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5E”科学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以“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例

2024-04-07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赵慧聪

新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笔者科学探究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七实验小学 赵慧聪

在新课标背景之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当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生命,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可以实施“5E”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包含五个步骤,分别是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每个步骤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都是“E”,因此称作“5E”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小学科学教学,笔者以“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5E”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中心的课堂,让科学学习真正发生。

一、吸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科学学习任务不感兴趣,则不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科学教学中,只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投入探究活动之中。“吸引”是“5E”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旨在通过有效的手段方法,吸引学生眼球,吸引学生心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将直观化教学与问题教学有机融合,设法把科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将科学问题融入具体形象的场景之中,增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提高科学教学的新颖性与神秘性,以有效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1]。

科学课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较多,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是吸引学生最为有效的方法。现实问题情境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将科学问题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让科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使科学学习变得有趣好玩。现实问题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感知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增学生探究内驱。在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时,可以借助实物演示操作,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笔者偷偷地将激光笔射向黑板,然后故作惊讶地说:“黑板上怎么会有一个红色的点点,是谁用红笔在黑板上画上去的吗?”学生一听,一个个都说自己没有画。此时,机灵的小莉看到笔者手中漏出来的激光笔,马上大声说道:“红点是老师用激光笔照出来的!”“没错,黑板上的红点是老师用激光笔照射后留下来的光斑。”笔者边解释边诱发学生思考:“这个红色光点是怎么跑向黑板呢?”“从激光灯跑向黑板的。”一男生回答道。“你能够看见激光的路线吗?”笔者继续追问学生,“看不见。”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同学们想要看见激光的传播路径吗?”笔者的追问让学生兴趣大增,学生齐声说道:“想要看!”“好,那就让大家一起来见证奇迹吧!”笔者边说边拿出一只装有胶体的烧杯,用激光笔向烧杯照射过去,一条红色的光线在胶体里出现,激光从烧杯的一边直线射向另一边。笔者趁机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向学生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生活中你看见过这样的光束吗?”有的学生说舞台灯光柱,有的学生说城市灯光秀,有的学生说电影机射到荧幕上的光束。“同学们说得都没错,现在你们能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吗?”此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作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想。现实问题情境中巧妙引出科学探究主题,悄然引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亲历探究实践

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的理念,倡导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主张学生动手动脑,在做中学习,亲历探究实践过程。“探究”是“5E”教学模式的第二步,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步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吸引是为了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发现问题,探究则是为了解决问题,经历实践,获取知识。探究既是一种科学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科学能力[2]。探究能力是科学能力的核心要素,而探究环节是培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阶段。

“5E”科学课堂中的师生合作探究,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做中学的过程。探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帮助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操作等实践性活动获取证据,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讨等形式对发现的信息、获取的数据等证据展开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既要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也要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如提供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单等,还要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为学生演示,教会他们使用科学仪器,引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为他们的探究实践赋能。

科学探究是一个系统严谨的系列探索过程,包含了提出科学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等步骤,每一步都紧密关联,缺一不可。例如,在“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在学生作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后,笔者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演示中看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你们能够去验证吗?该怎样去证明你们的猜想呢?”“做实验!”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各组经过充分讨论之后,组织他们汇报交流,详细说说实验方法和步骤。结果出现丰富多彩的实验方法,有的小组准备利用光速在小孔中的行进证明,有的小组想要借助弯曲的塑料管进行反证,有的小组计划借助烟雾进行验证。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而且在学生中间来回穿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伸出援手,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效果和效率。

三、解释:借助证据阐释

“解释”是“5E”教学模式的第三步,也是科学教学的关键环节。解释,就是让学生借助证据进行阐释,表露对所获得的结论的理解,阐述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该阶段也是一个展示交流与分析研讨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要激励学生踊跃展示实验过程中搜集到的证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交流获得的各种信息,对各种现象作出解释,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解释环节的教学,教师应当关注数据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数据分析是解释环节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在此环节可以结合学生的统计知识,指导学生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借助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善于多角度观察图形,通过对图形的比较进行分析,根据图形变化趋势进行推理。

