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4-04-05王晓莹
王晓莹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从基本介绍和理论铺垫、初步尝试和短暂高潮、缓慢发展和稳步提升,到现今的快速增长和多元发展阶段,儿童哲学自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1]我国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一直关注儿童哲学教育,期冀发展儿童哲学教育的本土模式,这一道路也必将持续进行下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呼吁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而儿童哲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吻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儿童哲学的实践应该得到重视。
一、儿童是“哲学家”
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寓意热爱智慧、追求智慧。这是哲学诞生之初,就具有的最本真、最纯正的意义。对于哲学而言,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而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基于哲学的本意,将哲学家定义为热爱和追求智慧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将儿童视为哲学家。当然,这里所说的哲学家不是指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独特哲学观点和著作的哲学大家,而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哲学始于困惑与好奇,而困惑与好奇正是儿童的天性,由此认为儿童与哲学是天生就不可分割的一对共生体。[2]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困惑,可以从独特的视角提出成人无法提出的问题。当儿童不停地对世界产生疑问和想要探究的欲望时,儿童就已经在进行哲学思维了。我们需要承认,几乎每个儿童都会提出自己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这一基本事实是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的前提条件。[3]
二、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儿童是哲学家,是对儿童展开哲学教育的逻辑起点。既然要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就必须要让教育管理者或者是学校的管理层人员看到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哲学意味着对智慧的探寻,在探寻的道路上,儿童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儿童哲学教育,提供给儿童多种素材,使得儿童在提问、对话和讨论中,不断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儿童哲学课可以引导儿童对素材中的问题进行质疑,以此打破自己思维中原有的界限,建构自己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
2.保护儿童好奇好问的天性
无论儿童的出生环境如何,他们都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带着十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走进学校,当他们以饱满的好奇心向大人询问自己的困惑时,成人倾向于希望儿童询问“实用性”的问题,对儿童提问的“形而上学”的问题置之不理。李普曼、马修斯等人之所以创立儿童哲学,正在于这一自然现象且发现惊讶的情绪并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升,相反却渐渐萎缩直至消失,因此他们开始呼吁人们要重视儿童的提问,创造支持儿童提问的环境,呵护儿童的惊讶,使儿童的理智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4]
3.促进儿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儿童在课堂上,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推断对话者上一句话想要表达的意蕴以及下一句将要说出的话,通过种种推断将彼此之间的对话持续下去。儿童也正是通过这种对话的推断和判断,培养和提高观察、了解他人的能力,这也是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先决条件。哲学课程对儿童的精神状态有积极影响,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极大热情,有利于其他品质的发展。
4.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古代儿童观将儿童视为小大人,中世纪儿童观认为儿童生而有罪,从文艺复兴到儿童心理学的建立,为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提供了条件。将哲学和课程联系起来,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这时的哲学教育不只是为了促动和辅助教室里儿童哲学思维的燃烧,更会出乎意料地促成儿童观和儿童地位的提升,在这一程度上来讲,儿童的哲学教育不只是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也是为了能听到存在的呼唤,为了听到儿童的心音与启示。[5]
5.帮助儿童寻找生活的意义
哲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现生活中十分缺乏的意义,儿童可以通过哲学课上的阅读获得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且能够给他们以有益启示的思想意义。假设这本书没有意义,儿童就会如同成人一般将它束之高阁。事物的意义通常不是成人直接给予儿童的,是需要儿童通过思考来获得的,而儿童哲学教育恰恰能够提高儿童的思维技能。所以,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儿童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意义,这也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启动丰富资源,开发哲学主题
在儿童哲学的教学模式中,刺激物的选择、开发与应用往往是最原始的环节。[6]儿童哲学的教学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中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教育的刺激物,开发出适应儿童哲学探究的主题是可行的措施。
(1)启动丰富资源。儿童哲学教学资源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必须包含哲学前提和哲学主题;第二,必须有关于生活的开放视野,鼓励孩子们进行怀疑、质疑、假设和探究;第三,必须包含大量探究性对话,包含能引人慎思、能促进人们共同思考的内容;第四,如果故事包含图片,图片必须富有想象力,尽可能多的表达思想、有启发性,有令人困惑的东西。[7]
在儿童哲学教育资源中,呈现出以教材为主、形式多元的趋势。
第一,儿童哲学教材。我国儿童哲学课程引入之初,采用的是IPAC教材,但是随着课程的实施,教育工作者发现由于东西方固有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导致教材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教育工作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元素,开始编制具有学校特色的儿童哲学课程教材,如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南站小学于2000年5月开始自编教材,2014年4月,编写了第二套《中国儿童哲学教材》。[8]
第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例如绘本、民间故事、游戏、动画片、戏剧等。绘本是儿童哲学课程资源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低中段,对这类既有趣味又更加普遍的刺激物均予以了重点研究与实践,甚至衍生出由我国中小学教师及学者主导的儿童哲学本土绘本的创作(如《酷思熊》系列、《叽里咕噜的哲学》系列等)。[9]游戏与儿童哲学可进行有效融合,这一点也被儿童哲学实践家所证实。目前,儿童哲学的游戏化实践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四种类型:一是传统的以故事为线索,基于角色扮演的戏剧类游戏;二是通过特定指示物在图板或盘面上放置、移除或移动等来进行的游戏;三是依托流传已久,且约定成俗具有一定模式的民间游戏;四是大型竞赛或活动类游戏。[10]
