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理论”视域下安吉游戏的内涵剖析与实践启示
2024-04-05赵晗宇
赵晗宇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舞台。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群体,有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规范和逻辑,有着独特的存在形式和文化。[1]通常来看,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学习中是能够充分认识且重视游戏的价值的,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难以掌控,容易走上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道路,不自觉间在游戏中注入过多成人的意志。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想要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解决这一冲突是关键。
以“自主游戏”为本质内核的安吉游戏,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为关键词,主张“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秉承“游戏点亮快乐童年”的信念,采用丰富的无结构或低结构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要求教师“管住手、闭上嘴、睁开眼、竖起耳”,将游戏自主权还给幼儿。安吉游戏凭借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在国内外闻名,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那么,安吉游戏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冲突的?该模式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有何价值意蕴?本文以“三圈理论”为背景,对安吉游戏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并探寻实践启示,以期更好地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理念。
一、“三圈理论”概述
“三圈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者创立的关于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主要用于指导公共决策行为。“三圈理论”认为,一项公共政策战略计划首先要具有公共价值且能够创造公共价值,政策方案最重要的诉求需要符合公共利益,这一部分被称为“价值(Value)”,用字母V表示;其次,要审视政策方案实施与执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实现政策目标,即“能力(Capcity)”,用字母C表示;最后,要考虑政策方案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意见,获得各方的认可和支持,即“支持(Support)”,用字母S表示。[2]成功的决策和行动方案是三圈(价值圈 、能力圈和支持圈)所代表的三个要素之间平衡的结果,这三个圈构成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模型(见下图)。总体而言,任何预期或正在进行的活动、计划、提议或风险评估都可用“三圈理论”来解释分析。
二、“三圈理論”视域下安吉游戏的内涵剖析
1.树立“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信念,提出“塑造真游戏,解放儿童”的愿景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革命,安吉幼教人不断寻找教育的真谛,在程雪琴主任的带领下,不仅正面解释了“真游戏”的特征:没有成人干预,大部分时间在户外进行,与同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对过去摸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形式主义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功利主义让我们自欺欺人。必须打破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尊重和理解儿童。儿童只有从教师的高度控制中得到解放,潜能才有机会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才能了解和理解每一个儿童。教师只有了解儿童,才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3]任何一项政策都要考虑公共价值,“三圈理论”强调价值的根本性,要求政策制定者旗帜鲜明地提出愿景。[4]安吉游戏通过发出“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号召,强调了游戏的重要价值,并在程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把游戏权利还给儿童的“真游戏”革命,提出“解放儿童”的教育愿景。
2.培养教师的观察与解读能力,以户外自主游戏为主
解放幼儿,支持幼儿发展,需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精神和独特的实践能力支撑。这是因为“解放幼儿也是解放教师,要还给教师观察、反思、反馈和调整的权利与时间”。[5]为了实现“解放儿童”的目标,安吉游戏给予幼儿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最小限度的干预。幼儿每天都有充足的独立游戏时间,自己决定一天要做什么,而教师则“躲”在一边——“在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老师必须管住他们的嘴和手”。教师的工作就是认真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发现、支持幼儿的游戏需求,并在游戏活动后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努力发现其背后的学习和发展。久而久之,教师习惯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学习,这种习惯便会迁移到一日生活中,使得教师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学习。一项有价值的方案或计划只能作为梦想(V梦想区,即价值圈不与其他两圈相交的区域),由于缺乏能力和支持无法实现,但一项既有价值又有能力的方案或项目就可以登上实现梦想之地(V+C梦想实现区,即价值圈仅与能力圈相交的区域),具有实现的可能。[6]在安吉游戏中,儿童在游戏中发现世界,教师观察与解读幼儿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放手让儿童游戏和观察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发现,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构成了新的师幼关系。
