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条 杂树背后故事多

2024-04-06陈博君

百科知识 2024年6期
关键词:牡荆荆条

陈博君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在梦里进入了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那里“珠帘绣幕,画栋雕檐;仙花馥郁,异草芬芳”,是一个美轮美奂的仙境。然而,当贾宝玉在梦中畅游了太虚幻境,即将醒来之时,却蓦然来到了另一处截然不同的“迷津”之地,那里“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完全是一派荒凉骇人的凄迷景象。

用“荆榛”来形容某地景象之荒凉,并非曹雪芹首创。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在《归思赋》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大雅久不作》中,亦有“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之句。那么,问题来了,“荆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长满了“荆榛”的地方就是荒凉之地呢?

其实,“荆”和“榛”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荆,大多是落叶灌木;榛,则是落叶小乔木。这两类植物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极度耐寒、耐贫瘠,因此,常常相伴出现在荒山、沙丘等瘠薄荒僻之地,混生成连片的杂树丛。

不过,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生长于贫瘠荒地的杂树,对人类来说,它们都是极有价值的植物。尤其是枝条柔韧的“荆”,背后还蕴藏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呢!

荒僻之野多荆条

所谓的“荆”,其实并不只是一种植物,而是包含了整个马鞭草科牡荆属的所有植物。这是一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约有250种,分布区遍及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主要大洲,其中产于我国的有十余种,常见的品种有黄荆、牡荆、荆条等。

黄荆(拉丁学名为Vitex negundo L.var.negundo),又名五指枫,是绝大部分牡荆属植物的原变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北达秦岭、淮河及黄河流域,亚洲东南部、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也有分布。其株高多为2~5米,最高可达6米,枝叶有香气。小枝四棱形,密生灰白绒毛。掌状复叶对生,具长柄;小叶为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每边有少数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顶生,长10~27厘米,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顶端有5裂齿,外有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顶端5裂。核果近球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牡荆(拉丁学名为Vitexnegundo L.var.cannabifolia),又名荆、楚,是黄荆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各省以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其株高可达5米,多分枝,有香味。小枝呈四棱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间有3叶轮生;掌状五出复叶,小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密被粉状细毛,长10~20厘米;花萼钟状,顶端5裂,外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外被微柔毛,顶端亦5裂,二唇形。核果黑色,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很显然,作为原种和变种,黄荆与牡荆、荆条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它们的植物形态特征非常接近,仅植株高度、花果期的早晚等有细微差别,所以野外辨识难度较大。在我国民间,这些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的牡荆属植物常被统称为“荆条”,简称“荆”。

在野外,荆条通常跟其他同样耐瘠薄的植物混生在一起。除了前面提到的榛树,常与荆条混生的还有酸枣、枸杞、飞蓬、艾蒿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草木,这些植物生长的地方,呈现于世人眼前的,同样是荒僻凄凉的景象。因此,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也有“荆棘蓬榛,蔓延户牖”之句。其中的“荆棘”一词更为大众耳熟能详。所谓的“棘”,就是指枝干上长满了硬刺的酸枣树,它们与枝干光滑无刺的荆条混生在一起,就构成了经常阻塞荒僻山间小道的荆棘丛,所以,人们常用“荆棘”一词形容前进道路上充满坎坷和阻碍。

荆条(拉丁学名为Vitex negundo L.var. heterophylla)也是黄荆的一个变种,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其株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有四棱;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叶5或3片,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花序顶生或腋生,由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核果球形,果徑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惩戒鞭笞常用它

自古以来,黄荆就有“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之说。确实,无论是黄荆、牡荆,还是荆条,通常都呈灌木状态,偶有长成小乔木的,也很难长粗成材。或许,有人会产生疑惑:荆条的枝干明明很坚韧啊,为什么就长不大呢?于是,一些有趣的传说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刘备之子刘禅(小名阿斗)咒骂黄荆的故事了。