在解释环节的教学,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借助各种辅助工具进行解释,增强解释的直观感知性,以提高解释的科学有效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例如,“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内容时,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各自的猜想。在实验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请他们解释实验现象。各组学生或运用言语描述,或结合动手操作,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或独立解释,或合作表达。“光束穿小孔实验”的小组进行了集体展示,一人拿手电筒照射,两人移动中间带孔的卡纸,还有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长负责汇报和解释:“当卡纸上的四个小孔成一条直线时,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只要移动其中的一张,就不能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整组学生通力合作,依靠说、做、画等多种方式,较好地完成了解释任务。

科学解释是基于证据的推理,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思考时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在表达时注意语言的连贯性与完整性,这样,学生的科学思维才会得以有效发展。教师要教学生使用规范用语,提醒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要善于利用已有数据对学生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学生解释时如果出现错误,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表述作出言语性纠正,还要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甚至可以组织学生重新开展实验操作,找到正确的证据,从而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真正走出认识误区,形成科学概念,建构科学模型。

四、迁移:应用内化扩充

人们常说“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实际上是一种迁移和应用,是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情境的回答上,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迁移”是“5E”教学模式的第四步,该阶段旨在通过学以致用,巩固拓展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该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联知识,打通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扩充科学概念内涵,梳理和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结构性知识。

在“迁移”环节的教学,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关系,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立在学习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知识的应用者,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新的问题,创设类似的情境,搭建知识应用的平台。

譬如,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学生通过“光束穿小孔”“光在烟雾中传播”等多组实验,验证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初步建立了“光沿直线传播”这一重要概念。接着,笔者给学生呈现一个照相机,让学生观察并运用光传播的道理解释照相机原理。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尝试解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原理”,笔者不仅组织学生观看“小孔成像”视频,在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中认识“小孔成像”,还给学生提供了纸杯、半透明塑料膜、蜡烛等材料,让学生亲手设计并制作“简易相机”,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探究“小孔成像原理”,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增强理解。小孔成像实验活动的经历,照相机功能原理的解释,帮助学生迁移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拓展延伸了新知,丰富了概念内涵。最后,笔者还给学生设计了一组小练习:①解释“为什么站在幕前能听到幕后人的说话声,却见不到说话的人?”②选择“一个直管道,一个弯管道,光能从哪个管道的一端照射到另一端?”③判断“图中小朋友们的队伍排整齐了吗?”这三个问题提高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再度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了新知,扩充了原有知识系统。

在迁移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想、类比,将当前情境、问题与解决过的情境、问题进行比较,主动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地进行迁移,将已有知识和方法迁移过来,或作出决策判断,或进行合理解释,或设计解决方案,作出进一步探究。

五、评价:诊断反馈修正

教学、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评价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评价可以促进教,也可以促进学。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学生,或者学生对自己,采取各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是对新知的掌握、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诊断与反馈。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改进等功能,通过评价活动,可以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了解学生的学业成就,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修正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是学业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科学新课标对评价提出“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5E”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应当是一种综合评价,评价类型多样化,有过程性评价、有诊断性评价、有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可以是学生相互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正式评价,如纸笔测试、表现性任务等,也可以采用非正式评价,如通过口头提问、实验操作等。

科学课堂中的评价应当与教学、学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要即时评价、准确评价,要提高反馈的有效性,评价要紧扣科学课标和学业质量标准,要对学生的学情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行有针对的、清晰的描述,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作出精确的指导,帮助学生修正观点,明晰概念,改进技能。例如,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笔者在每个教学环节都会融入评价,对学生予以即时诊断,科学地指导,譬如在“小孔成像”实验操作环节,笔者发现一个小组在纸杯底部扎的小孔比较大,得不到一个倒立的蜡烛像,笔者就马上介入说:“你们能看到清晰的像吗?”“知道为什么看不到倒立的像吗?”“你们和旁边一组比比看,纸杯底部的小孔是不是大了一点。”笔者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并给学生提供一只新纸杯,让他们重新扎一个细小的孔试试,这一回果然成功了,一个倒立的蜡烛像清晰地呈现在塑料膜上。

“5E”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立足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自主发展。让我们在科学课堂中践行“5E”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猜你喜欢

笔者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老师,别走……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