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主体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24-04-05臧永红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大学文化

臧永红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要求各大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英语课程集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要满足学生深造、就业等需要,更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更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国家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应顺应时代需求,在向学生输入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扩大对中华文化的输出,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促进与世界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通识课程,授课面广、学时长、学分多、影响辐射面大,拥有广阔的育人平台。2020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1]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班额较大,师生比低;一般以教师为主导,语言技能培养为重点,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需求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刘正光教授认为这种“重技能,轻素养”的根源是以往教材基于建构主义原理,根据语法结构编写所致。其次,教材主流意识形态缺失。吴康宁教授曾提出文科类课程在观念倾向性方面主要通过篇幅差异性和内容频度的差异性来隐示特定观念,并通过“塑造形象”来渗透特定观念。古越[2]受到吴教授观点的启发,对大学英语教科书和四六级试卷的文本从主体、人物、场域和语篇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部分语篇背离我国主流意识,忽视文章的思想性;大量语篇描写西方生活方式,导致中国文化失语。最后,对于本国文化的介绍更多地强调过去的人物事件,在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地帮助学生读懂当代中国的骄人成绩和感人故事。大学英语教学整体重理论、轻实践,重输入、轻输出,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应该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教学效果”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让学生的知识积累、人文素养、能力开发既能满足学生职业规划,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生主体价值塑造的“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3]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基本体现。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大学英语课程要以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穿并落实到教学各环节,旨在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要成为学生主体价值塑造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重视学习,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4]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然后才能成为自觉传播者。新时代“四有教师”首先必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要牢记“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为谁培养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仅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其他任课教师的要求。

教材选择方面突出主流意识,要成为培育学生价值塑造的蓝本。2018年教育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答复“关于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建议”中就大学英语教学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积极推动高校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包括大学英语在内的相关课程和教材体系中。以“我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立场,引领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读懂中国,更能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

教学环节设计最优化,成为实现学生价值引领的主阵地。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由尤·克·巴班斯基提出。他认为,“教师要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其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教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并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6]各教学环节要搭建宏观体系与微观环节的体系构架,善于挖掘课本思政元素,运用历时性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根源,了解系统发展规律以及对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培育学生的格局和情怀。同时,也可以运用共时性分析,如新冠疫情期间各国防疫政策及民众反映、抗疫效果等,强化学生爱国情、强国志,进一步激发报国行。教学内容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式,涵盖听说读写译各语言技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音频、视频、公众号、学习APP等学习媒介,国内国外同质异(领)域或同域异质的信息来源。教学设计要统揽全局,资源整合,设计优化,达到价值引领最优化。

教学评价多样化,成为检测学生价值养成的指挥棒。过去的“唯分数论”“过级率”、单纯“到课率”“补考重修率”等量化考核偏向不利于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新时代应该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在广度上体现多元性,深度上凸显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平时成绩占比达到40%,有利于教师将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文素养、公共参与能力,课程贡献度、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体现进行考核评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导向,打造学生主体能力培养的“术”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何让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学生主体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一直是课程改革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大学生新的使命,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稳住中国立场之“根”,“敢”讲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当前国际舆论西强东弱,“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7]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要敢于主动发声,让世界听得到中国声音。在世界文化传播格局、国际话语体系构建中旗帜鲜明地展示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坚定弘扬、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要敢于同扭曲事实、抹黑中国形象,污名化行为等做坚决的反击,维护祖国形象。

把握中国文化之“脉”,“能”讲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中,具有自己鲜明的本色、特色和价值。文化体现在语言文字、艺术形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只有把握好中国文化之脉,积累故事素材,才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好三个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包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也可以讲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包括中国人民怎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故事;还可以讲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因为“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8]目的就是要展示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广撷中外文化之“花”,“会”讲中国故事。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善于用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法国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和中国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来说明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中外文化虽然表述不同,但在亲情友情爱情、道德思想、社会价值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有广积中外文化之“花”,方能结出中外文化有效交流之“果”,让目标受众不仅以能“听得懂”,而且以能“听得进”的方式而“乐于听”,达到“天堑变通途”的沟通效果。

三、结语

高校人才培育方案应该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目标相匹配。大学英语课程在新时代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服务。以学生为主体旨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培育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等于贬低他国文化,而是要兼收并蓄,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大学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谁远谁近?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