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保密工作探析
2024-04-06张咏梅
张咏梅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一、前言
为了振兴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对国际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22年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1]。这一举措开启了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新篇章,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双一流”在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引进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高校保密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日益增加[2]。围绕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大局,作为基层组织和实施单位的二级学院,如何应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保密工作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二、“双一流”建设为高校保密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国际交往合作增大交流风险
国际化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特征之一。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代表着它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也是衡量其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和学科只有具备国际视野、立足全球化发展,才能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从而创造出对整个人类有意义的创新成果,因此,走向国际化势必成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往往通过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顶尖人才、举办或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培养留学生等工作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开放式发展。在日常学术交流、留学生培养、教育教学、校企联合等过程中,涉密科研人员申报材料、参加会议、发表论文等学术活动越来越频繁。高频率的对外国际交流活动,给高校的信息保密带来了高风险,存在着使用互联网或手机等泄露国家秘密或敏感信息的风险。此外,来校访问或教学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学习的国(境)外留学生以及国(境)外采购设备的供应商和技术指导人员等,也有可能缺乏保密的防范意识,造成泄密的风险。
(二)人才引进培养增大管理风险
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引进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就包括一些涉密科技项目的技术人员以及涉密项目的管理人员,这些人才在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和技术秘密。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高校需要与引进人员进行详细的交流和合作,以确保其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顺利转化为学校的实际发展。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进行商业窃取或技术泄露的可乘之机。同时,随着引进人员的增多,高校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以确保其能够适应学校的文化环境,发挥出最大潜力。由于引进人员的背景经验与学校的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会造成高校管理上的冲突和困难。“双一流”建设使高校间的竞争加剧,不可避免产生人才的流动加速,这也给高校的保密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若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以工作为借口窃取国家秘密,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科学研究服务增大场所风险
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服务,影响和推动科技提升、经济进步、文化创新以及社会发展,是建设“双一流”的大学与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实施科教融合、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下,高校在科学研究理论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近年来有的高校承担了大量的军工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是军工项目科研的重要力量[3]。高校作为开放活跃的教育学术机构,具有校园对外开放、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大高校对外合作不断丰富,交流场景不断拓宽,资源共享不断扩大。而校园内部各个科研场所比较分散,不可能实行封闭管理,这就给涉密场所的保密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难。此外科研活动的动态特点,使得科研人员进出涉密岗位频繁,在岗和离岗情况稳定性不足。
三、高校二级学院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保密工作问题
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作为高校的管理方式之一,现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模式[4]。高校二级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大学最基本的教学和行政单位,直接负责本单位“双一流”建设和保密管理工作。面对“双一流”建设对高校保密工作带来的种种挑战,学院在保密管理工作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双一流”科技创新的保密责任意识不强