(2)开发哲学主题。贯穿在教育资源中的哲学主题值得人们深挖,素材不一。需要明确的是,哲学主题的选择是有依据的。首先,应该是儿童感兴趣的,并且主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通过主题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哲学主题可以是在开展哲学教育之前就已经明确的,例如以《活了100万次的猫》为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生与死的教育”,[11]生与死的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时会因为这个话题过于沉重被人们所避讳,但是生与死一直发生在儿童身边,落叶、新芽等都是儿童关心的内容。以“什么叫活了100万次”,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发现儿童认为死亡是可逆的,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改变生与死的状态。接着以“小朋友们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活着的?”引导儿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什么样的状态是活着,帮助儿童形成生与死概念的认知。
2.制定讨论规则,开展哲学对话
(1)制定讨论规则。在开展正式的哲学教育之前,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讨论制定规则。哲学探究是激发儿童表达的活动,这时班级内易发生吵闹的声音,影响正常活动的进行和儿童哲学教育的开展,为给儿童创造一个容易思考的环境,必须要制定讨论规则。要注意的是,规则需要教师和儿童共同制定,只有儿童明确规则的意义,才会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制定相应的规则,例如小学低段的规则可设置为简单的多尊重、多倾听、多思考、多发言,在每次上课之前由老师带头宣读这四条规则。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小道具等让学生明白倾听的意义,自觉维护团体探究的秩序。而后,将规则以易被儿童理解的方式挂在显眼处,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
(2)开展哲学对话。确定儿童哲学教育的主题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话。对话始于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儿童进入课堂之中。哲学教育中的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经常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抛出后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在师生之间不断地来回,从而推动儿童哲学探究活动的进行。例如,以《我可以选择不说吗》的故事引导儿童就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具有层次的问题:“聪聪在课堂上为什么不愿意发言?”“他不举手的原因和你们一样吗?”“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接受妈妈的建议吗?”“但是聪聪选择不接受,你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吗?他需要改变自己吗?小朋友们,说说你们的理由。”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儿童可以将自己与聪聪建立联系,思考自己会如何做。二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提问的能力,在学生还不善于提问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根本的,有助于儿童发现并深化意义的,从而起到示范作用。[12]
哲学的生命在于对话,对话在儿童哲学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展开的哲学对话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以儿童哲学的教学资源作为对话的刺激物,通过刺激物引出一系列问题,用艺术的对话引出哲学对话,激发儿童哲学对话的欲望。对话的参与者需具有哲学探索的热情及尊重儿童、平等的意识,对话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话题感兴趣。[13]第二,在对话的过程中,包括主体之间不断地追问。“群体探究”并非是教师单向传递的过程,而是要求教师将儿童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个体,身临其境地与儿童一同进行对话的过程,彼此之间认真交谈,倾听别人的讲话、发表自己的看法。[14]通过追问,一方面让儿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评价;另一方面成人也要反思自己的优越感,站在自以为正确的立场“教育”儿童的讨论,不仅可能误导儿童的思维,还会限制成人自身的发展。[15]
3.创设安全氛围,展开哲学探究
(1)创设安全氛围。哲学探究活动目的是为儿童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营造安全、舒适、有序的探究共同体,将儿童组合成一个环形的封闭空间,让儿童可以看见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塑造所有人在一起的氛围感。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儿童感到安全、放松的氛围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只有在互相倾听、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环境中,才可以实现思想交流的最佳效果。
基于我国班级人数的实情,将儿童按人数分组环形围绕而坐,组成一个大的探究团体,教师在教室中与团体间共同参与哲学团体探究活动。[16]以每班45人为例,[17]将其分为探究群体、评价群体、记录员三组,明确各组人员的职责。探究群体的主要任务是全身心地投入探究过程,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思考;评价群体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评价量表,针对被观察者进行监控,将监控到的表现形成报告,帮助被观察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记录员的主要任务是记录探究的全过程,形成一份完整的记录,方便今后查阅和学习。
(2)展开哲学探究。儿童哲学课程要引导儿童围绕哲学教材中具有模糊性、开放性的抽象话题进行讨论,[18]制定讨论规则,建立哲学探究共同体,“发散—聚合”儿童思想,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为了引导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讨论,李普曼提出了“探究协同体方法”。
第一,教师与学生在探究协同体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参与探索活动的角色是协助者。指导哲学讨论的教师必须对什么问题适用于什么情景,以及提问的先后顺序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能够掌握对谁的发言宜作些引申开掘,对谁的发言又不宜有所评论,否则会适得其反。[19]
第二,教师启发和引导儿童在明确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倾听他人的意见,并通过苏格拉底谈话术实现高层次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要养成思考和倾听的好习惯,发言者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掌握有效讨论需要的技巧。在讨论的过程中,只有儿童本人表达出极强的参与热情,讨论才会成功的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前进。所以,教师要对儿童的讨论有所反馈,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对儿童来说都会是一个信号,会激发儿童讨论的热情。
儿童哲学教育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提供帮助,让其体会到思考带来的力量,打开通往人生意义的道路。在实践中,应加强对儿童哲学教育的宣传,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哲学教育的认识,促进儿童哲学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