3.多方联动,打造共同支持儿童游戏的教育生态体系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想要进一步推进安吉游戏,就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同,安吉游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让家长了解安吉游戏,在入园前对小班幼儿家长进行培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家长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入园后针对家长的疑问逐一解答;其次,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观察孩子并做记录,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无限潜力,真正理解安吉游戏;再次,让家长收集游戏材料,陪伴幼儿游戏,成为安吉游戏改革路上的同行者。此外,安吉幼教人还邀请了社区干部、其他社会人士观摩、参与游戏,谈感想、做研讨,争取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教育生态体系。[7]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吉游戏”作为一项已实施的行动方案,它的成功是“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圈有机结合的结果,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理念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启示。
三、“三圈理论”对幼儿园游戏的实践启示
1.充分发掘游戏价值,打造独特教育理念
在“三圈理论”中,创新就是要努力实现公共价值。游戏对幼儿发展有全面促进作用,是幼儿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构建的方式。[8]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从游戏中认识生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故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发掘游戏价值,更新教育理念。
充分挖掘游戏价值,首先要认识到游戏蕴含的精神特质。孩子在真正的游戏中经历的自由、幻想等,让学习和发展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本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才能、顺应了幼儿的唯乐天性、满足了幼儿的探索需求,是幼儿成长规律的基本体现。 [9]其次要善于从游戏精神中提炼对实践的启示,顺应儿童发展,尊重儿童地位,用“童眼”去观察,用“童心”去体会,让“解放”环抱幼儿的生活,打造幼儿园独特的教育愿景,即教育蓝图。
2.培养教师观察能力,重塑教师游戏者身份
根据“三圈理论”的分析逻辑,在明确实施对象(什么项目)和实施主体(谁来完成)以后,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以当前的能力能否成功实施这个项目。安吉游戏树立了“放手游戏,发現儿童”的愿景,想要做到满足幼儿需求、有效支持幼儿发展,切实捍卫幼儿的游戏权利,教师缺乏观察能力、缺失游戏者身份是难以实现的。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前提,[10]而游戏者身份的建立,有利于教师游戏精神的养成,用游戏精神代替高控和权威。
在安吉游戏中,教师被要求“放权”,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教师的任务就是“睁大眼竖起耳”,用心观察幼儿,寻找适时的时机介入游戏,推动幼儿游戏的进行。在游戏中,教师时刻以幼儿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更有利于认识、发现儿童。[11]关于教师的观察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找准介入时机;二是观察区域材料,满足幼儿需要;三是观察幼儿故事表征,理解幼儿游戏建构。安吉游戏中,教师作为观察者,会等待、观察幼儿的冲突,解读幼儿游戏行为并记录关键事件,最后在分享环节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放手游戏,发现儿童”。
3.争取游戏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在政策、项目制定实施过程中,“沟通”一般是最大的难题,所以“三圈理论”将“支持”视为关键。户外游戏中的安全梯、索道绳、树墩等材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成人眼中具有一定风险,出于对幼儿的保护,家长大多在一开始难以接受此类游戏。因此,幼儿园要提高家长对冒险型游戏的认识水平,争取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家园共育活动优化家长对游戏的认识,帮助家长充分理解适当冒险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二是为游戏提供必要的安全环境,教师要对游戏环境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降低游戏导致伤害的可能性。
安吉游戏强调“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秉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彰显出学前教育应有的游戏精神与课程精神。在“三圈理论”视域下对安吉游戏进行内涵剖析,并得出实践启示,有利于为幼儿园游戏做出参考,学习深化安吉游戏中的游戏精神、课程精神与教育精神。
参考文献
[1]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5):53-55.
[2][4][6]曹俊德.“三圈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决策方法论意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1):37-41.
[3]程学琴.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J].幼儿教育,2021(Z1):8-12.
[5]石慧.庄薇:区角游戏,解放孩子、解放教师[J].幼儿100(教师版),2015(6):24-25.
[7]许莉,唐玲.多方联动优化教育生态体系[J].幼儿教育,2021(34):37-40.
[8]马瑞连·弗里尔.概念性游戏世界:推动游戏与儿童学习结合的新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73-80.
[9]周颖.游戏精神:幼儿教育的价值诉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6-10.
[10]池丽英,赖斯慧.技能还是素养: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内涵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22(08):83-86.
[11]吕燕.游戏者身份重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新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9(01):88-90+96.