相传在三国时期,刘备在丹景山上为阿斗建了一座读书台,期望儿子能用心读书;可是,顽皮的阿斗经常逃学,惹得老师秦宓很生气。

一天,外出办事回来的秦宓发现,阿斗又没有认真念书,而是跑到山林间玩去了。秦宓气咻咻地追到山上,见阿斗正趴在一棵树上掏鸟窝,更是气得两眼冒火。他顺手折下一根长在路边的荆条,一边抽打阿斗,一边恨铁不成钢地骂道:“黄荆条子醒懒人,望尔读书要认真。立志继承父创业,巴山蜀水另翻新。”

谁知,被打痛了的阿斗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将满肚子的抵触情绪发泄到了被老师拿来当管教工具的黄荆条上,他恶狠狠地咒骂起来:“老师何必太认真,黄荆条子痛煞人。我与丹景传敕令,黄荆从此永不生。黄荆黄荆,千年不许长,万年不许生!”

既然太子有令,荒野生灵哪敢违逆?从此以后,荆条这种植物就一直长不高、长不大了。

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并没有科学依据,但真实地反映了在老百姓心目中,荆条带给大家的是一种铁面无私的惩戒者形象。

没错,荆条在古代常常扮演着刑具的角色,被当作刑杖使用。民谚有云:“黄荆条下出人才。”据说,就连大文豪苏轼也被荆条教育过。

相传,在四川眉山三苏祠的古井旁有一棵古老的黄荆树,系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亲手栽种。年轻时的苏洵喜欢云游四方,留下程夫人独自管教孩子。年少的苏轼、苏辙顽皮好动,他们的母亲免不了用黄荆条来责罚兄弟二人。荆条柔韧坚固,打起人来虽然让人皮肉很痛,却不会伤及筋骨,是惩戒和威慑犯錯孩子的好工具。在程夫人的严格教育下,年少的苏家兄弟奋发学习,终于成为了才高八斗的两位大学士,这自然也有那黄荆树的一份功劳。于是,黄荆就成为了“三苏”的家规、家训代表物件。

《红楼梦》第二回中提到,甄宝玉的父亲对甄宝玉“曾下死笞楚过几次”,说的也正是用荆条当惩戒工具的事。“楚”是牡荆的别称,这里的“楚”,指的便是用来当刑具的荆条;“笞楚”就是指用荆条来鞭笞。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中,宝玉还提到“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于该成语背后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十分熟悉。廉颇为什么要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呢?也正因为荆条是一种刑具,廉颇是想用背负荆条这样一种行为,向蔺相如表明自己甘愿接受惩戒的决心。

以荆为钗守清贫

荆条不仅常常被拿来当作鞭笞的刑具使用,在我国古代,家境贫寒的女子还常用它当头钗用,因此便有了“荆钗布裙”之说。

在《红楼梦》中,就有多处提到了“荆钗”和“荆钗布裙”。例如,在第四十三回和第四十四回里,就提到了王熙凤生日的当天,“演的是《荆钗记》”。

《荆钗记》是改编自南曲戏文的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王十朋与钱玉莲以荆钗为表记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王十朋是一位家道清贫的温州书生,因聪明好学、为人正派而受到贡元钱流行赏识,将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玉莲许配给了他。王十朋因家贫,只能以荆条做成的发钗为聘礼。玉莲继母嫌贫爱富,欲将继女嫁给当地富豪孙汝权。玉莲不从,遵父命嫁给了王十朋。婚后,王十朋进京赶考,得中状元。丞相万俟见王十朋才貌双全,欲招他为婿。遭王十朋拒绝后,万俟恼羞成怒,将王十朋调到遥远的广东潮阳任职,不准他回家省亲。王十朋只能托人捎回家书。不料,信件又被孙汝权骗走篡改,诈称王十朋已入赘相府,让玉莲另嫁他人。孙汝权回到温州后,逼迫玉莲嫁给自己。玉莲誓死不从,投江殉节,幸被新任福建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后在钱载和的安排下,历经磨难的王十朋与钱玉莲夫妻才终得团圆。在这个故事中,“荆钗”寓意的是不因富贵贫贱而转移的爱情和对权贵阶层的反抗精神。