高校“双一流”建设往往要求取得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而有些成果会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如果学院师生的保密责任意识不强,在处理敏感信息、保护国家秘密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意识,容易导致科研成果泄露,给国家带来损失。另外,“双一流”建设还需要学院师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如果保密责任意识不强,会导致师生对国际合作项目中的保密要求不够重视,给国际合作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学院各级各类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坚决树立国家秘密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保密就是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证国家安全,保证人民幸福,保证民族复兴的重要意识[5-6]。在学院领导层面,因保密工作流程烦琐,保密事项处理效率较低,有的学院和系所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没有从思想深处意识到保密是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对现有保密工作形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涉密科研人员层面,因有的涉密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繁忙,军工项目研究只是其众多教学、科研任务中的一部分,平时对《保密法》等基本保密制度学习不够深入,保密意识多来自被动灌输,真正主动学习的较少,未真正学懂弄通入脑入心,因而导致思想上保密意识懈怠、危机意识缺乏。在保密管理人员层面,有的学院保密工作队伍不够稳定,专兼职保密员培训机会少、保密培训教育专业书籍少、人员待遇低、评职评优难、事务性工作繁杂,有的工作人员通常靠时间堆积来完成任务,潜心钻研保密管理知识技能时间少,制度规范领悟不到位。
(二)对“双一流”产学研用的涉密人员管理不到位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军工单位在科研、技术转移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些合作往往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的保护。随着学院的涉密人员逐年增多,容易出现涉密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学院各个课题组是科研工作中接触和产生大量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来源地,具有涉密岗位多、涉密人员多、涉密信息多的特点。但有的单位没有明确专门从事保密工作的人员,未将保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有的涉密人员入职入岗时,开展保密教育培训不到位,致使保密意识薄弱、保密常识不足,对保密管理流程不熟悉。有的涉密人员变动频繁,还有的人员兼职过多无暇顾及保密工作,离职离岗时普遍存在未确定脱密期、未清退涉密载体或进行保密教育提醒等问题。参与“双一流”建设产学研用的涉密人员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高校与国内外企业、政府的合作项目无法满足涉密要求,一些重要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一些国际交流项目受到限制或中断,甚至出现严重违规行为,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另外,学院的研究生作为导师科研团队的有生力量,有机会参加一些涉密科研项目,但是研究生流动性大,可能刚刚熟悉了国防军工项目保密制度,就到了毕业离校的时间。这些情况导致研究生在学期间涉密科研项目的成果、论文、专利等的保密以及脱密管理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情况。
(三)对“双一流”科研事项的载体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往往以专利、论文、技术报告等形式存在于各种载体中。涉密文件、移动硬盘、光盘、U盘等传统涉密载体在学院的日常保密工作中接触最多,也是管理漏洞隐患较多的领域。有的学院涉密文件的起草、印制、传递、保管、销毁等程序不规范,涉密文件随意放在办公桌上甚至携带外出。有的随意翻印复印,把内部文件资料当作一般废旧资料销毁甚至出售。有的学院U盘在涉密电脑、非涉密电脑上交叉使用,有的涉密打印机、复印机没有严格按照涉密载体管理,存在内设存储芯片、硒鼓泄密风险。如果高校对这些载体的管理不到位,比如未严格限制访问权限、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未进行加密或备份措施不完善,会导致科研成果泄露或盗取,给高校带来损失。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因办公无纸化、OA系统、校园网等网络办公技术的发展,学院教职工为了工作便利,经常在微信群里转达公文、内部资料、考试内容等,有的甚至出现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存密、微信传密、手机拍密等违规操作行为,或是使用微信办公“误传”涉密文件资料和信息的情况,触碰保密“红线”,对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四)对“双一流”对外合作的场所开放存在交流风险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以开放的态度,打破学科和地域的壁垒,积极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高校的场所开放会带来知识产权、机密信息泄露的问题,造成交流风险。例如,学院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场所可能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利用,窃取科研成果、技术数据或商业机密,造成知识产权的损失。学院举办对外开放的会议、讲座、研讨会以及展览、演出等活动,在吸引大量的参与者和观众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间谍、竞争对手或其他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高校的机密信息,或未经授权进行复制、传播、展示等,对高校的创新成果和安全构成威胁。通常情况下学院的办公场所有限,有的没有集中涉密场所,只能靠涉密教师个人利用已有办公条件,按照最低标准进行配备,容易造成涉密场所面积有限、范围狭小、安防措施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而规模大一些的学院能够设置重点涉密场所或要害部位,但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上,容易造成涉密场所人员进出管控责任不明、非涉密人员随意进入保密场所、便携电子设备未按要求带入重要涉密场所的情况。另外,因保密技术水平有限,学院在更新涉密计算机防护监管系统和技术检查工具方面,存在没有专业人员及时指导、涉密教师自行更新系统不及时的情况,造成涉密计算机违规外联事件持续高发、通过互联网“拱手送密”的情况屡禁不止。
四、保密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二级学院要从“双一流”建设对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引进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在人员管理、涉密载体、办公环境、规章制度等环节把好四道关卡,建好四道防线,做到“四把四建”,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筑起一流的保密防线。
(一)把好组织制度关,建好思想防线
高校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管保密是当前做好保密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学院坚持和加强党管保密,最有效的工作着力点就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二级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建设。学院成立二级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负责人”职责,确保领导小组构成合理、人手充足。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将保密工作列入学院工作议事日程,与党建、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一同考核。
