物能暂时缓解肉体上的一些疼痛,但是母亲的心灵却是无法疗愈的。母亲的一辈子经受了太多苦难,她的内心从未被理解又谈何治愈呢?生命的终点站即将来临,母亲带着她的孤独、煎熬和绝望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事实上活着对母亲来说已经成了一种酷刑,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死亡成了母亲唯一获得解脱的途径。

在母亲的一生中,她从出生那刻起似乎就被写好了悲剧命运,她不停地反抗却又一次次妥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晚年,母亲拼尽浑身解数却还是无法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而自杀。母亲的结局是震撼的,是刻骨铭心的,她的死亡并不仅仅代表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还代表着一类有着共同悲剧命运的女性群体。我们再回过头看这部小说的标题《无欲的悲歌》,汉德克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的母亲是如何努力地在个人欲望与社会期望之间找到平衡的,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恰恰让母亲感到孤独和绝望,她努力寻找自我身份和价值,成为母亲后努力节衣缩食养家糊口,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机会而努力,但是母亲的欲望从未被满足过,她在反抗中一次次沉沦,经历了无数次内心的挣扎,最后还是在抑郁中丧命。汉德克通过这部小说创作,通过回顾母亲的一生试图探索她自杀的背后原因,尝试着去理解她生命中的痛苦和绝望,同时也让每一个读者在同情之余去反思造成她们这类女性群体悲剧结局的原因。

四、结语

汉德克对女性的写作不仅引起了他作为男性的反思,还使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产生思考。在《无欲的悲歌》中,他以男性作家的身份写作女性,却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她们的生存状态进行细致描绘,并且对其身处现实囹圄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和揭露。?汉德克以犀利的笔触控诉了母亲悲剧命运的三大成因:宗教的压抑、战争的摧残与疾病的折磨,他的文字之间除了有对母亲逝世的悲痛更多的是对女性、对人类的一种生命关怀。因为母亲苦难的、短暂又不幸的一生不仅仅是个例,小说中选取的母亲生活片段是世界上千千万万普通女性真实生活的缩影,因此汉德克母亲的故事引起了众多女性读者的共鸣,让大家在同情怜悯之余反观当下女性的生存困境。《无欲的悲歌》中母亲这一女性形象不仅在文学层面有着极高的审美意义,也在社会层面体现了作家对女性思想解放、对女性命运的关照与同情。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德)彼得·汉德克著,顾牧、聂军译:《无欲的悲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第51页,第10页,第10页,第9页,第20页,第15页,第25页,第17页,第26页,第51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缨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0页。

?杨璇:《彼得·汉德克小说“新主体性”建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

?(德)维拉·波兰特著,方维贵译:《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第131页。

?汪洋雪芬、凌晨:《彼得·汉德克〈无欲的悲歌〉女性形象的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德)彼得·汉德克.无欲的悲歌[M].顾牧,聂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杨璇.彼得·汉德克小说“新主体性”建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宗教战争疾病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