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妈也是因为看中邢岫烟“是个荆钗布裙的女儿”,才促成了她与薛蝌的婚事。这进一步说明,以荆条为钗,以粗布为裙,不仅是装束简陋的女子形象代表,而且是朴素、美好品德的象征。至于这种象征的渊源,《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也有提及,那便是“孟光的荆钗布裙”,最早出自晋代皇甫谧《列女传》之“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说的是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财主女儿孟光结为夫妻。婚后,他俩抛弃孟家的荣华富贵,到山区隐居生活。妻子孟光用荆条作钗,穿着粗布衣服,与丈夫梁鸿举案齐眉,夫妻二人携手相伴,十分恩爱。

梁鸿与孟光的爱情佳话被代代传颂,“荆钗布裙”也由此成为对女子甘于清贫美德的一种赞美,被历代文人反复提及。如唐代李商隐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有曰:“纻衣缟带,雅况或比于侨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于梁孟。”宋代周恽的《清波杂志·陶谷》也有记载:“有善谋者,选籍中艳丽,诈为驿卒孀女,布裙荆钗,日拥彗于庭。”元代则有萨都剌的《织女图》诗曰:“又不闻,田家妇,日扫春蚕宵织布,催租县吏夜打门,荆钗布裙夫短裤。”明代有范受益的《寻亲记·剖面》曰:“荆钗布裙,还有甚娇娆?”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也有“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的记述。

正因为古代贫家妇女常用荆条制成髻钗,进而衍生出古人用“荆”字作为自己妻子的谦称,如古装剧中经常听到的“拙荆”,便是此意。

寓意财富用处多

尽管荆条生长在贫瘠的荒郊野外,但由于其生命力十分顽强,而且黄荆谐音“黄金”,荆条又谐音“金条”,因此,在老百姓心目中,这种貌似低贱的野生杂树,却是“坚韧”与“财富”的象征,将它们赋予了“顽强不屈”和“百年好合”的美好花语。

虽然将荆条视作财富好像有点儿夸张,但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随处可见的野生植物确实拥有很广泛的利用价值。除了前面提到的可当作女子头钗和惩戒鞭笞工具使用之外,荆条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巨大的实用价值。

在靠山吃山、烧柴做饭的旧时代,因为荆条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到处生长,不仅采摘方便,而且枝条柔韧,非常耐烧,因而成了黎民百姓十分青睐的柴薪。人们将荆条砍伐回来后晒干,用来烧火做饭,给清贫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温暖。

晒干的荆条当柴烧成灰后,也不必扔掉,还可以成为制作美食的材料。每年端午节前,人们会将从炉膛内取出的荆条灰浸泡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再将荆条灰水过滤,用来浸泡糯米。用荆条灰水浸泡的糯米包成的粽子,色泽金黄鲜亮,散发着独特清香,不仅美观,而且美味。

其实,荆条的果实、叶子和嫩茎都可以拿来泡水,制作成风味独特的消暑饮品。荆条还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尤其是黄荆蜂蜜,堪称蜂蜜中的佳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养生功效。

除了食用价值,荆条的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古代中医认为,“荆”具有祛风、除痰、行气、止痛等功效。其根、茎、果实均可入药,根、茎味苦,微辛,性平,能清热止咳、化痰截疟,外用可治湿疹、皮炎;叶味苦,性凉;果实味苦、辛,性温,有理气止痛之功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黄荆有“祛风涤痰镇咳”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荆条的药用价值主要集中在抗炎镇痛、镇咳平喘、抗氧化、抗菌等方面。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山区,人们还会通过点燃荆条干燥叶片而产生的大量烟雾,来达到驱蚊驱虫的效果,因此,荆条在民间有“蚊子柴”“蚊烟柴”等俗称。

此外,荆条枝干柔韧坚固,属材质上佳的小径材,可用来加工成小型用具,民间最常见的就是用荆条编织的各种箩筐、篮子等。荆条植株低矮,形态多姿,不仅是营造边坡防护绿地、较快实现边坡生态恢复和保持水土的绿化植物,还很适合用来制作盆景,创造出更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牡荆荆条
荆条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荆条研究现状及发展
荆条筐
HPLC法测定低温烘焙绿豆中牡荆苷与异牡荆苷的含量及变化
牡荆种子萌发及引种栽培研究初探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调气丸中6个主要成分含量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
一测双评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牡荆苷与异牡荆苷的含量△
牡荆素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