党内的保密法规制度是管密治密的重要依据,也是依法治密的有力保障。通过实施保密法规制度,学院对保密工作的总体目标、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重要领域进行部署安排。同时立足具体岗位实际,制定《保密工作制度》《保密人员台账》,签署《保密责任承诺书》,对涉密人员、文件、会议、即时通信工具、移动存储介质和涉密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等提出详细要求,精心制定保密工作方案,确保学院保密工作方针始终同党中央、高校决策部署方向一致、步调一致。
(二)把好人员教育关,建好宣传防线
面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落在了高校二级学院。学院对各级各类人员分层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针对性开展保密宣传培训,坚持和加强党管保密的保障力度。在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并压紧压实责任的基础上,对学院人才引进入密,严格上岗审查和在岗复审,降低用人风险。对离岗离职人员,加强对载体交接和信息交换的监管,确保学院涉密信息安全。对拔尖创新人才、引进人才等重点人群,把好教育培训关。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加强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广大涉密人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四个面向”,将保密教育和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把做好保密工作作为维护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保密人员守初心、担使命,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学院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重点人员的形势教育、责任教育、警示教育和知识培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做好日常提醒,每天发送1个保密小常识,每周发送1个失泄密案例,不断营造“时时有保密、处处讲保密”的浓厚氛围。
同时面向全院师生开展经常性的保密常识和保密技能培训,利用每周集体学习机会,围绕保密法规、警示案例等,采取宣讲、讨论、竞答等方式,开展常规性教育。组织学院师生参观学习保密安全专题展板和宣传片展播,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电子屏幕播放保密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保密知识,提高师生保密意识和反间防谍警惕性,营造良好的保密宣传教育氛围。
(三)把好涉密载体关,建好技术防线
随着互联网+、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通信时代的到来,高校“双一流”建设科研成果的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敏感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和传输,学院要建成“三防”技术防线,即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确保重大项目、敏感课题等信息安全,保障保密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效。
在人防上坚持涉密载体集中统一保管,坚决禁止擅自复制和个人长时间留存涉密载体,加强对涉密电子文档的管理,按要求开展相关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和备份等工作。在物防上对涉密场所进行重点安全防护,安装监控摄像头、防护栏和防盗门等,购置保密电脑、保密打印机和保密文件柜,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禁止非工作人员随意出入保密场所。在技防上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系统分级保护,建设安全终端监控,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工作实际问题。通过引进、更新涉密计算机防护监管系统和技术检查工具等,让涉密设备管理、保密检查更加省时省力,切实堵塞一系列泄密漏洞。学院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闭环管理涉密载体,加强涉密载体从产生、流转到销毁的全流程监管,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每份载体均安全可控、流转有痕,确保涉密载体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四)把好检查整改关,建好监管防线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学院具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在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向国外期刊投稿和参加或举办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等对外交流方面愈发频繁,一旦发生失泄密事件,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学院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开展保密自查,建立审批监管防线,及时查漏补缺,认真落实整改。学院各个保密课题组,每月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标准》,按时对自身的保密项目进行自查。针对重要事项审批、收发登记记录、密级标识规范和介质、密钥匙使用等,做到底清数明,台账记录清楚,保管存放规范。学院采取“一月一检查、一季一点评、一年一总结”的方式,抓实做细保密工作,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
在高校党委统一部署下,学校保密办定期对重点涉密单位进行专项督查,开展“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即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检查方式,切实发现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学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对严重违反保密管理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层级倒查、严肃处理。同时做好监督检查“后半篇文章”,检查结果经课题组当面确认后,出具整改通知书,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学院绩效考核扣分依据,形成责任追究闭环管理。
五、结语
保密工作始终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二级学院的保密工作,从组织制度、人员风险、载体管理、监管整改四个方面把好四道关卡,筑牢四道防线,压实工作责任,细化日常管理,把保密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从基层入手贯彻落实高校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筑起一流的保密防线,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